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秋大领主-第3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个年头,晋国的哪个“卿”对应哪个国家的邦交,不止是负责吩咐听从安排,还包括各方各面的贸易事项。

    往复杂的方向来说,齐国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家族层面,想要向晋国出口或进口什么,一应事务都离不开邦交负责人的点头。

    从简单的定义上来讲,吕武成了齐国的“太上皇”。

    晋国是霸主国,哪怕不是“东方世界”的霸主,也是中原的霸主。

    作为霸主国,晋国从实际上掌握着很大的话语权。

    只要晋国能让中原各诸侯国重新听话,阴氏作为齐国的“太上皇”就有非常多能操作的地方,代表可获得的利益超乎想象。

    归国的路上。

    吕武频繁被出征的贵族求见。

    他们不是为了战利品的划分。

    规定是四六分成,能操作的也就是获得的东西成份好坏,俘虏方面的质量。

    只要吕武心不够黑,他们吃亏的地方很有限。

    这一次齐国服软,对晋国当然是好事,阴氏则是正式“接管”了齐国。

    用现代话来说,齐国的一部分外交权力被阴氏掌握了。

    齐国是一个产盐大国,还是一个纺织大国。

    晋国的食盐超过六成是采购自齐国。

    以前是由范氏来当二道贩子。

    现在二道贩子成了阴氏。

    他们找吕武就是商议食盐以及布匹的采购。

    另外,各家有些商品想要卖给齐国。

    初步掌握“渠道”的吕武,什么都要从头开始了解。

    他琢磨着:“我好像需要吸纳来自齐国的家臣?”

    其实不是好像。

    而是一种必需!

    他们席卷了齐国的南疆,灭掉的家族不是一个两个。

    那些连自己封地都被席卷一空的贵族,他们本人成了俘虏,看能不能找人借到赎金,回去后就看能从旷野找回多少属民或武士。

    可以预计的是,他们之中的很多人哪怕能回去,过不了几年也将成为失去封地的落魄贵族。

    吕武觉得可以派家臣去找那批被俘的齐国贵族聊一聊。

    当家臣什么的?

    肯定是不行的咯。

    了解一些情报之类,相信那些齐国贵族会很有配合。

    吕武要是愿意,甚至能培养一批齐奸出来。

    他们撤军的途中碰上了“卷土重来”的解朔。

    而解朔带来了国君的一个嘱托。

    “君上需齐以质子?”吕武对这操作不陌生啊。

    到战国之后,哪个国家打不过,一般是会让继承人去敌国当人质。

    话说,春秋中叶就开始这么玩啦?

    吕武更想知道另外的事情,问道:“君上可知伐齐事宜?”

    解朔答道:“不知也。”

    是他不清楚国君到底知不知道。

    吕武能听懂,却不懂国君什么个情况。

    讨伐齐国的战报该由吕武来写。

    他是有写了几封战报送回去,提到的是已经进入齐国,转战于齐国的南疆。

    也就是说,他根本没提到跟齐国正式交锋的事。

    国君是对他们有多大的信心,战事没有出现最终结果,开口要求齐国送太子当人质的事都提了。

    怎么着?

    军队都已经撤离齐国,马上就要进入卫国。

    难道还要带着军队再去齐国,好好地跟齐君吕环唠唠嗑?

    没这么欺负人的吖!

    吕武需要搞清楚提出齐国太子来当人质的是国君,还是元戎智罃。

    而想要搞清楚,要么派人去“新田”询问,不然就等回国再亲自去问。

    他看向解朔,说道:“你留于卫。”

    解朔有些懵。

    啥意思?

    俺到底做错了什么。

    不能回国啦???

    “下军将……”解朔吭吭叽叽,问道:“为何呀?”

    吕武沉默看着解朔。

    这人是不是傻?

    知道什么叫“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吗?

    统兵将领出征在外。

    国内知道个屁啊!

    都已经打完。

    停战惩罚也已经做出处置。

    吕武再怎么不要脸,也干不出派人要求齐国送出质子的事。

    所以,解朔的出现没问题,带来国君的要求就是一种错误。

    吕武将解朔丢在卫国,回国后被问起,直接抛出对齐国的停战协议,再讲一讲谈妥的时间,国君想要齐国送来质子,事情就有个先后顺序了。

    他想道:“以国君一贯的有逼数,心里再不满也不会表现出来,只会请求再对齐国提要求。”

    而操作这么一件事情的前提是,解朔不能一块回去。

    他们来到卫国的边境线,前来迎接的依然是卫国执政孙林父。

    晋国跟齐国的战争,出现结果是一个月之前的事情了。

    要是有心的话,想知道晋国讨伐齐国的结果并不难。

    孙林父用很高的规格来迎接吕武、魏琦、士鲂和解朔,同时招待了晋军中的全部贵族。

    卫国当然会关注晋国攻打齐国的战事过程。

    先前就有晋军一再押解俘虏来到卫国。

    来自齐国的俘虏是一批接着一批,先让卫国君臣无比羡慕,后来变成了惊恐。

    尼玛!(一种问候)

    前前后后送来卫国的齐人,少说有个十来万。

    听说那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不是全部。

    齐国到底是哪根筋不对才去招惹晋国?

    而这一次晋国下手着实是太狠啦!

    不但俘虏那么多齐国的黎庶,还一个车队又一个车队地运送战利品来到卫国。

    如果不是卫国实力过于弱小,他们都怕控制不住自己的贪念,想要进行截胡了。

    当然,卫国不敢,并且举国贵族要求卫君卫衎千万不要再瞎胡闹。

    参与秦楚蜀地会盟的事,只要卫君卫衎敢去,就不用再回来啦!

    他们是在三天前才得到确切的消息。

    当然,卫国只是知道齐国败了,更详细的情况需要后面再去打探。

    他们不但知道齐国惨败,还听说鲁国一个“军”被齐国全歼的事情。

    卫国和鲁国比邻,比较清楚鲁国有多少份量。

    包括孙林父在内的所有卫国君臣比较迷的是,鲁国的叔孙侨如到底是怎么个统兵作战的方式,才能在齐国被晋国教训到半身不遂的情况下,还能用一万多打八千被全歼的。

    他们也看到了随同回国晋军的两个齐国“军”。

    关于这件事情根本就不用打听,更不用死脑细胞去多想。

    齐国战败,吕武要求两个齐国“军”听候调遣,是很常规的操作啊。

    那么,接下来鲁国和卫国少不了需要跟阴氏以及齐国打交道。

    毕竟,有两个齐国的“军”被吕武给带走,那些齐国将士的吃喝用度,是需要齐国来进行负担的。

    到时候哪怕鲁国跟齐国开打。

    鲁国不想吕武统兵来讨伐,千万不能去动供应那两个齐国“军”的后勤线。

    孙林父还是很乐意跟吕武打交道的。

    他一直想找吕武私下聊聊,只是没有找到机会。

    什么?

    负责卫国邦交的是解氏?

    对啊。

    没错。

    然后呢?

    孙林父才不傻,很清楚解氏除非是得到范氏、智氏或阴氏的支持,要不然解朔压根就别想保住卿位。

    至于范氏、智氏和阴氏会不会支持解氏?

    话说,解氏有什么能让三家心动的交换资本吗?

    韩氏、魏氏又怎么看待解氏之类。

    很显而易见的。

    孙林父诡异地发现解朔的精气神很不对劲,出于好奇也就问了一嘴。

    解朔满脸的抑郁,低沉声说道:“今后,请执政多多照顾。”

    孙林父:“……”

    这……,话是不是说反了?

    你好歹是晋国的“卿”来着。

    哪怕随时会完蛋。

    说到照顾,也是你照顾俺吧?

    然而,解朔以为自己被放逐,很想嚎嗓子:呜呜呜!!!回不去啦~~~

 第388章 吃尼玛大锅饭啊

    看来解朔至少知道自己的实力很弱小,哪怕是对吕武的安排有所误会,仍然生不出反抗的心思。

    这个是建立在阴氏的确强大的基础之上。

    再来就是,吕武率军轻易打得齐国屈服,自身的损失还轻乎其微。

    用一种说法就是,吕武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威望,再加上阴氏本身的强大,有了“不战而屈人”的资本。

    他们在卫国待的时间并不长,丢下解朔和解氏的两个“旅”,以及属于解氏的六成收获,欢快地继续踏上归国的路途。

    魏琦和士鲂没有过问吕武为什么将解氏丢在卫国。

    他们实际上也不了解真实情况,只是以为解朔在卫国还有事情没有处理完。

    而解朔得到属于自己的六成收获,才品味出没有被放逐的事实。

    这一下,他可算“活”了过来,对吕武感恩戴德的同时,改换心情投入到跟卫国的邦交事务之中。

    吕武率军在一个半月之后回到“新田”这个晋国的都城。

    国君和其余留在国内的“卿”,没有出城进行迎接。

    他们只是在“棘门”参加出征晋军的解散仪式。

    吕武按照惯例将划分出来的四成战利品交给国君。

    得到收获清单的国君还没有捂热,智罃上场了。

    那四成虽说是上交给国君,却还有很多值得说道的地方,并不是真的就属于国君了。

    智罃挑挑拣拣了不少收获归于国有,致使国君脸上的笑容消失不见。

    他还对吕武进行了暗示。

    这一趟征讨齐国,收获方面着实是太夸张了!

    仅仅是俘虏,不包括被带回国的两个齐国“军”,数量达到了惊人的十四万。

    这十四万人来自齐国的南疆,以及正面战场俘获的齐国游侠。

    其中并不全部是黎庶,有着数量不少的齐国贵族以及“士”。

    这些齐国贵族和“士”就是家园被晋军入侵,不但自己成了晋军的俘虏,财产也遭到了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