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栋梁-第7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华阴以北、黄河西岸地区的同州朝邑、州治武乡,已经被河东兵马陆续拿下。

    简而言之,一切都按作战方案顺利进行,接下来,就是两路大军南北并进,向长安进军。

    周国一定会集结能集结的兵力,在长安城外负隅顽抗。

    这一场决战,只要官军打赢了,取长安如探囊之物,而周国也会随之覆灭,陇右地区传檄可定。

    算算行军速度,决战,不过十余日后。

    因为只要己方主力抵达长安郊外,这决战,对方打也得打,不打,也得打。

    李昉听着参谋们的分析,不由呼吸有些急促:灭国之功,为期不远了!

    但越是这样,越要冷静。

    他不能为了出风头,亲临前线,强行指挥决战;

    也不能为了彰显仁厚,变成迂腐的宋襄公,露出破绽,让别人有机可乘。

    此次出征,他只需要耐心等前线胜利即可,声望有了,功劳由诸将分,皆大欢喜。

    至于破城之后,秩序的重建,军纪的维持,周国文武官员的处置,以及一应事务,自然有相关人员去负责。

    而他自己必须做的“要务”,就是防刺客。

    周军的实力,比起官军差不少,所以无论攻防,只要官军自己不出错,对方是没希望打胜仗的。

    对方将帅一定明白这一点,那么想要翻盘,就得出盘外招:派刺客行刺。

    周国想要西征大军停止前进,在战场上很难办到,却可以凭借刺客,将他刺杀,换得苟延残喘。

    这刺客,可以是任何身份,譬如投降的文武官员,勾人心魄的美貌女子,亦或是乔装打扮接近行辕的任何人。

    那么,比起亲自指挥决战,李昉更关注自己的安全。

    在攻破长安前要提防刺客,攻破长安后,他总是要入长安的,那时,也要提防刺客。

    当然,他个人要防刺客,行军也要防敌人诈降。

    对于那些率部来投的敌将,不可掉以轻心,对其麾下兵马,该有的提防措施要有,而且要严格执行。

    李昉对此有一些交代:

    “如果说消灭一万敌军,需要五千官军,那么,提防、安置投降的这一万敌军,怕是要动用一万官军。”

    “而要用这一万降卒为鹰犬,在决战中打头阵,那么,我们恐怕要动用一万五千人来防,才能放心用这些鹰犬。”

    “不然,这些降卒一旦阵前倒戈,后果会很严重。”

    “所以,即便有周军将领率部来投,我军也要妥善处置,收缴兵器铠甲,安置在收容营地,给他们一日两餐。”

    “但收容营地必须配备火器,一旦生变,少数看守,就能将其解决。”

    参谋们对此并无反对意见,因为思来想去,周军要想逆转战局,就只能用诈降或者行刺。

    过了一会,会议结束,李昉独坐大帐,看着舆图,再次期盼起来。

    攻灭周国,天下就统一了,虽然他只是挂名主帅,但依旧兴奋不已。

    想想父亲给他展望的许多美好前景,李昉忽然觉得,人生好短。

    自己将来即位后,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好多好多。

    譬如,他真想亲眼看看,父亲所说大洋彼岸的“新大陆”,到底有没有名为“辣椒”、“玉米”、“红薯”、“向日葵”、“烟草”这些特产

 第二百二十九章 对策(续)

    连日降雨,使得长安城内外一片泥泞,城北渭水水位明显上涨,可城东灞水水位却没有变化。

    一如开春时那样,人们挽起裤腿就能涉水过河。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灞水上游、白鹿原东新筑一道堰坝,将大量河水、雨水拦截。

    所以灞水下游河段,水位不见明显上涨。

    背靠长安、在灞桥西端高处扎营的周军,与抵达灞水东岸、在灞桥东端高处扎营的楚军,便隔河对峙。

    因为上游堰坝为周军所控制,随时可以掘堤放水冲刷下游河道两岸,加上连日降雨,所以,楚军一直没有发动攻势。

    长安城东,城楼上,周国大冢宰、晋国公宇文护,用千里镜观察着东南方向白鹿原情形。

    因为天色阴沉,又下着雨,他只能勉强看见白鹿原上那规模庞大的军营,看不到白鹿原另一侧的拦河堰坝。

    但是,正因为有这一道堰坝,让楚军有了被人“半渡而击”的危险,才不敢轻举妄动。

    这一对策,是宇文护定下的,坝址,他亲自到现场看过。

    那里,与白鹿原一河之隔的东面,是骊山山脉,地势颇高,多为丘陵,所以自东面而来的楚军,想要直接攻打堰坝是不可能的。

    要么在灞桥一带沿着河道往南走(灞水自南向北流淌),要么,从东南方向绕过骊山山脉,走别道,绕到堰坝上游。

    而堰坝上游已经化为汪洋,虽然因为地形原因,蓄水水位不会太深,但已经把长安与武关道之间的官道淹没。

    绕行的楚军没有现成的路可走,急切间,如何能夺堰坝?

    不夺堰坝,如何过灞水?

    更别说白鹿原上,有不少兵马驻扎,楚军必须先拿下白鹿原,才好对灞水西岸发动进攻。

    雨不停下,门楼屋檐下雨帘不断,宇文护放下千里镜,把视线投向东面,灞桥大营方向。

    他的表弟尉迟迥率军钉在那里,不会再退了,但雨一停,楚军就会先攻白鹿原。

    一旦白鹿原失守,楚军控制堰坝、把水放完,灞桥这边,就是最后的决战。

    这一战,关系着长安的安危,也关系着周国的命运。

    打输了,就真的全输了。

    宇文护把千里镜交给随从,转身走进楼内,坐在坐榻上,闭目养神。

    他经历过朝廷数次以少胜多的战争,但没有哪一次的局势,像如今这么危急。

    毫无疑问,官军正面打不过楚军,这个对手的实力过于强大,已经无法用正常方式击败。

    即便现在能够对峙下去,但留给周国的时间不多了,因为战争是在关中进行,对于当地的影响很大。

    如今是夏末秋初,麦子快熟了,长安以东地区,许多麦子被楚军割了去。

    其他地方,譬如长安周边,必然因为战乱,无法收割麦子,即便之后朝廷击退楚军的进攻,也会因为粮食大量歉收爆发饥荒。

    楚军今年退了,明年还能来,朝廷手中无粮,能撑多久?

    想到这里,宇文护顿生无力之感,他已经想尽一切办法应对,但事实证明,收效甚微。

    思来想去,就只能寄希望于那个“计策”能够生效。

    想到那个“计策”,宇文护暗淡的眼睛,又亮起来。

    近一百六十年前,晋国权臣刘裕挥师攻入关中,破长安,灭了姚氏的秦国。

    刘裕得了关中,如虎添翼,正要有进一步作为,却得了建康急报:为刘裕坐镇后方的刘穆之病逝。

    刘裕担心建康不稳,赶紧回朝,留下幼子刘义真坐镇长安。

    刘义真不过是个孺子,挑不起大梁,关中实际事务,由刘裕安排的文武官员处置。

    结果刘裕走后,留守关中的文武官员很快便爆发内讧,自相残杀,导致晋军实力大减。

    胡夏国主郝连勃勃趁火打劫,轻而易举取了关中,并击败来援的晋军。

    刘裕辛辛苦苦打下的关中,就这么被人轻轻松松夺走,还白白折了几员大将、大量百战精锐,可谓损失掺重。

    事情的起因,就是因为后方(京城)出了状况,他自己不得不立刻赶回去,稳住朝中局势。

    即便如此,若刘裕的宗亲多一些,能挑大梁、坐镇一方的人不止刘穆之一个,刘裕也不至于让自己未成年的儿子坐镇长安,儿戏般的丢了关中。

    也正是因为刘裕的宗亲稀疏,儿子虽多却都年少,所以他临终前,精心挑选四名肱骨之臣为辅政,辅佐少帝。

    却没想到,自己死后,尸骨未寒,四名辅政大臣就敢废杀少帝。

    宇文护想着历史,期盼着奇迹出现。

    楚国国主李笠出身微寒,宗亲稀疏。

    儿子虽多,但都年少,虽然年长的几个也有二十多岁,但要应付那些开国勋贵,可未必扛得住。

    这一点,比人丁兴旺、宗族枝繁叶茂的高家差远了。

    宇文护觉得,贺六浑(高欢)的儿子们,倒是有本事,可若是没有宗族的支持,高家郎君想要在晋阳武勋和邺城朝士之间搞平衡,那也是很困难的。

    贺六浑刚死,侯跛子就造反,那么,李笠要是突然死了,那些前朝文武、新朝勋贵,会服李家的小崽子么?

    宇文护觉得不可能会服。

    若李家小崽子镇不住场面的话,那些跟着李笠打江山的元从,会不会选李笠的侄子李昕来主持大局?

    宇文护想着想着,想到了自己。

    那年,叔叔去世后,他辅佐堂弟执政,结果,那群勋贵开始蠢蠢欲动,想要夺权。

    赵贵、独孤信、侯莫陈崇,一个个的资格,都不比他叔叔差,哪里会服宇文家的后生掌权?

    如果不是他当机立断,先下手为强,宇文家早就被赶下台了。

    可惜,堂弟太天真,以为权力斗争是儿戏,以为他抓权是为了夺位,被左右挑拨之后,竟然不顾大局,要对他动手

    宇文护把思绪从往事中拉回来,转回“正途”。

    如果,李笠死了,挂帅出征的太子必然赶回去。

    这就是他们反击的绝佳机会。

    脚步声起,有人未经通报就直接入内。

    宇文护抬头一看,却是心腹侯龙恩来了,不着恼,问:“如何,城中形势?”

    侯龙恩回答:“晋公,城内风平浪静,下官等仔细提防,决不让人有开门揖盗的机会。”

    宇文护点点头,又问:“人呢?”

    他没说名讳,但侯龙恩知道指的是谁,看看左右。

    宇文护让左右退下,待得房中只剩他二人,侯龙恩低声说:“一切顺利,算算日子,人,也该到开封了。”

 第二百三十章 近在咫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