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督战队并不是北洋的既得利益者,他们给段祺瑞拼命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命令!
可是他们也是军人,现在战场上的情况他们同样清楚,他们也知道这一仗北洋是打不赢了。
若是在从前,战事不顺利,可能很多督战队的人也就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得把日子混过去也就是了!
现在,陈启民将目标直接锁定在了他们的身上,就是在逼他们做选择!
李盛铎先是用督战队激化矛盾,然后再用陈启民的手,逼迫督战队不得不任由矛盾在北洋军中野蛮生长!
他这是在为北洋将领倒戈积累“军心”!
段芝贵都不用想,他都能猜到那些督战队的选择!
毕竟,这又不是国战。
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大义在,又有多少人愿意为了顶层军阀的一己私欲搭上自己的性命呢?
果然,段芝贵发现自己麾下的督战队很快就开始玩忽职守了起来。
段祺瑞在知道陈启民连他的督战队都不打算放过之后,他更是感觉压力倍增!
段祺瑞也明白,现在的北洋军已经成了沙滩上的沙子堡垒,一推就倒!
甚至于,北洋军这时随便发生点什么事件,都有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让整个北京的城防立刻崩溃!
很快,能引发连锁反应的事件就出现了!
一天晚上,段祺瑞麾下的几个督战队长秘密得搞起了聚会。
参与聚会的,还有段芝贵麾下的一些中下层青年军官。
他们已经没有耐心等上级们做出抉择了。他们要为自己的性命搏上一搏!
第177章 新战场
只可惜,他们的聚会早就被段祺瑞的警卫团发现了。
他们刚刚到达聚会地点,就被段祺瑞警卫团的人包了饺子。
这些人也真是硬气,他们居然愣是凭借一腔盛勇跟段祺瑞的警卫们打了起来。
这边一开打,北京就乱了套了。
最先反应过来的,自然是段祺瑞警卫团其他的战士了。他们刚准备“平叛”,段芝贵的部队也动了。
真要说起来,现在的北京城之中,绝对是段祺瑞的兵力最为雄厚。
但是,因为他现在已经站在了所有人的对立面。所以当段芝贵一声令下,段祺瑞的参战军中居然也有很多人直接原地倒戈。
他们跟段芝贵的人马一起,竖起了倒段的大旗,对段祺瑞的总统府发动了猛攻。
这时的汤栋还没有休息,见到城中乱起来了,他立刻命令士兵攻城。
事情果然像汤栋预料的那样。在内忧外患之下,北洋军根本就没有守城的意志。
北京城很快就被汤栋攻破。
当边防军士兵冲入北京城的时候,段祺瑞已经下令士兵放弃抵抗了。
因为他知道,当自己无法弹压段芝贵之后,一切就已经再无悬念了。
拿下了北京城之后,汤栋立刻就将段祺瑞软禁在了家里。
接下来他便命令北洋军士兵放下武器。
当然,有些北洋军并不愿意接受失败的命运。
在城破之时,有很多北洋军士兵开始在北京城之中烧杀抢掠,当边防军士兵杀到附近之后,他们又立刻就脱下军装假装百姓,想要逃脱边防军的制裁。
可是,当汤栋知道北洋军的所作所为之后,他立刻着手开始全城排查,力求不放过任何一个漏网之鱼。
除此之外,那些上了陈启民追责名录的人,汤栋一个都没打算放过。他挨家挨户的将那些人都抓了起来。
做完这一切,汤栋才算彻底的掌控了北京城。边防军和北洋军的决战到此也就算是落幕了。
不过,在战场上的正面对决结束之后,新的战场立刻就出现在了边防军的面前。
地盘是打下来了,具体该怎么治理又是一个问题。
汤栋最初的政策,就是在热河和河北两地先建立军管会。用边防军最熟悉的模式,暂时把这两地的秩序先建立起来。
可是,这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最根本的问题还是段祺瑞在事实上下台之后,国家的治理问题。
段祺瑞在被软禁起来之后,他其实还没有完全放弃希望。
北京这张牌虽然没有起到他预想中的效果,但是他的手中还有一张牌天津!
此时的天津可以说就是列强的地盘,在天津,列强可是有特殊利益的。
之前东北跟天津中间隔着一个北洋的时候还好说,现在天津跟陈启民的地盘可是近在咫尺啊!陈启民准备怎么处理天津问题?
要知道,陈启民从前给民众的印象可是爱国将领啊!很多百姓都期待着陈启民掌权之后,可以收回国家从前损失的一切利益。
如果陈启民不敢跟列强翻脸,他从前所做的一切努力不都白费了吗?
可要是陈启民真的跟列强翻脸了,他的第一个三年计划可还没完成呢,列强给他的援助他还没有都拿到手?
怎么办?
这个问题即便是陈启民来处理都觉得非常棘手。
事实上,各国列强现在也都表现得非常紧张。
斯莱和梅纳德已经不知道拜会过陈启民多少次了?
他们就是想知道,陈启民究竟会不会承认列强在天津的特殊利益?
每一次,陈启民给出的回答都是:“我毕竟是民国的将领,只要民国还在,民国承认的属于列强的利益,我就绝对会尽我所能的保障。”
当然,列强们也都知道,陈启民这句话等同于没说。
民国还会不会存在下去?这不就是他陈启民一句话的事儿吗?
这就是段祺瑞的最后一张牌。
如果陈启民愿意做出让步,段祺瑞不介意背这个历史的骂名。如果反之。。。。。。那这个烂摊子就只能让陈启民自己来收拾了。
1920年11月25日,陈启民坐上了从哈尔滨开往北京的火车。
无论如何,陈启民必须面见段祺瑞。
在陈启民坐上火车之前,他收到了中山先生的电报。虽然中山先生没有明说,但是他的意思陈启民还是读懂了。
中山先生希望陈启民能保留民国,但是中山先生也知道,现在的民国已经名存实亡。
中山先生只希望陈启民能通过改革的方式达成自己的目标,然后尽可能的保留民国。
民国可以说是中山先生毕生的心血,他能做出这样的让步。除了陈启民在东北取得的成就让中山先生感到佩服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可能就是形势比人强了。
“看来。。。。。。中山先生在南边也是有些身不由己啊!”陈启民呢喃着。
在中山先生的电报中,陈启民能明显的看出来,他在南方的那些督军说话,或者说是在为他们争取权力。
南方虽然已经结成了一个松散的联盟,但是实际上在东南联盟的内部也是一派军阀割据的局面。
他们中的任何一个单独拿出来都没有资格跟陈启民谈条件。
甚至那些原属北洋的将领绑在一起陈启民都不会看他们一眼。
他们只能集合整个联盟的力量加在一起,才有可能让陈启民让步。
可这样一来,陈启民就必须得承认东南半壁在实际上割据自治的局面。
无论怎么看。。。。。。
这一局对陈启民来说都是非常不利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陈启民在实力占据着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也不愿意轻易同北洋开战的原因。
因为后续的事儿,简直是太多太麻烦了。
但是,陈启民也不能因此而退缩,甚至不能露怯!
为了让段祺瑞有一个心理准备,也为了给全国的百姓一个心理准备。
陈启民在上火车之前,也公开发表了一份通电。
在通电中,陈启民明确的说自己就是一个军阀!他也坚信国家想要真正的完成统一,就绝不能容忍同一个国家之中,有多支武装力量的存在。
这一份通电等于明确的向外界宣誓,陈启民有统一种花家的雄心!而且,为了实现自己的雄心,陈启民大概率会付诸武力!
第178章 立人设
更重要的是,陈启民在通电中还明确的表示,自己绝不会采用民选的方式决出下一届政府的人选。
陈启民的原是这样的:“我陈启民过去是军阀,现在是,将来很可能也是。”
“军阀就要做军阀该做的事情!军阀就是反动的,至于说进步、皿煮的普选,在我这里是不存在的!”
“那些都是国家真正完成统一之后才应该关注的问题。现在,我陈启民就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尽快完成国家的统一。”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陈启民愿意再多当几年军阀!”
其实后世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陈启民现在就是在立人设、搏出位!
陈启民立人设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他从前的人设是一个战无不胜、算无遗策的爱国将领。
当陈启民当上了总督之后,他又开始给自己立军阀的人设。因为有些事只有军阀能做,革命者是不能做的!
当然了,如果陈启民只是军阀的话。那他绝不能让那么多的百姓信任他。
陈启民要树立的,是一个爱民如子的军阀形象。
这么一个形象在后世恐怕并没有多讨喜。
但是在这个时期的民国可就不一样了。
满清才刚刚覆灭没有几年,帝制的阴影还笼罩在民国的上空。
就这十年不到的时间,民国已经闹出了两次复辟的丑剧了。
即便不论这个帝制的阴影,在种花家常年积贫积弱、长期内忧外患之下,民众渴望一个威权人物解救他们的愿望非常强烈。
从前曾经占据这个位置的人是袁大头。
在袁大头死后,就没有人能真正站住那个位置。
可是,袁大头的结局并不好。陈启民自然要吸取袁大头的教训。
要说辛亥年的那声炸雷,给民国或者说给种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