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武就在皱眉地看着一帮lo逼,看得lo逼们心里发毛,看得lo逼们以为自己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
当然!
这是建立在阴氏很强大,是各方各面远比lo逼们更为强大的基础之上。
不光是一件事实,还要让lo逼们打从心里知道双方武力上面的差距。
那些事情早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办到。
吕武开口说道:“带下去梳洗,换上衣物。”
展现优越感要分步骤。
这些lo逼过来时被限制在一定区域,无法参观阴氏的封地。
先好好地鄙视他们一番。
再让他们感受干净是何等的舒爽,换上一身穿起来舒服的衣物。
等一下,吕武会带他们换个开会的地点。
原因之一是这里哪怕通风,大厅还是环绕着怪味。
另一个原因则是,吕武需要让这帮lo逼能看一看“阴”地的全局。
所以,新的会议召开场所,必须是面朝“阴”地,居高临下能阅览到文明气息。
关于“文明”这一部分?
“阴”城已经全面落成,除了主城部分之外,还有外围的“邑”,再延伸出一座座的“邦”,形成农耕民族的发展体系。
从霍太山的高处观看“阴”地,看去就是随处都有栖息之所,农田一片连着一片,成熟的灌溉系统进行贯穿。
加洛觉得自己跟其他lo逼是不一样的!
他很早就投靠了吕武,八年前就为阴氏在探索北方。
为阴氏出过力、流过汗、飚过血,凭啥不能高这帮lo逼一等啦?
所以,加洛看其他lo逼的时候,一般是微微地昂起头,再用眯起的双眸打量,尽显嘲讽与鄙视。
现在他单独泡在一个澡堂的温水之中,熟稔地用布巾擦拭着身躯,再看另外澡堂那一帮有些不知所措的lo逼,眼眸中的嘲讽和鄙视更浓了。
澡堂子啥玩意的?
挖个坑,砌上砖。
不挖坑,就不能砌砖围一圈啦?
热水就外面烧,再用陶管输送进入澡堂。
想换水,开通排泄管道泄水就行了。
加洛先将自己连头都泡进水里,起来后再拿起旁边的胰子抹头,用力揉那么几下,泡泡就出来了。
那个“胰子”是什么玩意?
就是皂角溶液等制成的香皂呗。
没什么技术含量,只是缺少发现利用价值,再来个“灵光一闪”的创意而已。
这种原始“香皂”的味道其实不好闻,能洗净污垢也就够了。
想要味道好闻?
研究一下加入其余的材料,比如碾碎了某种花瓣,又或是加入香精,能办到的。
吕武只是提供一个思路,有专门的人去干活。
作为一名贵族,主业是打仗,其余都算是副业,哪能活成一个科学家呢。
他要是将所有“活”都干了,养那么一大帮人干什么?
洗漱完毕的加洛看着自己澡坑子还算干净的水,再看向已经变得浑浊和污秽的其余澡坑子,忍不住“嗤”的耻笑出声。
那些lo逼只光感受来自干净的舒爽,一脸享受不顾其它。
他们不是没有洗澡的习惯,天气热的时候找条溪或河,又或是干脆跳进水塘或湖里。
只是缺少洗漱的用具,比如能有效洗涮污秽的香皂,洗澡的效果是不能比较的。
他们从未感受过头发的干净,别提毛细孔的畅快“呼吸”感,一下子没有了那种脏痒,头发也不再打结,身上没有味道。
变得干净之后,爽是真的爽,穿上了轻便很多又有保暖效果的绫布内衣,再穿上绸布外衣,一下子反而不习惯了。
简直造孽哟!
绫就是蚕虫自织布料。采用斜纹组织或斜纹变化组织,织物表面具有斜向织纹的丝织物,质地轻薄。早期织物表面呈叠山形斜纹,“望之如冰凌之理”,故称绫。
绸则是丝麻混纺布料。采用平纹组织或变化组织,经纬交错紧密的丝织物。绸是丝织品的总称。其特征为“绸面挺括细密,手感滑爽”。无其他明显特征的丝织品都可称为绸。
两种布料皆不是阴氏自产,甚至不是晋国出品,来自齐国。
作为纺织大国的齐国,出产的布匹种类非常多。
他们现在的唯一竞争对手是宋国。
上一次吕武率军讨伐齐国,抢……咳咳,是收获不俗,后面又得到了齐国送来的“贡品”,很是为阴氏的布匹种类增加了库存。
一帮lo没人伺候,干什么都要有眼色。
需要等他们穿戴错误,才有阴氏这边的“仆”进行纠正。
结果就是,一帮部落首领和代表,像孙子那样被阴氏的“仆”各种挥斥方遒。
偏偏lo逼们真不懂,心里又十足的泛虚,不敢有什么反抗。
等他们洗漱和穿戴完毕,才知道换了个地方开会,一样不敢有什么意见,像是提线木偶那般来到新的会场。
进入新的大厅,看到下方的一座城,数十个“邑”,延伸出去不知道数量多少“邦”,以及成片的农田和灌溉体系,一个看得呆住了!
第393章 这是朕打下的江山
得亏现在还没有开始下雪,要不一群人看下去白茫茫的一片,眼睛会不会肿不是关键,就看不清属于阴氏“文明”的一面了。
下方那一座“阴”城,长三里、宽三里,看去就是四四方方的一“块”,城墙最高处为七米,低一些的城墙则是六米。
城墙有护墙和女墙,厚度为四米到五米左右。
护墙是“——————————”
女墙是“凹凸凹凸凹凸凹凸凹凸凹”
为什么城墙的高度不规范?
看的是城墙所处的位置。
有些位置是低洼区域,城墙可不就需要高一些?
所以,尽管城墙的高度不一致,水平线看上去却是一样的。
绝对不是吕武不想造一座更大的城池,也不是城墙只想那样的高度和厚度,完全是受到了“礼制”的限制。
这一套“礼制”该怎么说呢?
去限制各个诸侯吃饭的用具就算了,城池和住所也要限制。
城池的作用是聚居,用来防止野兽的困扰,以及应对敌人的入侵。
将城池的规格进行限制,是要给敌人的入侵提供便利吗?
这个是普通人的看法。
作为一名统治者,对城池规格进行限制,有属于自己的理由。
其中之一就是,诸侯的城池要是占地太大,城内设施齐全,城墙又高又厚,会不会成为诸侯骄纵的依仗?
到时候天子想教训不听话的贵族,结果被城池给挡住,教训不成反被操,多么的尴尬呀!
吕武算是“礼制”的受害者,但也是受益者。
不方便的地方是,无法随心所欲地造城。
受益则是避免封臣去瞎胡搞,搞到他成为装逼不成反被操的角色。
城池不能随意筑?
那就大肆地建造“邑”这种城池的下级建筑。
所以,能看到作为主城的“阴”城周边又有很多的“邑”,几乎连成一片的同时,却又被护墙给互相隔离开来。
“阴”城的城墙高从六米到七米不等。
各个“邑”的城墙规格方面要低一些,能弄成两三米的高度,厚度有个二三十厘米就够了;弄成五六米高,厚度三米到四米也行;看的是“邑”落座在什么位置,有什么样的定位。
但凡是连同“阴”城又处在外围的“邑”,城墙起码要六米高,厚度不能低于四米,更要有属于自己的城门。
这是吕武在“礼制”允许的前提下,拓展城池的规模。
以后再将“邑”之间的城墙连接并改造起来,一个占地更广的城池也就出现。
到时候是拆除掉城内的各种墙,还是保留下来将本来属于“邑”的区域设成“坊”,换一个行政单位名称的操作而已。
这种设想在短时内肯定是无法干的。
吕武琢磨着,需要留个组训什么的,教后代子孙怎么玩。
现在的“阴”地、“吕”地、“霍”地,但凡是开垦出来的土地都有“邑”和“邦”,基本上还是农庄体系的那种。
阴氏这么搞,直接成为晋国“邑”最多的家族,只是其他的家族并没发现而已。
至于南方的“原”地和“温”地?
吕武暂时不想教其他家族聪明,打算维持原来郤氏和栾氏的操作。
来自北方的客人,他们看着下方的“繁华”,看得一脸的呆滞,慢慢长大了嘴巴:麦糕点的,这是天堂吧!?
他们其实不信“卖糕”,并且那位“卖糕”卖到被钉上架子的大哥,其实还没出生的。
万物皆有灵哟!
他们开始对自己信仰的各种“灵”念念有词,用这样的方式来抒发自己的震惊。
能听懂他们念叨的什么,一般是对祖先发出灵魂质问,要不就是对石头、山、树,也能是某种动物,嘴巴不念点什么,心无法安稳。
说到底,他们哪里见过城池和城镇、乡村连成一片的景色,感到震惊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这个就跟落后国家的人去到满是高楼大厦的城市,一下子感到震撼是一样的。
那些人又哪能知道,生活在钢铁丛林里面的不易。
吕武为什么要将这么一批部落首领和代表弄来自己的封地?
不弄不行的呀!
阴氏已经在开拓北部,又要对西部伸手。
一再碰上游牧部落,需要整合一波的。
这些游牧部落大多跟阴氏的武装干过架,只不过他们是被摁在地上锤的角色。
阴氏锤了他们一顿,再拿出好东西换所需要的物品,一般是马、牛、羊和皮革、皮草。
为什么要将皮革和皮草进行分类?
只因为游牧民族的皮革一般是羊皮、牛皮,皮草则是另外一些动物的皮毛,比如狐狸皮草。
一样是动物身上剥下来,获取方式和价值却是不一样的。
打一顿再建立贸易关系,能够让这些游牧民族老实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