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武想要把控住莒国和杞国,就是为了什么。
他也不在乎谁察觉到自己的意图。
机会是韩厥送上门给吕武的。
又不是吕武自己处心积虑搞出来。
迫切希望有家族能出来搅局的国君,比谁都愿意看到新格局的形成。
其余的“卿”要是有意见,先去找韩厥和智罃的麻烦。
至于智氏为什么会被牵扯进来?
只因为智朔太聪明,甚至聪明过了头。
而这一次,韩厥明显有让吕武带着赵武一块玩的意图,只不过是差了明白说而已。
既然韩厥不说,别怪吕武打算装傻。
赵武正在以极快的速度重新复兴赵氏,躺在祖宗遗泽之上,吹气球似得膨胀。
他的种种表现也证明很有想法。
吕武不是想着什么“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那一套,更不是想对付赵氏。
纯粹就是蛋糕就那么大,多一个人咬一口就少一点。
当前的晋国不允许有那么多家族蹿起来。
排队都还有个先来后到的问题。
在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现实下,有老魏家和老吕家在奋进了,只是让赵氏等一等而已。
这一点上,魏氏和阴氏有着十足的默契!
第314章:回到新田,坐等大戏开锣(求订阅)
赵武既然重新扛起了赵氏的大旗?
他自己不找死的话,有那么一天肯定会重新为“卿”的。
而那一点,有韩厥积极操作之下,变得毫无疑问。
韩厥不倒。
赵氏必兴。
是很多人的一种共识。
曾经的先氏、胥氏、贾氏、箕氏其实也都有过重得卿位的机会,只是他们遭到了赵氏强有力的阻击,又有郤氏和荀氏崛起得太快,屡屡被重新打压了下去,直至完全没有再成为卿位家族的可能性。
期间还有贾氏和臾氏的搅和。
那一段时间,新的利益既得者很是有一股众志成城的架势,只是有些家族长盛不衰,有些家族蹿起来又不知道被踹到哪去了。
了解过晋国历史的吕武。
他查到一些家族从什么都不是,直接获得了一个卿位,里面充满了各种惊人的曲折。
尽管不简单,却说明有过先例。
有些家族抓住机会获得卿位,一抓住就没有再放手。
是那些前辈给了吕武信心。
获得卿位的家族,他们无外乎就是手腕高超一些,结交了足够靠谱的盟友。
再来,他们本身的实力也够强。
这个就是为什么吕武需要跟魏氏捆绑,一方面又交好智氏的原因。
至于家族实力什么的?
老吕家现在不能说多强。
关键在于,吕武只是花了八年不到的时间,让老吕家有了现在的实力。
他才二十二岁,不出意外怎么都还有个四五十年能活吧?
不谈太久的以后。
再给他五年时间,发展规划没有被打断的话,实力怎么都要再翻上一番。
尤其现在的晋国是最适合新家族崛起的阶段,一旦过错这个时间节点,还是老实巴交地找根大腿抱着不放手,甚至是融合进去,千万别再瞎折腾了。
别问吕武为什么知道。
一切只因为晋国内乱就在眼前!
经过内乱之后,晋国内部的权力结构怎么都会平稳上几十年。
那是新的利益既得者与老牌利益既得者形成某种平衡。
他们绝不愿意再看到新的内乱爆发,也不想看到局面有发生变动的可能,必然是发现威胁就合力扑灭。
等到哪一天他们都吃饱喝足,基本上也到了新一轮洗牌的时候。
吕武的判断就是这样。
他依稀也记得晋国就是在晋悼公时期,国内的中小贵族几乎遭到全灭的。
“武,可还有余事未了?”智朔就好像是在问身后事。
听得吕武觉得怪怪的。
他们出使的任务在国内送来新的消息时,圆满的结束了。
新的消息显示,国君在后路有被楚军截断的危险下,选择了仓促的撤军。
一样是晋军殿后,列国的部队先撤。
以楚国为首的联军并没有追击,他们停在了郑国境内,并且没有过份的靠近晋国。
尽管晋国这边不甘心,南下的国君和栾书、郤锜、中行偃还是承认这次出兵的失败。
只是,晋国好像也没有损失什么,甚至还因为战胜郑军又小赚了一笔。
晋、齐、宋、卫、鲁、曹、邾联军全线后撤,等于说不用担心鲁君黑肱和齐君吕环知道国内发生什么事情,带着部队直接跑路。
这样一来,吕武很简单的就躺赢了。
不管是怎么赢的,反正赢了就行。
直接带来的好处就是,吕武晋升为上大夫的基础被夯实,交上了合格的答卷。
“鲁、齐皆有使者跟随往新田而去;杞、莒、鄅yǔ、冀、两邾亦有队伍追随。”魏相一副笑容满面的模样,甚至还有些自得。
他不是一个沉不住气的人,纯粹是这一次出使不但圆满地完成韩厥的交代,甚至是收获满满。
这些国家派出使者前往“新田”,只会发生一件事情,就是努力地巴结晋国。
其中鲁国和齐国的队伍去了“新田”,肯定会给晋国更多操作的余地。
真要给吕武和魏相这次出使做个评价,不给个超等,还是人吗?
智朔才不乐意甘当绿叶,说道:“此间,我功劳甚大。”
这小伙最近很膨胀啊?
赵武就有些黯然了。
他这一次就跑个腿,其余半点什么没参与上。
其实并非是吕武不给机会。
问题是机会需要自己争取,并且还要有足够的底子。
赵武就带来了百来人,质量方面只能说过得去。
不像智朔带来三个“旅”。
这才是关键所在。
有多少实力就办多大的事情,晋国历来如此。
总不能吕武将自己的那个“师”划到赵武麾下吧?
还是拆出一两个“旅”来操作?
合适吗???
赵武自己都知道不合适,只能是黯然实力不足。
事实上,吕武和魏相愿意带上赵武一块玩,很能体现出交情了。
对于这种情况,韩厥知道了还要感谢吕武和魏相。
他们没有多耽搁什么。
趁着有好天气,麻溜地进行了开拔。
花了半个月的时间穿过鲁国的国境来到曹国。
这一次,鲁国人显得很有逼数。
吕武这支队伍每进入一家贵族的领地,当地贵族就会过来进行拜访,少不了送上礼物这个环节。
临近曲阜时,叔孙豹过来找到吕武,发出前往曲阜的邀请。
“大军并无途径曲阜路程,专门前往便罢了。”吕武刚来时倒是很愿意去,现在就算了。
并不是因为怒气未消之类。
好吧,其实是有一点。
吕武更多的是赶时间,说道:“寡君将归新田,不知是否再次南下,不敢怠慢。”
叔孙豹有些讪讪的,再闲扯几句,告辞了。
当然了,如果需要南下的话,吕武并不希望去。
他前前后后纳赋了五次,还是七次来着?
反正,其中的三次都留在外面过冬。
现在已经临近秋季。
国君要是想再次出兵南下,必然又会在旷野渡过一个冬天。
吕武早就得到了三年不纳赋的许可。
所以,谁爱去就去,他说什么都不会去的。
他想道:“再次南下的话?看楚国每一次反应那么大,晋国又没有再打一次鄢陵之战那种规模战争的打算,肯定是一次武装游行啊。”
国君肯定是想再来一次“鄢陵之战”规模的战斗。
晋国的几个“卿”,有一个算一个,没有任何“卿”现在想干一场大的。
上次掉的“血”还没回过来是其一。
再来就是他们防着其余卿位家族还来不及,怎么敢大举抽调封地的兵力。
花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吕武带着队伍回到晋国疆域。
进入晋国地界之后,智朔路过自家封地,对部队进行了解散。
“阴氏、魏氏之师回转封地,昂或带去新田?”智朔问的有些蹊跷。
吕武笑呵呵地说:“今次收礼甚多,我已赏赐麾下。”
意思就一个,手底下的人手里有钱财,不去“新田”乐呵一下怎么行呢。
魏相说道:“我亦如此。”
智朔眨巴眨巴了一下眼睛,总觉得这两家伙有事瞒着自己。
他也不问,聪明人就该用自己的智慧去思考。
像是小尾巴一样的赵武一听吕武不解散军队,想道:“如此?今次若需南下,可借一旅之兵?”
呃!
也是醉了。
他还惦记着吕武答应要借的一个“旅”啊?
大军肯定是不能成建制进入“新田”的咯。
因为不是出征归来的关系,那一道过“棘门”的手续自然也是没有的。
大军在“新田”的郊外进行驻营,士兵会分批得到假期,等于是能分批进城玩耍。
将事情安排好了的吕武和魏相,需要一块去找韩厥复命。
而赵武一样需要缴令,跟吕武和魏相走一块。
他们没有进城之前已经知道出征南下的国君和几位“卿”已经回到“新田”了。
等去到韩厥府宅,得到的回复是韩厥去了宫城。
“乃是商议卿位一事。”韩无忌说着看了一眼自己的弟弟韩起,表情略微有些尴尬。
这一家子越过越谨小慎微,就怕哪天祸从天降。
瞧出一些端倪的吕武和魏相不留痕迹地对视了一眼,确认过眼神,知道韩无忌为什么会感到尴尬。
吕武说道:“如此,我与相先行告辞。”
韩无忌嘴唇动了动,挽留的话还是没讲出来。
韩起站起来,打算送一送。
“此是为何?”赵武再迟钝也看出事情有些不对头,何况他一点都不迟钝,情商和智商比普通人怎么都要高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