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秋大领主-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先后用煤炭以及木头进行尝试,烧出了不合格的砖,再逐步地改建窑洞,以及调整温度,花了十三天的时间烧出了合格的砖。

    砖就是一种长方形的东西,看是以什么土质为主材料,烧出来就是什么颜色。

    第一批烧出来的砖,它们的主材料是灰土,自然就是倾向于灰色。

    有了第一批合格的砖,劳动力在试验过程中也累积了经验,他们在吕武的袖手旁观下进行尝试,又是试了四次才又成功了一批。

    不需要吕武插手就能成功,代表他们掌握了烧砖的流程。

    吕武可算不用将时间完全花在烧砖工坊,可以去做其余的事情。

    他烧砖干么?

    绝对不是要拿砖块来建城墙。

    尽管掌握了烧砖技术之后,对砖的生产也就是一个重复的过程,加大产量只需要增派人手。

    可是,用砖来建造城墙这种事情,于当前的年代还是过于奢侈。

    只是中等贵族,不,实际上就是个中下等贵族的吕武,他建议赵武应该减少自己的存在感,能苟就苟到自己长大,没道理自己忘了苟的必要性。

    花至少两年的时间来收集建城的材料,再用上四到五年的时间将城建起来。

    这个就是吕武的计划表。

    而这一座城受于爵位的规格限制,一开始绝对不会多大。

    季节临近夏季,韩氏和魏氏开始调回自己的劳动力,连带匠人也调了回去。

    匠人走之前,为老吕家建成了十七个农庄和七座庄园。

    奴隶则是开辟出了将近七千亩的农田,杂七杂八的事情也干了不少。

    比如,挖掘出了成体系的水渠系统,清理出了需要贯通的道路。

    韩氏与魏氏并不觉得自己亏了。

    首先,吕武帮他们养了这一帮人那么长时间。

    再来是,他们在老吕家干活,学会了很多以前没有的技术。

    算起来,韩氏与魏氏才是赚大了!

    因为吕武有意安排的关系,老吕家的人口都被尽可能地集中了起来。

    这样“阴”地会造成很多的真空区。

    关键是老吕家现在的人口也就那么多,处处有人也等于处处使不上力,征召麻烦不提,防卫上也会出现非常大的问题。

    一直在忙碌的吕武,迎来了到这个年代后,第二次的收获季节。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类食物都成熟。

    稷和粟都是到秋季才能收割,菽的成熟期也差不多,稻要早一些。

    麦则是到夏季就能收割。

    老吕家每样都种了一些,因为每种植物类种子的栽种时间和成熟时间都不一样,春耕时会少种一些菽,等待麦收获才会进行补种。

    而各种菜以及像葵花、油菜花、桑麻等等,都有自己生产和成熟的时间。

    今年收割麦的意义对晋国来说很重要,他们将迎来新任国君。

    晋景公也将成为华夏历史上,唯一一位掉进茅坑溺死的国君。

    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的吕武,他并没有告知任何人。

    原因?

    来来来,好好解释一下,是怎么知道的。

 第72章:华夏历史篇幅的唯一

    吕武在思考晋国国君轮替换代的时候,老吕家能够从中找到什么机会。

    一番地思索下来,他放弃了浑水摸鱼的打算。

    刚刚得到一块封地,抓紧时间建设好,才是正道。

    想要浑水摸鱼,要有那个实力才行。

    不然摸进了浑水里面,鱼没摸到半条,自己该被某个庞然大物看都没看的挪位下,给碾死了。

    麦子收割之后的第十六天。

    吕武接到了来自新田的消息。

    国君真的掉进茅坑溺死了,中yg要求全国举哀。

    那位国君很固执地要吃今年的新麦,他命人准备的同时,派人招来桑田巫,一番冷嘲热讽之后,令人将桑田巫拉下去砍死。

    今年的新麦煮好,国君要用之前却是感到腹痛,呼斥奄人太监不要跟随,自己急匆匆跑去茅房。

    当然也不可能没人跟着国君,他们待在外面等了很久,见国君一直不出来,又没什么动静。

    有个奄人进去一看:咦?!国君呢???

    他先找了一圈,没找到国君,赶紧大声召唤外面的奄人和阍人宫城守卫。

    茅房其实不大,找了一圈没找到国君。

    那么答案就只有一个了。

    等他们将国君捞起来的时候,国君早就没有了呼吸。

    众卿和各大夫接到消息赶到宫城。

    他们一听国君的死法这么离奇,首先思考的是要不要封锁消息,免得传出去成为千古笑话。

    关键是在场有史官。

    众卿面面相觑,脸色很不好看地注视着史官在进行记录。

    众大夫只剩下了苦笑。

    他们知道一点,史官必然会如实记录国君怎么死,晋国成为列国的笑话,他们见证了一段千古奇闻,成为其中扮演了小丑的角色,也在史书留名留定了。

    甚至,有些卿和大夫,肯定会被怀疑跟国君的死有没有关。

    上古先秦时期,史官是有传承的。

    一般是父传子、子传孙,一代代地接替成为史官。

    他们的职业操守也非日后的那些后辈能比。

    记载历史就是记载真相,绝不糊弄,也不会妥协。却会带上自己的主观意识

    晋国就发生过那么一件事情。

    赵盾弑君前先假装自己逃亡,结果他还没跑出晋国的土地,堂弟赵穿就将晋灵公杀死了。

    由于赵盾是元帅和执政,他有义务保证国君的安全。

    再来是晋灵公与赵氏主宗的矛盾人尽皆知。

    杀掉晋灵公的还是赵盾的堂弟赵穿,还是在赵盾没卸任那些职位和人也在晋国疆域内,就杀掉了晋灵公。

    史官才不管晋灵公是怎么欺凌赵氏,赵盾又为什么要杀掉晋灵公,他们只会记载赵盾弑君。

    赵盾一再解释自己已经逃亡了。

    可是没有用。

    史官就认为赵盾弑君是一个事实。

    赵盾连续杀了史官的两辈人,为的就是逼迫史官有选择性地记录历史。

    然而,史官并不屈服。

    爷爷被杀了,父亲依然记录赵盾弑君。

    父亲被杀,儿子还是记录赵盾弑君。

    这个“儿子”写完之后告诉赵盾:你可以将我杀掉了。只是,我的儿子会继续过来;周边列国的史官已经知道这件事情,他们已经在赶来的路上;我由衷地认为,你杀不尽敢于记载事实真相的人史官。

    赵盾就是权势滔天,他也堵不住天下悠悠之口。

    尤其是,春秋贵族其实还是要点脸的,并且也真的杀不尽敢于讲真话并记录真实的人。

    赵盾只能接受事实。

    有了赵盾的例子,晋国此后再也没贵族尝试逼迫史官有选择性地记载历史,或者去当历史发明家。

    全国举哀这种事情对全国上下都有影响,尤其是对贵族阶层。

    相反,对平民和奴隶的影响并不是那么大。

    当然了,现在是大争之世,不会因为国君薨了,需要哀悼上好几年。

    一般是一些特殊人士举哀一年,贵族意思意思三个月。

    另外,晋国派出使者前往列国通知晋景公薨了消息。

    还讲礼仪的列国,不论是友好或带有敌意,都会派出使者团来参加晋景公的葬礼。

    意味着列国要是原本对晋国有军事行动,也该取消了。

    同时,式微了的周王室要派出符合规格的团队,来参加晋景公的葬礼,也是见证晋国新一任国君的上位。赐予祚肉的流程

    晋景公死得突兀,却也不是那么突然。

    关键是他病情一再反复,大家都有心理准备。

    可是,大家以为他没那么快死,偏偏又死了。

    由于始料未及的关系,晋国这一任国君的轮替,众卿没有了前几次新旧国君轮替时的血淋淋。

    主要是,他们准备不足,谁都不敢轻举妄动。

    在谁都想动一动又没把握的局势下,赵庄姬取得韩厥的同意,派出武士团来到老吕家将赵武接走了。

    赵武怎么都跟晋国公室有血缘关系,他的母亲赵庄姬也一直住在宫城,是应该出现在晋景公葬礼上的。

    而吕武,他还以为随着晋景公的死亡,晋国会乱上一段时间,导致停止了封地建设,专注封地的安全性上面。

    过上那么十天半个月,他派出去的人手先后回来禀告,周边各家贵族无异动,一个个也是觉得会大难临头似得,只注重领地的防卫。

    尤其是众卿的职位没发生变动,之前谁在什么位置上,还是屁股不挪位。

    这就很不晋国了。

    吕武询问家臣,能不能继续建设领地。

    家臣用很诡异的表情回答,不是不能继续建设,只是一再问吕武,真的要继续建设?

    毕竟不是春秋人的吕武,他见家臣表情不对,怀疑自己忽略了什么。

    再大张旗鼓的建设不合适,是吧?

    吕武决定干一些动静小的事情。

    他趁属民和奴隶都不用出去劳动的时间,进行了封地内的人口普查。

    这种普查跟春秋时期各国不一样。

    他不光只是记录适龄男性,还会将适龄女子登记在册,甚至是设了三个年龄段。

    比如,十一岁到十九岁一个梯次,二十岁到三十岁又成一个梯次,三十岁以上则自成一个梯次。

    这一普查下来,他发现不管是属民,还是奴隶,不存在一个六十岁以上的老人。

    即便是四十岁以上的都很少。

    其实,这个是很能理解的事情。

    生活环境,再加上饮食习惯,乃至于是医疗条件,有太多的缺失,导致现在的人们寿命普遍偏低。

    而三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晋国因为国君新旧交替的影响,对众卿还存在。

    各中小贵族履行了自己的“礼”,不能因为薨了一位国君就长时间完全停摆。

    老吕家自然也是该干么,就继续干么。

 第7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