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可是一火车的货物啊!还都是军用物资!
起初,山内四郎还不愿意相信这个消息的准确性,倒不是说这些军火有多么的多。
而是因为,他从前从未想过,陈启民在经历过一场大战之后,居然还能动用这么多的物资!
陈启民的实力超出了他的想象!
山内四郎不愿意相信这一点,于是他从不同的渠道反复验证消息的准确性。
最后,所有的渠道都向他证实了消息的准确性。至此,山内四郎就是想不相信也不行了!
旋即,山内四郎又想到了另一个问题,牡丹江市再往东可就是海参崴了!那可就是俄国境内了!
据间谍们报告说,那辆军列最后没有在牡丹江停留、卸货,而是带着物资继续向东而去。
山内四郎的额头冒起了冷汗,他开始怀疑,陈启民是不是要开始干涉俄国事务了?
山内四郎连忙跟斯莱通报了消息!起初,斯莱也不愿意相信,但是山内四郎说得斩钉截铁,完全一副不容置疑的样子。
而且,斯莱也通过自己的渠道,得到了一些模模糊糊的消息。斯莱至少可以确定,日本人的说法绝不是空穴来风。
最终,海参崴这个地名,让斯莱不得不重视起来。
斯莱始终怀疑,陈启民跟苏俄那边有某种合作关系。毕竟,双方的立场有很多看起来很像的地方。
俄国国内战争还没有分出胜负,东西伯利亚地区,是俄国白卫军的大后方,如果陈启民要在这里搞点大事,以图将吉林和苏联连在一起,那结果简直不堪设想。
俄国白卫军将毫无疑问得面临重大失败,列强对俄国的干涉也将彻底瓦解。
最终,斯莱决定还是宁可信其有!
斯莱最后还是决定,跟陈启民见一面。
早上,斯莱一大早就到陈启民的办公室拜见。这件事事关重要,斯莱一点都不敢怠慢。
在见到陈启民之后,斯莱甚至都没有时间跟陈启民寒暄,便向他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陈启民显得很惊讶:“这你们都知道了?”
说着,陈启民的眼睛似乎冷厉了起来:“这可是我军的重大机密,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见陈启民态度变冷,斯莱也有些紧张,他在来之前就已经预料到了,陈启民可能会拿自己刺探边防军机密说事儿。
于是斯莱便说道:“你们中国有句古话‘纸是包不住火的’,陈将军做出了这么大的动作,想要完全保密自然是不可能的。”
斯莱知道,这样的理由是说服不了陈启民的,于是便又加上了一句:“而且我想,陈将军应该也知道。我们大英帝国有一个朋友,而这个朋友,恰好又是一个对你们非常感兴趣的邻居,您的动作自然是瞒不过他们的眼睛的!”
第46章 斯莱中计
斯莱果断出卖了山内四郎。
虽然他没有明说,但是话里的意思,已经不能再明显了!
其实这种出卖盟友、甚至出卖情报来源,对外交官来说,是一种非常不专业的行为。可以说,是有违外交官职业道德的。
但是斯莱做出这样的事,却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甚至,他也完全不用担心,会有人来找自己问责。
毕竟,在欧战爆发之后,日本这个小弟已经越来越不听话了。他们妄图在远东继续扩张的野心,也越来越不加掩饰,英美两国对此都非常担忧。
这个时候,斯莱小小的坑日本人一把,对英国人来说,也算是一件好事。
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本对东北的野心已经不需要别人来替他掩饰了,斯莱说的,其实就是一个人所共知的事实。
反正陈启民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他就是要让斯莱亲口说出日本人参与其中。
陈启民故意冷哼一声:“谢谢提醒。”
斯莱知道,在吉林的日本人,未来的日子恐怕不会好过。但,这跟他又有什么关系呢?他现在满脑子想的都是海参崴。
陈启民见他的样子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于是,陈启民便说道:“放心吧,我这批物资,只不过是要送到绥芬河而已。”
斯莱皱了皱眉头,陈启民的解释,并没有打消斯莱的疑虑。
绥芬河是中国的边境口岸,也是距离海参崴最近的中国城市。绥芬河站,同样还是是中东铁路中,距离海参崴最近的一座中型火车站。
所以,陈启民说他将物资送到绥芬河,并不能说他就对海参崴没有想法了。甚至。。。。。。可能反倒更能说明陈启民对海参崴有想法。
斯莱问道:“我能不能问问,将军为什么要把那么多军用物资送到绥芬河?”
陈启民向后靠在椅子上,脸上似乎还带上了一点倨傲,他的态度让斯莱非常不满。
陈启民则完全不理会斯莱脸上的变化,他问道:“当然不能问,你有什么立场,问一个中国的将领,在中国土地上的正常行为呢?”
斯莱说:“那我换一种说法呢?中英俄三国同为协约国的成员国,您的行为已经让同为协约国成员的俄国,感到了紧张。我以这个立场,来请您给我一个,能安慰俄国人的理由呢?”
陈启民完全不吃这一套:“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俄国在去年就已经退出了协约国。”
斯莱说:“可是,俄国依然还是我大英帝国的盟友。甚至,现在的全俄临时政府,也在努力重新加入协约国。他们在去年那让人遗憾的行为,并不影响我的立场。”
“另外,需要向您强调的一点是。从今年六月开始,海参崴就成了协约国的保护领了。”
陈启民似乎是被说服了,他点点头说:“这个理由我勉强可以接受。”
斯莱伸手做了个请的动作。陈启民说:“因为我担心俄国的内战会卷入吉林。但是我也知道,在这个时候,并不适合做出太过激进的反应,否则,很有可能会引发一场危机。”
“所以,我送了一批军用物资到绥芬河。去支援那里的保安武装。这样,一旦俄国的战火烧到我国。至少在绥芬河,我还有一支准军事化的力量,能帮我争取调兵增援的时间。”
斯莱心中冷笑,别人说保安团是准军事武装,或许还有些说服力。陈启民说这话,谁敢信?
但是,陈启民的话确实合情合理。于是,斯莱只能说:“我必须提醒您一点,海参崴现在是协约国的保护领。任何针对海参崴的军事行动,协约国都不会坐视不理的。”
陈启民说:“我也提醒您别忘了。我们中国也是协约国的成员国,如果有人对海参崴发动军事行动。我也同样不会坐视不理。”
陈启民的话让斯莱一愣,一时间,他竟然没想明白陈启民的意思。
猛然间,似乎是福至心灵一般,斯莱想到了一个多月之前,那些突然出现在陈启民办公室的白人。
一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了,各大列强依然没有查清那些白人的真实身份。
也许。。。。。。
他们从一开始的调查方向就错了!
难道那些人是。。。。。。
斯莱的眼睛亮了起来,他问道:“我听说,陈将军这次送往海参崴的物资非常多。好像不止能满足当地保安武装的需要吧?”
陈启民说:“斯莱总领事,你怕是忘了我陈启民,是商人出身吧?”
斯莱的嘴角泛起了一丝笑意:“也就是说,如果有人出得起钱,你那些东西也是能卖的?”
“当然能。”陈启民说:“你也知道,我现在可是急需要用钱呢。这不?我听说,有人在西伯利亚发了笔横财,而那些人现在又恰好在海参崴!”
斯莱说:“那些人的横财可是来路不正呢,你也不怕那些钱财的原主人来找你的麻烦?毕竟,人家可是很强大的呢?”
陈启民说:“我有枪!我不怕!海参崴的那些朋友,他们的装备和训练都比不上我的人,他们能做得到的事儿,我相信我也能!”
斯莱继续问道:“你跟那个原主人可是很像呢,如果你不这么做,你们未来或许会成为朋友,甚至是兄弟。”
陈启民说:“可惜,他是个恶邻,而且一直惦记着我家这点家底。咱们注定就只能是敌人!”
斯莱哈哈大笑,他觉得自己这一趟或许真的没白来。今天同陈启民的谈话,让他获益匪浅。
斯莱觉得,东北亚的这一大乱局,或许有了破局的方法。
英国对华利益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和中国的南方。英国的利益,跟陈启民没有直接的冲突。至少,在陈启民有足够的实力走向全国之前,他们没有冲突。
但是,陈启民却似乎能帮英国解决东北亚的困局。
似乎。。。。。。
斯莱为英国的对华政策找到了一个新思路!
甚至,斯莱还为英国的东亚战略找到了一个新思路。
只可惜,他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完全落入了陈启民的陷阱中。
斯莱笑着说:“那我就祝愿陈将军生意兴隆了。如果陈将军的生意遇上了些麻烦,不妨找我聊聊,或许,我能帮陈将军出出主意也说不定。”
“毕竟,我自认为也是有点经商头脑的。”
第47章 真·搅屎棍
回到英国驻哈尔滨总领事馆,斯莱的思路似乎更加的清晰了。
他似乎能理解了,为什么在明知陈启民的阶级立场,跟大英帝国完全是对立的情况下,国内依然不愿意出手遏制陈启民。
甚至,国内还隐隐有些想要阻挠自己遏制陈启民的想法。
原来,是因为国内早就看到了陈启民的价值啊!
对英国来说,最好的局面就是,全球的任何一个区域都没有真正的霸主在。这样他们才能攫取更大的利益。
从前,满清通过洋务运动出现了回光返照的迹象。英国就立即扶植日本打击满清。后来满清废了,俄国人又打起了远东的主意,英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