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斯大林的判断似乎没错,毕竟1979年之前的波斯是什么样的?大家或许多多少少都有点印象,那时的波斯无疑是不符合他们的信仰的。
然而,那时的波斯其实和大多数所谓的滋油皿煮国家一样,都有一个共同的毛病。
那就是上下层分裂特别严重,人们眼中“开放”、“自由”的波斯,其实只是上层人士的波斯。底层民众依然渴望从宗教中找到自己的乌托邦。
所以波斯才会发生1979年的那件事。
同时,波斯的宗教领袖和其他国家的宗教领袖不大一样,他们的家国观念明显更胜。这或许是因为他们还记得自己的祖上是个多么强大的民族的原因。
在历史上巴列维的宗教领袖们也不是没有跟王权有过和睦相处的阶段。
在原本的二战中,为了对抗英美巴列维王朝和德国的关系非常亲密,也因为这个原因礼萨汗在英美的压力下退位,将王权交给了自己的儿子。
在那之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为了共同对抗英美的压力,王权和神权进入了相对和平的阶段。
双方的关系变得不好,还是因为巴列维王朝的二世国王进行了全面西式的改革,而且为了亲近西方不惜出卖自己国家的主权利益,才让王权和神权变得再也无法和平共处。
所以,当国家进入危亡的时刻,巴列维王朝的宗教领袖们没有给礼萨汗捣乱,而是全力支持了礼萨汗的政策。
同时,他们的背书在巴列维王朝的内部依然有非常大的影响力。
这种影响力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在整个世界上都赫赫有名的契卡特工们在巴列维王朝遭到了重大的打击。
因为巴列维王朝在陆地上采用了相当严密的防护。所以契卡特工们往往会选择用空降的方式进入巴列维王朝。
然而,当他们落地之后面对的并不是斯大林希望的愿意反抗的人民,而是落地成盒的命运。
这么反复来几次之后,就是斯大林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计划看来是行不通的。
最后,斯大林只能干脆命令苏军出动运输机直接向英属印度空投军官、政工干部和技术人员。
苏联现在采用的主力运输机是里2运输机,这种运输机是仿制的美军DC3运输机,这种飞机的最大航程在2600公里左右,完全可以从苏联起飞,横穿整个波斯直接空降印度。
巴列维王朝的空军在苏军面前那就是样子货,他们就算整天在巴列维王朝的上空飞来飞去,巴列维空军也没有抵抗的能力。
之前斯大林之所以没有用空运的办法,主要还是因为他吃过中国空军的亏。
他知道自己的空军可以在波斯人面前猖狂,但是遇上中国人也只能该成盒就成盒。
如果自己真把礼萨汗惹急了,让人家把中国空军放入自己的领空,那这条空中路线不仅不再安全,甚至可能会成为一条死亡航线。
可是!
现在局势如此危险,斯大林也顾不上那么许多了。
然而,斯大林运输的这批政工干部怕是赶不上达卡之战了。
在中国国防军摸清了英印军的打法之后,英印军很快就要抵挡不住中国国防军的进攻了。
在1942年1月26日,中国国防军对达卡发动了总攻!
第561章 急转直下!
达卡城之战即将迎来终局,所有人都知道英印军不是中国国防军的对手。
曾经,他们仗着苏军的战术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当中国国防军认真起来之后,他们就很难再取得战果。
中国国防军和德军可不一样,德军还有比较明显的弱点。而中国国防军基本没有,是妥妥的六边形战士。
用针对德军的战术跟中国国防军对着干,或许能在一时稳定住局面,但是时间长了,打不过也是正常的。
英印军和整个盟军都想明白了,他们需要趁着这段时间好好的武装印度,并且让英印军和苏联进行更进一步的合作。
反正印度还很大,还可以一点点的拖延中国国防军的进度。
为了堵截苏联向印度派更多的人,中国空军应巴列维王朝的邀请进驻巴列维王朝对苏联空军的运输机展开堵截。
这些都是小事儿。
甚至,就连达卡失陷恐怕对英印军和盟军来说都不是大事儿了。
真正的大事,是在这一天盟军在三处战场上同时失利!
首先是达卡,达卡之战在这一天正式结束,这个早有预料没有什么可说的。
另外就是一件同样早有预料的事情,新几内亚岛之战拖了这么久终于到了彻底结束的时候了。
起初,在麦克阿瑟想起来自己还可以用游击战术来跟日本人对抗的时候。
美澳联军确实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甚至一度还在新几内亚岛之中重新建立起了防线。
然而,在日本陆军在得到了那些高官的补充之后,战斗力似乎立刻就上来了。
面对美澳两国的联军他们变得非常的悍勇,甚至很多地方日本军队完全就是拿人命填下来的。
美澳联军哪里见过这样的打法?
前面有天险?有敌人的工事?
没关系,只要倒在前面的尸体够多,无论多么高的天险和工事都可以翻越。
这样的战术给了美澳联军非常大的震撼!
在这种悍不畏死的打法之下,美澳联军只能丢下二十多万士兵的性命仓皇的逃离了新几内亚岛。
甚至,日本人还对澳大利亚展开了登陆作战,如果不是美澳联军早有准备,这一战怕是能让日本人直接突入澳大利亚本土。
不过,即便如此美澳联军也不好受。因为西澳大利亚地区已经越来越不平静了,西澳大利亚地方已经连续出现了很多起大规模的人口失踪案,失踪者还大部分都是成年男性。
更重要的是,这些人都曾经有过在日资企业下工作的背景。
这些人去哪了?
不知道;但是这些人想干什么?恐怕一点悬念都没有。
现在,澳大利亚的局势空前紧张!
因为现在日本在两地同时登陆的可能性正在无限增大!
而美澳联军对西澳大利亚的防御力量却非常之弱。
种种因素加起来,澳大利亚是真的危险了!
另一边,苏联的情况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基辅之战几乎也在同一天结束了。
结束的原因非常简单,就是因为德国人的空降兵完成了对基辅的包围。
苏军在基辅本就没有多少群众基础,在全城被包围之后,城中更是爆发了乌克兰人的武装起义。
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之下,苏军在基辅的防线全面崩溃!
随着基辅的沦陷,整个乌克兰几乎再也无险可守。
不仅仅是乌克兰,在波罗的海三国地区,苏军同样遇到了德军和当地反抗武装的双重打击,现在已经节节败退。
苏联战场上也不是没有好消息,在东线战场上,铁木辛哥手中的兵力已经达到了500万人。
对面的张作霖手中的兵力也不算弱,高尔察克在拿下了叶卡捷琳堡的军工生产线之后,他对这一战的热情明显高涨了很多。
在之前,高尔察克秉承的是跟陈启民一样的思路。在战事没到那一步之前,不会将新兵送上战场,现在开战已经超过了半年的时间,高尔察克手中的新兵也都经过了足够的训练,已经可以拉上战场了。
现在,他已经为张作霖贡献了两百万大军,此时,张作霖的手中也有了400万大军!
如果不是高尔察克还要留着部队防备美国人可能的攻击,张作霖手中的兵力将更加的强大。
铁木辛哥借着兵力的优势暂时稳定住了局面。而且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战时动员,苏联的军工业终于迸发出了全部的威力。
虽然还是没有空中优势,可是苏联已经像历史上一样用大炮兵主义来对抗中国国防军。
喀山之战变得越发的焦灼,不过也正因为如此,喀山似乎越来越难以分出胜负了。
按照盟军和协定国的预计,这一战恐怕要到42年中期才会有一方坚持不住。
不过盟国的坏消息并没有就这么结束,直布罗陀之战也进入了新的阶段。
德国和盟军都在不断的向直布罗陀增兵,德军仗着自己的空中优势对盟军的登陆舰艇展开了残酷的轰炸,这让盟军支援直布罗陀的力度正在不断的减缓。
眼看着双方的力量对比差距越来越大,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虽然现在盟军还能勉强维持住局面。
可是!
一旦盟军找不到新的办法,直布罗陀的沦陷就只是时间问题而已了。
1942年的第一个月还没有过去,可是局势已经急转直下。
盟军之前勉强维持住的看似均势的局面,才坚持了两三个月的时间就有了全线崩溃的危险。
对盟军来说最危险的情况就是盟军开辟第二战场的努力并没能让苏联从危机之中解脱出来。
苏联的压力正在不断得增加,而因为中国对印度的攻击,盟国的力量正在不断的萎缩。
1942年才刚刚开始,战争却似乎有了即将分出胜负的迹象。
协定国的人们同样都是欢欣鼓舞的,这些国家基本上都是后发国家,也都被现有的国际秩序所束缚着。
眼看战争的天平在不断得倾斜,他们仿佛能看到自己的国家正在走向另一个巅峰,自然是兴奋异常。
就是再这种情况下,丘吉尔、斯大林和罗斯福决定必须来一次紧急磋商。
如果他们再不想出新的办法,他们可能就真的完了!
第562章 各自的隐忧!
要说三国领导人之中谁是最着急的?
表面上看起来可能是斯大林,因为在英美苏三国之中,苏联是唯一一个本土正在遭到攻击的国家。
可是实际上呢?
最着急的人是丘吉尔!
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