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栋梁-第6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关,算是过了。

    “年轻人,火气旺,一群年轻人聚在一起,精力过剩,总是要找个由头发泄一下。”

    “这些纨绔子弟还有军人子弟们聚在一起打群架,总好过在外面欺男霸女、招摇过市。”

    “放心,军校也有办法让他们合理合法的较劲,譬如各种比武。”

    李笠安慰着两个心中惴惴的母亲:“当然,打架是不对的,学校也有处罚制度,打架,无论输赢,都要关禁闭。”

    “但他们还是打了,这是他们权衡利弊的结果,男子汉有担当,不好么?”

    薛氏姊妹哪里信李笠这番说辞,心疼儿子得紧。

    李笠儿子多,死了、废了几个,也许无所谓,可她们的儿子就这几个,出事了,可怎么办?

    但面上不会表现出来,点头称是。

    既然“称是”,就不能一脸忧虑的坐着,薛月嫦趁热打铁:“陛下,接下来,预科学校要增设年级,接收十二岁以上学生?”

    李笠点点头:“是,主要是提供一个受教育的机会,让纨绔子弟们走正途,别被小人带着走歪了,这也能让家长们省心。”

    薛月嫦有疑虑:“省心?或许诸位公、侯,以及许多家长,希望自己亲自教导孩子吧?”

    “说是这么说,但实际上呢?”李笠看着薛月嫦,又看看薛月娥:

    “家大业大,家里儿子自然就多,然而父亲只有一个,哪能一个个照顾周到?”

    “这些孩子到了十一二岁,正是人憎狗嫌的时候,能有多少人有耐心,一个个认真教?平日里,还不是让儿子和玩伴玩耍,而做娘的,大多宠溺。”

    这话,他不仅是说给薛氏姊妹、张丽华听的,也是说给自己听的。

    儿子多当然好,但父亲若无法尽到教育儿子的责任,那么,这样的父亲是不合格的。

    尤其儿子半大不大的时候,最不能缺少关注。

    “十二到十八岁这段时间,正是人的三观成型的时期,必须有长辈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树立正确的三观,若错过了,日后再想扭回来,就难了。”

    “别人家的孩子,长歪了,无非是欺负自家奴婢,或者兄弟反目,不相往来,可天家的孩子,一旦长歪了,那就容易出大事。”

    “我也想陪着孩子们,陪着他们每个人玩耍,读书,娱乐,可分身无术,且时间有限。”

    “那么,让他们从半大不大的时候开始,就在学校读书,和一群同学相处,过集体生活。”

    “一起读书、练武、打猎、打架,一起成长,一起分享成长中的喜怒哀乐,可不比长在深宫,成日里和宦官玩耍好得多?”

    这就是张铤给他出的主意,为了防止皇太子(皇子)读书读傻、被人忽悠,那就在教育上做预防。

    按照以往经验,对于皇太子(及其他皇子)的教育,一般来说,皇帝会请大儒给皇子当老师。

    那么,这些大儒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必然有意、无意的灌输儒家(或者自己)的政治观点。

    如此,就会有三种可能:

    一,皇太子(皇子)听过就忘,老师的说教,没什么影响。

    二,半信半疑;三,全盘接受。

    所以,皇太子的老师,因为是“专职一对一”的缘故,很容易影响学生的政治倾向,而皇太子们的玩伴,极大概率在皇太子继位后,成为弄权的恩幸。

    一个靠着当老师,一个靠着陪玩,就能左右皇帝的决策,这样的“晋升”方式,对于一个王朝来说,风险太大了。

    然而,对于皇太子(皇子)来说,老师和玩伴不可或缺,怎么办?

    张铤认为,既然楚国已经办有军校以及“预科学校”,皇帝安排皇子年满十五岁就入预科学校读书,之后入军校接受军事教育。

    那么,不如借助这个教育体系,将老师和玩伴给“群体化”,将学校的年级增加,入学门槛放低至十二岁。

    一如为了避免独相导致权相的产生,皇帝用群相分担相权。

    不如让皇太子(皇子)的老师变成学校的“群师”,玩伴变成同班同学这一“群伴”。

    此外,每三年,换一个学校,换一批同学,能加大“稀释力度”,并确保皇太子(皇子)的同学,都是靠着成绩优秀、表现出色,才能和皇太子同班。

    第一阶段,十二岁到十五岁这三年,在初级学校读书,学的是基础文化知识。

    第二阶段,在初级学校毕业后的皇太子(皇子),进入预科学校读书,换一拨老师。

    而同班同学,根据“升学考试成绩”重新排位,确定和皇太子(皇子)同班学习的资格。

    第三阶段,在预科学校毕业的皇太子,进入军校学习。

    同理,他在预科学校的同学们升学后,根据升学考试成绩,重新分班,其中的佼佼者,成为皇太子同班同学。

    那么,从十二岁,到二十一岁,九年的时间、三个阶段,皇太子的老师和同学(玩伴),换了三拨。

    老师分三拨,三年一换,自然就无法对皇太子的政治倾向进行干预,无法给皇太子“洗脑”。

    同学经过两次升学考试的筛选,那些只会溜须拍马、无心学习的人,自然就会被升学考试筛掉。

    最后,陪着皇太子在军校读书的同学,至少都是成绩优异、表现良好的人。

    当皇太子毕业,开始处理政务,这些同学,就是他最好的班底人选。

    军校毕业的学生,本身就是青年军官团的一部分,自然会维护武人的地位,也利于皇太子亲近青年军官团,毕竟多了校友、同学的关系。

    将来继位后,更有把握尽快掌握军队,获得军队基层的有力支持。

    如此一代代循环下去,李笠那日担心的问题,至少发生的几率会大幅减少。

    而这三级学校无论有无皇子就读,一直办学,如此,可以稳定培养年轻军官,并给军属、官宦子弟一条稳定、可行的上升途径。

    这办法简单可行,李笠其实也能想到,只是关心则乱,总想着自己子孙可能会被人忽悠,应对的策略便往大的方面去想。

    却不知自己已经建立起来的教育体系,就是很好的工具。

    坚持实施起来,不仅可以避免子孙思想被人带歪,还能尽量防止子孙亲近小人。

    李笠大概说了一番,点明一点:

    “如果有人,能从十二岁入学开始,以同学的身份,陪伴皇子们走完九年求学路,那么,他本身就经受住了考验。”

    “有资格成为皇子将来开府、视事的班底人选。”

    李笠说到这里,看着两个当娘的:“用完整的教育体系,为皇子们提供、选拔良师益友,可不比我们给他找单独的老师,找单独的玩伴,好得多?”

    这么一说,薛月嫦和薛月娥理解了,张丽华也若有所思。

    但一想到接下来,儿子只要在校读书,就有和同学打群架打得鼻青脸肿的可能,当娘的又开始坐立不安。

    对此,李笠依旧看得开:“年轻人火气大,一言不合就约架,打起架来不讲武德,往脸上招呼,这算什么呢?打完架一起玩耍,也是常有的事。”

    “他们能有自己的朋友,自己的朋友圈,可是好事情,我们做父母的也省不少心。”

    “再说,我们总不能护他们一辈子,将来的路,他们得自己走了。”

 第一百三十一章 润物细无声

    开春,新年的喜庆气氛尚未散去,一日下午,李笠花园里陪儿女们玩“捞金鲫”的游戏。

    一个个浅浅的水盆里,有不少小金鲫在游动,半大不大的孩子们围在盆边,兴奋地拿着纸网,小心翼翼捞鱼。

    纸网,顾名思义是纸做的网兜,其形如团扇,入水就会湿透。

    纸网兜住金鲫之后,湿漉漉的纸很容易就会被鱼的重量弄破。

    网破了,就兜不住鱼,得换一个纸网,才能继续。

    这种游戏,很考手上的功夫,看上去似乎很容易,但极易失败。

    而“就差一点点”的效果,很容易激发人的好胜心,让人轻易上头,不停的捞。

    在一些地方,捞金鲫的游戏成了庙会的热门生意,客人们不断的捞,不断的“差一点”就捞起来,然后不断的交钱买网,让小贩们笑逐颜开。

    现在,小皇子和公主们就激动不已,他们自己捞鱼,总是差一点点,于是让年纪大一些的兄长和姊姊帮忙。

    但即便换了人,依旧是“差一点点”,于是,年纪更大的加入游戏。

    甚至连各自母亲也加入游戏,捞得不亦乐乎。

    特地苦练“纸网捞金鲫”技术的段玉英,表现尤为抢眼,以至于许多孩子都围上去,求着“阿姨”帮忙。

    李笠在旁边看着一大家子人其乐融融的样子,心中高兴。

    他布置这游戏并不是为了赚钱,是为了让儿女们开心,所以备好的纸网,有不同尺寸:

    有的网,纸张厚度略高,更耐水,捞起小金鲫的概率要高一些。

    这样的安排,使得参与游戏的成人和孩子,多多少少都能捞起一些金鲫,避免了空手而归的尴尬,让孩子们的兴致能维持得更久些。

    李笠顺手拿起一个纸网,摸索着纸张,感慨时光如梭。

    二十年过去,造纸以及相关的纸品,终于形成了大规模的产业,物美价廉的纸张,在不知不觉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变化。

    一如绵绵春雨那样,看起来不起眼,却能在不知不觉中,把人们的衣物打湿。

    即所谓的“润物细无声”。

    现在,书籍的价格明显下降,当然,这也有印刷术改进的功劳。

    而且,各类纸品渐渐获得大众认可,产品的销售量有了质的飞越。

    然后,最重要的一点,餐纸和厕纸,终于推广开,走进千家万户。

    尤其各种档次的厕纸,已经开始取代厕筹,成为许多人家的日常用品,连最便宜的“草纸”,也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城镇居民”接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