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些“青铜管子”其实就是青铜炮,有大有小,有长有短,炮管的厚度也都不一样。
吕武早就研究出了火药,怎么可能没有想过搞火器,只是没拿出来用过而已。
为什么是研究和制造各种口径的青铜炮?道理就摆在那里,炮的制造难度远远小于枪,傻了才从最难的开始着手研究,肯定是要从简单的先积累经验,再去慢慢研究更困难的呀!
然后,又为什么是青铜炮?这个问题就更笨啦!如果是使用铁,只要炮管会多粗吗?那样一门炮要多少斤,然后开多少炮之后就不能再用了?
除非是钢,并且还要特种钢,要不然在技术未达标之前,使用青铜炮才是最节省成本的选择。
吕武带着吕政就近观看,肯定会一一亲口给吕政介绍。
听是有在听,只是吕政听得跟天书一般,一字又一字拆开知道是什么字,字连起来的句子听着就有些迷糊了。
吕武也不急迫,他认为等吕政看完开炮会明白的。
随后,爷孙俩退到了后方。
尹缪则是亲自操作着装药,包括定量的火药包和尾部的引线,再将弹丸放入炮管,做完了转身看向了吕武,得到示意再去拿起一根火把,点火之后引线燃烧,大概一个呼吸的时间一声轰然作响,炮身一振再推着轮子往后退,完成了炮弹的发射。
搞不懂是什么状况的吕政在一声炸响之后,哪怕事先有被提醒也是被吓了一大跳,看到前方有块白布的区域被什么砸中再发生爆炸,先是有些失神,随后将吕武之前讲的一些话给琢磨明白了。
就是一种武器,依靠火药作为推力,配着青铜管将弹丸发射出去,弹丸飞行过程中不会发生爆炸,遭到阻碍则是会产生偏移,扫中人体则是会带去死伤,等弹丸的引信燃烧到核心火药部会再次发生爆炸,铁珠会横扫周边呗?
糜烂几十里?不可能的,又不是和平炸弹。
开花弹的杀伤范围约是三十米左右,越往外面会随着空间增大而威力越小。讲人话就是铁珠就那么多,空间大肯定就密度变小。
各种口径的青铜炮先后进行了发射,一再看下来的吕政产生了更多的疑问。
“为何不使用此武器?”吕武做出了一个哑然失笑的表情,才解释道:“我家使用弩,弩为列国私下仿造。若是使用此武器,数十年内或再被仿造。”
不要小看别人的智慧!只要是拿出去用,不可能有永远守住秘密的那一天,被研究出来是迟早的事情。
再则,拿到战场上去使用,以为永远不会被丢上一两件吗?想太多了,不可能的!
吕政一想也对,汉国的敌人没有那能耐逼得自己这位爷爷拿出秘密武器,既然是秘密武器肯定是用在最关键的时候,先藏起来再训练相关的军队,简直是太合情合理了。
目前青铜炮也不多,各种口径拢共两百门罢了,并且还在持续研究阶段。
像是开花弹这种玩意?也就是穿越者才给“一步到位”,要不然缺了灵感,老老实实从实心弹开始玩吧。
吕武今天带吕政过来,一来是掏出一些“老底”,再则就是进行思想教育。
为什么明明能单纯依靠武力兼并列国而不去做,从整体环境到人心方面讲起。
见识过那些青铜炮开炮场面的吕政,思维的开拓不是一点半点,听吕武讲述也就更能洞察里面的含义。
吕政问了一句不该问的话,道:“为何不使知国家?”
这个“国家”就是吕政的父亲吕阳的称号,不是说通常意义上的国家。
吕武说道:“如你父得知,必打一统之战。寡人立国不足二十年,人心并未彻底安定,兼并多国亦需使之……”
很多话被讲出来,包括汉氏子姓建国的时间有点短,从“硬件”到“软件”都不允许太过迅猛地扩张,之所以兼并荀国能够顺利,纯粹就是人们能接受四晋归一,不代表其他国家的人们也期盼汉氏子姓去进行统治。
“如我人口千万,兼并百万人口之国,多数亦支持于我,有所反复以无大碍。如我人口千万,兼并千万人口之国,便是行政有益处于黎庶,多宵小藏于暗处诋毁鼓动,国家亦难有安稳。”吕武说道。
基本盘当然是越大越好,老汉人的数量必须占绝对的多数才是正向的稀释,换作兼并进来的人口跟老汉人差不多,乃至于短期内兼并进来的人口比老汉人多,国家能保持最大可能的安稳才是怪事。
回到“长安”之后,吕政独自思考了非常久的时间,没有被限制,一再思量还是决定写信给自己的父亲吕阳,划时代的武器不会提起,祖父讲的那些话则是必须告知。
书信发出的时间则会是在两个月后。
为什么是两个月后?特别是吕政那时会在东线战场,人并不在“长安”。
这里就是王室子孙该有的沉得住气,又懂得任何书信都会被查阅的事实了。
讲实话,吕政以前觉得祖父不喜欢父亲有点没有理由,到今天祖父往透彻了讲述扩张战略,从里到外也觉得太有道理了。
“祖父没有道理不跟父亲讲那些。父亲为什么依然觉得杀戮可以解决呢?”吕政不明白父亲的心态,只知道杀戮的确可以解决某些麻烦,但是光靠杀戮是治理不好一个国家的。
在范氏的主动配合下,汉国已经完成了对范国的兼并,吕阳当前率军正在与楚郑联军交战,不出变化大约再有半个月就能展开决战,并且是一个稳赢的局面。
同时,吕阳近期才得知自己的儿子吕政前往东面,传来的消息是东征大军杀入鲁国,距离“曲阜”不足百里时,鲁国选择投降输一半,齐国也派出使节求和了。
下午刚指挥军队打了一战的吕阳回到大营,由“长安”发来的信件也到了。
看完后的吕阳内心极度无语。
他二十岁前是一种心态,二十岁后形态出现了改变,一直到遭到流放又是全新的心态。
人嘛,怎么可能永远心态不产生变化,肯定是随着年龄的增涨,遭遇的事情多了,想法一再发生改变。
“阿父,你到底对我多不放心?一再试探,一再放纵,我已经用行动来表达态度,证明已经成熟,能听进你的话了。”
是的,年近五十的吕阳已经不是少年时代的那个他,甚至都接受自己到死都熬不过父亲,极可能无法继位成王的心理准备。
今天吕武再次看到了疆域大一统以及思想大一统,跟以前看到和听到有不同的感悟。而这个其实同一句话,不同年龄听了在理解层次上的区别。
所以,即便是吕阳哪天继位,真的不会蛮打蛮干,有机会就上,没有会尽力让汉国积蓄实力,创造吕政某天能够完成大一统事业的更雄厚基础……
………全………书………完…………
作者语:亲们,有什么遗憾的吗?有的话请本章说告诉作者菌,作者菌会以番外的章节来弥补。
另外,有空的话,作者会写一些后记。大概就是吕阳和吕政的一些故事,或者是汉氏子姓几代人后的故事。
后记会在什么时候写,看灵感吧。
讲实话,作者菌需要恰饭,要不然也不会搞双开。
不多说了,再说就是计费啦。
PS:作者菌新书《大明永乐》已经在起点连载。
后记先导目录
第一篇:那一年。
章节预告……
那一年,太子终究没有熬过君父,公孙变成了太孙。
第二篇:天下公敌
章节预告……
汉国势大,为天下之敌;诸侯如不合纵,必为汉国一一击破。
第三篇:普天之下
章节预告……
“自此之后,天下唯一称朕!朕之所治,皆为汉人,汉军所抵,皆为汉土!”
第四篇……,作者菌暂时没想好。
其实这本书的结束不算突兀,该写的基本都写了,再写就真的是水,纯水。
毕竟,剧情都那样了,会发生什么是明摆着的事。
讲实话,作者菌其实在吕武担任晋国元戎就想要完本来着,也是全书在高潮中完本,落个大圆满。
然后,想着想着有点不对,起码要建国吧?
建国之后,又想着要不尝试一下写大一统。
写到一半发现不对了,真的写成大一统,书就烂啦。
好吧,那写四晋归一总是有“历史依据”的,并且完成起来也不算离谱。
后来其实想写吕武被逼宫,吕阳玩篡位,斟酌了一下还是不能写,真的写那样的剧情,汉国哪怕能继续存在下去,大一统什么的变成不存在,会像历史上的赵国一再陷入内乱。
写手花了那么多的时间写一本书,每天都在死脑细胞构思剧情,想写得“合理”真心不容易,敲下“全书终”后整个身体都软了,免不了大大地吐一口气,产生怅然若失的情绪。
不过,这本书的正剧情到“传承有序”这一章真的该结束了。
作者菌是躺床上怎么都睡不着,爬起来敲下这章的这些文字。
后记暂时就想到那些,什么时候有想法再弄了。
什么时候把后记上传?作者菌不是开新书了吗?就是《大明永乐》,双开的时候都没有存稿,简直是要老命了!所以请允许作者菌存一些《大明永乐》的稿子,再动笔写《春秋大领主》的后记。
对一些番外也有想法来着,比如阴氏崛起时期底层的变化,建立汉国之后贵族的一些作态,等等一些情节。
好啦,作者菌又要继续挺尸去了,想睡睡不着太痛苦!!!
后记① 未来可期
公元前530年,汉国续吞并荀国之后,再次完成了对范国不完整的吞并。
所谓的不完整吞并,原因是有相当城邑落在了郑国手里,而汉国为了能够达成对范国的吞并,经过与郑君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