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母亲在扬州有个姐妹,但我当年年纪小,不记得这位姨母的姓名,所以想麻烦姐夫帮忙找找。”明兰说道。
姚易笑着点了点头,心里知道这丫头是打算布局为母亲报仇啊。
“好,那你可有什么线索。”姚易问道。
“只记得我母亲娘家姓卫,家是扬州乡下的。”
难得这丫头开口求人,姚易连忙吩咐人去探查。其实也简单,当年卫氏是被卖进盛府为妾,这是在官府有备案的,一查就差不多能知道。
“多谢姐夫。”明兰笑盈盈道。
她其实是不愿意让别人帮忙的,老太太是给了她人手的,但一时之间肯定找不到,而她又即将启程回京,只能来找姚易帮忙。
说起来,老太太回来本是知道了大房老太太身体不行了,这才回来看看的。但也许又是孙子成婚,又是孙女怀孕,大房老太太想看看曾孙辈,这一口气撑着,身体竟然是好转起来。
姚易存着心思帮明兰一把,没三四天,下面人便回报说找到了明兰的姨母。总算是赶在了明兰回京之际让两人相见,两人抱头痛哭一阵后明兰才放心地上了船。
姚易带薪假期也快结束,但他第一次做别人丈夫与父亲,生产的时候怎么能不在身边。于是他又写了一封告假书请老太太带了回去,只推说自己病重,得过上五六个月才能回京。
之前说过了,北宋人多官少,哪怕姚易再大的名头都是没用,等他回京铁定没有职位了,但他已经实现了既定目标,也就不在乎这些事了。
姚易过得自在无比,但汴京城里收到姚易告假书的赵祯心情就不算太好了。
“哼,他这是在甩脸子给我看?”赵祯冷哼道。
韩章也在这边,见赵祯生气,连忙上前说道:
“陛下,姚元潜他此前风头太盛,得罪了不少人,想必这时候是在韬光养晦呢。”
赵祯没有说话,姚易是得罪了不少人,但那些犯事勋贵怕姚易怕得跟老鼠见猫似的,姚易哪需要什么韬光养晦啊。
在他们看来,姚易无非是两个储君人选都得罪了,现在后怕了,躲在扬州不愿意回来了。
“胡闹,他姚易办事都是依着国法来的,谁敢对他下手?”赵祯硬气道。
“陛下圣明,必然护着姚大人。”范相公在一旁说道。
这话的意思就是赵祯能护着姚易,下一任皇帝就不一定了。
这话没说错,赵祯和韩章都没话说,姚易得罪了邕王兖王,无论谁上位了他都见不得好。
“韩相公,你说朕这两个人是不是挑错了。”赵祯失落道。
他就是觉得兖王邕王不错才将他们放在汴京的,结果这两个人一个跋扈,一个蛮勇,怎么看都不是当皇帝的料。
韩章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这两人都望之不似人君,但赵祯年纪大了,这两位又在朝堂之上根深蒂固,已经有了尾大不掉之势。要是重新挑选储君,必然会发生不忍言之事,国朝实在承受不起了。
“罢了,随他去吧,他要是愿意,便在扬州清闲一世吧,这样总不会有人找他麻烦了。”赵祯叹息道。
“陛下仁慈。”韩相公和范相公齐声道。
两人私下对视一眼,都是暗自叹了一口气,姚易这样有才能之人不能为朝堂效力,实在有些可惜。
其实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姚易就是打算陪老婆生产,哪里是躲着不敢回来啊。
……………………………………………………………………………………………………………………………………………………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在古代农耕社会,农民劳动了一年,会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顺便犒赏一家人的辛苦。
但今日盛家老宅这边的人可得不了闲,一早上淑兰便觉得腹内剧痛,羊水也破了。早有准备的盛家连忙将稳婆医师喊来,一群侍女分工合作,忙而不乱。
但就算是早有准备,姚易与盛家人都还是有些慌乱。毕竟在古代社会,生产是女子的鬼门关。
淑兰进了产房,到现在已经四五个时辰了。一开始还好,下午的时候就不断发出痛呼声,听得人心中发颤,品兰这个丫头还在心中想,既然生孩子如此痛苦,她还不如不成婚呢。
{靠,大光球,你不是说有你在没事的吗?}
{真的没事,我把气运都临时加在她身上,现在就是你们一群人都死了她都没事。}
{那为何这么久还没出来。}
{你以为下饺子呢?这自然生产一般就是这么久,放心,要不了多久了。}
得了大光球的科普,姚易勉强放下心来。
果然,没过一会儿,就听到房间里传来孩子哭喊声,众人齐齐松了一口气。
姚易本想立刻冲进去,却被侍女拦着,说什么也不让进。过了半天,贺家老太太才从里面走了出来,对着众人道:
“总算是母子平安,没辜负老姐姐对我的信任。”
“谢天谢地。”李氏双手合十道。
“多谢老太太了,这次真是麻烦你了。”姚易连忙道谢。贺家老太太年纪毕竟大了,本是是不进去的,但刚刚见众人急的不行,她这才进去帮了一把。
“我没帮上什么忙,淑兰这生产算是顺利的,你们把她照顾得很好。”贺家老太太笑着道。
姚易心急得不行,客套了两句后连忙轻手轻脚进了房间。
淑兰生产没出什么事情,只是体力消耗不少,此时正脸色苍白躺在床上,侧着脸看着躺在她身边的小小身影。
她听到动静,转头看到姚易轻手轻脚地走了过来,对着他展颜一笑,让姚易突然想起来当年定亲时的那个笑容。
第六十六章 回京
对于取名字这种事,姚易没有什么经验。因为孩子出生在立冬,小名便叫冬儿,大名姚易则有些患得患失,躲在书房翻了两天书才定下了姚瑞这个名字。
儿子出生,姚易又是在宥阳待到了春节之后。但便是再舍不得,姚易这时候也不得不启程往汴京赶,淑兰则被姚易以孩子年幼,受不得颠簸的理由留在了宥阳,毕竟之后汴京不太平,还是留在宥阳的安全。
回汴京的时候虽是逆流而上,但因为人少而且不要照顾老弱,速度倒比回来的时候快上不少。
姚易一行人到的时候到汴京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按理说城门是要关上的。但姚易运气好,撞上了元宵花灯节,汴京解除宵禁,这才得以进了城。
元宵节花灯的传统兴盛于隋唐时期,之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到了正月十五晚上,街头巷尾,红灯高挂,各式花灯吸引着游人的视线,这也是女子们少有的能出来的节日了。
姚易一行人舟车劳顿,不愿意去凑这个热闹,便特意挑了一些人少的街道行走。
“主君。”张不饿突然拉了拉姚易,指着前方一辆马车。
姚易抬头看去,那辆马车周围站着好几个大汉,此时正警惕地盯着姚易他们。
“前面这位官人,这车上是我家女眷,不方便见人,还请官人尽快离开。”见姚易打量着他们,其中一个人硬着头皮站了出来。
{他说谎。}脑海之中大光球传来消息。
“见谅,我们这就离开。”姚易带着人直接拐到了另外一个巷子中。
“不饿,你带人绕到刚刚我们进来的地方,把那边看住了,这人有问题。”姚易吩咐道。
“好咧。”张不饿小声道,直接带着几个人绕到了刚刚的入口地方。
姚易带着剩下几个人悄悄隐藏于看灯人群之中,死死盯着这边。
果然,没过多久就看到有几个人鬼鬼祟祟地扛着个袋子,警惕地看了两眼才走了进去。
这人多眼杂之地,难免有人浑水摸鱼,既然被姚易撞见了,他也就多管闲事一次。
姚易带着人直接闯了进去,马车那边的人正将一个袋子朝马车里面塞,见姚易闯了进来,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滚出去,小心你们的脑袋。”还是刚刚那个说话的人,现在的他可没有刚刚那般懂礼貌。
姚易看了这些人一眼,发现没带长刀之类的武器,便放心地让带着的人冲了上去。张不饿见自家主君动手了,也到这人冲了过来。
但这一交手,姚易就发现了不对劲,对面那伙人不像是普通的贼人,下手稳准狠辣。得亏姚易手下的人这几年训练得当,要不然还真不见得是对手。
“你们现在快快退去,小心惹上祸事。”领头贼人大喊道。
姚易理都没理,抄起靠在墙边的棍子也加入了人群。姚易这种人在这没有内功的古代世界纯粹是属于变态,他棍子一挥就是一人骨折,一拳打下去就让人爬不起来,有他加入,没一会儿对面的人就全部趴下了。
领头的贼人一看自家人全倒下了,一下狠心,咬破了口中的毒药,挣扎了两下便再无气息。
张不饿连忙走上前去,探了探鼻息,对着姚易摇了摇头,示意没救了。
“主君,这是死士手段,能顷刻之间要了性命的毒药,我记得之前遇到的死士就有。”张不饿说道。
之前遇到的死士不是邕王的,就是兖王的,这么说来,这死士也极有可能是他们二人派出来的。
姚易走上前去,打开了刚刚他们扛过来的袋子,发现里面确实一个钗环凌乱的女子,她正被堵着嘴,双手也被捆住了,正不断挣扎着。
“我是开封府少伊姚易,你是何人。”姚易一边帮她松开绳索,一边表面身份。
一听姚易是开封府的人,女子也不挣扎了,拿开堵住嘴的布说道:
“我是荣家姑娘,我姐姐是当今贵妃,你赶快护送我回去。”
姚易突然想起来,这是到了齐衡红颜祸水的剧情了。
知道了这女子的身份,姚易也就知道这应该就是邕王为了自家女儿派出来的吧。但也不对啊,这时候赵祯还没病倒呢,怎么他家就如此大胆?
姚易知道现在不是想这个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