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谓的别人听不见的声音,指的就是来自底层民众的诉求。
这么一看,是不是有内味儿了?
没错!这位确实算是一位左翼政治家!
除了罗斯福新政之外,他最大的成就有两件事。其一,在原本的1944年他曾经访华并面见过常凯申。
回国之后,他对常凯申表现出了极大的失望,他曾在发给罗斯福的电报中说道:“我们对蒋介石的支持恐怕是一项短期投资,他实在没有治理战后中国的智慧和政治力量,战后中国的领袖大概将会通过政治变革或革|命的方式产生出来。”
他的访华促成了美军观察组进入华北,一方面减轻了美军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打破了常凯申对敌后根据地的封锁。
其二,他曾经因为反对同苏联交恶而同民主党决裂。
作为一个一生都致力于给美国的农民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的人,怎么可能容忍美国和苏联这样一个几乎近在咫尺的敌人交恶?
于是,在战后他就因为强烈的反对同苏联交恶而被人称之为“斯大林主义的走狗”,最后也因此被杜鲁门解职。
然而,他作为一个政客不成熟的一面就展现出来了。在1948年他以进步党候选人的身份竞选总统,他提出:要同苏联展开更加紧密的合作,并且由联合国统管对外援助和裁剪军备。
无论是他以进步党的身份参与竞选?还是他提出的政策都能看得出来,他身上理想主义的色彩太浓厚了。
所以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他只获得了100万张选票连一张选举人票都没有获得。
然后,这个半路出家的政客就这么永远的退出了政坛。
然而!
在原本的历史上他的思想是无法影响美国的,可是现在当罗斯福不得不辞职之后,他就有机会了!
第601章 饿鬼道!
现在看来,一个左翼鸽派美国总统的出现几乎已经成为了定局。
虽然美国的资本家和军工寡头们非常不希望这件事情发生,因为华莱士的上台是非常有可能让他们损失大量的利益的。
但是在短时间之内他们也没有办法将这个人从副总统的位置上运作下去,只要在东西伯利亚之战结束之前,华莱士还是副总统,这件事几乎就无可挽回。
可是那些人也没有放弃,他们千方百计的希望李奇微能坚持更长的时间。
李奇微也非常无奈,他能有什么办法?他现在手中的给养已经不足五天了。
再这么下去,他的部队很快就会出问题。
这时,李奇微也知道他的部队唯一的活路就是向南走。而他的部队之中注定有大部分人是无法活着走到那里的。
沙俄军队明显也是知道了美军的困境,他们也不急着跟美军拼命,而是不停的往后撤。
沙俄军队的装备虽然多多少少有点万国造的意思。但是他们确确实实和中国国防军一样装备了大量的车辆。
因为国力的原因他们没有实现机械化,但是摩托化还是实现了的。
相比起重装备和车辆都比较匮乏的美军,沙俄军队的机动性无疑是要强得多的。
李奇微就是使出了吃奶的力气也一样追不上他们。
无可奈何之下,李奇微只能下达了一条堪称屈辱的命令。
他命令一半的士兵留下来准备向沙俄人投降!
有一半的美军投降,李奇微就能省下一半的给养,他的部队就能多坚持四五天的时间。
这样,他就有能力带着自己的部队摸到沙俄的城市之中,到时候他的部队或许还有的救。
可是这样一来,两百多万美军向数量比自己还少的沙俄军队投降
这绝对是一种耻辱!
很多人到沙俄的领土上来,就是为了和中国人决一死战的。可是他们还没有见到中国人,就被迫要向中国的小弟投降
他们一时之间难以接受!
但却也只能服从命令!
当李奇微带着剩余的部队前进的时候,留下的部队手中就只有半天的口粮。
为了让俄国人能尽快接收这些人的投降,李奇微想尽了一切办法通知俄国人他们有一部分部队正要投降。
罗斯福也通过阿根廷向高尔察克传递了消息。
本来,他们以为高尔察克会欣喜若狂的去接受那些俘虏。
在他们的印象中,高尔察克还是那个敢于同苏军硬碰硬的狠角色。
可是他们忘记了,时过境迁了!现在的高尔察克早就不是当初的那个人了,多年以来的独裁已经完全改变了他。
在高尔察克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怀疑。
如果真的有这样一支部队,如果他们真的是心甘情愿的想要投降。他们为什么不用通电的方式来通知自己?
他们为什么还要用这种遮遮掩掩的方式向自己传递消息?
所以高尔察克根本就不相信这个消息的真实性!
事实上,高尔察克还真就是想的太简单了。美国现在急需要将前线美军战败的消息掩盖住,哪怕只能将这个消息掩盖很短的一点时间也可以。
总之,他们不能在还没做好换总统的准备的时候,就让美国人知道这个消息。
而美国可是有不少民间电台的,如果李奇微他们用通电的方式,那就等于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了这个消息,他们还怎么掩盖这件丢人的事儿?
美国人或许也没有想到,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细节葬送了他们的大军。
高尔察克因为怀疑,所以没有立刻派出部队去接收美国人的投降。
而是等到了五天之后才让部队去查看情况,他的想法很简单。
如果那里真的有一支弹尽粮绝的军队在,那么以东西伯利亚的寒冷和物资的匮乏,五天时间足以让这支部队的战斗力全都化为乌有。
到时候他的部队过去,看到的估计就是一支像鬼一样的部队。
事实上,高尔察克的部队过去的时候,看到的真就是一副人间地狱一样的场景。
那些美国人还在那里等着!
对那些美国人来说,让他们在这里向沙俄人投降是他们接到的最后一条命令。
同时,在广袤无垠的东西伯利亚雪原上。根本没有任何一处能让他们这么多人活下去的地方。
当然了,也有一些个人英雄主义比较浓的人,在当天的口粮吃完之后,发现俄国人还没来,他们立刻就意识到了事情不会有那么简单,很多人都选择了脱离部队自己去找活路。
但是这样的人在哪里都是少数。
除去那一部分人之外,有多达数万人死在了东西伯利亚。
本来,五天的时间应该不至于饿死人。毕竟人的身体最多能坚持七天不吃饭。
可是!
这里可是刚刚从冬季走出来的东西伯利亚啊!
这里的晚上依然非常寒冷,寒冷会加大人的热量消耗、同时也会让人的抵抗力变得更弱。
最严重的是,在部队断粮第三天之后,这里发生了骚乱。有很多人都认为,自己的同伴还藏着食物只是不愿意拿出来分享。
本来军官们还想着要镇压事态,可是军官在那些饿急了眼的人眼中就是一群藏着食物的人。
他们说出来的话自然不会有人信服!
人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脑子是无法思考别的东西的,同时也没有人能冷静的思考任何问题。
于是,在第四天下午,这里展开了针对军官的大规模谋杀。更有甚者,在发现军官那里也确实没有食物之后,顺便还用刀在那些已死的军官身上割下了一块肉。
好在,这样的事并没有大规模的发生。否则当沙俄军队赶到的时候,他们看到的就将是大规模人相食的悲惨世界了。
不过即便如此,这里发生的一幕幕也让沙俄的士兵们出现了很多心理问题。
就像高尔察克预料的那样,当沙俄军队赶到的时候,这帮子饿兵根本就没有任何想要抵抗的想法。
他们只知道,这群沙俄人来了,他们就有饭吃了。哪怕他们以后都将作为俘虏而生活下去,他们也心甘情愿。
而美军营地之中的惨状,也被以为沙俄的随军记者用相机和文字完美的记录了下来。
第602章 鄂霍茨克!
沙俄的记者忠实的记录下了美军士兵们为了能比自己的同伴先一步领到粮食,而疯狂的攻击、踩踏自己战友的情景。
他们也记录下来美军士兵犹如恶鬼一般的样子,甚至他们还记录下了美军营地之中那些残缺不全的尸体。
他们的照片将美国和所有盎撒人所谓的文明狠狠的踩在了脚下!
当这些照片流入世界的时候,也不知会掀起什么样的轩然?
而现在,在东西伯利亚的另一边,李奇微也已经带着部队穿越重重艰难险阻向着鄂霍茨克前进。
鄂霍茨克在历史上曾经是俄罗斯人在远东太平洋沿岸建立的第一个定居点。
这里也是远东太平洋地区曾经的渔业和皮毛产业的中心之一。
可是现在的鄂霍茨克却已经没落了,到了二十一世纪这里几乎要变成一个小乡村了。那时这里将只剩下三千多人。
然而,这处地方却堪称是远东地区的一个分水岭一样的地方。
在鄂霍茨克以北几乎没有什么大城市,俄国人可以随便的坚壁清野。
可是在鄂霍茨克以南不远,随着气候的转好和植被的增多,人类活动的足迹越来越多,俄国人想要坚壁清野将越来越难。
更重要的是!
到了鄂霍茨克,中国的外东北就近在眼前了。
事前,无论是高尔察克还是陈启民都不认为李奇微的部队能走到中国的外东北。
哪怕走到了,他们也将成为一群恶鬼一帮的残兵败将,根本不可能给中华联邦精锐的边防部队造成任何麻烦。
可是!
他们是真的没有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