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和汉武帝种田-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莱这么一说,刘彻倒是很好奇,翌日就令朝臣把国库和他私库的账簿呈上来。

    群臣皆惊,皇帝陛下这是要做什么。

    没有令人筹集粮草,不可能出击匈奴。四海之内也无天灾,难道是谁偷偷奏表了什么。

    刘彻把盐铁收为国有,只是想断了商人的路,并不想激起民愤。从辽东运来的盐,刘彻只收了个成本费,几乎不赚一个铜板的卖给百姓。

    关于盐的进项不多。铁也很少,毕竟百姓一个锄头能用三五年。

    辽东和西北的粮食都入了库,去年又打了一场仗,整体下来国库的钱并没有增加多少。

    刘彻再看他私库,险些被那一串字闪瞎了眼。他私库的钱快赶上国库的钱不说,大头还是那辣断肠的白酒。

    刘彻总觉得他看错了,找来少府仔仔细细询问一番,确定没错,刘彻心中是思绪万千。

    想他堂堂大汉天子,想修个建章宫卫莱都不许,要这么多钱有什么用呢。吃不着用不着,躺在上面睡觉都硌得慌。

    刘彻想到了甘泉宫,不是他祖宗留下的那个甘泉宫,而是林光宫改建后的甘泉宫。

    昭阳殿内,卫莱也没闲着,正在查她玉佩空间里的东西,瞧着那一堆金子也记不清多少了,卫莱就全拿出来。

    刘彻拿着账簿进来又差点闪瞎了眼,“你这是做什么?”

    “看看有多少钱。”

    刘彻奇怪:“怎么想起看这个?”

    “买房啊。”卫莱瞥他一眼,“你连这个都不懂?”

    刘彻越发奇怪,“你买什么房?昭阳殿还不够你住的?”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写着写着突然觉得就他爹娘这么搞,等小刘据出生,就已经进入了盛世

    2(我和汉武帝种田);

 83、第 83 章

    (我和汉武帝种田);

    卫莱这次并不是为自个留退路;

    于是实话实话,“给婉婉准备嫁妆。”

    “给婉——”刘彻意识到“婉婉”是他女儿,瞠目结舌;

    好半晌才问出口,“她才几岁?”

    卫莱:“你打算留她到几岁?”

    这个问题对刘彻来说太过遥远;

    他还没考虑过。

    卫莱把她的心里话说出来;

    “我希望二十岁。你若觉得太大;

    就十八岁。再早不行,她太小,到了婆家被人欺负了都知道。”

    “朕的女儿没这么傻。”

    卫莱:“她婆婆吃的盐比她吃的米多。她又不像你我,表里不一。再说了,你如今就这一个女儿;

    多留几年上至百官下至百姓也能理解。”

    刘彻还真不舍得他这个女儿过早嫁人,“纵然十八,你也不用现在就准备嫁妆。”

    “这不是闲着没事吗。”卫莱把金币摞起来;

    “女儿不是我一个人的,我出一半你出一半。”黄金收走一半,“这些你拿去;

    在仲卿的房子附近给她买一处宅子。”

    刘彻眉头微蹙,“现在就买?”

    “先让仲卿府里的奴婢帮着留意一下,有合适的就买。房子若是太破,还得推倒重建。”

    刘彻不明白;

    “何须这么麻烦?朕给她盖一处便是。”

    “盖?”卫莱也没太明白。

    刘彻:“在据儿的博望苑附近,他们姐弟俩相邻;

    也可以做个伴。那边如今还是荒地。”

    “你还打算给他建博望苑?”卫莱不赞同。

    刘彻示意她继续说。

    卫莱:“真的没必要。让他跟那些人来往,不如给他找些事做。再不济三公九卿轮个遍,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他是太子。”

    卫莱点头;

    “我知道。那又如何?高祖皇帝不是太子,你祖父也不是太子,不都是个称职的皇帝?你可以不让他当太尉,当御史大夫,不妨碍你把他们的活交给他啊。他也可以去廷尉衙门坐镇,也可以管上林苑的事。你觉得呢?”

    “有先例?”刘彻问。

    卫莱:“汉之后还有很多朝代,太子登基的不多,贤明的君王里面有太子上来的就更少了。”

    刘彻料到汉之后还有很多朝代,“汉多少年?”

    “好像四百年,具体时间我忘了?”

    刘彻感慨:“四百年啊,也不少了?”

    “是很多。先不说这事,反正你我看不到,你我的曾孙子也看不到,说刘据的事。”

    刘彻:“他啊。朕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他也有可能不再是前世那个性子。博望苑全当他在宫外的行宫。”看到榻上的黄金,“收起来,用不着。”

    不用买,卫莱自然要把黄金收回去,“何时给她建房子?”

    “这事取决于你。朕用的理由是给太子建博望苑,总得先有个儿子吧。”

    “你——”卫莱后悔多这句嘴。

    刘彻见她急红了脸,莫名想笑,“逗你呢。就是买也花不着你的钱。”随之把账本给她。

    卫莱一时没懂,看清上面的金额,不敢相信的微微张开口,“这是……?”

    “你不许朕修建章宫,还不愿随朕去甘泉宫,甘泉宫还是早年的样子,朕又不爱买金银玉器,几年下来自然就多了。朕可以修——”

    卫莱忙说:“不可以!”

    刘彻被她吓了一跳,“朕不修建章宫。上林苑四周不是工厂就是军校和粮仓,朕也没法往外扩建修建章宫。朕打算修甘泉宫,是在原来的宫殿的基础上建。”

    “还是得大兴土木啊?”

    刘彻道:“那边的树木多,森林里要闹虎患了。朕给工钱,不让他们白做工还不行?”

    “瞧你这话说的,好像你多可怜,我多不讲理一样。”

    刘彻就当她同意了,翌日就着手修甘泉宫。

    枕边人是个会过日子的,掉一粒米都恨不得捡起来,刘彻得了她的许可,也没敢像前世一样折腾,在里面种满了人参灵芝奇花异草,养一群飞禽走兽。

    林光宫乃秦朝的宫殿,还是秦二世那个败家子所造,想来也不可能小。在林光宫的基础上稍作修缮,也修到元光四年仲夏。

    元光四年的京师格外的热,刘彻却没心情往甘泉宫跑。这一年虽无匈奴侵扰,关内却不平静。四月本是初夏时节,天气应该转热,却突降严霜冻坏了庄稼。好在还可以补种玉米,损失不是特别大。这件事倒是提醒了刘彻,五月有地震。偏巧过去太久,刘彻忘了是哪天。

    刘彻同朝臣念叨,今年天气反常,可别有洪涝或地震,提醒百姓多多注意。百姓却觉得皇帝陛下杞人忧天,大部分人都没当回事,地震来袭,自是损失惨重。

    刘彻的心情很是低沉,卫莱的心情也不好,自然没心思前往甘泉宫。

    小卫婉瞧着父母的脸色不对劲,宫里的气氛很奇怪,整个小孩忽然就懂事了。

    时间最是能冲淡一切。

    秋天的脚步临近,刘彻和卫莱的心情恢复以往,注意到孩子格外懂事,便带她前往上林苑。

    以前小卫婉可以一玩一整天,而今她已五岁,她父皇刘彻像他这么大已开始跟着博士读书,刘彻也给她挑了一位博士。

    此事传了出去,一家三口到宫里,刘彻就被太后宣过去,问她为何给卫婉请博士。

    刘彻疑惑不解,“母后为何这么问?”

    “她一个女娃,找个女官教她就行了,怎么还给她找个太学博士?”王太后想不明白。

    刘彻跟卫莱在一起久了,早已不再是一个纯粹的古代帝王,虽然他自己没发现,也绝不承认卫莱一个女人能改变他,可他确实在一点点改变。

    刘彻闻言很想送他母后一记白眼,“朕的女儿,别说太学的一个博士,就是太傅也值得。”

    “你——”王太后没料到他口气这么硬,“你还想教出个皇太女来?”

    刘彻:“这倒没有。您的女儿什么样朕管不着,也管不了。朕的女儿必须饱读诗书,精通四书五经。母后今日找儿子过来若只是这事,儿子告辞。”说完就走,毫不拖泥带水。

    王太后气得捶地,问左右侍女,“他这是想做什么?”

    刘彻并不想做什么,只不过在尽一个当父亲的责任罢了。再说,他本人长寿,女儿的才能即使盖过太子,有他在卫婉也不敢夺权。

    卫莱提过一次,他曾孙子乃中兴之君,他死前立个皇太孙不就行了。

    刘彻步履轻快的踏出长秋殿,天上飘起了雪花,“下雪了?”

    “是呀。今年的雪也比往年晚。”春陀感慨,“这都十二月了。但愿是一场大雪。”

    兆雪瑞丰年。

    去年一年不太平,有一场大雪,百姓也能过个安心的除夕。

    大抵上天听到了君臣二人的祈祷,这场雪整整下了一天一夜。

    翌日清晨,刘彻推开窗,眼睛差点被外面的景象闪瞎。

    目之所及之处皆白色,整个未央宫仿佛裹上了一生素衣。

    卫莱披着斗篷出来,惊呼道,“下这么多?庄稼会不会冻死?”

    “不是突然转冷,突然下雪,不会的。”刘彻道,“这雪也就看着厚,其实没多厚。”

    “对的,就这么厚。”

    俩人循声看去,小卫婉跑过来,抬起脚,“就到我脚腕。娘,我想堆雪人。”

    小孩也没穿斗篷,也没戴帽子,就穿着一身棉衣。小脸红扑扑的,也不知是热的还是冻的。

    刘彻问:“你几时起的?”

    “启禀陛下,卯时两刻。”跟在她身后的婢女道。

    卫莱惊问:“这么冷的天,又不让你上朝,你起这么早做什么?”

    “婉婉这么懂事,一定是起来背书。”刘彻道。

    小孩脸上的欣喜瞬间消失,可怜兮兮地喊:“父皇……”

    “背一篇论语,朕帮你堆雪人,堆三个,朕和你娘以及你。”刘彻道。

    小孩犹豫起来。

    刘彻:“朕和你娘去洗漱,出来希望你考虑清楚,否则就你自己去,别想有人帮你。春喜他们也不行。”

    “背就背,一页论语就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