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秋大领主-第2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需要详细地进行商议。

    毕竟,晋军远道而来不提,荒郊野外驻扎了那么久,携带的粮秣已经很紧张。

    要是宋国能负担起晋军的粮秣,救援的速度肯定会快一些。

    能有多快,却还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论。

    如果宋国无法支应晋军粮秣,肯定要等后方运输上来。

    那么,宋国能拿出足够的粮秣来支应晋军以及一干盟友的军队吗?

    宋君子成表示需要问一问,才能给栾书准确的信息。

    吴君寿梦多了一嘴,问宋君子成要不要来自吴国的救援。

    这一下整得宋君子成有些不明所以的同时,心动又犹豫。

    “如吴伯可供求粮秣……”宋君子成一脸的不好意思。

    吴君寿梦立刻将脸别开。

    出兵是为了获得影响力,甚至可能还有所收获。

    哪家的粮食不是土里长的?

    白白给粮食这种事情,一两斗还行,一要就是几万石甚至更多,别说不姓雷,就算是姓雷也办不到啊!

    齐君吕环撇了撇嘴,说道:“寡人不日便要回程。”

    鲁君黑肱一听不得了,开口说道:“寡人离国久矣。”

    你们爱咋,咋地。

    俺们就是跟过来见证会盟过程,看晋君姬寿曼是怎么抖威风,不想干其余的事情。

    事实上,齐君吕环要回去,说什么鲁君黑肱也不可能留下。

    要不,出得来,回不去,鲁君黑肱想找个厕所哭都不能回自家的茅厕。

    晋君姬寿曼已经在逗鸟玩。

    是真·逗鸟。

    好像是只鹦鹉?

    诸夏自古就有鹦鹉,首次出现在文化作品是祢衡的《鹦鹉赋》。

    晋君姬寿曼的鹦鹉是来自秦国。

    而秦国是从蜀国那边获得。

    晋国的几位“卿”在用眼神交流。

    他们自然是想救援宋国,只是目前真心是力所不逮。

    士燮开口说道:“如今我军已是疲惫之师,开赴战场亦无力参战。如宋国可支撑至来岁,援军必抵。”

    其实这才是厚道人该讲的话。

    说出实际的困难,还做出了保证。

    吴君寿梦不免多看几眼士燮。

    说来说去还是宋君子成不愿意,或者没办法拿出晋军需要的粮秣,要不然刚才就能顺着栾书的话,逼得晋军前往救援了。

    既然晋军不可能也无法立刻前往救援?

    宋君子成就再次提到右师元华跋扈的事情。

    晋君姬寿曼不再玩鸟,他先请不相关的人退下,才对宋君子成说道:“宋君初登宝位,或不知国事。有右师相助,岂不美哉?”

    宋国是一个公爵国。

    晋国是个侯国。

    姬寿曼才不会对子成称“公”。

    按照道理来说,姬寿曼自己深受没有实权的苦恼,应该很痛恨权臣才对,怎么会为元华开脱呢?

    只是想一想之前在处理卫国的事情上就能知道,他作为一国之君其实还是合格的。

    晋国需要通过一些权贵来掌控列国,自然是选择站在某些权臣的一边。

    当然了,要是哪个列国的国君是晋国的铁杆,优先选择的当然是一国之君。

    现在的情况是,晋国并不知道刚刚即位的子成是什么态度,会不会坚定地站在晋国这一边。

    宋国右师元华则是用无数次的实际行动,表明自己就是个铁杆的亲晋派。

    往更深的层次再探索,国君姬寿曼对士燮的印象非常不错,认为值得拉拢。

    士燮与元华是老交情了。

    晋君姬寿曼不会故意去为难士燮,甚至找到机会还会帮一把。

    一众留下来的晋国诸“卿”都惊了!

    他们今天一再看到国君表现出正治智慧,怀疑自己看到的是个假国君。

    事出反常即有妖!

    他们需要好好思考国君怎么就突然开窍了。

    “君上。”士燮先看了一眼栾书,才比较纠结地建议道:“不如让中军、下军先行归国?”

    国君没马上回答,先仔细想想在中军和下军纳赋的都有谁,才说道:“可。”

    栾书一脸笑眯眯,好似没因为士燮越权而有什么不悦。

    早就憋着气的郤锜很不客气地问:“上军与新军如何不能归国?”

    作为厚道人的士燮说道:“此处须有‘军’作以威慑。中军与下军归国,需得再次整军南下。若驹伯愿意,自是可以。”

    郤锜有些被呛住了。

    已经外出一个年头,回去要冒着风雪,必然会出现非战斗损员。

    回家了还要马上召集武士集结,又得立刻南下?

    多么大公无私的行为啊!

    郤锜问道:“来年上军与新军可要留下?”

    这个问题士燮可回答不了,他看向栾书。

    而栾书微笑挽着胡须,说道:“介时再议。”

    智罃现在对栾书的反感简直是要突破天际,前身微微向前倾就要开口,却听旁边传出说话声。

    韩厥面无表情地说:“如此,中军、下军先行归国。”

    一直没吭声的郤犨鱼郤至对视了一眼,同时摇了摇头。

    栾书像是想到了什么似得,开口说道:“阴武本在新军,后招至中军。该将作何安置?”

    这里就是这个老阴逼的阴险之处了。

    一名“帅”而已,不是太特殊的话,用得着在这种场合特别拿出来定议吗?

    郤锜忍不住自己的暴脾气,十分不爽地说:“自是归建新军!”

    栾书立刻乐呵呵地说:“那便如此。”

    郤至的脸色有些变了。

    能回家,谁乐意待在旷野忍受冰天雪地。

    要是没有栾书提出来的话。

    吕武现在是在中军的编制,也能跟着一块回国。

    结果,又被从中军调到新军,需要等明年才能回国,甚至还有可能无法回去?

    这要是让吕武知道是郤锜的主意,心里会是什么想法?

    智罃着实是忍无可忍,对国君说道:“阴氏获爵不久,屡屡受征召,次次足‘徒’纳赋,封地不可长久无主。于国有功之臣,不当如此待遇。”

    没想到还有自己当裁判机会的国君乐了。

    “呵呵……”国君皮笑肉不笑地说:“寡人不善军事,诸卿定议便是。”

    去吧。

    狗咬狗一嘴毛。

    很难得才能看到这场面,俺才不掺和呢!

    郤锜满不在乎地笑了笑。

    他觉得吧,某些人站队就好好站队,反复横跳着实太过讨厌。

    郤至微微皱了下眉头,还是没有开口讲点什么。

    会议在不是那么愉快的气氛中结束。

    其中包括国君和几个列国的君主,他们同样会冒着风雪北上,该去哪就去哪。

    吕武发现有部分友军在收拾营帐,没派人去打听消息前,胥童先来了。

    胥童刚将国君与众“卿”会议上关于吕武的话题讲到一半,另外的人来了。

    来者是郤周,带着郤至的调令。

    得知自己又归于新军建制,吕武再结合胥童之前的一些话,很恰当地在脸上露出了一丝丝的怒意。

    草!(一种植物)

    明明能归国了,凭什么因为郤锜的一句话,要留下来待在荒郊野外受冷挨冻啊!

    而实际上,吕武才不乐意冒雪归国。

    尤其是这一次是要回去解放早就纳赋超时的士兵,回去没来得及喘口气又要带着新一批士兵南下。

    以现在的条件而言,风雪中急行军必定十分难受。

    甚至不光是难不难受的问题,还不知道会造成多少非必要损员。

    郤周对胥童在场其实有点意外。

    他再看吕武的表情,欲言又止了一小会,低叹一声说道:“阴子,营盘不必移动,便在原地罢。”

    吕武比较牵强地笑着说道:“多谢。”

    “非我好意,乃是主(上)事先交代。”郤周说完行礼告辞。

    胥童看着郤周远去的背影,冷笑说道:“郤氏先坏阴子好事,又来惺惺作态。”

    吕武没搭话,比较明显地用不耐烦的态度找了个借口,面无表情地离开了。

    事实上,他觉得自己这一次南下该扮演的角色还是挺成功。

    还了郤至的人情,以后就是两不相欠。

    至于国君那边要搞什么?

    吕武一点参与的想法都欠奉。

    他不知道的是,今年没回去,等明年的到来,压根还是回不去。

    明年(公元前575年)注定会是非常精彩的一年!

 第232章:意外收获

    要长久驻扎?

    吕武在后面派出辅兵砍伐更多的木材。

    天晓得“钟离”这边的雪会下多久和下多大,长久住在帐篷是一件非常不理想的事情。

    睡着睡着猛然间帐篷被雪压塌,人的估计不会怎么样,免不了会受到惊吓。

    梦中惊醒,体验很差劲的!

    砍伐木材建造木舍,岂不是更好?

    晋国的中军、下军转道回国。

    晋君姬寿曼以及其它列国的国君也各自离开。

    吴君寿梦耽搁了两三天,一样下令拔营归国。

    有些来自列国的人却是没有走。

    他们有吴国的子远,卫国的孙林父,鲁国的季孙行父。

    其中,来自吴国的子远要长期留在晋国。

    这一点吴君寿梦已经跟晋君姬寿曼商议妥当。

    晋国当然欢迎吴国能派大臣常驻,没有拒绝的道理。

    在栾书的提议下,晋君姬寿曼还安排了一块食邑给吴国大夫子远,算是非常贴心的安排了。

    这个“食邑”就是给了收税权,没有统治权和管理权。

    花了大概半个月,老吕家的营地改了个样,再也看不到林立的帐篷,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的木舍。

    其余家族看到老吕家的动静,个别进行了模仿。

    这是吕武第二次在荒郊野外过冬天,其实谈不上习不习惯了。

    几个走得近的家族离开,吕武没打算走街串巷,每天在自己的木舍写写书,看看书啥的,小日子过得比较平静。

    他在写什么书呢?

    并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