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郡,孙氏政权早期的治所之一。自建安初年(公元196年)孙策占据江东之后,该地便成为了孙氏政权的首府所在。
此时,作为江东之主的孙权提领江东还不到一年,命运多舛的东吴政权刚刚经过庐江太守李术反叛、宗室内部庐陵太守孙辅通敌曹操、孙暠企图夺权以及豫章、会稽等地的外族(山越)作乱等种种变故,局势才安定下来不久。
大局稳定下来之后,孙权在周瑜、程普等人辅助下迅速整合了江东各地的兵马,兵马已达十余万众;而后其又广纳贤才,聘求各方名士,许多当世名士如诸葛瑾、鲁肃、严畯、步骘、陆逊、顾雍等人均被招至麾下,故此很便快稳定住了江东的人心。
时至目下,整个江东的内忧外患已然基本解决,新生的孙吴政权也越发的稳固,江东各地一片欣欣向荣!
“公瑾,而今内乱虽平,可那曹操狼子野心,只怕贼心未死,早晚还会觊觎我江东之地。君为我江东之柱,还应早做良图才是……”
草木繁盛的亭台之中,两名气宇不凡的年轻文士正对踞而谈。居右的年轻文士看上去大约有二十七八岁,其一身深青色的袍服,头戴方冠,面相十分的和善,一眼便知定是一位博学多才、易于相处的谦谦君子。
左侧的那人周身一袭月白色的袍服,头束纶巾,手中十分自然地捏著一只精巧的羽扇,仪容既儒雅又不失风流。
若仅只是气质不凡也便罢了,更令人羡慕的是此人还偏偏有著一副极其秀美的姿颜;两条漆黑的剑眉之下,一双宛若星辰般的眸子明亮有神,仿佛能洞察世间的一切奸伪善恶一般!
美貌男子不是别人,正是在江东有著“周郎”之称的周瑜周公瑾,而其对面的的青袍文士正是其至交好友鲁肃鲁子敬!
“子敬所言极是……有道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待料理罢此间的琐事,我便亲自去调训新添的兵马,督建打造战船兵器。日后曹贼若敢来犯,必叫他有来无回……”闻得鲁肃之言,周瑜俊美的容颜上浮现出了一抹淡淡的笑容,神色淡然地道。
“如此最好……”鲁肃听了微微颔首,“整军备战虽势在必行,然而在下以为若要长保江东太平,此时我们还需双管齐下……”
“哦?子敬有何良策?”周瑜悠然地摆弄著面前的茶具,淡淡地笑道。
“良策谈不上,只是些许愚见罢了……”
“兄与我乃是知己好友,何必如此见外?”
“公瑾说的是,那在下便直言了。”鲁肃闻言笑了笑,微微揖手,“依在下之见,欲使江东长治久安,除了要秣马厉兵之外,我们还需通过伐交结交外援才是……如此即便曹操有觊觎之心,也当权衡一二,不敢轻举妄动。”
“结盟?”周瑜闻言又是一笑,“子敬是想与谁结盟?刘表还是雷云?”
“呵呵……公瑾何必明知故问?且不说刘表与主公有切齿之仇,单凭此人暗弱无能,胸无大志,岂有胆量那与曹操为敌?”鲁肃闻言笑著摇了摇头。
周瑜微微舒了一口气,而后抬起头道:“那雷云近日已在北面立国,帝王之心已然按捺不住,与其相交恐有惹火烧身之患……再者,曹操虽然奸诈多谋,然其一举一动皆在明处,如此敌手并不可惧,而那雷云便不同了,其人虽年轻,然却精于权谋,善于蛰伏,对时势时机的判断与把控极为精准;不出手则已,一旦出手则雷霆万钧,势不可挡,一招便致人死地……公孙瓒、袁绍以及新近被灭的马腾、韩遂等人,这些人哪一个不是老谋深算的乱世枭雄?可是他们却无一不是栽在了那雷云的手中,其心可谓深不可测,这种人最难对付,也最为可惧。”
“公瑾所言不无道理,可目下我们的大敌是曹操、是刘表,此时与之相交可令曹操不敢轻举妄动,此其一也;其二,曹操与雷云订有休战之约,二者均在竭尽所能地积蓄实力,以求日后能一举灭了对方,故此窃以为二者之间三年两载内不会起大战……公瑾试想,那曹操好不容易迫使雷云罢兵休战,其岂能不趁此良机扩张势力、为日后的决战增加几分胜算?换而言之,此时雷云他不敢招惹,如此他又会打谁的主意?”
“子敬之意是曹操会铤而走险、起兵夺取荆州甚至是我江东?”周瑜闻言神色之间不禁泛起了一丝涟漪,微微凝眉道。
“然也……”鲁肃神色颇为笃定地望著周瑜,“时下曹操、雷云均有所顾忌,曹操顾忌雷云的实力,而雷云毕竟还未曾公然自立,在下料其暂且还不愿与朝廷翻脸,故此曹、雷二人一时之间还不会大打出手……二者之间若相安无事,那么刘表乃至我江东很可能便要身处险境了。而今那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拥兵已达七八十万之众,兵威日盛,接下来其很有可能会谋取荆州,进而觊觎我江东之地!”
“……子敬之言是也。”听罢鲁肃的一番话,周瑜的神色继而又凝重了几分,“此事我当禀明主公,早做打算……”
虽然他对雷云的戒心很重,但是也不得不承认鲁肃之言也很有道理。
“有道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此虽为在下一番愚见,然而防患于未然总是无有差错。”见周瑜已然正视此事,鲁肃面庞又浮出了一丝笑容,“至于公瑾所忧之事,我们此时与那雷云交好也不过是相互利用;待三年五载之后,我江东军必定已是另外一番样貌,再加上有长江天险为屏障,量那雷云也不敢小觑我江东。”
“呵呵……子敬心系大局,真乃策划长远之良才。主公得兄辅佐,江东无忧矣。”
“公瑾过奖了,此区区小事公瑾安能不知?在下不过是班门弄斧罢了。”
“哈哈哈哈……”
第二百四十四章 大事落定
敲定了七位内阁大学士的人选之后,雷云继而又任命了六部的尚书;其中王图为户部尚书,蔡邕为礼部尚书,贾诩为兵部尚书,田丰、田韶分别兼任刑部、工部尚书;至于吏部尚书暂时空置,由祢衡、徐庶分兼左右侍郎暂理部事。
内阁与六部的框架建立起来以后,他又宣布设立大理寺与御史台;其中大理寺掌管刑狱案件审理,最高长官为大理寺卿,下设少卿二人(掌折狱、祥刑)、正二人(掌议狱、正科条)、丞六人(掌分判寺事,正刑之轻重)、主簿二人(掌印,省署抄目)、狱丞二人(掌率狱史,知囚徒)等等。御史台则主掌监察、弹劾及建议;最高长官为御史大夫,下设御史中丞、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以及各州监察御史等等。
接下来,他又根据规划设立了宗正府、内务府、太常寺、光禄寺等机构,将一个国家的初步框架建立起来!
一应机构设立之后,随后自然是各机构职位任命,而很多相关职位他心中也早就有了人选,比如任晏明为宗人府宗令,田丰为左都御史,沮授为大理寺卿,王睿为内务府总管等等等等……
此外,为了突出法制的理念,他还将大理寺与御史台的地位列于六部之上,作为其最高长官的大理寺卿与左都御史均官授正一品,与内阁大学士平齐……
至此,整个燕国的国家体制终于变得完善起来!
料理罢国事,雷云在军事方面也有所动作。首先,他将原属于军部的职权拆分开来,其中一些建设性的事宜如征兵、兵籍、编制、军械、军令、训练、授衔等划归兵部,至于军事方面的决策与指挥权他则准备另设一个专门的机构……
经过几日的考量与商榷,他最终决定仿清代设立军机处!
虽然是名称相同,但是他所设立的军机处与清代的军机处还是有所不同的,其中最主要他这里所设的军机处只是国家的最高军事指挥和决策机构,统摄燕国所有的军队,并不涉及任何国家政务。
如果说内阁是他在国事方面所设的一个秘书处,那么军机处便是他在军事方面设立的一个秘书班子,二者均直属他本人;如此一来,国家所有的军政大事最后便完全取决于他一人!
设立军机处之后,军机处的主要成员便提上来日程。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他决定设立“军机参赞”一职,而后任命晏明、贾诩、李儒、沮授、徐庶五人为军机参赞。军机参赞既无品级,又无军衔,更无独自调兵之权,但是却可参议一切军机大事,亦可在非常时刻通过紧急投票的方式暂时调动各地兵马!
当雷云忙完所有的军国大事走出乾清宫的时候,他不禁长长的吐了一口气。
他知道从这一刻开始,他的燕国将变得越来越强盛,而剩下的则要交给时间了。
……
“快点……都快一点!跟上……”
清晨,太阳才刚刚自东方的天际露出脑袋,宫城的御花园中便响起了一阵阵呼喝的声音。
这声音的源头不是别人,正是身穿一套古代版“运动服”的雷云!
此时的他正在园中跑步锻炼,可儿、蔡琰、甄洛、大乔、小乔等所有的女人一个没少都在气喘吁吁、一身香汗地排著队伍跟在后面,就连年龄稍微大一点的两个儿子雷炎、雷清也在众人后面吃力地追赶著,小小的脸庞上竟然有著一股同龄孩童所不具备的韧劲儿。
“夫君……妾不行了……就让妾歇一会儿罢,就一小会儿……”
跑著跑著,体质稍弱的小乔气喘吁吁地捂著足蹲在地上,苦著小脸娇声央求起来。
“不行……快起来!”见她如此,雷云当即虎著脸走了过去,“昨日说好了从今日开始,每日晨起要跑完三里的路程。这才第一日,无论如何也要跑完。”
“夫君……”闻得他之言,小乔那双明媚的大眼睛立时变得水汪汪的,真可谓我见犹怜。
不过,早就见多了这招、已经有所免疫的雷云当然不会上当,当即冷著脸道:“少扮可怜……若是不跑完便要认罚,你来选一样罢。”
“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