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范氏算是短期内的战略伙伴,国家内部和外部的局势迫使他们不得不搭班子同唱戏,遇到分歧随时都可能散伙。
赵氏对阴氏来说可有可无,硬要有个定位就是试探国君的工具吧?
所以情况就是吕武团结了其余的“卿”,不像中行偃当元戎给当成了孤家寡人。
“空缺卿位?我以为可再归于公族。”吕武有自己的打算。
一个团体一旦没有了外部威胁就该内斗了吧?
竖起一个靶子,大家有明确的攻击和提防目标,很是有利于内部团结的!
士匄明显不同意,说道:“历经‘沫’之战,何人不知公族无用?”
这话说的。
晋国公族在中行吴的统率下不是打得挺卖力的吗?折损率达到了十分之七还在坚持,再说没用就过分了。
如果换一个角度,对比战损率的话,好像又能证明晋国确实挺没有用的?
解朔得到信号,说道:“公族折损过重,如不安抚恐将生乱。”
怎么着?
他们还能逼晋国公族作乱,再顺势一锅端啊???
是不是等收拾完了晋国公族,大家伙就该针锋相对,打出一个晋国真正的第一家族,再弄死国君进行接盘?
魏琦面无表情地说道:“与楚争霸实数艰难,国中不可生乱。”
换句话来说,想搞内乱先将楚国打趴下,是不是?
士匄看向了士鲂,用眼神询问什么。
士鲂看上去精神状态极差,对士匄点了点头,咳嗽一声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力,说道:“今次卿位定议,我将辞去上军佐之权。”
这就好像水潭里丢下一颗炸弹,给“轰隆”一声再溅起了带着泥沙的水浪,一下子将包括吕武在内的几乎所有人搞懵了。
士匄明显已经事先知情,看上去神态平淡。
到手的权力,一般是到了临死的那一刻都不愿意放下的吧?
晋国的士燮先搞了一出辞职,好像是打开了范氏的某扇大门,怎么士鲂又要搞这么一出呢?
之前智瑩是被逼得没办法,他自己不退就会让整个家族倒霉。
士鲂没犯什么错,是在为他的儿子彘裘让路吗?
对了,彘裘今年多少岁来着?好像是十七岁???
考虑到赵武才十三四岁就能获得卿位,后来又有中行吴十八岁获得卿位,才十七岁的彘裘再获得卿位,好像也不是不行。
士鲂要退明显是范氏内部商议好了的事情,外人怎么去阻止?
考虑到士鲂的确是老了,近来的精神头很不行,再坚持最多也就三五年的时间,用辞职来换取情份,是一步挺好的棋。
吕武旧事重提,说道:“二位已故元戎死于何人之手?”
这简直就是个神转折。
场面一时间安静下来,一种凝重的气氛正在蔓延。
中行吴脸上有着追忆,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没给说出来。
时间已经过去了那么久,尽管这一段日子发生的事情不少,荀氏(中行氏)和智氏没可能放弃对凶手的追索。
荀氏(中行氏)是不是掌握了什么证据,没有证据也应该有怀疑对象的吧?
吕武看向中行吴,说道:“杀害故元戎与智伯凶手一日不伏诛,卿位人选寡也。”
众人一听立刻点头。
管他凶手是谁,是自己也不可能自首。
再则,不增加新的竞争对手,他们就能够长久地把持住权柄,无疑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魏琦和士匄认为吕武是在针对韩氏。
替晋君姬周和晋国公族背锅的祁奚以自裁的方式结束生命,能够对卿位发起冲击的也就韩氏、先氏、张氏等等少数的几家。
如果让范氏来选,他们最大的可能性是扶韩氏一把,再以范氏为首,韩氏为辅,拉起属于自己的小团体。
魏氏的战略已经确定,与阴氏属于利益共同体,跟韩氏没仇也要阻止韩氏获得卿位,免得打乱自家的战略。
猜到吕武针对谁的不说,猜不到就继续迷糊着偷乐。
还是那句话,有资格竞争卿位的家族越少越好,甚至最好是他们这几家一代代把持卿位。
中行吴说道:“元戎所言极是!卿位予公族为佳。”
开尼玛玩笑!
荀氏(中行氏)损了一大波的实力,政治声望方面尽管因为中行吴在这一场“沫之战”挽尊了一下,前代家主中行偃的一些影响仍然遗留和发酵。
中行吴已经决定抱住吕武的大腿,不可能让韩氏来当竞争对手的嘛!
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解朔满脑子浆糊,认定吕武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还是不多动脑子了。
当小透明的赵武把事情看得比较通透,阴氏和魏氏不想邻居韩氏再抖起来,更不想韩氏成为范氏安插在阴氏和魏氏附近的隐患。
“我对不起韩伯啊!”赵武内心里默念了一句。
已经对不起了是吧?那么是不是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第无数次?
现实情况不允许赵武冒头,继续当小透明还有安全保障,蹦跶则会被丢出去当刀,成功砍完或挥空了刀,必然会被折腾。
总之,赵武能想到的策略就是苟,苟到那种“看人起高楼,看人宴宾客,再看高楼塌”的境界,猛人都死光了才到赵氏的表演时间。
吕武看大家又安静下来,说道:“如此吴补上军佐,朔补下军将,武为下军将,裘为新军将,肸任新军佐?”
“这……”士匄当然开心彘裘能成为新军将,想到要跟公族搭伙就很头大,说道:“赵氏难当大任,解氏兵寡,下军岂非……”
赵武很干脆低头认怂。
解朔则是脸色不带变的。
士鲂也说道:“如此一来,上军过盛矣。”
好像也是啊?
解氏和赵氏搭配,下军的情况就会无比堪忧。
魏氏和范氏搭伙,会搞得上军很强。
那么一搞,晋国的下军和新军除了彘裘所部能指望一下,其余家族的战斗力根本不值得信赖。
吕武脑子昏了才真的那样安排,只是放出一个烟雾弹进行试探,又非常顺利通过了公族获得卿位的事实。
话术嘛,就是这么用的,让人将注意力转移,达成自己想要的目标。
“诸位皆可畅所欲言。”吕武看上去温和极了。
俺也不是一个不讲理的人。
只要说得对,俺还是能够虚心接受的。
当然,前提是别特么真的以为俺好说话。
士匄想了一下,说道:“朔可为上军佐,裘为下军佐,武为新军将,肸可任新军佐。”
那就是中军不变,魏氏和解氏在上军搭伙,荀氏(中行氏)和范氏在下军搭班子,赵氏继续和公族一块玩耍?
吕武和魏琦对视了一眼。
他们哪能看不出士匄的提议看似很合理,其实是害怕范氏被公族拖进大坑里。
要不要牺牲赵氏?
又或者说,不要让赵氏离开新军去祸害其他人?
赵武装不了了,脸上出现了很明显的苦涩。
至于说让赵武去指望自己那位姐夫?一再经受打击,并且也不再是小孩子,他太清楚想让人支持要有些前提,比如有被利用的价值。
吕武先询问大家有没有什么其余意见,没人反对士匄的提议,通过了士匄的提议,再说道:“如此,韩起可为新军尉。”
一句话让大多数人明显一愣。
不是要打压韩氏吗?怎么给没有公职的韩氏一个“卿位后补”的位置啊???
魏琦最为迷惑,眼睛盯着吕武想得到一个解释。
吕武说道:“公族实弱,赵氏亦如此,韩氏增补新军于国有利。”
俺完全是为了不让新军真的废掉啊!
是不是很高风亮节?
大家一想也对,再次增设卿位与恢复新军建制,不就是因为跟楚国的争霸之战打得比较艰难嘛。
没有战斗力的新军对谁都没有好处,是吧?
他们看吕武的目光就带上真心诚意的尊敬了。
稍后,吕武去找到晋君姬周,先是讲了一小会的废话,话题转到卿位安排方面。
晋君姬周一再试探,没有得到吕武的正面回应,明确提出要让羊舌肸获得卿位,能看出吕武想拒绝。
“寡人苦也。”晋君姬周是真的苦,用悲伤的表情看着吕武,说道:“阿武,你我微末相识,看在往昔情份帮帮寡人。”
一场“沫之战”让公族损失惨重,不弥补的话,公族首先就要找晋君姬周的麻烦,后面就更别奢望公族能奋发拼搏了。
吕武与晋君姬周对视,看上去很是犹豫,非常勉强地笑了笑,才说道:“臣尽力而为便是。”
狗是真的狗。
人?看这一系列操作,吕武不可能好好当个人。
第605章 又一次白发人送黑发人
以为只是吕武一个人坏吗?并不是的。
用后世的标准,当今的所有贵族包括一国之君,一百个里面没有一个好人,超过数万个贵族可能出现一个好人。
不是其它,一切只因为贵族很顾家,干的事情就是往自己家里搂好处。
只是吧?无论任何年代,谁不往自家搂好处,看就看干得过不过分而已。
相比以后的门阀世家,当前的贵族会显得非常善良,他们不会故意去折腾自家的某某谁,也不是故意苛待自家的谁谁谁,比起其他群体更守既定规则。
好人的标准到底是什么?以各个层次的人来看,一系列盘剥丝抽茧下来,世界上压根就不存在绝对的好人,需要看某个谁的屁股坐在什么立场。
用广而大之的标准,吕武仅是心怀一统天下的理想就属于伟人的一种。
而伟人并不是绝对的光明、正义、善良,看的是有什么理想,有没有去在做。
吕武当然有在做事,没有肢解晋国之前,对外干的事情哪样没有让晋国得利?
有人说小胡子本来可以成为一名伟人。他依靠选举成为首脑,重振了德三的经济,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