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迎接程序走完。
吕武邀请卫睿和梁兴与自己同车,以此来表彰这两位家臣的功劳,给他们露脸的机会。
出征归来的队伍继续向前开拔。
一路上,能看到成片的田野,相隔大约十里左右能看到一处农庄。
现在并不是农忙的季节,看不到太多的人在田野中忙碌。
吕武贪婪地注视着自己的封地,能发现有一些相对明显的变化。
例如,他率军出征时没有像样的道路,回来却已经在走平坦的路了。
还有,一些水渠在他出征前只是一个雏形,回来却看到成型后有着潺潺流水。
当然了,他最感到满意的是,耕地肉眼可见增加了不少,另外一些荒地上充满了忙碌的身影。
那些人是在清理放火燃烧后的地皮,将植物根茎、石子等杂物找到,并放在篓子里,会去集中起来等待下一步的处理。
吕武粗略地算了一下,他们走了大约两个月,封领内又开辟了大概三万五千亩的耕地?
“虞显将大多数劳动力都集中起来开垦耕地了?”吕武记得很清楚,想道:“老吕家的奴隶有多少了来着?”
不是他记性差,主要是平时一直在减少和增加,一直没个准确的数字。
走过了“棘门”,武士欢呼一声,来了个四散。
随行出征的属民,他们露出了松了口气的表情,想着跑回家跟亲人炫耀这次所见所闻。
无论是在什么年代,出门总是不易。
现在是春秋时期,出门更加的不方便,很多人从出生到死亡,可能离家最远不会超过三十里。
吕武当然是回自己的宅院。
他刚刚进入,看到的是赵牵着怀抱吕阳,领着其余的从夫人。
儿子在。
女儿却是没看见。
当然还有众多的男女家仆,他们却是早早就跪在地上,看到吕武立刻顿首拜了下去。
她们看到吕武,像是配合了数千上万次那样,齐齐地行跪拜礼仪,口呼:“您辛苦!”
吕武看到的是一片的红色。
也就是说,她们身穿盛装,主体颜色都是选择红的颜色。
仆从穿着的颜色也是尽量显得喜庆。
吕武走过去,蹲身将儿子抱了过来,才说道:“起身罢。”
“主?”赵跟随抱着儿子的吕武进入大堂,看到吕武在逗弄儿子,脸上带着温馨的微笑,对其余姐妹说道:“卸甲。”
早就在等待的韩妏、魏晗和赵辛,凑上去手脚麻利地帮吕武卸甲。
有女仆捧着各种东西,比如水盆、湿布巾、头梳、换洗衣裳等物,跪在旁边。
“夫人也辛苦了。”吕武看到家里整洁,几位夫人相处也融洽,肯定是要表扬赵。他被脱得只剩下内衣,自己迈步走向浴室,一边说:“家中可有事?”
赵等夫人肯定是要跟上,后面又是一大群的女仆。
出征时夫人穿甲,归来由夫人卸甲,其实就是一个很古老的习俗了。
卸甲完毕再进行梳洗,是一种洗尘的流程。
这个过程中,男人什么都不用做,等着被伺候得干干净净就是了。
拾捣干净之后,吕武第一时间去见了老祖母。
而老祖母则是带着他来到家祠,叩拜了祖宗牌位,一阵细语的念叨。
吕武跪着听老祖母向祖宗进行汇报。
讲的是吕武再一次去纳赋,安安全全地回来了。
展望未来的同时,恳请祖宗继续庇佑。
其实这次向祖宗汇报显得有些小家子气。
可能是老祖母出身的关系,不懂得太多?
不然的话,以吕武取得的成就,需要准备好“牺牲”,慎重其事地祭一下祖先的。
他很努力地想要当一个春秋人,只是很多习俗以及礼仪,还是不那么懂,自然是老祖母怎么样就那样。
在家祠听老祖母向祖先汇报了大概两刻钟,跪得腿麻的吕武,出了家祠拜别老祖母,孤身来到了大堂。
而这里早就有家臣在进行等待。
大堂之前没摆案几和坐蒲,家臣们现在却有各自的位置,他们原本是在畅快地聊着,看到吕武停下各自的举动,一致对吕武行礼。
“坐罢。”吕武自然是来到主位坐下,等待家臣分别就坐后,直立起了腰杆,双臂前伸,双手的手掌向内,手指除了大拇指向上,其余手指内凹成为九十度并左右相叠,说道:“诸位辛苦!”
家臣严肃着脸等吕武行完礼,以相同的姿势,只是多了一个弯腰前拜的动作,齐声答道:“职责所在!”
吕武看向了大堂左右两边。
那里有端着盘子的仆众列队在等待。
在他的示意下,仆众端着盘子进入。
他们当然是送来宴会该有的一应东西,小心翼翼放在各张案几上,该走的离开,该留的则是留下。
吕武扫了众女仆一眼,给稍微愣了一下。
他没记错的话,自己之前收了不少白种女仆来着。
怎么一个都看不见了???
当然,现在并不是关注女仆的时候。
他率先举起酒盏,大声说道:“诸位,共饮!”
家臣应和,爽快地端起酒盏,一饮而尽。
喝完了之后,大堂之内响起了“哈哈”大笑声。
“主!”虞显站起来,挺直了腰杆,说道:“臣持农耕,今已开辟四万亩有余。”
没有一个准确的数据,差不多是古时候的常态了。
没发生明明只有那么点,却是为了好听夸张化,都该值得庆幸。
比如,瀑布明明就是几十米的高度,来个“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华丽辞藻。
当然,不是说艺术加工不好,看着美,读起来美,想象起来充满了意境,关键真不是那么回事啊!
吕武单独邀请虞显饮了一酒盏,以示感谢。
宋彬站起来,一脸懊恼地说:“臣该随主出征!”
几个家臣听到又是大笑出声。
梁兴一本正经地说:“当有时。”
宋彬是真的因为没看到吕武大放异彩而感到懊恼,忍不住才提了那么一嘴。
不然的话,为人臣者基本都是各司其职,被安排了什么工作,自己的工作都做不好还朝三暮四,肯定是种不称职。
一位又一位家臣出来向吕武汇报自己的工作进度。
吕武没有半点不耐烦,认真地听着,没明白就会出声问。
总体来说,吕武出征之后,老吕家没发生什么大事,之前安排的工作比较顺利,自然也存在不顺利的。
老吕家当前最为重视的是耕地数量,以至于大多数劳动力都是在忙开垦荒地的事情,其余项目多少是会出现缺乏劳动力的情况。
吕武没有做什么点评,等待家臣都汇报完了,说道:“霍有三家归附于我。”
这事除了卫睿和梁兴之外,其余的家臣还没有得到消息。
他们却是没太激烈的反应。
宋彬骄傲地抬起了头,说道:“此为理所应当。”
其余的家臣皆是频频点头。
老吕家是韩氏、魏氏和赵氏的姻亲,之前就已经展露正处于上升期的态势。
这一次吕武在会盟上表现得那么出色,脑子正常都能看出吕武又捅破了一层晋升的天花板。
心思灵活的话,有机会谁不想搭顺风车?
所以了,吕武一路上也不是个贵族想依附就答应,却也没有明确拒绝,只是需要灵活运用话术罢了。
梁兴乐呵呵地说:“臣以为,拜访者必众。”
众家臣跟着笑了起来。
有道是:人穷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现在这个年头,有钱并不算什么,能掌握“渠道”才值得巴结。
现实归于现实,成为会被巴结的人,谁又不是觉得很爽呢?
第104章:关于建城的畅想
吕武回到封地后歇息了一小段时间,少不了跟几位夫人干点什么,陪一陪子女,之类的。
等待夏收来临时,他又需要进入到忙碌的时刻。
华夏圈子中,耕种一直都是头等大事,再是糊涂的人也明白绝对马虎不得。
只是,吕武作为家主,是指挥别人干活,并不用亲自下场。
他其实也能亲自干农活,就是会显得有些本末倒置。
明明该是统筹全局的人,正事不干去在乎旁枝末节,缺劳力缺到这份上,还是在作秀?
当然,作秀其实也没什么不好,只是要懂得宣传,令人知道当局重视什么,能起到一个榜样和带头作用。
春秋时代对“造星工程”还没有开发,不讲究作秀那一套。
主要原因是,除非是真正的火爆事件,才会被自发广为流传,不然列国才没配合的义务,传播消息不易,无法形成榜样该有的效果。
“收割后要补种菽。”吕武坐在亭子里面,看着旷野里忙碌的人,不是在交代在场家臣,只是进行思考,想道:“我好像忘记豆子可以弄豆芽了?”
话说,他忘记的事情多了。
想起了豆芽,他却压根不知道怎么搞,只是依稀记得用豆子浸泡水?
等等!
他想起了一本,里面描述的是用绿豆、荅小豆、小麦放入容具内,再倒入一些水,使之生芽?
有个大概的方向,反复试验就是,失败多少次不是问题,成功一次就成了。
这一次回来,他又阅览了一下记录。
老吕家登记在册的属民,数量两万两千余人。
他们有原先“阴”地的原住民,一些是后面归入户籍,也就是曾经跑去当野人,又回来归入领主统治。
另外的一些则是从其它地方过来投靠,老吕家缺乏劳力进行接纳。
吕武并不想有太多的奴隶,抓捕野人,或是收纳其它地方的人,只要能提供证明,哪怕来历不是那么靠谱也是登记为属民。
至于说其他家混进来?
以为特工或间谍好培养?
再则,以当前的年代而言,想偷技术真容易不到哪去。
首先领主的住宅,真不是谁都能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