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姚易和盛宏又聊了几句,见他实在困倦,也就不再打扰,行礼告退。还没能出盛家大门呢,老太太又让人来喊,说是要请东道。
“明儿还有这一手!”盛淑兰尝了一口鱼羹,只觉得入口鲜美,赞叹不绝。姚易也跟着尝了一口,味道确实很好,吃着也没有鱼腥味,也不知这么做的。
“姐姐要是觉得好吃就多吃些,就当给姐夫贺喜了。”明兰笑得很开心,别的她不敢冒头,这做饭手艺倒是没人在意,毕竟做得再好又怎样?
“这小丫头她说自己没什么是你看得上的,就用这顿饭贺喜了。”老太太笑着道。
“这礼好,实在,比那些能看不能吃的好多了。”姚易也跟着夸奖道。
“要不是又这手艺的是六妹妹,那我可得把这厨子请回去才行。”姚易转过去夸着明兰。
“哈哈哈,看来我这丫头将来再怎么样也不会担心没吃的。”一听姚易夸奖明兰,她更是开心了。
“那可不是。”姚易意味深长地说道。在姚易看来,这顾廷烨惦记起她,还是要从他受众人唾弃时的那碗鱼粥开始。
没几日,授官的旨意下来了。开封府判官,这职位是开封府府尹的副手,要是早几年怕是还能当上包拯的助手呢。此前说过,宋朝官制奇葩,这边开封府府尹其实也是个名头,真正管着开封府的是“权知开封府”,这才是开封府老大。
这个职位,又在京城,又有些职权,就有一点不好,要是头顶之上的上司不硬气的话是相当受气的。但盛宏是下了大力气的,姚易于是又上门感谢了一遭。
官职下来,就是一连串的应酬,同期的进士不是你请我就是我请你,宴席之上个个意气奋发的。当然了,这也是常理之事,一个个的上来就是副县长,换你你也得意。
“就送到这里吧。”胡素朝众人行礼道,那小眼睛里泪水都盛不住,不断流下来。
送别的一众人都有些感慨,有些情感丰富的眼眶也跟着红了。
“你只是回去成亲,怎么哭成这样?”姚易没好气地打断了眼前依依送别的景象。
“你们是不知道,我那未婚妻要强,又有手段。我这一去,此后这莺莺燕燕的就和我没关系了。”胡素哭的更加伤心了。
“去你的。”顾廷烨笑骂道。
胡素收拾好情绪,登上马车,却又回头仔细望了几眼众人,这才钻进了马车里。
姚易望着远去的马车看了半天,他知道胡素刚刚的话只是说笑。他朝中不认识什么人,这次被认命为静江通判,路途遥远。要是没什么意外,这辈子回京的可能性不大,这才作这番姿态。
“裕华他”盛长柏似乎也猜到了什么,敢开口问道,就被姚易打断。
“最多六年。”
“啊?”
姚易笑而不语,六年之后新皇登基,要提拔亲信,到那时也就是胡素回来的时候了。
“走吧,喝酒去,仲怀请。”姚易招呼着一群人。
“为何是我。”顾廷烨不服气道,这十几号人,一顿花销也不小啊。
………………………………………………………………………………………………………
新科进士是有假期的,这也是为什么胡素能回去成亲,但姚易自觉没什么事情,提前去了吏部取了官服印信,开始了他宋朝公务员的生活。
“见过判官。”一众衙役行礼问安。
“大人,这些日子一共积压诉讼共七百三十二件,还请大人尽快处理。”开封府中的书吏上前说道。
还真不是这些人故意让姚易难堪什么的,还真的是因为这开封府现在就他最大。本来他这位判官上面是有个通判的,但前任通判是个六十几的老大人,前些日子摔了一跤,到现在还告病在家。开封府府尹是当朝宰辅兼任的,但前些日子官家当场发病,一群人正忙着劝官家立储呢,哪里顾得上这里啊。
“下属推官呢?”姚易问道。话音刚落,三个穿着绿色官袍的人上前来。
“下官张宇、王显、冯志,见过大人。”
“这些诉讼为何不先处理着。”
“回大人,下官们能处理的都已经处理了,这些是下官实在处理不了的。”三个人连忙解释道。
姚易翻开其中一卷卷宗,是去年腊月王府管家强行采买之事。要是都是这些狗屁倒灶的事情,这些推官还真不敢处理。毕竟他们不是走的进士的路子,没什么人帮着,自然不敢得罪权贵。
“嗯。先将文吏们全部找来,将此处卷宗分好类别。”
“敢问大人,按照上面分类。”张宇出来问道。
“先将有人命的诉讼挑出来,再对钱财纠纷的诉讼按照数目大小排序,同一人犯案则归于一处。”姚易嘱咐道。
“是。”张宇恭敬地回答,又安排几个人将卷宗分给了下属的书吏。
姚易坐在自己椅子上,头疼得不行,这第一天上班就成公司老大了?说出去谁信啊。
不过这些卷宗还是要想些办法的,不办的话自己心里不舒服,办的话权贵会让他不舒服,别的不说,至少别想着升官了。
“罢了,拿一些给我,大家一块儿早点办完,下了衙请大家喝酒。”姚易说道。头疼就先别想,先把这些整理好再说。
“多谢大人。”下面的书吏欢呼道,手底下动作不免快了些。
第三十五章 钓鱼执法
虽说现在开封府没人管事,但姚易但凡能够做出点成绩,那自然会入上面大佬们的眼。既然要做出些事情,那和下面人出号关系自然是必须的。
下了衙,姚易带着三个推官,左右军巡使还有一群书吏一块儿去了樊楼。这樊楼就是宋朝的五星级酒店,现在的樊楼还不是最鼎盛时,宋徽宗时期那才是鼎盛时期。
但就算不是鼎盛时期,这一顿饭也不便宜,算下来就是近千贯的花销,但姚易不太看重钱,而且要收买人心自然就要下血本。
“这樊楼可真是名不虚传啊。”张宇感慨道。他们这些人都是来得起樊楼,但来的花销也够他们小半年的花销,哪里回来啊。
“还是托了大人的福啊。”冯志奉承道。
这冯志是三个人中最是圆滑的一个,逮着机会就是一顿马屁。王显今天一共就说过三句话,只是一直在旁边笑着,看来是想着讨好但说不出什么话来。而张宇则不谄媚也嘴也不笨,倒是相处起来最舒服的。
姚易笑着,各人有个人的生存方式,只要做事,别的他是不管。
“来,我们敬大人一杯。”左军巡使杨开举着酒杯道,众人也齐齐举杯。
开封府下面有下属禁军,左右军巡使则是头领。左军巡使杨开是将门杨家的旁支,为人很是豪爽。右军巡使周立不知是哪家的人,是个酒鬼,现在正眼睛发光地盯着酒杯。
姚易坐在上首举起了酒杯,笑着环视这他们这群临时下属。
一顿宴席宾主尽兴,这群人都觉得新来的上司很好相处,所以宴席之上也就没有那么拘束。当然了,也没人敢上来劝酒。姚易也算是初步了解了这群人,心里也暂时有了点数。
回到家中,被早就等着的盛淑兰迎了过来。
“怎么这么晚啊。”
“陪同僚出去饮酒的。”姚易解释道。
“你放心,没叫什么歌姬陪着,不行你闻。”姚易一边补充道,一边朝盛淑兰靠了过去,示意她闻。
盛淑兰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还顺便给了他一粉拳。
“你这话传出去像什么话,我娘家出身不好,再有个母老虎的名声就更难听了。”
“你管别人说什么?”姚易就不乐意听这话,自家日子自家过,别人指手画脚做什么。
“都说人言可畏,我在老太太那边听了些汴京里的事情,越来越觉得这话说的在理。”
“且等上几年。”姚易捏着她的手说道,几年后让他们就算说也只敢背后偷偷说。
盛淑兰笑着没说话,她又不知道姚易的打算,只当他在安慰自己。
第二天姚易穿着官服就要去上班,其实古代京城官员上班不是说就朝皇宫大殿里一站,那是大朝会,相当于开集团会议,不是天天有的,而且姚易还没资格站那边。
姚易去了开封府,他特地晚了一会儿才过来,发现三个推官只有冯志到了,就是那位最会拍马屁那位。
“大人。”冯志上来见礼道。
“还有两位呢?”
“还没到。”
姚易点了点头,他其实是故意的,昨晚特地是一副和善模样,又是带他们去樊楼,又不禁止他们饮酒,就是想看看是不是有人第二天就敢晚来。只是他没想到倒是这位他最看轻的冯志早早就到了。
“左右军巡使呢?”
“都没来。”冯志咽了口唾沫说道。
“那书吏呢。”
“书吏都到了。”
“那我们先开始吧。”姚易笑着说道。
其实要是姚易勃然大怒还好,可他现在这一笑嘻嘻的模样让冯志心中惴惴不安。他不相信,有哪个上官遇到这事毫无反应。
冯志和姚易两人低头整理卷宗,大概过来半个时辰,王显匆匆忙忙赶过来了。
“大人,属下昨晚醉酒,这才导致应卯迟了,还请大人赎罪。”王显在堂下行礼道。
姚易只管低头整理卷宗,充耳不闻。
“大人,请恕罪。”这是张宇,两人也不知道是不是约好了,竟然是前后脚到的。
姚易还是没有抬头,张宇和王显偷偷看向冯志,只见他也只顾着低头整理,也不抬头。
“大人。”张宇提高了声音说道。
“哦,张大人到了。”姚易迷茫地抬起头,好像才听到一般。就张宇这九品小官,还不是科举出身哪里当得起大人啊。
“大人赎罪。”张宇和王显头一低。
“两位昨晚醉的厉害,没事,且先坐下吧。”姚易和蔼道,仿佛一点都不介意一般。
张宇和王显松了一口气,坐下准备整理卷宗,却发现来往书吏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