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对信方如此主动后撤,武田晴信有些迟疑,便询问山本勘助道:“堪助,这小笠原信方是什么意思?”
山本勘助看着远处的长洼城,开始思考起来,这小笠原信方完全不惧被切断联系,可见早已经准备好了。
他看向阵马奉行原昌胤,问道:“昌胤様,你可见过小笠原家那支流镝马队,还有其他的马队?”
原昌胤回道:“周边已经检查过了,并没有马队残留的脚印。”
山本勘助皱眉道:“小笠原信方难道把马队都留在了城内,可这样就丧失了马队的优势。
不对,昌胤様,你得派人继续往北边查,看看他的马队是不是朝着北信浓去了!”
山本勘助连忙对武田晴信说道:“主公,这户石城守将名叫岩下一中、岩下一清和岩下一龙,乃是小笠原信方的旧友。
守卫前山城的是神津贤良,乃是笠原清繁的家臣,而望月城守将是祢津胜直。
再加上长洼城是小笠原信方亲自镇守,唯独少了真田家。”
武田晴信睁眼看向山本勘助,说道:“你是说,真田幸隆率领小笠原家的马队北上了。”
山本勘助点头道:“如今只有这么一个猜想了,想必小笠原信方设立防线的时候已经考虑到这种情况,也知道北信浓国人的情况。
他怕北信浓国人导向我们,所以不惜以自身安全为诱饵,吸引我军在小县、佐久郡布阵。”
武田晴信点头道:“那你觉得如何做?”
山本勘助想了想,郑重道:“主公,长洼城不似户石城、前山城那样险峻,强攻一次试试,若是能拿下,亲贼就先擒王!”
武田晴信笑道:“好,就这么办!”
随着武田晴信挥动手中的军配,武田家本阵开始出动军势,前往长洼城。
而同时,武田晴信让武田信繁率领饭富虎昌的赤备前往筑摩郡,帮助马场信春守卫深志城。
下午时分,第一波进攻长洼城的武田军已经抵达,领兵大将乃是小幡虎盛。
小幡虎盛同父亲上总入道日净一起开始追随只有十九岁的武田信虎。
当时正是信虎十分积极地准备统一甲斐的时期。据说日净一上任就被任命为镇守一方的大将,从这件事可以想见其武勇非常。
这个尽心辅佐信虎的日净,在镇压武田氏族今井信是的叛乱时不幸战死。因此虎盛继任家督的时候,只有十四岁。
在信玄时期,外号“鬼虎”令敌人闻风丧胆。他三十余次临战,身上代表武士荣誉的伤疤有四十余处,是一名经历百战的猛将。
待备队休整一番之后,小幡虎盛就让先锋进攻,为大部队趟路。
长洼城的地势并不算高,经过信方的修缮,长洼城前有三道防线,最前面一百步,有一道木栅栏,退后到三十步是一堆鹿角,城前三五步是一道插满了竹子倒刺的壕沟。
小幡备队的先锋很快就冲到了木栅栏前三十步的地方,早已经准备好的五十名铁炮足轻列队开始射击。
小幡备队的先锋虽然准备了木楯,但是很快就被打烂了,出现了伤亡。
但是先锋里的武士们纷纷叫喊,督促手下足轻继续向前。
很快,铁炮足轻打完后就迅速往后方撤退。
一队小笠原家的足轻在武士们的率领下,在木栅栏的后方严阵以待。
小幡备队先锋剩下的七八十人傲娇着冲到了木栅栏前,双方隔着木栅栏互相捅刺。
后面小幡虎盛率领自己的备队赶到,加入了战斗,小幡虎盛一到,他的手下士气大振,小笠原家伤亡开始猛增。
而不少小幡备队的足轻或是武士开始翻越木栅栏,冲到里面去作战。
城里的信方一看事不可为,立刻鸣金收兵。
守在木栅栏后面的军势立刻往回撤退。
小幡虎盛留下一队人,破坏木栅栏,其余人继续追击后撤的小笠原军。
到了三十步的地方,小笠原军到达鹿角前,这鹿角摆放可不是随意的,想要冲过去要么就是抬起鹿角搬走,要么就得绕着进去。
就像现在公园里排队买票那种绕来绕去的那样,像一条弯曲的马路或是河道。
小笠原军很快就绕了进去,撤回城里。
而小幡备队到达之后,他们竖起木楯,想要去搬那些鹿角,但是城楼上的铁炮足轻和弓足轻开始射击。
上去搬运鹿角的足轻们惨叫着倒在地上,或是即刻毙命。
小幡虎盛大恼,连忙喊道:“火把,丢过去烧鹿角!”
很快就有武士带领拿着烧起来的火把在木楯的掩护下去点燃火把。
但是那武士靠近一看,连忙带着人撤回来。
小幡虎盛差点就要拔刀砍了这名武士。
那武士急忙喊道:“主公,那鹿角上抹了湿泥,根本点不燃。”
小幡虎盛暗骂一声卑鄙,喝道:“我们是甲斐的勇士!诸位,让这些信浓软蛋看看我们甲斐武士的勇武,冲过去!”
随着小幡虎盛的激励,一帮子人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嗷叫,小幡虎盛第一个拿起一块木楯,冲向鹿角。
他的家臣岂能落在身后?他们纷纷领兵冲锋在前,冲向鹿角。
他们一靠近鹿角,城楼上的小笠原军就开始射击。
“咻!”
“噗!”
一支三角箭头的重箭射中了小幡虎盛的肩膀。
小幡虎盛痛叫一声,引起了家臣们的注意。
那些家臣高呼“保护主公”,拉着小幡虎盛撤退。
信方一看,大喝道:“出击!是时候展现我们信浓武士的勇武了,杀光甲斐猴子!”
战国一足轻的野望
第一三九章 大筒大铁炮
武田家第一次进攻死伤近百人,可谓伤亡不少,大将小幡虎盛中了一箭,这箭头乃是三菱形状。
这是模仿的秦国箭镞,可破甲。
小幡虎盛退下来的时候,武田晴信带着家臣们前来探望。
拔出这箭头,差点就要了小幡虎盛一条命,他因为失血比较多,昏睡了过去。
医匠对武田晴信表示小幡虎盛的情况并不是很好。
武田晴信紧皱眉头,说道:“不管要什么我都可以给你,但是一定要治好小幡山城守。”
医匠面露难色道:“武田殿様,在下也只能尽量去医治。”
这一下一股凝重的气氛萦绕在所有人的上空。
武田晴信沉默了一会,说道:“我过会再来看看。”
随着武田晴信的离开,医匠才松了一口气。
他们又回到了幕府里,武田晴信坐在上方,说道:“诸位今日都见了,想想怎么突破过去。”
鹿角摆成迷宫样的阵仗,在战国是经常用的,不过那都是竹子做的,信方比较狠,用比较重的木头烧了一下,然后抹上湿泥,如此又硬又重。
这抬起来比较费力,又遭遇铁炮和弓箭的双重打击,反到成了坚固的防线。
山本勘助笑道:“馆主様,那鹿角摆的很规整,虽说很有震慑力,但是也给了我们一个机会。
我们可以绑一些竹排,然后抬上去,铺出一条路来!”
武田晴信闻言大喜道:“哦!是极,小笠原信方肯定不会想到自己有这样一个破绽。”
很快,武田晴信分出杂兵们前去看法竹子,至于木头砍倒之后还要加工浪费时间,竹子反而快一些。
就这样,两天内,武田军打造了大量的竹排。
这一次由大将多田满赖领兵出击。
多田满赖是板垣信方的下属,也是“甲阳之五名臣”之一,人称“杀鬼豪杰”,传说曾经在甲斐山斩杀了地狱鬼使。
另外还有一个特别的外号叫“三八郎”,大概是他的小名是“三八”吧。
多田满赖被称为了夜战高手,曾经在天文九年二月的小荒间合战中,武田军依靠多田满赖的建议下利用残雪掩护,发动夜袭,完胜了村上义清军,并因此受到提拔。
多田满赖的传奇色彩很浓厚,但是记载他的资料很少,虽然他和横田高松、原虎胤、小幡虎盛四人被武田信虎赞扬为能够率领足轻部队的将才,但是相对于另外几个人来说,他显眼的机会总是少得太多了。
多田满赖稳扎稳打,很快就攻破了木栅栏防线,到达鹿角防线。
他让前排准备不少木楯,同时也让人准备了厚重的竹束。
铁炮弹丸打在竹束上并不能像一下能打穿的木楯,需要好几枪才行,多田满赖大喜,立刻让人回去告诉武田晴信多造竹束。
紧接着足轻们抬着竹排搭在外围鹿角上,如此有了一个斜坡可以上去。
多田满赖立刻让人抬着竹束上去,后面的足轻立刻抬着竹排上前,这一下往外面放竹排,不少足轻露出了身体,被铁炮或是弓箭射中,出现了伤亡。
不过好在第一批竹排已经放在了鹿角上,铺出了一条路来。
城里的信方看的恼怒不已,怒道:“准备大铁炮!都给我轰烂!”
身边的旗本武士立刻离开,跑去找到大铁炮队,三木为了姓氏和知行地,那是拼了命的做。
在战争爆发前,他造了五门大铁炮,因此得到了信方的赐姓,以及二十石知行地。
如今的三木叫做大筒三木。
在江户时代流行的大筒,在战国时代则被直接称为“大铁炮”。
所以信方将大筒作为三木的赐姓。
大筒其原意最初就是专指这类大型化的火绳枪。在德川幕府的统治下的条条框框中生活惯了的人们习惯于把事情分门别类,对号入座。
在当时的火器分类中,发射十匁左右弹药的铁炮被称为中筒,而发射三十目以上弹药的则称为大筒。
不过到后来日本人将所有的古代大型火器都用大筒这个称号来一语概括,所以造成了很多人的误解。
匁是“两”之简字。重量单位(日本汉字),相当于一钱,重三点七五九克。大型火器则常用“目”,也通匁。
大筒因为采用的是火绳枪式的击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