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布琼尼和莫洛托夫一样,都在关键时刻将自己的妻子送去了卢比扬卡。
布琼尼的妻子米哈伊洛芙娜,是苏联大剧院的歌唱演员,她可是一个受万人追捧的美丽女演员啊!将妻子送到卢比扬卡去还能有好?
而且公平的说,米哈伊洛芙娜也没有什么原则性错误,她只是去过外国使馆。
可是布琼尼的妻子那时可是著名的公众人物,她去外国使馆也不过就是履行自己的工作。
可即便如此,布琼尼也没有为自己的妻子辩解,在内务部的叶若夫找上们之后,布琼尼果断的将老婆祭天了。
或许,布琼尼还有两个值得欣慰的事儿。那就是亲自主导了米哈伊洛芙娜悲剧的叶若夫在1940年因为“祸及妻儿”的事儿干得太多了,再加上他也没什么利用价值了,反倒是野心涨了很多,因此就被斯大林祭天了。
米哈伊洛芙娜的命也很大,她成功的活到了斯大林去世的那一天,然后活着回到了布琼尼的身边。
除了老婆这件事之外,布琼尼的现状多少还能比伏罗希波夫好一点。
本来伏罗希波夫是非常受斯大林重用的。当初打芬兰的时候,斯大林也是本着让伏罗希波夫刷一刷战绩的想法派他去的。
结果没想到,伏罗希波夫到了前线就被芬兰人按在地上反复摩擦。从那以后伏罗希波夫就不再受斯大林的信任,逐渐淡出了苏联的权力核心。
而布琼尼现在还正当红!
在原本的历史上,布琼尼之所以“失宠”主要有两点原因。其一,他虽然是一个出色的将领,但他是骑兵将领,因为拒绝接受新时代、新战法,所以在二战之中他已经不再有能力跟德国的将军们对抗了。
其二,在基辅之战中,斯大林因为政治原因不愿意放弃基辅。斯大林想要让布琼尼坚守基辅,可是布琼尼却坚决的拒绝执行斯大林的命令。
敢在钢铁大叔头上玩儿抗命?这不是找死吗?
虽然布琼尼没有被处决,但是和伏罗希波夫一样,布琼尼后来还是被斯大林剔除出了权力的核心。
直到苏穗宗玉米晓夫上台!玉米晓夫重新给予了伏罗希波夫和布琼尼荣耀,这才让两人能够安度晚年。
至于苏穗宗为什么这么做?想必大家都明白!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说,现在的布琼尼确实是非常大的一个变数。
如果单单只是出于个人生死的考虑,布琼尼绝对会屈服于斯大林的意志。
但是一旦问题上升到有关国家、民族的问题上,布琼尼又有勇气违抗斯大林。
然而,因为布琼尼已经是上个时代的残党了。所以他到底有没有能力准确的判断铁木辛哥现在的处境?
这就是最大的未知数了!
最终,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布琼尼缓缓的说出:“我支持斯大林同志。”
布琼尼的面色凝重,显然,这是他经过了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
朱可夫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他是真的很想骂街!这个老帅想了这么半天就想出个这?
如果是一般人,以朱可夫那个火爆脾气他可能当场就要吵起来。
可是,现在斯大林毕竟还在呢。再加上不管是朱可夫、铁木辛哥还是后来的罗科索夫斯基元帅都是布琼尼带出来的兵。
朱可夫只能勉强将火气压了下来!
眼见着大局已定,库兹涅佐夫就投出了自己那已经没有任何意义的一票。
就这样,他们亲手将铁木辛哥推向了绝境之中。
在接到统帅部的命令之后,铁木辛哥陷入了绝望之中。
他知道,这一战自己是断然没有胜利的机会的,斯大林的决定只不过就是让自己带着那一百多万军队去送死。
但!
他只能选择执行命令!
而此时的张作霖同样出现了判断失误。
他的失误就在于,他以一个统帅的角度考虑,他认为现在无论是自己还是铁木辛哥应该都明白,战争的胜负已分。
而且苏联还有比较广阔的战略纵深,铁木辛哥完全没有必要在这里跟自己死磕。
所以张作霖认为,铁木辛哥是一定会后撤的。
他哪里能想到?在这最关键的时刻,在种种原因的共同作用下,斯大林的判断压倒了那些真正的军事专家们的判断,让苏军做出了继续坚守这个送死的决定。
好在!
张作霖的身后还有一个强有力的人在撑着。
第466章 正确的接锅姿势!(加更来啦)
这么多天以来,陈启民在北京一直关注着前线的战局。在张作霖跟自己汇报说,苏军有可能会后撤之后,陈启民果断给张作霖发去电报,并警告张作霖一定要小心苏军的反攻!
张副总统迷糊了。
不会吧?
红色帝国好歹也是一个大国,国内也算是人才济济,他们不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吧?
直到陈启民对张作霖说:“相信我,我懂斯大林。他绝对不会让铁木辛哥撤退的。”
张作霖也不是一般人,他很快就明白了陈启民的意思。
于是,张作霖的战略就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他从开始准备去苏联圈地,转向准备跟苏军决战。
张作霖和陈启民的动作非常及时。也幸亏他们的动作及时,否则中国国防军还真就有可能吃个大亏。
因为在知道自己几乎没有胜利的希望之后,铁木辛哥元帅做出了一个非常疯狂的决定。
他决定主动对中国国防军发动进攻!
而且这一次进攻铁木辛哥上来就动用了全力!
如果这一战铁木辛哥失败了,苏军全军覆没的危险未必会有。但是即便铁木辛哥及时的脱离战场,之后苏军也就只能老老实实的躲在工事之中挨揍了。
这样铁木辛哥就更不可能带领部队坚持一个月的时间了。
可是铁木辛哥知道,这或许是自己最后的机会了。如果不这么做,他绝对无法完成斯大林下达的任务。
对斯大林的性格,铁木辛哥还是比较了解的。除非遇上了有可能威胁斯大林统治地位和国家安稳的事,否则斯大林是绝不可能承认自己的错误的。
如果铁木辛哥战败,那责任是谁的?
怎么可能是斯大林的?斯大林的指挥怎么可能出错?一定是铁木辛哥这个指挥官不合格!
反正不管怎么做都是一个背锅的命。
铁木辛哥觉得自己倒不如冒险搏一下,如果自己赢了。那么自然就是万事大吉。
如果输了,或许还有一条路。如果因为铁木辛哥擅自更改了斯大林的命令,而导致前线战败,那责任自然妥妥的就是铁木辛哥的啊!
可是这里还有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铁木辛哥真的遇上的是一场惨败。那么以斯大林的智慧应该很快就能明白,凭现在的苏军是打不赢国防军的。
铁木辛哥的行为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也算是替斯大林揽下了责任,而且还给斯大林盖上了一块遮羞布。
铁木辛哥希望斯大林能看在自己接锅的姿势无人能及的情面上,放过自己一马!
因为张作霖刚好做好了准备,面对铁木辛哥的进攻,张作霖当即决定跟铁木辛哥来一场对攻大战!
双方现在的坦克、强击火炮数量加在一起足有八千来辆。
这场二战前期规模最大的对攻大战就这样开打了。
张作霖指挥的国防军打法并没有什么新意,还是采用空地一体、步坦协同的方式,用绝对的实力碾压铁木辛哥!
而在现在,这一招恰恰就是铁木辛哥最无法招架的打法!
这种毫无花巧的打法拼的就是双方的硬实力!
当上千架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在天上盘旋着,战争的胜负就没有了任何悬念。
在战斗刚刚开始打响的时候,斯大林对铁木辛哥的表现还是非常满意的。
因为斯大林觉得,铁木辛哥之所以不敢坚守边境,是因为他过度的高估了中国国防军的实力,所以才心生胆怯。
说白了,斯大林就是觉得铁木辛哥怕了。
现在,被斯大林认为是怕了的铁木辛哥居然主动发起了决战,斯大林认为是自己的决定唤醒了铁木辛哥的勇气。
斯大林相信以铁木辛哥的能力,和英勇善战的苏军的实力,铁木辛哥这一仗即便不能取胜,也能将前线的形势稳定下来。
朱可夫没有这么多花花肠子,他的着眼点还在军事上。他似乎从铁木辛哥的决定之中看到了铁木辛哥的绝望。
可是!
朱可夫却无力扭转这一切。
一个小时之后,斯大林就察觉到不对劲了。
最高统帅部的墙上正挂着边境战役的地图,可是在战斗打响一个小时之后,斯大林能清楚的从地图上看到,明明是一场对攻大战,可是苏军的战线却在不停的后退。
难道是那个铁木辛哥又胆怯了?
斯大林仔仔细细的研究了铁木辛哥的命令,结果他发现铁木辛哥的指挥确实没有任何问题,而且铁木辛哥的指挥非常及时、判断的也非常准确。
可为什么苏军的战线就是无法稳定下来呢?
答案其实已经非常明显了,两个拳击手拼拳,而且都是在猛烈的进攻,为什么其中一方在不断得后退?
打不过呗!
直到这时,斯大林才意识到了,或许铁木辛哥和朱可夫都没有骗自己。现在的苏军确实不是中国国防军的对手。
又过了一个半小时之后,前线的战局似乎越来越明显了。
苏军战线再次向后退了很多,而且可以明显的看出,苏军后退的速度已经非常快了。
不仅如此,中国国防军的机械化部队还已经开始在苏军阵线之中穿插。
张作霖这是要对苏军进行分割包围!
再加上铁木辛哥给统帅部发回来的电报显示,苏军已经损失了大量的重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