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着董梁略有些泛酸的话,张御史微微摇了摇头,心下暗道:“这个董梁,当真是不分轻重,都这样了,居然还想着趁机获利,对比周左将军实在是……”
他忽然想到了左将军周虎。
昨日,那位左将军周虎在攻陷邯郸、阻止凉州军掳走晋天子后,立刻就率领大军追击李虔、杨雄等人的败军而去,将邯郸交给了刚从监牢内获救的张维等朝中官员,丝毫没有趁机掌控朝廷的念头,这才是真正的忠臣!
对比那位周左将军,吏部尚书董梁实在是……不分轻重。
暗暗摇了摇头,张维勉强挤出几分笑容,对诸位朝臣说道:“既然如此,那便请周左将军坐镇邯郸……”
说罢,他派人召来了已官复原职的虎贲中郎潘袤。
在之前的动乱中,潘袤亦是张御史等人的‘狱友’,直到以颍川军为首的勤王军队攻入邯郸,潘袤、张御史等人这才获救。
而随后就像张御史心中所称赞的,左将军周虎根本没有趁机掌控朝廷的意思,立刻就追击杨雄等人而去,就连投诚勤王军的虎贲军,那位周将军也还给了潘袤,叫潘袤整顿军队,维持城内的秩序。
正因为如此,当潘袤得知张御史等人的打算后,他其实也是支持的,但他仍有顾虑:“此事,末将昨日就与周将军提过,但听周将军的意思,他并不想那样,免得有人说闲话……”
张御史连忙打断道:“我也知道周将军有所顾虑,但这是董后的意思,眼下邯郸刚经过一次动荡,需要有一位陈门五虎坐镇邯郸,否则,我怕有些人会心生贪念……”
他压低声音说道:“连以往还算安分的董尚书,这次可都提出要请董后出面稳定秩序,好在董后深明大义……”
潘袤恍然大悟,点头说道:“我明白了!……末将这就派人联系左将军。”
而与此同时,赵虞已率勤王军追击李虔、杨雄等人的败军于上党郡境内。
此时李虔、杨雄等人,已稀里糊涂地被扣上了弑君的罪名,正遭到李蒙、董袭等将的追杀,可谓是虎落平阳。
相比之下,赵虞则显得兴趣缺缺,在放任勤王军辖下各军追击李虔、杨雄等败军的同时,他则带着百余名黑虎众,慢悠悠地跟在后头。
倒也不是敷衍,只是他仍未摆脱大仇得报后那份怅然若失的感觉,眼下对其他事都提不起劲。
而就在赵虞一边发呆一边骑着马行走在上党郡的土地上时,忽然身后驶来一小队骑兵,正是虎贲军的令使。
“左将军!”
待见到赵虞后,为首那名骑兵恭敬说道:“潘中郎请左将军返回邯郸,稳定城内秩序……”
“……”赵虞微微皱了皱眉,说道:“邯郸有潘中郎与朝中诸大人就足够了。”
“这……”那名骑兵犹豫说道:“左将军,这其实是董皇后的意思,董后希望在陈太师返回邯郸之前,左将军能够坐镇邯郸,免得再生什么动荡……”
『陈太师……』
自大仇得报后迷惘至今的赵虞,眼神忽然变得凝重起来。
他终于醒悟到他淡忘了什么事。
对啊,别看他大仇得报了,但整件事可还没完呢,还有陈太师与陈门五虎呢……
心中忽然想到了一件事,赵虞微微吸了口气,转头问身旁的何顺道:“何顺,今日初几?”
何顺不解地回答道:“九月十四。”
『……』
赵虞的眼神变得愈发凝重了。
当初杨雄在东武阳设计偷袭他,乃六月上旬,就算当时这件事不为人所知,等到六月末、七月初,当他在馆陶调兵时,东郡等几个郡就差不多得知了凉州军叛乱的消息。
据东郡守魏劭先前对赵虞所言,他在接到赵虞的调令后,便立刻派人将这个消息送往山东。
粗略估算一下,最迟七月末,驻守在山东的邹赞就应该已经得知了凉州军叛乱的消息。
邹赞知道了,就意味着陈太师也知道了,据临淄与东海郡的距离,最迟八月上旬,陈太师就应该得知此事了。
似三皇子李虔勾结凉州军造反这么大的事,陈太师有可能不率军回都么?
倘若当时陈太师便果断率军回都,一个月的时间,已足够陈太师从东海郡撤至山东,甚至已经到了平原郡或东郡,而这就意味着,可能再有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那位陈太师便会带着邹赞、薛敖返回邯郸……
想到这里,赵虞心中就难免有些忐忑。
万一陈太师识破了他的谋划,那可就太糟糕了,介时他恐怕就只能逃往山东投奔他兄长赵伯虎了——好吧,这只是玩笑,就算事情真的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就凭赵虞‘收复王都’、‘驱逐李虔、杨雄等叛逆’的功劳,陈太师也对他这个功臣也没办法。
但可以预见的是,彼此间的关系与情义必将就此终结,甚至反目成仇,而这恰恰是赵虞所不想看到的。
“左将军?”
见赵虞迟迟没有反应,那名骑兵小心翼翼地唤道。
听到这唤声,赵虞这才回过神来,在略一思索后,点头说道:“既然是董后与诸位大人的意思……那好吧。”
那名骑兵闻言大喜,连忙说道:“恕小的先行回邯郸复命。”
“去吧。”
“是!”
看着那一队骑兵离去的背影,何顺有些不解地问道:“首领真要回邯郸?那追击李虔、杨雄等人的事该怎么办?”
赵虞微微摇了摇头道:“……交给李蒙与董袭吧。”
顿了顿,他又补充道:“回邯郸也好,尽早将某些事盖棺定论,也省得被那位老大人回来后识破……”
何顺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次日,即九月十五日,赵虞仅带着百余名黑虎众,先行返回了邯郸。
此时虎贲中郎潘袤就在邯郸的南城门楼上等待赵虞返回,得知后者带着众人出现在城外,潘袤立即下城相迎。
“潘袤见过周左将军。”
待见到赵虞时,潘袤单膝叩地行礼。
见此,赵虞一边扶起潘袤,一边笑着说道:“一段时日未见,中郎怎么变得拘礼了?”
潘袤笑着解释道:“卑职并非拘礼,只是想感谢左将军救命之恩,若非左将军,卑职这会儿还在天牢内与诸位大人作伴呢……请。”
“……”
赵虞的眼睑微微一动,若无其事地点点头,跟着潘袤走入了城内,口中问道:“城内情况如何?”
“大致稳定下来了。”
见赵虞问到正事,潘袤的神色也变得严肃许多:“这两日,卑职已派人清理了城内的尸体……”
他顿了顿,语气莫名地说道:“程昂死了……”
“唔?哦……”
赵虞起初微微一愣,但他很快就反应过来。
程昂,即潘袤之前的同僚,同潘袤为虎贲中郎,在这次事件中可谓是一错再错,结果害得自身家破人亡不说,最后还被杨雄无情抛弃,成为了这次事件的受害者之一。
不过对于赵虞而言,这程昂只是一个小人物,因此赵虞自然也就没有多少印象,恐怕也只有潘袤会为了这位旧日同僚叹息一声。
大概是赵虞平静的语气,让潘袤意识到这位左将军并不在意程昂的死活,于是他揭过此事又说道:“另外,以太师王婴为首的那些当初倒向李虔与杨雄等人的臣子,也在那一日携家带口,争相跟着凉州军逃亡……”
“唔,我看到了。”赵虞微微点了点头。
确切地说,他是在追击李虔、杨雄等人的途中,看到了那些人的尸体,有男有女、有老有少,而讽刺的是,杀死这些人的并非是勤王军,而是凉州军的败卒在途中见财起意,杀人行凶。
不过,他倒是没有看到太师王婴等一干昔日朝臣的尸体,想必这些人是被李虔、杨雄带走了。
赵虞觉得,大概是因为这些人还有利用价值吧。
毕竟这次李虔、杨雄等人若是能逃出升天,他们唯一的出路就是继续诬陷邯郸,颠倒黑白将邯郸之乱扣在陈太师与陈门五虎的头上,介时,太师王婴这群朝廷中枢的官员,可以在舆论中为凉州杨氏提供助力,混淆天下人的视听——管不管用姑且不论,至少这是凉州杨氏最后的生路了。
否则天下群起而攻,凉州一隅之地,那是万万抵挡不住了。
一边与潘袤交谈着,赵虞一边来到了皇宫。
他先进宫见到了董皇后。
董皇后见到他就问:“周将军可曾擒杀李虔、杨雄等人?”
赵虞避开了这位年过半百的老妇人的视线,轻声说道:“还未,不过河南都尉李蒙、梁郡都尉董袭,还有臣麾下的几支军队,都仍在追击那些贼子。……请皇后放心,纵使李虔、杨雄等人逃至凉州,终有一日朝廷也会派兵讨杀他们,告慰陛下与太子在天之灵……”
“还有欣儿。”董皇后悲愤地说道。
“皇孙殿下?”赵虞有些惊讶,他确实不知皇孙李欣也遇害了。
大概是出于对眼前这位周左将军的信任,董皇后愤慨地将其孙儿李欣遇害的事告诉了后者,听得赵虞心中一阵唏嘘。
抛开‘恨屋及乌’的感观不谈,赵虞其实对皇孙李欣的印象还是蛮不错的。
甚至于,对于太子李禥的印象也谈不上坏,可惜……
告辞董皇后,赵虞随后又见了御史张维等众多朝中的大臣,然后在诸位官员的支持下,顺利拿到了接管整个邯郸的权柄。
曾记得两日前,赵虞曾见死不救,亲眼看着晋天子在他面前咽气,而今日朝野上下,包括后宫的妃子,皆认为他是此役最大的功臣,仔细想想,这着实有些讽刺,就连赵虞也感到有些讽刺。
但有件事他早就想好了,即赵虞的归赵虞、周虎的归周虎,报仇固然要报,但有些事他也得去做,比如说,尽快安抚邯郸躁动的人心,尽早恢复城内的秩序。
于是他立刻放榜安民,甚至亲自出现在邯郸大街小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