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荀氏和智氏只要还有聪明人,他们能够判断范氏不想出现“木秀于林”的现状,也就等于士匄不会就任元戎。
一旦士匄不愿意成为元戎,以顺位制度和实力可不轮到吕武去当元戎了吗?
吕武超大概率会成为元戎,阴氏的实力也不差,最主要的是阴氏刚刚大大地扩张了一轮,现阶段的阴氏有点吃撑了,属于扩张欲望最低的时期。
一系列的原因就造成了一种局面,吕武有那个能力去帮荀氏和智氏调解与其他家族的仇恨或矛盾,保证荀氏和智氏至少不会覆灭。
“你可知国君与众家欲对智氏如何?”吕武问道。
雍培没有睁眼说瞎话,直接表示很清楚智氏面临着什么样的危局,最后说道:“我家只存‘智’、‘虞’两地,余下尽归阴子安排。”
说实话,吕武没有感觉到任何的意外,甚至必须赞赏智氏目前能做主的那些人着实聪明。
扒拉老能手智瑩前前后后弄了很多封地,他起家的封地当然是“智”,其余是为“卿”和担任元戎时期搞手段侵占或是合理获得。
这一次一样是失去了家主,荀氏能够保证上下团结,再找到比较强力的“卿”结盟,能够恐吓其余人扑上来咬;智氏连最为基本的内部团结都做不到,自家扶持起来的程氏直接翻脸,他们已经没有那个能力去保住所有基业,自行瘦身才是最为稳妥的选择。
而想要安全地进行自我瘦身,智氏不能直接躺下,他们必须找到一个靠谱的操刀人来主持分食智氏愿意抛出去的封地和人口、财帛等等。
吕武沉吟了一小会,问道:“为何寻我?”
如果雍培继续说什么智瑩临死前咋咋咋地,别怪吕武以更蛮横的方式分食智氏。
大家都是贵族,相信有纯好人的存在,想要侮辱谁的智商呢???
雍培沉默了一小会,无比诚恳地说道:“现如今,范氏有求阴氏,魏氏势必仰仗阴氏,国君需与阴子和睦以求为国谋利。余下众家,不足道也。如我家当舍弃多也,唯阴子得利为妥。”
大粗腿,您就让俺抱住吧!
俺现在只求生存,不敢奢求其它了。
吕武看了雍培几个呼吸,不发一语地站起来,径直给走了。
经过智瑩的经营,老智家的封地大大小小将近二十块,就是分得非常零碎。
“智”地是智氏的老巢,也是开发程度最好的一块封地,位于晋国的西境。
“虞”地是智氏在灭掉栾氏和郤氏之后获得,是晋国不多的产粮地区之一。
现在不看封地的面积,看的是除了主城之外,余下的“邑”和“邦”分布情况,再来计算一块封地的面积到底有多大。
雍培在吕武走后露出了劫后余生的表情,坐在原位大口地喘了一小会的气,带着轻松回去复命。
那是吕武没有拒绝,代表答应保住智氏。
而智氏能不能保住“智”地和“虞”地还有待商榷。
吕武在刺杀事件发生后,作为第一个入宫的“卿”谒见了国君。
他在入宫之前,其实是先分别见了士匄和魏琦,进行好了私下的交易。
“卿如此忙碌,竟有空闲前来面见寡人?”国君这是在讽刺吗?
这一次入宫,吕武没有带太多的武装人员,仅仅是带着两百名护卫,其中乌龟流的甲士五十,灵活轻便的技击之士八十,剩下的都是弓弩手。
“君上无需如此。”吕武根本没有任何被讽刺后的尴尬或什么情绪,一副有事说事的态度,说道:“中行吴与智伯心腹先后寻我,求我庇护于他。中行吴求卿位,我以为荀氏不可失卿位。智氏愿予众家分食,仅留‘智’、‘虞’两地。”
国君问道:“士匄愿让贤?”
是的呀。
吕武能庇护和作为操刀人来分食智氏,前提就是上位成为元戎。
他以一种当仁不让的态度,说道:“臣与魏氏两家便击败秦国,使之不能背击我国。此功劳,何人能比?臣与众家并无大仇,能使国中和睦,集权力于楚争霸,元戎舍我其谁?”
大佬,认清楚现实吧!
老范家的士匄摆明了就不想担任元戎。
大佬如果选择让老魏家的魏琦当元戎?阴氏和魏氏的联盟必然破裂,别怪阴氏与范氏成为哥们,再带上荀氏、中行氏、智氏、韩氏、赵氏、解氏……等等一大堆家族一块搞魏氏,再来弄大佬你啦。
俺要武力有武力,要实力有实力,要威望有威望,甚至还获得了范氏、魏氏、荀氏(中行氏)以及众多家族的支持,连带手握分食智氏的庞大利益,哪一家脑抽了会现在来招惹俺?
俺能团结那么多的家族,一直以来对大佬也很尊重……,不尊重的地方,大佬发现又能怎么样,昂?
所以了,当前的局面之下,除了俺能让局势稳定下来,大佬还能指望谁?
大家一块互相妥协,好好地分食智氏让出来的利益,再团结起来跟小楚同志愉快玩耍,不好吗?
脑回路要正常,别学晋厉公,或是其余那些脑子有病的列国之君,要不场面会搞得极度的血淋淋呀!
国君定定地看着吕武,看眼睛的瞳孔焦距,显然是在不该失神的时候却失神了。
吕武一句话已经将所有“精华”给概括完了,没想再多讲废话,安静地等着国君做出抉择。
良久之后,国君问道:“阴卿可有卿位人选?”
吕武今天过来就没想有半点的客气,拿出早就拟定好的名单。
寺人接过名单,转交给了国君。
那是一张纸,上面写着:
元戎吕武,中军佐士匄
上军将魏琦,上军佐士鲂。
下军将中行吴,下军佐解朔。
新军将祁奚,新军佐赵武。
没将兼任哪些职位写进去,完全是给国君面子了。
国君拿到纸张,看完了没有任何的表态,反而扬了扬手里的纸张,问道:“此为何物?”
大佬,能不左右而他言吗?很容易引起误会的呀!
第557章 前所未有的大团结
何物?纸张呀!穿越者的标配之一。
吕武没有全心扑在“发明”之上,只是当一个嘴炮讲了自己记得的步骤和所需材料,其余的事情交给家臣和匠人去干了。
因为吕武讲的材料不一定是所需物品,哪怕是需要用到他讲的某个材料,在材料“混搭配方”使用中错误,一样造不出合格的纸张。
现实情况就是那样,明知道该用到什么材料,所用材料的占比,处理工序上的用材添加程序错误,一样会造成实验失败的结果。
阴氏花了两年多,使用了庞大的人力物力才将合格的纸张给制造了出来,过程中失败的产物不少,有些能拿来用在其它用途,有的则是真正意义上的失败品。
一种柔软而又触感不错的纸张,避免了吕武的小菊花遭到一再的摧残,使之至少在这一项上面追赶上了二十一世纪的待遇。
国君的注意力真的全部被书写文字的纸张吸引了,以至于连吕武拟定的卿位人选都给暂时没有顾上。
以当前的条件,能够承载文字的工具并不多,使用最为广泛是竹简,再来就是木板、泥板,少量使用的是帛。
身为一名统治者,看到出现了能够承载文字的新工具,产生好奇心是一种基本素质。
纸张轻便,一张不大的纸能够书写几百近千个字,没意识到重要性的话,聪明着实是聪明不到哪去,跟明君什么的也绝对搭不上边。
连对文治的敏感度都没有,还想当明君?简直是呵呵了!
吕武对国君的反应很满意,答道:“我命名为纸。”
国君翻模用手反复磨蹭纸张,离远了看,拿近了看,明显发现了纸张的好处,想到了什么似得看向吕武,脸上满满都是震惊。
有了这么一种新的文字承载用具,先不管造价到底怎么样,阴氏又在一项技术上全面超越所有人了啊!
穿越之初没立刻“发明”纸是吕武心里有逼数。
以吕武现在的身份地位和阴氏的实力,出现纸张不会出现什么隐患。
当然了,吕武并不会去推广纸张,阴氏不缺那么点钱财。
屠龙者终成龙是一种必然,吕武要干的事情是加强阴氏内部的文化教育,其余家族爱咋咋地。
吕武问道:“君上对臣所拟卿位人选,以为如何?”
那份卿位名单并不是吕武单独一个人的意志,当然也少不了他的私货。
名单中的祁奚就是国君制定的“常务卿大夫”人选之一,履行了国君要让祁奚担任新军将的指示。
士鲂再次成为“常务卿大夫”是吕武跟士匄的交易,之前士鲂的卿位排序不低,成为上军佐很是合情合理。
中行吴担任下军将则是有多种的考虑,首先是荀氏和中行氏并不弱,他们表现出来的团结性也很重要,必须给予实力匹配的地位。
另外的原因是,解朔虽然之前有当过“卿”,家族实力却只是一般般,祁奚所在的祁氏实力比解氏强却是第一次为“卿”,赵武家族实力还行但遭到国君和几乎所有卿位家族的唾弃。
那样一来,初次担任卿位的中行吴站到解朔、祁奚和赵武的头顶上,谁都挑不出什么毛病。
站在理智的立场之上,国君大体上是认可那一份卿位人选名单的。他说道:“寡人先前有言,赵武不再为‘卿’。”
吕武没半点烟火气地说道:“程郑趁智伯遇刺身亡染指智氏,私德有亏,不当人子,不再为‘卿’。余下各家,于国无有功劳,德行不足为‘卿’,赵氏先人于国有大功,曾遭不幸于有危难,赵武理当受到萌荫。”
一句话怼得国君都不知道应该说什么。
晋景公之后在晋国的“政治正确”就是,赵氏是无辜的,他们纯粹就是受了无妄之灾。
尤其是在栾氏和郤氏完蛋之后,关于赵氏不应该遭到覆灭的呼声更大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