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雪看着程翔,有时候真是真想挑开程翔天灵盖看看,是不是程翔脑袋里的豆腐脑花样比他们多一些。
赵雪提到的问题,程翔略微想了想就有了主意,“积分少是个问题,不过,坚持不稀释积分,是必须守住的原则。也是今后一直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现在积分不够用没关系,扩张进度,我们可以暂时缓一缓。”
“如今研究所里,已经具备一万五千多名在册研究员,短时间来说应该是够了。”
“只要等到器官定向培植的一期临床试验结束,那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发放这次大课题的一部分主要积分。”
“而随着这次研究带来的影响力逐渐扩大,研究转化出来的积分也会越来越多。”
“到时候有这样一笔积分的投入,短时间应急就足够了。”
研究和积分,最初完成只是全部的一部分,一项研究能够转化的积分,是会随着时间关系发生变化,一项研究在研究领域,乃至经济,社会的影响力越大,那么,后续的积分也会越多。所以说,越是偏向基础的研究,后续的收益会源源不断。
程翔给出了解决方向。
赵雪想了想点点头,”这也是我们的备选方案之一,既然你拍板了,那就按这个计划做。”
“好了,该说的该问的,我都办完了,你好好歇会吧,有空把头发再染染,白头发又有很多了。”
“我会的。”程翔没反对。
赵雪笑着站起身来,走到门口,忽然回过头,脸上一笑,“哦,对了,差点忘记告诉你了。”
“两天前,国际诺奖组织给你发了一份获奖通知,希望你亲自领取。”
程翔闻言微微一愣,“诺奖?”
诺奖,放在几十年前,在华国学术界,被视为科研工作者的最高荣誉。
对于一个研究者来说,研究成果被世人肯定是很重要。
但是,在本质上,对研究者来说,被承认本身,远没有一项研究重要。
研究工作者之所以重视这些荣誉,不过是做研究,需要各方面的资源,而要得到这些资源,就需要被认可,所以,这就是那些奖项重要性的根本所在。
而随着国力的强盛,国内对科研事业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充足,国内科研事业快速蓬勃发展,时至今日,对这个奖励,国内研究界虽然依然会看重,但是已经远没有过去看的那么重要。
原因很简单,没得那个奖,国外有的资源,国内也基本都有,即便是得奖了,国外那些核心的资源,也不会拿出来给你共享,真正需要的不会给,自己有的根本不需要,所以,能不能得到国际公认,除了满足下虚荣,并没有太大实际意义。
程翔看到赵雪还没离开,肯定还有后话,所以问道:“所以?”
“你不是说过,外事我可以全权做主吗?所以,经过团队讨论,综合利弊,我直接帮你拒绝了。”
“拒绝了?”程翔闻言只是微微一愣。
“怎么,舍不得?”赵雪看到程翔微微发愣的表情问道。
“舍不得?那倒没有。”程翔回过神来答道,“拒绝了好,现在以我的情况,根本不适合出国,待在研究所里,少给大家添麻烦是最好的。”
少添麻烦是真心话,上次,癌症专杀设备刚出,就引来了下三滥的手段,虽然东西已经木已成舟,但是,如果花很少代价除掉自己,毫无疑问是一种非常廉价的止损措施。
天知道这突如其来的诺奖背后有没有别的因素在里面,不过,管它呢,自己只要待在在研究所里,就没人能拿自己怎么样。
程翔想罢微微一笑,道:“而且,领个奖,对我来说,并不能带来任何有价值的东西。”
“更何况,我也根本没那个时间去浪费。你也知道,很快,我们就会展开更加庞大的计划。”
“我刚刚之所以走神,只是回忆起小时候的一些事情,那个时候,国内但凡有科学家获得诺奖,都会举国欢呼一阵。”程翔解释道。
“小时候?是啊。”赵雪经过程翔提醒也想起那曾今的年代,“那时候,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已经在世界舞台崭露头角。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国内的顶尖研究学者,才开始接连在诺奖上现身。”
“诺奖虽然看上去评奖是参考学术价值,但是,每年国际上的研究那么多,相差不多的研究比比皆是。”
“很多人排队十几年,几十年领奖的都有,这里面,终究也还是会受到各国综合国力的影响。”
“国力不强的时候,我们很重视那个奖项,但获得者少。现在,我们国家强大了,得奖的多了,对那个看的也淡了,大家也都能用平常心对待。”
“不知不觉,我们的国家已经这么强大了。”赵雪感慨道。
“以后会更加强大。”程翔笑道。
“那是当然。”赵雪非常自然的说道,右手捋了下刘海,“消息我已经告诉你了。”
“我还有事,先走了。”
赵雪离开了。
程翔再次拿起赵雪亲手泡制的那杯枸杞茶,小口小口的喝了起来。
我的生物黑科技
第二十五章 一期临床试验结束
转眼,又是两周过去。
时间已经来到2037年11月。
早上九点半。
程翔今天依旧没有去地下研究所,而是打开电视机看着新闻。
电视里正在播报一个发布会现场。
湘南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院院长,副院长,以及移植中心科室主任,副主任一一在列。
发布会已经开始。
“人体自体器官定向培植的第一期临床试验自今年九月三十日开始,截止到今天,时间已经整整一个月。”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医院,平均每天完成三十多例各危重类型器官终末期衰竭病人的自体器官移植工作。”
“截止到今天,合计移植手术,963台!”
“其中,成功临床治愈患者,953人!临床治愈率抵达百分之九十八点九。”
“10例失败的患者,年龄集中分布在70到80岁,手术前全身多发器官衰竭,身体条件极端恶劣。”
……
“经过我们医院专家组的一致意见,自体器官定向培植技术,在我院一期的临床试验中,顺利成功!”
啪啪啪!
全场鼓掌,无论是谁,都对这个消息感到兴奋。如果说国力强盛让所有人骄傲,那么医学上的进步,则让人感到安心。
这世上,谁能说自己不生病?
掌声不断,直到施若林双手抬起下压,现场才逐渐安静下来。
“接下来,我们医院会申报开始进入二期临床试验,二期临床试验,我们接受的试验病人种类更加开放。”
“其中病人的类型包括,聋哑人,盲人,四肢缺失,中等程度的连体人,重度先心病人……”
听着那一长串的病种,无论是电视机前还是现场的记者都屏住了呼吸,他们从未想到,医学有一天,会快速进步到这种程度。
程翔满意点头,拿起遥控,换台。
今天,人体器官自体定向培植在全国各省份的临床试验定点医院,都在召开关于临床试验结果的发布会。
等到最后一家定点医院宣布一期的临床试验宣告成功。
程翔脑海里准时叮咚一声,这个持续时间接近一年的任务,终于在此刻宣告结束。
“来了!”
程翔心中有些紧张,这次任务完成可和先前的那些不同,完成任务,除了那笔六十万的巨额经验奖励,更重要的是,任务成功,会开启新的技能!
洞察秋毫!
凝神打开系统,程翔快速切换到任务栏。
任务显示,已完成。
个人面板也随即立刻开始了更新。
经验值:。
基础生物理论(11),基础基因编辑(21),基础生物医学(19)
除去用经验激活的知识进度,基础知识百分比额外上涨的部分,是程翔在这一年学习和研究的成果。
经验也是一样,去年激活完碎片知识后,只剩下不过几万的经验值,在这将近一年的不断努力下,挣了十几万。
不过,程翔已经没工夫去看经验值部分,眼神直勾勾的看向了技能面板。
原本勤学技能图标旁边,多出了一个新的技能——洞察秋毫。
“洞察秋毫,通过消耗经验,提升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经验消耗速度,增幅不同档次的观察能力。”
技能图标的右下角有个小三角形,意识点开,就看到了三个模式的经验消耗速度。
“100点秒,1000点秒,点秒。”
“这收费,还真的是贵!”
程翔无语,再次看了看经验值面板,不再觉得那八十多万的经验值多了,开个观察技能,竟然只能开八十几秒。
一分钟不到的样子,能干点啥。
身上憋尿久了,估计还不如尿一泡尿的时间长。
“不过,一万点每秒的还试不起,一百点的还是可以的,一千点,尝试一下也不是不可以。”
现在一个几千点的小课题,从立项到结题,程翔要做完,不过就是几天的时间,这还是程翔没有全力去完成的速度。
所以,对于一千点经验值,程翔已经没看得那么重要。
“走,我们出去一趟。”
程翔关闭电视,立刻从椅子起身。穆江飞如同影子一般,紧跟其后。
十几分钟后,程翔已经来到了地下九层。
秘密实验室内,因为上次程翔的发现,实验进度发生了的突破性进展,不过,记录基因锁裂解点的位置,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
人体DNA上,总计312亿个碱基对,根据初步估计,基因锁混淆在DNA中的碱基对,数量起码在百万量级。
具体是多少,还无法确定,但是,这个数量只会更多,不会减少。这么多数据量,仅仅靠实验室内这点人显然不够。
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