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范氏的士匄表现得太过于年轻气盛,谁都很难百分百把握猜准士匄的下一步会干什么。
然后,中行偃和士匄的关系变得有些恶劣,一旦士匄和中行偃扛上,等于范氏与荀氏、中行氏扛上,到时候智氏和程氏必然会被拉下水。
“若我所料不差,阴氏与魏琦必寻机推范氏上台。士匄为元戎,范氏乃是国中最强,烈火烹油无外如是。”智瑩心想。
这一套在晋国发生过不少次了。曾经的赵氏、先氏、狐氏、荀氏、郤氏、栾氏,基本上都是被这么坑过的。有些家族被一坑直接没了,少数懂得迂回转进或激流通退得以自保。
葬礼结束,智瑩亲自邀请吕武、魏琦、士鲂一聚。
受到邀请的人没一个想去,智瑩却是玩了话术,邀请某某谁时就说会再邀请谁,这个谁以为那个谁会到场不好不去。
智瑩先搞定了一个,后面的人也就更好搞定了。
六天之后,到了聚会的时间,众人相聚到智氏在“新田”的宅院。
老智家是一个很古老的家族,有着一套严格的待客规矩,才不会在迎接客人的时候犯错误。
智瑩刻意搞出了一种比较放松的氛围,选了空旷的待客场所,甚至还有乐师在场奏乐。
不是什么“乐团”,奏乐的是师旷这位盲人乐师。他近十来年非常活跃,不断去阴氏那边找存在感,后来成了赵武的老师,慢慢变成国君“幕僚”或“顾问”的角色。
吕武过来看到师旷在场,哪里看不出智瑩和国君勾搭到一块去了?
魏琦和士鲂肯定也能看出那一点,他们跟吕武一样没做任何表示。
担任元戎时期的智瑩压制国君,他们怎么会搅和到一块去?大人的世界里发生什么事情都不稀奇,上一刻还是生死大仇,下一秒也许就把臂(zhǎn)言欢了。
尤其是对正治人物来讲,仇恨是个什么玩意?有需要连杀父仇人都能变成异父异母的亲兄弟。
平和的琴声由师旷来奏响。
智瑩没有一开始就点出主题,以这个聊几句,对那个攀谈几句,讲的都是作为同僚时的一些趣事。
有些事情在时过境迁之后再提起,其实一点有趣都不存在,不提也就罢了,提起来更像是在进行某种嘲讽。
比如,智瑩刚才与吕武闲聊,聊到了吕武在智瑩麾下纳赋的一些事情。
当时的吕武不过是一名“旅帅”,智瑩则是下军佐。谈到的事情是智瑩刻意让吕武立了什么功劳之类。
有那么回事吗?有的。
过了很久之后,一个成了退休老干部,另一个则是手握大权的“卿”,再讲这些是讨要情份呢。
“老夫尤记得‘鄢陵’战后,阴氏夺粮之事。”智瑩自己说得笑呵呵,其余人多多少少有些尴尬。
那是吕武的黑历史之一。
他们打赢了楚军,面对楚军营盘内多到吓人的粮食,其余人或是建议烧掉,或者认为放着不管,仅有吕武想要搬回家。
“鄢陵”离晋国有点距离,动用人畜之力那么远运送粮食,付出的成本远比得到要多,无疑是一种亏本的买卖。
当时包括晋厉公和其余“卿”根本没掩饰,直接嗤笑或是调侃阴氏穷到那份上,吕武也太傻了一些才干出那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等他们知道吕武将楚军丢弃的大部分军粮运去宋国,不是贩卖就是酿酒,又是一番调笑。
“便是有你这般,方有阴氏之日啊!”智瑩说得无比感概,算是一种事后的赞美,对吕武持家有道的赞赏。
没有后面这句话,较真的看下来,智瑩讲那段往事压根是在结仇。
“上军将为‘卿’,亦是我之‘天下第一’,智伯所言不妥。”师旷不弹琴了,看似仗义地帮吕武斥责智瑩。
这是在催促赶紧进入正题,还是这位盲人乐师在加强人设?
师旷的人设很明光,尤其是与好多人的谈话,诡异地能传得到处都是。
那可是私下的谈话,怎么能够传开呢?隐私何在!诡异之处就在这里。
偏偏师旷的事迹总是能够流传出来,每每还都是伟大和光明的角色。
那些事迹里面,没有谁是坏人,一个光明正义,另一个虚心接受劝谏,都是好人呐。
吕武一开始就将这位盲人乐师看透了,玩“养望”的那一套而已,内在追求的是盲人也能出人头地,干的事情每每总能合者两利,也就能够达到无往不利的效果。
“晋外忧有楚,诸位皆为国中大贤,为何枯坐于此?”师旷问了这么一句话。
吕武其实并不喜欢师旷这个人,有野心和抱负是好事。
吕武之所以不喜欢师旷,仅在于认为太会钻营,利用完了上家就跑,到了下家不会有半点的顾念旧情。
他问道:“君上赐我‘半乐’,以子野定论乃是靡靡之音。我需否弃之不用?”
郑国的音乐要是按照师旷的定义就是靡靡之音,也叫亡国之音。而这个师旷以前早就做过评价。
师旷做了思考状,一小会之后说道:“上军将睿智,确实当弃。”
吕武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说道:“如此,我便弃之。另有一问,乐人、舞伶遭弃,生死如何?”
在当前这个时代,礼乐为大之下,音乐显得无比神圣,什么样的音乐能不能关乎到国运,其实真的是有关联的。不能以这个来觉得师旷的那一套是在胡说八道。
所以了,吕武并没有不懂装懂,用另外的角度来对师旷发出灵魂质问。
如果师旷聪明,他应该收起琴离开,不要来掺和接下来的事情。
他们这些人,不是“卿”就是一个强大家族的掌舵人,什么时候谈话需要被国君监视?
吕武表态之后,魏琦和士鲂就用不善的目光看向智瑩,很干脆地表态:老大爷,你想讨好国君,拿我们来作伐?
智瑩哪里不知道“此一时彼一时”的道理,以前他是元戎可以挥斥方遒,成为退休老干部就要自爱。
“乐令且退罢。”智瑩做出了妥协。
师旷目前担任的是国君“乐团”指导,官职就是乐令。他沉默了一小会,收拾自己的物件,行礼告退了。
士鲂早就不耐烦了,先与吕武和魏琦对视,向智瑩径直问道:“智伯邀我等与会,所为何事?”
一系列的事情发展下来,哪里还能让智瑩矜持,说道:“楚有不稳,晋不可再乱,正是争霸之时。”
问题是,现在搞事的是国君,卿位家族已经一再忍让,国君却是一点消停的迹象都看不见。
吕武、魏琦和士鲂再次眼神对视,一致转头看向智瑩:老大爷,智氏自保都困难,你退休也就退休了,何苦出来找存在感?
第549章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智瑩的年纪比韩厥大,韩厥已经病故,智瑩看上去身体却是依然硬朗。
事实上,智瑩不是因为身体原因退下,纯粹是先把自己的名声搞差了,再遇到不得不退的时局,选择了保全自身的退休。
绝对不止吕武一个人看出智瑩来到“新田”的意图,察觉到的人没提,不知道的依然不知道而已。
好像还能再撑几年,乃至于是活个十数年的智瑩,他好歹曾经风光无限。
这人啊,一旦风光过,迫于无奈需要退休,退下去后保全了自己和家族,怎么甘心过没有权力的生活,必然想着再闹出一些动静的。
“现在智氏需要依靠中行偃,自然不愿意看到士匄取代中行偃的。”吕武无比笃定这一点。
想当初,智氏获得了卿位,智瑩从楚国回来之后继承了卿位,没几年就坐稳了位置,随后开始对荀氏若即若离。
一直到智瑩成为元戎,智氏表现出来的姿态就是独立自主,不在接受来自主宗荀氏的任何指示。
那个时候,荀氏肯定是感到懵逼,再来就是感到恼火吧?
如果按照正常发展,智瑩会在元戎位置上坐到病故为止,老智家的智朔也该成长起来,智瑩病故之后智朔获得一个卿位,形成了一种家族传承。
在晋国担任元戎,家族必然是要得到极大的发展,良心一点让家族的实力翻个一两倍,足够贪心又手腕高超翻个四五倍没问题。
等待智朔接手智氏,他们已经跟荀氏进行了切割,老智家应该也是晋国第一强大的家族了吧?
而到那时候,智朔不会是担任元戎,不用担心既是国内第一强大的家族,家主又担任元戎惹来忌惮,老智家肯定是稳了啊!
比较要命的是智朔突然疾病,看似正常了一两年,再一次犯病却过世了。
“智伯年迈,智盈年幼,智起多有心思,程郑难以依仗。”魏琦将声音压得很轻,仅有坐在旁边的吕武能听到。
是啊。
那就是老智家面临的难题,仅是智盈年幼这一道坎就要花很长的时间进行过渡。
吕武同样压低声音,说道:“智氏实力强大。”
对于这点,魏琦肯定要认可的。
在晋国担任卿位又没有身死族灭必然会强大起来。这是权力带来的便利,打从实际上也成为晋国的一种潜规则。
他们哪一家不是获得卿位之后,实力像是吹气球那般的膨胀?
只是“卿”都那样,元戎又岂是等闲???
魏琦暗自盘算,心里想道:“我家极限动员能够拉出一个军,智氏的智瑩在元戎位置上待了五年,他不顾名声尽显贪婪,新增的封地多,人口增涨迅速”
因为根本无法掌握正确的数据,什么都只能依靠猜。
根据魏琦的估算,老智家至少能拉出一个“军”又三个“师”,足足比魏氏多出了三个“师”啊。
知道智瑩为什么要扶持程郑上位吗?看看程郑纳赋时出动的士兵来自哪个家族,一下子就能明白啦。
程郑纳赋出动的士兵至少八成来自智氏!
老智家需要拥有纳赋的渠道,避免上交“税”,又能让家族的人拥有立功和获得战利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