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姚易坐了下来,顾廷烨叹了口气道:
“这不是我父亲被我气病了嘛,我那继母联合着家中那些长辈要逐我出顾家。我想着既然不能科举,那就出来闯闯吧。”
“为何不从军?”
“嘿嘿嘿。”顾廷烨笑着不回话,显然是不打算继续这个话题。
姚易也不是刨根究底的人,也不再多说什么。
从顾廷烨那边出来,又遇上了跑来找自己的赵策英。其实姚易知道,赵策英心有抱负,不愿意在禹州这偏僻之地。也不得不承认,要是没有他,剧情中的赵宗全下不了决心去汴京。
“姚大人,今日我便特地来感谢大人的出手相救之恩。”赵策英没带什么礼物,只带着两坛子酒。他有心与姚易结交,但这一方面姚易是朝臣,不好大张旗鼓送礼。二来也是赵策英觉得这待人以诚才能交心。
“赵将军不用客气,以后你便叫我元潜,我叫你策英,咱们以朋友相处如何?”姚易也顺水推舟,毕竟以后的桓王,更是再下一任的皇帝。
“既然如此,我便不客气了。”赵策英爽朗地说道。
两人进了院子,安排人准备了小菜,就着这酒开始闲聊起来。
“元潜,我父亲不愿意参与这件事,但我却不愿意白受这惊吓,你对着幕后之人,可有什么想法?”赵策英聊到一半,终于聊到了这件事上。
姚易目光闪烁了几下,终于一咬牙,装作下定决心道。
“策英,我也不瞒你。我此前任开封府判官,当时就查到了禁军军械失窃一案,当我打算查下去的时候就被调职,这才不了了之。后来叛军作乱,当时我就怀疑叛军手上的军械就是当初失窃的那一批,这才主动来查宗室子弟被截杀案。”
姚易说到这里顿了顿,不再开口。
赵策英沉默了一会儿,问道:
“元潜是说这背后之人在汴京。”
“不光在汴京,还在汴京有相当大的势力。”
赵策英沉默着。
姚易犹豫了一会儿,深吸一口气道:
“我与策英也是投缘,我实话说了,这背后之人既要在汴京有相当大的势力,又有动机截杀宗室子弟的当今只有两位。”
“邕王,兖王。”赵策英沉着脸,咬着牙一字一句道。
姚易长叹一口气,说道:
“我在汴京任职,也了解这两位,说实话,要是这两位登基,对国朝来说绝不是好事。”
赵策英一听这话,眼睛一亮,姚易说着话什么意思?所有人都知道自己父亲也有可能继承大统。
姚易故意说这话,就是想要他这般想,顾廷烨为何被信任,还不是一手推着赵宗全上位的。
“还请元潜教我。”赵策英俯身一拜。
姚易连忙将赵策英扶起来,说道:
“其实团练使的做法倒也不错,如今官家虽说身体大不如前,但两三年还是撑得住的。不进京只上奏折,也会让那两位放松警惕。除了团练使已经无人与那两位争储君,团练使退让,必然会激化两人矛盾,到时候团练使便有机会坐收渔翁之利。”
赵策英思索了一会儿,点了点头。姚易说的确实不错,自己父子两在汴京没有根基,贸然进京也没有办法与那两位斗,还不如坐山观虎斗。
“多谢元潜为我父子二人这般着想。”赵策英感激道。
“呵呵,这也是为了我自己,实话和你说了吧,我在开封府为官时得罪了不少人,其中便有邕王。而这次刺杀的人,大概是兖王的人了吧。”姚易笑道。
姚易说着话其实是为了打消怀疑,毕竟是夺嫡这种事情,你无缘无故投效一个无权无势的宗室子弟,没有正当原由自然不会轻易被信任的,他当初执意朝邕王下手也有一部分原由就是需要这个借口。
“元潜如何断定是兖王?难道不会是邕王?”赵策英问道。
“邕王在朝中人脉深厚,再加上他子嗣众多,尤为被看重,他不需要兵行险招,但兖王就不一定了。”
从真宗开始,这皇家子嗣就稀少,尤其是当今官家就一个女儿。为了江山社稷,邕王生得多的基因也就成了加分项了。
赵策英恍然大悟,他身处禹州这穷乡僻壤,朝中局势自然不太清楚,如今有了姚易的分析,这才有了了解。
“元潜,还是多谢你为我父子挣得这一线生机啊。”赵宗全感激道。
姚易笑了笑,不再说什么。这赵策英显然还是保留了,到现在那些话只是姚易说的,他只是一直感谢姚易对他们的帮助。倒也能理解,相识不久,又是夺嫡大事,不敢乱说话不奇怪。
第五十五章 身孕
“送君千里终于一别,请回吧。”姚易坐在马上对着赵宗实父子拱手道。
姚易已经在禹州待了好几天,待到大队人马到了休整完毕,这才准备启程回汴京。
“元潜,回去的路上估计太平不了,还请多加小心。”赵宗实抱拳道。
“团练使还请放心,我早已准备好了。”姚易笑着说道。
“元潜,你对我们父子两的大恩,我们铭记在心。”赵策英道。
姚易笑着拱手,带着一群禁军离去。他手上有兖王派来的人,兖王要是不想计划败露,回去必然是会派人来的。所以姚易回去的路上十分小心,每日都只行军四个时辰,确保禁军有充足力气应对敌人,所以这原本快马加鞭只三四天的路程,姚易足足走了十二天。
说起来这一路上确实是遭遇了几波伏击,但不管人数还是次数,都不像是精心准备的,倒像是让姚易放松警惕的。所以这越接近汴京,姚易就越是紧张。
“主君,前面就到汴京了。”张不饿策马到姚易身边说道。
姚易点了点头,但还是觉得奇怪,难道兖王是放弃了?不可能,自己手上的人至关重要,一旦此事调查清楚,兖王便再无缘大宝,他不可能无动于衷。
但兖王敢在汴京下手好像也不对,这时候毕竟不是官家病重的时候,他胆子没大到这一步。
“吩咐下去,不可懈怠。”
“是。”张不饿立即下去,嘱咐禁军们加强戒备,不可松懈。
但这兖王好像还真是放弃了,知道姚易将人交到刑曹,一路之上也没有发生什么。
到了刑曹,姚易在门口等了半天,终于等到顾廷烨和杨开带着十几个便装打扮的禁军,他们护送着一辆马车来到了姚易这边。
“元潜,这次你可欠我个人情。”顾廷烨吊儿郎当道。
姚易便是怕路上出危险,这才拜托顾廷烨帮忙,这表面上是姚易押着人,但实际上那几个人是禹州找来的死囚。暗地里是顾廷烨、杨开带着人马悄悄送过来,就是暗度陈仓的法子。
“好,欠你个人情。”姚易说道,随后将人交到了刑曹官员的手中。
“回侯府吗?”姚易继续问着顾廷烨。
“不回了,先让我在外面潇洒一段时间吧。”顾廷烨笑道,随即摆了摆手,转身离去。
这时候,张不饿却是好像想起什么似的,凑到姚易耳边说道。
“主君,有点不对劲啊,你说那位会不会在刑曹下手?”
姚易皱着眉,这个可能性很大,兖王应该是在刑曹有人,到时候来个畏罪自杀,可是兖王这般明目张胆?
“我知道了,不用管。”姚易悄声说道。
其实就算这几个证人死了也没什么,他姚易是来查案子的?当然不是,他本是想着靠着这个来和赵宗实父子套交情。
至于这几个人,实在算不上好人,为了自身仕途勾结叛军。他已经请赵宗实父子照顾这两家的家人,算得上仁至义尽了。
姚易带着圣旨到了承旨司复旨,得到了今日官家身体不适的消息,便直接回了自己的家中。
还没到内院门口呢,淑兰倒是听了下人的回报,直接走了出来。口里还念叨着:
“谢天谢地,总算是回来了。”
还没等姚易说什么呢,淑兰就绕着姚易打量了一圈。
“怎么了,这才一个月不到,还得仔细看看才能认出我来?”姚易调笑道。
“佛祖保佑,平安回来了,可把我担心坏了。”淑兰倒是没理他的玩笑话,确定了他浑身没有异样才松下了一口气。
姚易走前因为怕她担心,没有和她说清楚,之后淑兰才在老太太口中知道了这件事,心就悬在了半空中,就怕听到什么不好的消息。现在姚易平安归来,他才将心给放下了。
姚易到了家,好好梳洗,又吃了一顿饭,这才舒心地躺在了久别的床上。
淑兰见姚易躺在床上,走了过来朝床上一坐,也不开口。
“怎么了。”见淑兰坐在那边不说话,姚易奇怪地问道。
淑兰转过头来,双眼已经算是通红,吓了姚易一跳。
“怎么了?”姚易连忙起身问道。
“你是不是觉得我是商贾人家出身,看不起我。”淑兰委屈道。
“哪有啊,你胡思乱想什么呢。”姚易也委屈了,天地良心啊,他哪里看不起淑兰了。
“那你为何什么事情都不愿意让我知道。”淑兰一边说着,一边眼泪水就哗哗地往下流。
姚易委屈极了,他只是不愿意让淑兰一起跟着担心,怎么就看不起她了?他此前没有谈过恋爱,但知道这时候只能是安慰,所以是一直在安慰道。
“我知道我眼界不高,不能与你商量什么,但你也该与我说清楚啊,你出去办事我竟然是从别人口中得知的。”
姚易一愣,他好像还真有些大男子主义啊,既然是夫妻,那必然是事事商量着来才对,就算淑兰不能出什么主意,但确实应该与她说清楚才对。
“对不起,是我忽略了你的感受了。”姚易将淑兰搂住,安慰起来。
好在淑兰好哄,这么几句软话说了出来也就不再生气。正当姚易打算趁机来点助兴活动的时候,却被淑兰一巴掌拍开。
淑兰凑到姚易耳边低语几句,姚易听到后惊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