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诸天大道宗-第4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一瞬,只听鹰啼漠龙窟。

    继而天地间狂风大作,道道飓风如龙般纵横山野之间,最终融合归一,化作一道不知几百几千丈的巨大龙卷。

    被苍鹰王吞入口中。

    这一幕,如同巨龙吸水,但这一道飓风之中,却不是水,也非风。

    而是一头头种类不一,却皆在惨嚎,鸣叫的妖鬼!

    天地有四海五陆。

    中陆为气运汇聚之地,东陆为日起之地,而西陆,则是日落之地。

    呼呼

    星光如水照耀而下,为一望无际的瀚海披上一层银白色纱衣。

    白日里的高温已然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极度的森寒。

    昼夜温差之大,西陆是天下之冠。

    西陆,也是唯一没有生灵居住的大陆,有的,只是瀚海之中蕴养而出的无数极邪毒物。

    沙沙

    微风吹过,黄沙若浪般流动,翻滚着。

    一头头狰狞巨蝎自沙浪之中探出,死死的盯着极远处,矗立瀚海正中,宛如神山一般高耸入星云的高台。

    那高台通体金黄,似是由黄金打造而成,没有一丝杂色。

    而高台之上,风沙呼啸之间,一僧人跌迦而坐。

    其宝相庄严,盘膝而坐,似有所觉般俯瞰而下。

    目光所及之处,瀚海黄沙尽皆翻滚,直好似一片黄沙之海,在此时怒嚎,掀起滔天巨浪。

    隐隐间,可以看到沙海裹挟之中,密密麻麻不知几多的各类毒虫大军。

    以及黄沙之中,那一双大若山岳的猩红眼眸。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如意僧双手合十,轻诵佛号:

    “贫僧今日,又要大开杀戒了”

    狂风漫卷间,如意僧的声音飘荡不知多远,又如寺庙撞响的铜钟一般震动八方。

    嗡

    高台震动。

    那纯金铸就也似的高台之上,突然泛起一丝血红的氤氲,如石落枯井,红晕荡开,似有血腥气缓缓飘荡。

    风吹不散。

    西陆瀚海无边,连一片绿洲都没有,沙海之中或有不少天材地宝,但搜集起来的难度太大,而且,也远远不足以让他修建一座封神台。

    是以,六十年来,如意僧始终在做一件事。

    杀妖取骨,以铸封神台。

    到的如今,轮廓已成,仅差分毫而已。

    “算上这一批”

    如意僧眉眼垂下,微微自语:

    “应当差之不多了”

    吼

    如意僧自语之时,瀚海掀起狂潮。

    数之不尽的毒虫层层叠加,比之沙浪更高,叠加不知几百几千丈,宛如一面面城墙般,向着封神台拍击而来。

    星空浩瀚,群星闪烁其间,一轮明月镶嵌在夜幕之中,美轮美奂。

    夜幕下的青都城一片黑暗,仅有点点灯火如豆闪烁。

    呼

    青都城,中陆封神台之上,安奇生似有所觉般缓缓睁开眼:

    “西陆封神台,已成”

    他远眺西方,注目着。

    他,当然看不到远在西陆的封神台与如意僧,但在他的感应之中,西极之地那一座封神台,却宛如灯塔一般,指引者他的神意。

    他的道路不同于此界任何人,哪怕是承接他之道统的萨五陵,与他自己也是有所察觉。

    久浮界中,他凝成气化,甲子静坐间,他神花凝成,三花仅差其一,就能够圆满。

    但他却并非急着凝聚精气之花。

    而是仍然在推演着气花,亦或者说,是炁种。

    在他的眸光之中,天地间万道气机纵横交织,而其中一道,与他的气息暗合,那是新生之气机。

    是他的炁种。

    应之以山川大地,合之以日月星辰,这是他的阴阳太极之道。

    天地大太极,人体小太极。

    这么多年来,他从未停下过与天地的交互,亦或者说,是以炁种改换大地。

    新法的推行,太极感应篇的传播,乃至于其他一切的一切,皆是以此为目标。

    甲子中,随着新法的推行,诸城隍化作山神土地河神,已然初步成就。

    如今中陆亿万里山川河岳,已然尽数成为承载他其中的根基,拳脚之间,自有山河映照。

    中陆之地,已然为他之道场。

    而封神台的建立,就是他之炁种向着天下蔓延之法。

    亦是他改天换地的第一步。

    此时,随着西陆之上封神台的建立,他的体内,隐隐生出变化。

    “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五行五脏,五神五方

    西主金,暗合肺神”

    安奇生微微自语,眼神越发明亮。

    已然隐隐能够感受到封神台建立之后,某种天地的变化。

    若他此时引动,炁种蔓延之地,瞬间可沿着冥冥之中的轨迹蔓延西极而去。

    但天地的变动,极容易引来天罚!

    而此时,他并不想尝试自己是否能以大地之力硬抗那让古长丰都失败的天罚。

    他需要等一个时机,一个天罚都无暇他顾的时机。

    而这个时机,快要到来了。

 第469章 弟子复命

    岁月悠悠,弹指便过。

    一日两日,一年两年

    天地间人面变换,老的去,少的老,更有新生命啼哭降世。

    时光迎来送往,永进不停。

    转瞬,已然又是三十年过去了。

    三十年,天地如故,山川不易,变化的,只是生活在其中的人。

    三十年,却又是一代人了。

    九十年,已然是寻常人的一生,更是五六代人的更迭,新法之推行,经过九十年的潜移默化,已然深入人心。

    太极感应篇,在诸多城池,已然成为了孩童启蒙必读之典籍。

    九十年中更有不知多少文人学子为经典注释,太极感应篇全篇不过一千两百字,但注释此经的文字,已然远超亿万。

    一个字,就有千种涵义。

    传法天下,则天下皆学其法,皆承其道。

    炁种弥漫大青,遍布山川大岳,整合大地气场是其一,取而代之是其二。

    安奇生虽然没有将天地精气皆驱出山河,但其炁种扩散间,自然而然的,就成为了天地间的一道气机,习练太极感应篇人感应炁则可凝结炁种。

    九十年过去,第一批修行太极感应篇之人,已然有人有所成就。

    其中佼佼者,甚至有炼成神通的。

    青都城外,八条官道交汇之地。

    此地,原是一片荒芜,但随着青都城中人口越来越多,环境越发嘈杂,是以也有不少人搬离青都,住在此处。

    后来又因青都城改良官道,此地因地理位置极好,成为青都新官道的交汇之地。

    过往行商,镖师,就有在此修整,盘点货物,以求入城更快。

    地段好,有商机,自然就吸引了不少青都城,乃至于附近郡县村民汇聚而来。

    久而久之,却也养出了此地的一片繁华,商铺,酒楼,茶馆,乃至于客栈,铁匠铺都有,形成了一方不大不小的聚集地。

    当然,这聚集地只有六七十年的历史。

    新法推行之前,没有城墙的聚集地,在野外很容易引来妖鬼。

    一处茶楼之中,人声鼎沸,来自天南海北的客商高谈阔论,说见闻,谈商道,感叹世道变化。

    在座之人,有走镖的,有行商的,也有访亲探友的,各种人络绎不绝。

    一时显得嘈杂。

    呜呜

    某一刻,一声高亢入云,又久经不息的声音响彻在此处聚集地之中。

    茶楼,酒楼,乃至于街道之上诸多行商,镖师,就全都被吸引了眼球。

    只见荒野之中,那一条笔直的驰道之上,一宽丈许,高一丈二,长数百丈,好似巨蟒长虫一般的庞然大物快速而来。

    那庞然大物发出巨响,带着肉眼可见的气流从极远处狂飙而来,色彩明亮的车身在此时更是迸发出刺眼的光芒。

    “甲车来了!”

    见得这一庞然大物,不少人习以为常,却也有不少人惊呼连连。

    此车名为甲车,一日夜能携数千人奔行万里,是当今天下最为便利的交通工具,整个大青,也不过只有几百辆,平摊下来,一州只有一辆。

    相传此物乃是以灵材铸就,刻画甲马之符暗合山川地运而成,极为珍贵。

    但更珍贵的,则是那驰道。

    这一条驰道,可是推行新法之处就开始铺彻,直到前几年,才开始运行,此处之人虽然皆是见多识广之人,其中不少却也是只知其名。

    “这就是甲车吗?日行万里的宝物啊”

    有镖师惊叹连连。

    这甲车一日夜能行万里,比其速度之快的灵禽,禽鸟自然很多,更比不了修士飞天之速。

    但是这甲车不但能日行万里,更能承载数千人,乃至万万斤重的货物,这一点,就异常珍贵了。

    “宝物不假,但也只有当今的大青能用了,若无天师,纵然有这般宝物,谁又敢坐?”

    “是啊!非天师推新法,改革法度,鼎立秩序,又化城隍为山神土地,可震慑凶兽,妖鬼,这甲车纵然能跑,只怕也早已毁在那些妖物手里了!”

    “你们惊叹这甲车神异,我却担心,有了这甲车,我等行商,走镖的买卖如何去做。”

    眺望那甲车,有人惊叹,有人欣喜,有人礼赞当朝天师,却也有人心中忧愁。

    随着新法推行,野外太平,行善,镖师的买卖本就不好做。

    若这甲车真个推行天下,处处城池皆有,他们只怕再难做什么生意了。

    但无论他们如何想,却也影响不到狂飙而来的甲车。

    甲车如龙蛇,分为数十节,每一节长达十丈,人影绰绰。

    “老师,我回来了”

    一节车厢之中,萨五陵坐于窗前,手捏茶杯,眸光自窗户处探出,遥望青都城。

    推行新法,他用了六十年,其后三十年,他巡游诸州府郡县,重新梳理秩序。

    前后九十年,方才走完了这一条漫长的道路。

    这一条甲车驰道本也有他一分功劳在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