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布也知道许韬的好意,而且自从那天见识了大霹雳的威力以后,心中也确实有些骇然,自然也就不会靠近了。
现在,已经制作了一个大霹雳和两个小霹雳,虽然数量不多,但是用做一次攻城,却足够用!
第304章 琅琊郡 20
吕布听到探子传回来的消息,顿时苦笑不已。
这两个人啊,真是能找麻烦,现在徐州已经有这么多的难民,他们还要带难民回来。
吕布很清楚,藏在山里的难民,具体数目没人知道,但是,他绝对可以肯定,一定很多,多到难以想象。
在此时,难民最多,最集中的地方,就是黑山军和泰山军,再加上一个汝南,几乎占据了难民的一小半。
其余各地的难民分散在各处,数量虽然很多,但是却没有大股的难民。
吕布很发愁,如果这些难民都来徐州,自己拿什么给他们吃?
现在来徐州这这些难民,已经勉强维持,如果再加上更多的难民,恐怕粮食系统很快就要崩溃了。
吕布拿出鲁肃让人送来的信件,展开看了一眼,眉头皱的更紧了。
鲁肃在信中着重说明,天下最大的财富不是金钱和粮食,而是人口。
如果没有足够的人口,哪怕有再多的金钱和粮食,也是徒劳,只会慢慢的消耗殆尽。
泰山贼裹挟的百姓数不尽数,如果能将这些百姓带回徐州,用不了两年,徐州的实力将会翻倍。
看着鲁肃送来的信件,吕布的心中豁然开朗,他忽然有些明白了。
以前的自己,只是局限于兵马,从来没想过将来。
鲁肃说的很对,人口最重要,自己的目光还是太短。
不过,现在醒悟也不迟!
想到这里,吕布猛地一拍桌子,仰天大笑。
“回去告诉子龙和子敬,让他们只管去做,至于粮食的问题,本侯来负责。”
说出这番话,吕布只感觉心中畅快无比,他终于明白了,自己和曹孟德之间的差距。
那就是粮食和人口的差距!
自己看重粮食,还局限于吃饱饭的阶段,可是,曹孟德已经知道人口的重要,展望未来了,这就是不可弥补的差距。
吕布转过头看着兖州的方向,喃喃说道,“曹孟德,这一次,我绝不会输给你。”
探子快马加鞭,星夜赶路,终于来到了赵云的大营。
鲁肃和赵云听到吕布的回答,顿时大喜。
鲁肃对着徐州方向拱手,感慨的说道,“温侯此举,将会救助无数的难民,让这些难民有了一线生机。”
赵云苦笑着说道,“做出这种事情的人,简直是少之又少,当年某在公孙瓒手下做事的时候,只要有粮食,公孙瓒会第一个抢走,然后充作军粮,扩张自己的实力。
可是我们这位温侯,虽然有粮食,兵力却还是不多,粮食都用在了接济难民这方面,实在是难得呀。”
听到赵云的这番感慨,鲁肃心中忽然一动。
吕布会做出这种事情,不知道孙策会不会做出来呢?
也许,自己留在徐州的决定,真的是正确的?
想起自己的主张,都在徐州一步步的实现,鲁肃心中忽然有一丝愧意,想当初,自己对温侯成见颇大,现在看来,想想还真是好笑。
赵云却没那么多想法,大笑着说道,“既然温侯已经答应了,那我们就赶快行动,争取早一些把那些难民带回去,以防误了大事。”
鲁肃转过头看着赵云,笑着问道,“子龙,难道你想带着兵马,去把那些难民带回徐州不成?”
第305章 琅琊郡 21
赵云和鲁肃相处的时间已经不短了,听到这句话,立刻知道他有了办法笑着问道。
“子敬,你有什么办法赶快说出来,别卖关子了。”
鲁肃摆了摆手,“我在想,如果我们带兵前往,一定会引起混乱,说不定,这些难民还会逃进深山里,我们再想要找到他们,可能就不太容易了。”
听到这里,赵云也深有同感,点了点头,“子敬,你说的对,这些难民熟悉山里的地形,知道我们大军前去,他们一定会躲起来。
我们不如他们熟悉山里的地形,一旦躲起来,等我们再想要找到他们,恐怕已经不可能了。”
鲁肃点了点头,“所以我认为,应该派小股兵马前去,不但如此,还有乔装打扮成难民,混到他们中间。”
听到这里,赵云目光一亮,笑着问道,“子敬,你的意思是说,让他们主动去徐州?”
鲁肃微笑着说道,“这样一来,就不会引起混乱,也不会引起他们的不满。”
赵云笑着点了点头,“子敬,你说的对,这样做还有另外一个好处。”
说到这里,赵云嘴角撇起一丝冷笑,“只要真心想要当百姓的难民,就一定会去徐州,那些真的想当山贼土匪的人,就会选择留下。”
赵云攥紧拳头,在空中用力一挥,“等到真正安分的百姓去了徐州,我们就出动大军,将这些害群之马全部铲除,真是一举两得。”
鲁肃点了点头,“将这些坏人剔除,等到难民回到徐州以后,就不会有闹事之人,也便于管理。”
赵云哈哈笑着说道,“子敬,怪不得温侯极力想要请你来徐州,心中所想,确实非常人能及?”
鲁肃为人虽然低调,但是被赵云夸奖,心中还是喜出望外,谦虚的摆了摆手,“子龙,你也不错呀,为了你,文行可是吃尽了苦头,听说,差点被你追上,害得他提心吊胆一路,回来都瘦了十几斤,哈哈。”
听到这番话,赵云苦笑着摇了摇头,“王先生心机多变,也算是一个人才,但是可惜呀,做事不择手段,实在让人气恼。”
鲁肃摇了摇头,笑着说道,“子龙,现在想想看,王先生也很无奈呀,如果他不这样做,你怎么可能会来徐州呢,说起来,还有感激王先生,如果不是他这样做,岂不是错过了这次机会。”
听闻此言,赵云嘴角泛起一丝微不可查的笑意。
以前听说吕布的名声不好,所以无论如何也不想来徐州投靠吕布。
可是自从来到徐州以后,所见到的一切,都颠覆了他的以往认知。
吕布不但不是传说中刚愎自用的人,更不是滥杀无辜之人,相反,倒是仁义过人,待人温和,对自己也相当信任。
刚来到徐州,吕布便让自己统领一军,并且,还让自己带兵出征。
赵云想想自己在公孙瓒手下的经历,心中唏嘘不已。
二人都是一方诸侯,但是相比较之下,简直是天差地别。
现在想想看,公孙瓒会失败,也是情理之中。
到了此时,赵云已经彻底认同了徐州,更认同了吕布。
王楷设计,骗自己来徐州,确实可恨,但是现在想一想,又未尝不是一个机会呢?
三国白门楼之恨
第306章 琅琊郡 22
深山之中,有一处山坳,面积很大,里面布满了各式简易的帐篷和一些用树枝搭建的窝棚。
无数衣着褴褛的难民,面无表情,在这片营地中活动,但大多数的人都在坐着,或者躺着,他们一来无事可做,二来也是为了保存体力。
但唯一相同的就是眼神,茫然,无助,甚至是绝望。
何石是徐州军的一名什长,在这之前,他也是难民中的一员,在苦难中苦苦的挣扎。
就在生死边缘的时候,是温侯吕布救了他,当他喝下那一碗救他命的粥时,这个莽撞的汉子,落泪了。
一路上经过那么多的城池,没有人救他们,只有温侯吕布救了他们。
不但给他们粥喝,还让他们开垦土地,让他们有生的希望。
从那一刻起,何石就在心中暗暗发誓,温侯吕布是他的救命恩人,一定要报答,哪怕是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因为,他的这条命就是温侯吕布给的。
所以,赵云去难民中召集士兵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的就参加了。
加入军中,虽然会有危险,但是,何石不后悔,他知道只有拿起刀枪保护这片土地,才能让更多的人活下来。
由于何石作战勇敢,所以很快便提拔成为伍长,又经过比试,成为了一名什长。
何石还记得很清楚,就在昨天晚上,军中统帅赵将军和鲁先生,他们这些人召集起来,告诉他们,让他们去山中把那些困苦的难民救回徐州。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何石又惊又喜,第一个站起来保证,一定完成任务。
何石站在山坳的坡上,一股难闻的气味在大营中飘荡,扑面而来。
看着山坳里的难民,何石想起自己遭难的时候,忍不住叹息一声,对着身后的已经打扮成百姓模样的士兵回了挥手,“我们走。”
一行人走在营地里,没有人注意到他们,或者说,大家没有人有力气去注意别人,每个人都在生死边缘挣扎,不太关心外界的事情了。
这些难民虽然分布的散乱,但是,大家还是和自己相熟的人在一起,比如一个村镇,或者同一个地方,总之,熟悉的人聚在一起,会有更多的安全感。
所以这里虽然是一个大型的营地,但是,却是由无数四面八方赶来的难民组成,他们虽然聚在一起,但是维持着自己一股人的状态。
何石带人来到一个20几个人的聚集的地方。
如果从这些难民身边经过,他们连问都不会问你,因为这不关他们的事。
可是来到他们的身边,就相当于侵入了他们的地盘,也会给他们带来危险。
何石刚来到这些人的面前,便有一个骨瘦如柴的中年汉子,勉强站起身来,“你是什么人,为什么要来这里?”
何石摆了摆手,也不废话,直接取出一块硬邦邦的饼子,“大叔?”
话还没有说完,中年汉子目光一亮,已经一把抢过何石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