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人会相信陈启民是心血来潮的跟拉玛七世询问郑信的事儿!
拉玛七世不顾病体立刻给国内发了电报。
他只吩咐了三件事,其一,命令摄政王立刻派兵弹压国内的事态,绝不能给陈启民出兵干涉泰国事务的借口。
其二,跟英法两国通气,告诉他们两国,陈启民已经开始质疑泰国王室统治的合法性了。在这个要命的时候,他们必须得争取英法两国的庇护。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条!赶快派人追杀郑信的后人!
第357章 当今政坛四大顶流!
泰国摄政王在受到拉玛七世的命令之后他也差点被吓尿了。
这可是陈启民啊!资深老银币,被他盯上的人就没谁能有好下场的,而且这货的实力还强,不仅能挖坑还能埋人,全套服务专业的一批!
布里帕亲王一边执行拉玛七世的命令一边在心里不停的抹眼泪。
布里帕亲王现在的感觉,就像是一个被职业选手盯上的小学生,心里慌、怕,但却无可奈何。
本来,如果拉玛七世的对策都能被完美的施行,那么或许这件事儿也就这么过去了。
可是!
在布里帕亲王施行的时候,很快就出现了问题。
在知道陈启民对泰国王室的合法地位提出了质疑之后,英法两国立刻做出了反应,他们一方面通过电报跟陈启民打嘴仗,一边命令自己在中南半岛的人,让他们立即停止煽动泰国民众的情绪。
可惜已经晚了,泰国民众的情绪已经被煽动起来了。还是有越来越多的泰国人开始试图对华人打砸抢烧、奸淫掳掠。
幸好,布里帕亲王用最快的速度跟军方和警方都通好了气儿。不管这些人对王室有多大的不满?也不管他们有多大的野心?他们都不敢惹怒中国这个庞然大物。
在这关键时刻,他们还是暂时保住了理智,配合布里帕亲王弹压针对华人的。
在他们看来,这是在拯救泰国,可是在那些被煽动起来的泰国民众看来,这就是王室在袒护华人。
于是,泰国的局势更加的混乱了。百姓们纷纷走上街头请愿。
王室和军警们是有苦难言!
现在可不是二十一世纪,那时的大国们因为核武器的存在而颇有顾忌。
在二十世纪大家拼的都是实力,面对中华联邦这样一个国力强大在周边几乎找不到对手、但是攻击力却极强的国家,大家都得小心伺候着。
西方殖民者们这次也算是吃了教训了,他们担心中国会借着华人的力量将手伸到南洋,并因此而迫害华人。但是陈启民却也可以因为他们迫害华人而悍然对南洋动手。
这。。。。。。看起来又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对西方殖民者们来说,这简直无解!
更要命的是,在这关键时刻,事关泰国王室统治合法性关键的郑家人失踪了!
不用说,大家都知道这是陈启民动的手。问题是,现在大家还都不敢质疑陈启民,谁知道陈启民会不会因为别人的质疑而恼羞成怒的直接对中南半岛动手?
各方势力只能想尽一切办法尽快悄悄的找到郑家人的下落。
为了尽快平息局势,拉玛七世不顾病情连夜坐上了回泰国的轮船。
可以想见的是,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泰国都会陷入到混乱之中。中南半岛的局势也将陷入到长久的动荡之中。
可是。。。。。。
这跟陈启民有关系吗?
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借着泰国这次,陈启民尽到了一个大家长的义务,为海外的游子们提供了帮助。相信有了泰国的教训,那些西方殖民者一定会收敛很多。
不仅如此,陈启民也借着这次的机会为即将到来的欧洲行做了一个完美的亮相。
按照陈启民的预料,不说这一次已经确定要访问的各国,在伯尔尼会议期间,陈启民也一定会跟很多国家展开谈判。到时候免不了又是一番唇枪舌剑。
泰国是陈启民之前就已经准备好的对付英法的牌之一,他本来是想在大会期间再打出来的。
现在,虽然谈判还没开始,陈启民就已经打出了这一张牌。但是就这一张牌就足以让西方殖民者焦头烂额,先声夺人的效果已经足够,在谈判开始前陈启民就牢牢的占据了心理优势。
心理优势就是主动权,陈启民人还没离开亚洲,主动权就被他牢牢的握在了手中。
等陈启民的船队行到三哥家门口的时候,法国终于绷不住了,他们对陈启民发布了公开的访问邀请,法国低头示弱的态度已经非常明显了。
陈启民也没有过于为难法国人,他果断同意了这一次的邀请。
都到了三哥家门口了,陈启民自然不可能不站下来休整一下。西方国家对陈启民在印度的停留期待值很高,尤其是西方的媒体几乎是疯了一样的涌入印度,他们都希望能在第一时间报道这个重大新闻。
就在不久前,有一个人对陈启民发出了邀请希望能在孟买跟陈启民见上一面,这个人就是甘地!
而陈启民也回应了甘地的请求,两人将在陈启民在孟买停留期间进行一次谈话。
陈启民和甘地!
这两个名字加在一起那就是销量的保障,西方的媒体们能不激动吗?
如果将这个时代的世界政坛看成是娱乐圈,那么有四个人绝对是当之无愧的顶流。
他们就是中国的陈启民、印度的甘地、土耳其的凯末尔以及德国的希特勒。
这四人“走红”的原因各不相同,陈启民是因为强大和传奇、甘地是因为思想、凯末尔是因为他的世俗化改革对了西方人的胃口,而希特勒则是因为强大和危险。
在这四人中,希特勒和凯末尔的流量稍弱。
凯末尔是因为土耳其虽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但是土耳其毕竟已经衰落了,大家对土耳其的关注自然而然也就少了。
希特勒则是因为西方有很多百姓还沉浸在巴黎和会为他们构建的美好幻想中,让他们以为德国无法武装自己,所以很多人对希特勒的危险估计不足。再加上,在法西斯阵营中还有一个墨索里尼分拨了希特勒的“流量”,所以他也有所掉队。
不仅仅是甘地,据说四大顶流之中的最后一位凯末尔对陈启民也非常好奇。传说,他也在跟陈启民的“团队”商量,要不要趁着陈启民路过土耳其的时候,安排凯末尔和陈启民“同框”一下?
这下全世界的人们更加激动了,虽然四大顶流没有同框,但是也算是间接的有了接触。大家能不兴奋嘛?
不过,此时此刻大家更关心的还是甘地和陈启民即将到来的会晤。外人关注的是,这两大顶流会面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至于陈启民会答应这次会面完全是因为他很好奇甘地要跟自己说什么?
他们两人就像是水与火,陈启民的崛起离不开暴力,而甘地则刚刚经历了两次失败的“非暴力不合作”,难道甘地想劝自己支持他的非暴力不合作?
陈启民是真的很好奇!
第358章 甘地与凯末尔!
陈启民和甘地的会面发生在北京号战列舰上。
当甘地来到孟买港口的时候,看着海面上停靠着的庞大的中国海军访欧舰队,他默默的注视了许久,谁也不知道他此时在想些什么?
这时的陈启民已经在北京号的小会议室中等着他了,见甘地迟迟不到,陈启民便有些好奇甘地在搞什么鬼?
等到陈启民的侍从发现,甘地是因为要看中国海军访欧舰队所以才停下了脚步。大家都以为甘地是被中国现在的强大震惊到了。
毕竟中国在十几年前还是一个跟印度一样积贫积弱、被人肆意欺压的国家。
短短十几年之内,中国取得了这样的成就,绝对值得任何人惊叹。
但是陈启民却知道,事情绝对没有这么简单,甘地现在的表现,正说明他今天要跟自己谈的事儿绝对跟自家的舰队,或者说是跟武装革命有关。
甘地见到陈启民之后先是跟陈启民道歉,说是看到中国海军访欧舰队之后,他一时间想到了很多事情所以耽误了,希望能得到陈启民的原谅。
陈启民自然是毫不介意,两人又寒暄了几句之后,甘地终于说道了正题上。
“中国这些年取得的成就,真的让人很难相信,这是一个刚刚驱逐了外国势力的国家。如此成就真的很让我们印度人民羡慕,在此,我谨代表印度人民对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表示祝贺。”
陈启民微笑说着:“甘地先生太客气了。我注意到,印度这些年也在甘地先生的领导下试图从英国的奴役下独立。”
“这同样是一件值得印度人民骄傲的事。毕竟这是有史以来,印度人民第一次有了统一的印度人的概念,而不是以各邦人民自居,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对印度的未来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甘地苦笑着说:“万里之行刚刚走出了第一步,印度想要独立建国必将是一段漫长的旅途。”
说到这里,甘地话锋一转:“我听说,中国在制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的同时。每年都会花费大量的财政收入在军费上。”
“我刚刚看到了中国海军的访欧舰队,不得不说这支强大的舰队让人印象非常深刻。虽然我不懂海军,但是我见过英国的战列舰,想来中国的战列舰应该已经不比英国的主力舰差多少了吧?”
陈启民则是笑着说:“我听说甘地先生倡导用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来实现印度的独立。想来,甘地先生今天来找我,就是为了谈谈有关暴力的话题吧?”
说到这里,陈启民突然想到了一件事,他便笑着说:“我怎么忘了?甘地先生的国大党也是伯尔尼国际的正式成员之一。你当然会对这件事感兴趣。”
甘地正色说道:“没错。陈总统阁下应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