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启航湾级的建造工期在所有的航母之中算是比较快的了,美国人造它的时候,单艘建造时间大概在420天左右,即便中华联邦现在的工业能力不行,不能像美国人那么快的就把它造出来,陈启民给造船厂的工人500天的时间也够了。
启航湾级在当时的美国海军评估中,被认为只要有足够的数量,同样能具有一定的战斗力。
一方面,启航湾级可以作为陈启民在技术和工业实力不行,但却又非常需要航母的情况下,用来替代航母的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另一方面,陈启民还可以用它来“暴兵”,让自己的海军在有限的条件下实力再稍微提升一些。而且,建造启航湾级对陈启民来说还是不错的技术积累。
不得不说,为了自家海军的发展,陈启民真的是操碎了心。
从陈启民穿越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十几年的时间。
在这十几年间,海军装备的发展经历了两次改朝换代。其中的第一次改朝换代已经完成!
无畏舰彻底淘汰了前无畏舰,让海战和海上军备竞赛进入了新的时代!
这一次改朝换代并没有给陈启民弯道超车的机会。陈启民刚刚穿越之初,正是无畏舰军备竞赛的新阶段拉开序幕的时候,那时候世界各国的无畏舰越造越大,超无畏舰已经开始统治海洋。
同时,随着超无畏舰的时代到来。海军渐渐的变成了富国、强国的玩具。弱国越来越造不起、也造不出海军的装备。
这一次弯道超车,陈启民错过了!不仅仅是陈启民,整个中国都错过了!
第二次弯道超车的机会,就是海军正在悄然进行的这次改朝换代!航空母舰已经开始展现出自己强大的力量!
事实上,直到二战开始之后,有关战列舰和航空母舰到底哪一个更强?依然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
从一战末期航空母舰问世之后,有关航空母舰的定位和它的战斗力就是一个迷。
有些人认为航空母舰就是未来的海上主宰。另一部分人认为,航空母舰上的舰载机全都是玩具。
那些舰载机收拾收拾巡洋舰和驱逐舰还可以,对于像战列舰那样的海上巨兽,他们就没有办法了。所以航空母舰就只能作为战列舰的助手出现在海上!
日本海军在这种争论之中表现的最为分裂。日本海军明明有山本五十六那样坚定的航母论支持者做掌舵人,但却又偏偏造出了像大和号那样空耗国力的、已经被淘汰了的装备。
这些都是人们所熟知的历史。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不管这种争论进行的有多么的激烈?航空母舰建造技术的发展并没有因此而停下脚步。
事实就是,在航空母舰诞生的二三十年之后。不仅航空母舰本身的建造技术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而且航空母舰也在客观上提高了蓝海海军的入门门槛。
在二战结束之后,小国和弱国几乎永远丧失了拥有蓝海海军的可能!
这就是为什么?陈启民即便知道护航航母有很大的问题,也要坚持建造护航航母的原因之一!
他并不是想要弯道超车,这个机会他已经丧失了!他真正想要的只是不掉队而已!
那么,中国海军是不是永远失去了弯道超车的机会呢?
未必!
陈启民的眼睛始终盯着并不算太遥远的未来!
那里还有他的一次机会,也是中国海军最后一次弯道超车的机会!
第278章 快要被遗忘的国度!
一个常见的误区就是,随着大和号的沉没,巨舰大炮和航空母舰之争就彻底落下了帷幕,从那以后大海上就是航空母舰的时代了。
事实上,这种争端至少持续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之后。
之所以这种争端不为现代人所熟知,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战列舰确实是没落了,持续下来的巨舰大炮已经不再是战列舰和舰炮,所以很多人都认为那些争论跟巨舰大炮以及航母之争不再有关系了。
其二,或许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这才三十年不到的时间,那个国家好像就从我们的记忆中消失了。它曾经的国民还有很多在世的,但是对新时代的人们来说,那个国家似乎既熟悉又陌生。
就比如两个最简单的问题,其一,在那个国家的最鼎盛时期,它的海军强大吗?
其二,在二战结束之后,美国海军真的一直都是无敌的吗?
其实上面那两个问题可以一起回答,美国海军并不是一直无敌的,在那个国家最鼎盛的时期,它的海军曾经拥有过足以直面美国海军的力量。
曾经有人说过,二战之后,美国海军跟别的国家的海军在海上狭路相逢之后,从来就只有别人退让美国海军,从来没有美国海军主动退让的情况。
只有在遇上我们的时候,双方会同时展开规避,因为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类似的情况,那一次如果不是美国海军舰艇避让,或许两国舰艇就撞上了。
所以从那以后,双方制定了一项制度来保障双方海军在海面上狭路相逢的时候,不会发生类似的情况,那项制度也将我们变成了唯一一个不用给美国海军让路的海军。
可是这却并不是二战之后别国海军在面对美国海军的时候,为自己争取到的最高的地位和待遇。
在那个国家最为鼎盛的时候,他们的海军不仅可以巡航整个世界,甚至连美国海军都要避其锋芒。
虽然很多人都说,那个时候美国海军之所以显得有些“保守”,主要是因为那个时代的苏联国势强大,美国在全球范围内都开始收缩防守,所以并不是美国海军怕那支海军,而是美国怕那个国家。
但是!
不管怎么说!如果那支海军无法让美国海军感受到威胁的话,美国海军有必要退让嘛?
直到现在,在海军迷的圈里面,那只红色巨熊的海军实力是否追平或者超越了美国海军?都是一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问题。
造成这种现象的,就是那个国家的海军特殊的建军思路造成的。
苏俄海军从来都不信任航空母舰的战斗力,再加上他们认为航空母舰是侵略者的武器,所以苏俄海军采用了一种与美军全然不同的建军思路。
相比起美国海军以航母为舰队核心,苏俄海军选择了以巡洋舰为核心!
而之所以那个时代的人认为苏俄海军足以威胁到美国海军,是因为苏俄海军的巡洋舰上,有一种突防能力比舰载机更强、造价更便宜、杀伤力也比舰载机更强的武器导弹!
在可靠的导弹防御系统出现之前,苏俄红军的反舰导弹就是美国海军的噩梦。
这也正是陈启民等待的最后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虽然从后续的发展来看,这条路好像也是一条错误的路。
但是在那特殊的二三十年中,这个特殊的建军方式确实能帮一个海军的后发国家,用最短的时间赶超美国这个海上霸主!
不过,那都是以后的事儿了,现在陈启民还得一步步的走。
陈启民参加这艘护航航母的下水仪式,在外人看来总有意思不一样的意味在其中。
按照陈启民的规划,轻型航母和护航航母的命名要以历史上比较著名的王侯将相、英雄人物为命名。
其中第一艘护航航母被定名为兰陵王号。
起初在同意这个提议的时候,陈启民并没有多想,可是没过多久陈启民就意识到自己可能惹祸了!
从在黑龙江的时候开始,就总有人把兰陵王和陈启民往一起联系。
这两个人确确实实有那么点共同点,那时候的陈启民和历史上的兰陵王一样年轻、俊美、战无不胜,也同样都不为当时的最高统治者信任!
所以,从那时候开始,在一些不方便直呼陈启民大名和职务的场合,人们便开始用兰陵王来代指陈启民。
或许在海军的第一艘护航航母建成之后,包括海军将领在内的所有人都认为,这一级航母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都会做为中华联邦海军舰队的主力存在,所以便将第一艘航母定名为兰陵王号。
当时的陈启民也没注意,居然就同意了这个胡闹一样的提议。
兰陵王号下水之后,陈启民就开始回归自己的日常了。内部的事务基本差不多了,接下来剩下的那个东南联盟一时半会儿解决不了,日本和苏俄也被他挡回去了。
自家的发展有张作霖和宗云两个人把握,西北那边的民族问题有吴兴言帮着解决,陈启民又可以做甩手掌柜了。
唯一需要陈启民关心的,也就只有日本那边的政局动荡了。
说到这里,国安局那边刚刚传来消息,据说永田铁山那边快要坚持不住了,他已经学会求饶了!
至于说日本国内嘛,当日本各地的陆军新兵也开始骚动起来之后,日本皇室那边就再也坚持不住了。
裕仁在千般不愿意的情况下,勉强请原敬回来主持大局!
加藤友三郎非常识趣,他没有用任何人指点,直接就表态要把首相的位置让给原敬。
要说,加藤友三郎在原敬上次下台的过程中,其实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不是海军背叛了原敬,或许原敬在面对裕仁的时候,不会那么轻易就退让。
当然了,这是其他人猜的,真正的情况是,目前的局面完全在原敬的预计之中。
不管真实情况究竟是如何?作为政客,在权力斗争之中反复横跳、来回下注的事儿他们也见多了,无论是加藤友三郎还是原敬都没有任何怨恨的意思。
大家真正关心的,是原敬回来之后裕仁能不能挡住原敬吞噬他的权力?!
第279章 威慑东南!
对于日本人来说,裕仁和原敬之间的争端还有悬念。但是对陈启民来说,他们两个之间其实已经分出了胜负。
裕仁唯一能拿来抵抗的点,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