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阶段鲁国三桓虽然把持朝政,却是没怎么过份的嚣张跋扈,大方向上面跟鲁君是一致的。
他们在干的事情是排挤非公族……,或者说是在排挤非三桓的贵族。
“主,鲁国再来人,来者乃是鲁国执政!”茅坪当然知道季孙行父,还是如雷贯耳的那种。
智朔多少有些嘲讽地说:“鲁国不顾礼乐之国应有之尊了?”
季孙行父是鲁国的执政吖!
按照鲁国的行事准则,执政只能面对执政或一国之君。
可是,谁让吕武不管鲁国那边后面再来什么人,该接待会接待,谈事则完全见不到人。
鲁国那边看到吕武的态度,一次比一次更加着急。
【看书福利】送你一个现金红包!关注vx公众【】即可领取!
尤其是季孙行父回去,直接又坦荡地提到,鲁国依赖晋国才得以保平安,想获得莒国更是离不开晋国的支持。
他只差没指着一帮留守贵族的鼻子骂,痛斥他们的脑子被门夹了,怎么能那么对待吕武一行人。
叔孙豹表示不服!
这一段时间,准确的来说是从去年(公元前575年)开始,他一直在忙着喂饱鲁君黑肱的母亲,很是又操又劳,腰杆受不了不提,肾也遭到极大的挑战。
忙到一天几乎下不了床的叔孙豹,觉得自己的辛苦又有谁知道呢?
耽搁了一些正事,又怎么啦!
有比喂饱国君母亲更重要的事情了吗?
偏偏这事不能让人知道。
让国君的母亲身心愉悦,也是国之大事嘛!
所以,叔孙豹觉得自己老委屈了。
吕武知道季孙行父是急了,才会亲自赶过来。
他面对这种事情,再不愿意也要出营几里相迎,以表示对执政这个职位的尊重。
“经时未见,阴子越发蓬勃。”季孙行父率先开口。
能看得出他们赶路赶得很急,一副风尘仆仆的模样。
吕武比了一个请的手势,说道:“武率队入鲁,一路阅览鲁国风光,可惜未能品尝鲁之佳肴美酒。”
一路劳顿啊!
连个来招待的人都没有。
这就是礼乐之邦的鲁国?
传出去,必然使天下人笑话。
季孙行父避开这个话题,让驭手驾车与吕武所在的战车平行,说道:“我闻阴子已是下军之尉,何其幸哉?”
“得下军将与下军佐看顾,寡君亦是看重。弱冠之年得幸有此,武唯有兢兢业业,以报国恩。”吕武说得有些不咸不淡。
“又闻阴子新获‘霍’之地?如此林姓于晋国乃是三‘邑’之族,必在阴子之手更进一步。”季孙行父含笑说道。
一路上是闲聊,也是试探。
来到营盘辕门。
季孙行父在远处已经阅览了营寨的格局,发现章法十足。
他还目测出这一支晋军的兵力超过两个晋国“师”,进入营寨后再看晋军士兵一个个显得剽悍,装备亦是十分精良,有些小振奋,又感到迟疑。
这里的晋军数量接近三万,“徒”与“羡”有个两万左右,剩下的是辅兵。
“晋不愧为大国,仅是智氏与阴氏、魏氏合兵,便有如此强军。”季孙行父来了个实名羡慕。
伴随左右的智朔暗自撇了撇嘴,暗道:“好歹是一国的执政,有点没见识。”
不是季孙行父没见识,是他真的感到无比羡慕。
晋国那边,实力强大的卿位家族发起狠,拉出一个军团的兵力都算少,单凭一家之力干点什么灭国的事,外援都不用找。
哪怕是中等家族,实力弱小一些,哪一家又会少于一个“旅”的武力?
不用提晋国的一个“旅”的士兵多达一千五百人,除了战车数量相等之外,已经是列国三个“旅”士兵的总合。
入帐。
因为吕武在职位上与季孙行父不对等。
不想过份打脸为前提,主位肯定是空出来的。
两拨人也就来了个面对面的座位安排。
非战时状态,晋军是不禁酒的。
过去了那么多年,老吕家饮食方面优异,名声已经渐渐传达列国。
季孙行父看着案几上空空如也,又是一点设宴招待的迹象都没有,知道本国的留守贵族是将吕武等人给惹毛了。
“鲁晋乃为亲善之国,鲁赖于晋之相助,得以屡抗齐之暴虐……”季孙行父讲了一大堆。
吕武脸上保持微笑,默默地听着。
“莒为东夷之国……”季孙行父又是吧啦吧啦一大堆。
吕武脸上已经很难保持微笑,笑容在逐渐变得僵硬。
所以呢?
晋国就是应该无条件地袒护鲁国?
哪怕是鲁国再混账,也应该得到无私的爱?
但凡吕武不帮助鲁国,就是破坏长久的友善关系???
这……,晋国与鲁国之间,到底谁才是爸爸!?
第309章:报仇不隔夜
季孙行父若是知道吕武心中的疑问,极可能会来个无语凝噎。
晋国当然是鲁国的爸爸。
然后,爸爸不该疼爱儿子的吗?
就算儿子再怎么的混账,终究还是儿子,跟外人那是不一样的!
当然了,真要排个辈分高低,鲁国并不想当儿子。
他们琢磨着,认下晋国这个兄长挺不错的。
而作为兄弟,肯定是要相爱相杀才能显示出感情上的深厚,以至于鲁国动不动就爱在史书上编排一下晋国。
在季孙行父看来,他以执政的身份过来,已经非常给吕武面子。
这人都来了,话也讲了那么多,是不是给点反应?
最好当然是立刻答应压服齐国,再将莒国交给鲁国来处置,才显得够兄弟。
吕武伸手揉巴了笑得僵硬的脸庞,语速缓慢地问道:“若莒国归属予鲁国,齐国兴兵伐之,鲁国可能抵挡?”
季孙行父先是大喜,而后默然。
鲁国肯定无法单靠一己之力扛住齐国,要不还巴结晋国作甚?
“我待晋优之,有招必应。”季孙行父开始讲起道理。
类似的言论,老实说吕武已经听得烦了。
凡事讲个有因有果。
首先是鲁国需要来自晋国的保护,才成为晋国的小弟。
老大收些保护费,过份了吗?
召唤鲁国出兵,每一次都是让鲁军担任啦啦队的角色,没有一次让鲁军真的去跟谁血拼。
晋国几次帮助鲁国,是派出军队为了鲁国,与来犯之敌进行血战,认真并且严肃地担负起一个老大该有的担当。
其实,晋国不独是这样对待鲁国,对待任何一个小弟都是一样的。
真要摊开来讲,晋国压根就不信任几个小弟的战斗力,每每都是以己方的部队作为主力,真没干过让小弟顶在前面的事。
另外,就算是战事不利,撤退也是让小弟的部队先撤,安排晋国自己的部队进行殿后。
说白了,晋国这边害怕的是小弟的部队挡不住,导致被敌军来个衔尾追杀。
求助下,app 可以像偷菜一样的偷书票了,快来偷好友的书票投给我的书吧。
所以当晋国的小弟,费的是时间与钱粮。
至于为什么说费时间?
纯粹是晋国这边召唤小弟有点频繁,不是拉去当啦啦队,就是动不动搞会盟活动。
吕武认为季孙行父压根就没搞懂状况,不再谈论正事,扯了一些风土人情的事,结束这一次见面。
走出帐外透气的智朔看到魏相出来,低声说道:“武已有为卿之姿。”
魏相听得一愣。
他要是个现代人,会来一个“我还觉得有大帝之资咧!”的吐槽。
只是,他必须搞清楚一点,是智朔自己在感概,还是从智罃那里听到过什么言论。
智朔看到魏相愣住,笑嘻嘻地说:“栾氏与郤氏已不可转圜,两家必将分出胜负。朔私以为元帅将胜,介时,呵呵。”
一时间,魏相的心情有些不美丽了。
老智家这是判断栾氏与郤氏没有善了的可能性,已经在提前做布局。
关于这个,其实老魏家也一点不慢。
真要是乱起来,并且是栾氏获得内部斗争的胜利,一下子就会空出三个卿位。
老魏家对其中的一个卿位志在必得。
他们很需要来自老吕家的从旁协助。
一旦老吕家也加入到对卿位的争夺?
一下子有两个新家族成为“卿”,于难度方面好像不是只增加一两倍啊!
“智伯极喜武?”魏相试探了一句。
智朔纳闷地反问,道:“魏氏有何人不喜武?”
那可是活生生的天下第一。
又是一个只用了七八年时间,将家族发展到这种规模的人。
用智罃的话来说,晋国要是能增加这么一个新鲜血液,会是一件挺好的事情。
对此,中行偃也是认可的。
就是有一个前提,吕武要懂得做人,该给的好处必须给足咯!
同时,阴氏在正治上也需要付出代价。
比如,阴氏唯荀氏智氏、中行氏马首是瞻。
关于扶一把阴氏这件事情,荀氏内部还在商讨之中。
也就是智朔想在魏相这里表现出自己聪明,才会显露出马脚。
魏相在当夜特地找到吕武,将智朔的态度直接讲出来。
“我为卿?”吕武跟魏相的反应一样,初听给直接愣住,后面带着期待,又觉得有些不可能。
这样的反应倒是让魏相释然。
魏氏已经努力了几代人,想成为卿位家族都需要看机缘。
阴氏才崛起多少年?
在这个一切讲血统的年代,暴发户就是暴发户,并不是一代人崛起就能获得高位。
魏相关心地问道:“武将如何处之?”
他只差提醒别被智氏和中行氏给利用了。
中行氏跟栾氏走得太近。
智氏和中行氏同出荀氏,是一家人啊!
这么算的话,荀氏其实是有两个卿位。
另外,郤氏真的倒了下去,其他家族难道就没有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