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个文明寂灭,五个巨大光柱直冲月球。
毁灭的视频播放完毕,大屏混坠入黑暗。
黑色代表肃穆,黑色代表毁灭。
一行行白字逐渐从黑屏中浮现,显示的是火星文,不过下方已经同步翻译出了华文。
“宇宙中无穷神秘。”
“智慧生物,就是其中的奇迹之一。”
“智慧的诞生充满着奇迹。”
“看到那蓝色的光柱了吗?“
“那应该就是智慧诞生的源头。”
“我们无法去直接证明这个结论,我们也不理解其中的秘密。”
“但是,这也是我们思索许久,最终觉得这应该是我们身上唯一值得它们花费巨大代价获取的东西。智慧生命对于智慧,从来都不嫌多。”
“我们种植粮食饱腹。”
“他们种植我们,收割智慧。”
“如果有可能,希望后来人,你们能弄清楚这其中的答案。“
“这也是我们唯一能够给后来人提供的线索。”
画面到此戛然而止。
黑底白字,就这样停滞在屏幕上,非常的刺眼。
人类种植粮食饱腹,它们种植我们收割智慧,荒谬,何等的荒谬和刺眼,什么时候智慧,也能被收割了?这突兀而荒谬的猜测,刺激的参与会议的所有人不敢置信。
如果说有足够的证据还能说服他们去相信这种猜测,但是,关键是对方也是猜测,而且是堂而皇之的告诉他们没有证据。
而先前一直有所疑惑的程翔,此时脑子里有些恍然,同时反而长长松了口气,似乎终究是找到真正的答案了。
这让周围众人非常不解。
“程首席?”
“您这是?”
程翔看了看众人,脸上却是带着一丝轻松,“就如同你们心里想的一样,他们这种没有证据的猜测,却是最贴近现实,最符合逻辑和真相的。”
“只有智慧,才是智慧生命的永恒追求。”
“可是!”有人无法理解,赵荣浩也是难以接受这也的推理,想反驳,却被程翔伸手制止了。
“先等我说完。”
“你们知道,智慧,是如何诞生的吗?”程翔抛出了一个陌生的话题。
智慧是如何产生的。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
“这……”有人想开口,却发现哑口无言。
这种级别的问题,回顾上下五千年,恐怕也没人能说得清楚,更遑论他们了,人类作为地球上最顶尖的智慧生物,对使用智慧已经熟悉到麻木,但是,被问起智慧是如何诞生的,却是尤为陌生。
这是一个最熟悉不过的陌生话题。
对于提问后的沉默,程翔早有预料,缓缓站起,安慰性的一笑,“大家不要不好意思,这个问题,在座的大家回答不出来,非常的正常。”
“就像曾经,天天树上会掉苹果,但是,也只有一个人从掉苹果中找到了万有引力。”
“智慧是怎样诞生的,这个话题,就算要我来说的话,也没办法拿出确凿科学的理论。”
“不过,我想说的重点不是这个,我想说的是,在这方面,我做过类似的研究,刚好能够和这个猜想进行印证和深挖,所以,在这里,刚好拿出来给大家分享一下。”
智慧实验?
这也行?
果然,众人一对眼神,程首席说话必有根据,只要是嘴里出来的话,哪怕描述的再不确定,也是有深厚的实验和理论依据做支撑的。
根本不是满口胡诌。
第一一九章 培植体的异常(求订阅求月票)
“在正式话题之前。”
“先说个大家熟悉的东西。”
“大战刚刚停下,大家应该对使用紧急维生装置后,人体修复的技术应该还有印象吧。“程翔快速讲到。
程翔这征求性的语气刚刚落下,立刻就有与会人员抢答道,“当然了,那种技术,我现在回想起来还历历在目,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说实话,我从来就没想到,竟然会有这样的技术,将人类的脑子封存,然后取出来,装到另外一具培植出来的身体上。”
“而且,整个手术过程竟然那么短暂,太不可思议了。”
“有这种技术存在,如果放在医疗领域,估计可以治愈人类绝大部分疑难杂症。”说话的人即便说完还是一脸唏嘘,似乎连刚刚人类被养殖收割的阴霾氛围笼罩的情绪都消散不少。
其他人脸上,也被这说法兴起一股笑意。
程翔没有否定对方的说法,而是接着说道,“那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
细节?
温自强这时候有些明白了,“程首席,是更换脑子?”
“对。”程翔点点头。
得到程翔的肯定,温自强立刻回忆起更多细节,“我记得当时程首席您提过一句,说这些培植体没办法产生智慧?”
“没办法产生智慧?”
温自强仿佛抓住了重点,双手握紧了椅子的扶手。
“对,就是这个,培植体不能产生智慧。”
“这是个非常奇怪的现象。”
“而且这个现象,我现在可以深入给大家讲一讲,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这个现象,不仅仅在人类身上出现,在我们制备人体整体组织培养前,我们在动物身上也做了大量的实验。”
“动物也有智慧,只不过它们的智慧比人类要低,不完善,但是,依然具备智慧。”
“但是同样,通过培植技术完全复制出来的培植体,也一样完全没有智慧。”
“意识呆滞,只具备基本的电位反应,像机器更甚过生命。”
程翔的话仿佛打开了一个陌生的大门,这是一个匪夷所思的现象,智慧,不是与生俱来的吗?为什么培植体就没有,培植体和原生的有什么特别的?
“可是,程首席,按照您这么说,我记得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那些克隆生物为什么例外?”有人立刻举出了反例。
“克隆羊虽然活的不久,但是,确实有一定智慧的。”
这个提问,也代表了现场大多数人心中的疑惑。
程翔却不以为意,笑道,“这里有两个不同的概念,培植和克隆,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众人一愣,转而听的更加专注。
“克隆,是音译过来的字,意味着基因复制。但是,事实上,这种技术,并不能从始至终保持克隆体DNA和现存母体的DNA完全一致。”
“基因在自然装配过程中,总是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发生装备错误,进而发生了变异。”
“克隆体,确切的说,和培植体最大的区别就是这里,克隆只是在宏观的性状表达上会非常相似,但是,深入的基因级别,不能保证克隆体和母体机体在重要组织上的DNA完全保持一致。”
“而且,克隆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大家可以看到,克隆生物虽然可以存活,却是奇怪的寿命非常短暂。”
“免疫力异常的低下,总是各种疾病缠绕。”
“明明是一样的基因构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到底哪里不对?”
“是技术的不成熟?”
“还是什么?”
“这个问题不仅仅在上个世纪被列为一个谜题。”
“至今也是,无人能解。”
“而如今培植体异常情况的出现,让我想到了另外一种可能。”
“培植体技术,脱胎于自体器官培植技术,但是比自体培植技术难度更高。”
“说是培植,其实是真正的人体打印。”
“最初的时候,简单的人体培植,无法容纳大脑的移植,在动物实验中,手术成功了,但是,各类实验体很快就会莫名的死亡。”
“这在我们曾经的理论上是不可能发生的。我们确定这其中一定有我们未知的生命禁区。”
“这曾经困扰我们许久。”
“我们尝试了很多办法,我们百思不得其解,各种外在的方案都尝试遍了,但是依然没用,最后,我们尝试将目标所有细胞进行打印。”
“不是从单个DNA目标进行特定区段进行激活。”
“而是在将目标整体培植出来后,再通过可见光扫描得出的样本所有DNA细节,将新生躯体进行细节的修饰。”
程翔不紧不慢的说着,但是听着的众人却是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精准修饰人体每一个细胞的DNA,那可是几十万亿数量级的操作。
简单的一具修复身体,竟然这么恐怖的吗。那机甲驾驶员一具新身躯的价值,可能突破了他们的想象。光这个修饰的数量级,绝对会是一个造价高昂的数字。
“当然了,我们只有直接去确保每一个细胞都保持一致。”
“我们将生命体按照组织功能,将同种区域,同种性状的细胞,划分成一个个小块,我们最初按照一成比例进行DNA修饰。”
“结果,大家猜怎么样?”程翔问道。
怎么样?众人已经被深深吸引,仿佛程翔在逐步解开生命本质的面纱。未知永远的那么让人好奇和充满探索欲。
“结果,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我们进行大脑移植后,实验体竟然短暂的生存了几分钟,这简直是前所未有的突破。”程翔快速讲到。众人哪怕在听到答案之前有所猜测,但是,真正听到这样一个事实,仍然难以置信。
程翔的语速却更加快捷,“这给我们带来了大量的信息,接下来,我们立刻进行更高比例的尝试。”
“从两成,到三成,四成,五成。”
“修饰的比例越高,实验体存活的时间就越长。”
“直到超过七成,实验体已经能够成功的长期存活下来,根据后续的测试,这种移植对实验体寿命的影响不大。但是,仅仅七成相似度,我们发现,移植过后,生命体征稳定下来,移植体似乎并不能很好适应这副新躯体。”
“接下来的事情,就更有意思了,我们继续提高修饰的比例,结果发现一个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