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回带着感动,搂着两个女姬,找个房间运动去了。
上档次的贵族,哪家没养几个女姬?
而女姬的用处就是这样了。
老吕家肯定是上了档次,需要“入乡随俗”地养一些女姬,就是吕武从来不会自己去用。
不是洁癖。
纯碎是,不想某天搞不清楚新生婴儿到底是不是自己的子嗣。
送走了赵旃的家臣杜回,吕武又迎来了慢节奏的生活。
日子就这么一天又一天的过去,到了一个被冻醒的夜晚,吕武睁开眼睛看着屋顶,眼眸里有着淡淡的忧伤。
为什么不搞火炕呢?
要是舍得花心思,地暖也能搞一搞的。
这不是城池还没建吗?
再来,吕武三年中有大半时间不在家。
他在家的时候,又不能刻意地去追求舒适生活。
道理是明摆着的。
这年头就算是贵族,大多数也没有锦衣玉食的生活质量。
实力弱小的时候去搞特殊,怕不是开启大召唤术。
招来匪众没什么好怕,怕的是名声坏掉!
“主?”赵的睡眠质量一直不怎么样,一点点动静就能惊醒。她先感觉了一小会,察觉到吕武的呼吸不像是睡着该有的样子,低声轻轻唤了一声,得到回应才继续说道:“可要唤来暖被人?”
吕武闷闷地回了句:“不用。”
赵属于那种没什么“火气”的人,睡觉要穿着厚厚的衣服,还暖和不起来。
哪家贵族没几个暖床的女仆?
她们也纯粹是帮主人暖床而已。
主人要是有兴致,能搞点颜色的。
只是,吕武过了一开始的热乎劲之后,对身份普通的女人已经失去追求。
其实吧,到了一定的身份地位,品味肯定会跟着提高的。
饥不择食这种事情,几乎不存在。
“魏氏与韩氏已经将去年的分红送了过来。”吕武讲的是餐饮的红利,他想了想说道:“你若有闲暇,将家中事务熟悉起来。”
赵却是不吭声。
在现在的普世观念中,家里有家主,自然是一切由家主来做主;家主出了门,嫡长子就成了“招牌”,管理家族的该是第一家臣。
因此,甭管是家主的母亲还是祖母,或是妻子,她们享福也就是了,管理什么家族事务啊!
关键吕武来自后世,他孤零零而来,又势单力孤地有了当前的基业,子嗣没成长起来之前,其实更想家人能帮衬一些。
从夫人不能掌权,不然就是家族内乱的开始。
正牌夫人却是可以的。
另外,也不是说吕武不信任那些家臣。
老吕家的第一家臣虞显随时会走人。
得到吕武重视的宋彬对第一家臣的地位有兴趣,却在行政方面没有才能。
要是不出现任何意外,虞显离开后就是由宋彬来继任第一家臣的职位。
到时候老吕家的内政肯定是要堪忧的。
其余的家臣,吕武挑来挑去只有卫睿懂内政,但也只是懂而已。
“算了。”吕武也不强制追求,没有继续为难赵。他琢磨着还是要招揽内政人才,含糊地说了句“睡觉”,不再说话。
赵自认没那个能力,也不敢参与家族事务,极大地松了口气。
就这般的一天又一天接着过去,时间来到了冰雪融化的季节。
气候的转变每年都在进行。
今年的冰雪融化却对晋国有着不一样的意义。
老吕家的家臣按照惯例,再忙也会特地抽出时间,前往半山腰的庄园,参与家族会议。
这个会议很重要!
吕武将听取家臣的任务简报,了解各个家臣负责的事务进展进度。
有些进行到一半的事情,天气转为暖和之后,肯定是要接着干起来。
他会对那些已经完成任务的家臣分派新的任务。
“去岁,我家放归奴隶一千四百余?”
吕武当时不在家,由家臣进行操作,挂名执行的是儿子吕阳。
他按照惯例自我吹嘘了一番,主要提高得到自由的原奴隶,成为属民之后干活有多卖力。
干贵族这种职业,不会自我吹嘘算是不合格。
大吹特吹只有一个宗旨,干什么都是对的,你们要相信我,爱戴我啊!
吕武将释放奴隶的事情看得很重要,用意是平衡家族内部的人口构造。
哪天家族的奴隶超出武士、属民的四倍以上,一丝火星就能将整个老吕家烧成灰烬了。
华夏的成长史就不是依靠奴隶来完成,吕武不会忽视这一点的。
老吕家连续三年释放奴隶之后,带动了奴隶的干活热情。
再将属民中的光棍尽可能地安排好。
短时间内极速膨胀起来的老吕家,偏偏没有呈现出不稳的趋势,相反内部稳得很。
吕武安排好了家族来年的工作计划,改为将注意力转到军备上面
第135章:想搞事的吕武
吕武跟几位贵族的书信往来比较频繁,得知一个事实。
今年受到征召的贵族,每一位都必须带足战车与士兵。
做不到怎么办?
一阵申饬是必然,过于严重会被削减封地。
吕武已经料到了一个结果。
各贵族一定会将本来属于“羡”的那一部分属民武装起来,假装他们就是“徒”来糊弄验收的官员。
老吕家的武士,带去战造成死伤都有替补。
也就是死了或残废的武士,他们的嫡长子进行补充。
不算从属民中一再挑选出来训练的领主临时武装,老吕家的武士数量只有两千五百人。
其中的四百人,是后面从属民中精挑细选,由吕武亲自给予赐封。
不是棘封。
只有君主拥有“棘封”的权力。
作为贵族当然有权力来封赏自己管辖下的所有人,包括释放奴隶和挑选属民成为武士。
从某种程度来说,只要吕武拥有足够大的封地,再不怕入不敷出的话,理论上想提拔多少武士都可以。
而武士纳的是赋,也就是出了给贵族卖命之外,他们有多少产出,跟贵族是无关的。
为贵族生产的是属民和奴隶。
属民则又一定程度上保有自己的自由,包括不想跟某位贵族混了,能去投靠别人,或是干脆去当野人。
奴隶则是属于贵族的财产,生杀予夺全在贵族一念之间。
吕武并不希望自己名下的奴隶数量太多,怕出现动荡只是其一,更多的是因为奴隶干活并不卖力。
有恒产者才有恒心,遭遇到入侵也才肯拼命。
什么东西都不是自己的,没有什么好失去,谁爱来抢就来呗。
对他们来讲,顶多就是换个主人罢了。
当然了,吕武也不能违逆当下的潮流,去搞什么人人平等,再将属于自己的财产散出去。
他能做到的就是谁付出了多少,公平地给予相应的回报,再去保护他们能够平平安安地生活。
三年提拔四百人成为武士阶层,以吕武治下的人口总数来判定,并不显得数量过多,甚至还显得略少了。
这个是老吕家粮食生产量在制约。
要是老吕家能保证粮食出产足够,怎么都是个“下大夫”,还有四边周长一百五十里的封地,将武士的数量增加到至少四千人才算合适。
这一天,吕武来到了山里的冶炼基地。
远远地就能看到几道黑烟滚滚地升向天空,再靠近可以看到用围墙围起来的好些厂房。
生产事项是由卓在负责,他事先已经知道吕武会过来,早早就在等待。
吕武被带到了一处仓库。
这边的建筑物都是使用砖头来建造,与山外的建筑物存在比较大的区别。
牢固是一方面,以吕武的审美观来讲,看着会更顺眼。
仓库的大门被打开,看到的却是一道昏暗幽长的走廊。
卓先让人进去点上火把,再带着吕武进去。
走廊的尽头又有一扇大门,打开之后能看到一排排的兵器架,许多的战戈竖着插在兵器架上面。
这些战戈的“戈”都是使用铁来打造,只是还没有开锋。
华夏化圈的列国,目前的主流兵器就是战戈,又分为长、中、短三种,每一种都有自己的特定用途。
杆的长度为八米的战戈,一般是给战车兵使用。
杆的长度四米的战戈是用来冲锋破阵。
两米长度的杆则是进入混战时使用。
因为战戈是主流兵器,吕武决定使用铁来打造兵器,生产最多的武器肯定是战戈。
“我果然是太忙了!”吕武看到仓库里面的情况,储备方式浪费了太多的空间,自嘲了一下下。他对卓说:“卓,平时可以将戈与杆分开,戈泡上油脂装箱,杆成捆储备。”
一个兵器架插着二十杆的战戈,整个仓库放上近百个兵器架就没空地了。
这样不但浪费了太多的空间,武器也是直接曝露在空气中,时间一久肯定要生锈的。
卓对吕武的任何交代都会用心记住,再无条件执行。
接下来,吕武又去了另外的几个仓库。
家里储备了多少武器,又是一些什么种类,吕武其实能查到数据。
比如战戈,自他在进入冬季前下令大肆制造,一个季度过去,再加上以前两年的储备,数量方面达到了四千三百杆。
去年参加战争,吕武给自家的武士列装了一些矛,得出的结论是长矛兵的作用没那么大。
他绝不认为长矛兵没用,只是数量不成规模,比较难显示出威力。
春秋战国,乃至于是到了西汉,战戈一直是华夏军队的主流兵器。
后面是怎么被淘汰的呢?
吕武自认对冷兵器作战的了解不多,有心对军事进行革新,却是一直没有什么大动作。
他这一次会带四十辆战车和一千五百名武士出征。
战车经过了改良,增加了车轴,也能刹车,再来还在车轮的车軎部位加了一点小玩意。
这个小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