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张季一脸犹豫。
“呵,两条大鱼在相互撕咬,结果被从旁一群小鱼被啃死了,那就滑稽了。”轻哼一声,赵虞带着几许不快说道:“不过不必担心,我此前就考虑过这‘第三方’,只不过先前他们毫无异动,我还觉得他们挺识相,考虑日后要不要温柔一点,而就眼下这状况嘛……哼,回头派人查查,看城内谁家囤积了大量的粮食,日后我重点照顾一下。”
“这个怕是不好查。”
马成走上前来,为难地说道:“咱们人手不够,光经营城内几家店铺就捉襟见肘了,实在是派不出多少人手……”
听到这话,还没等赵虞开口,张季在旁献策道:“不如咱们花点钱雇当地人去查吧?查到查不到都无妨,消息放出,至少能让那些商贾与家族收敛一点,倘若他们不希望日后被咱们教训。”
“这主意不错。……看不出来啊,张季,勇谋兼备!”
赵虞抬手一指张季,毫不吝啬对张季的称赞。
“二公子过誉了,愧煞在下了。”张季不好意思地说道。
屋内响起一阵笑声。
旋即,赵虞冷眼看着底下街道,正色说道:“就按张季的办法去做,警告一下那些试图沾便宜的商贾与世家,也无需花太多精力,待日后时机成熟,我鲁叶共济会的商贾杀到,这汝南城内的店铺,至少死一半!”
说着,他抬头瞥向远处的郑氏米铺,继续说道:“至于郑家……张季、马成,你二人附耳过来。”
“是!”张季、马成二人俯身靠近赵虞,听赵虞在他们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张季听罢由衷赞道:“二公子这主意才叫妙,那郑潜怕是要被二公子气死了。……在下这就去。”
“唔。”
片刻之后,赵氏米铺暂停了售粮,引起街道上许多围观人的不解与惊疑。
“赵家停止售粮了,莫不是撑不住了?”
“嘁,什么鲁阳赵氏,没什么了不起的。”
“唉,早知道就再抢点米了,我还等着他们再次降价呢……这下好了,赵氏一败,郑家肯定立刻就恢复原本的米价,或许会比原来的米价还要高,唉……”
“你们急什么?你们忘了,就近两日,又有赵家的粮船在河津靠岸,一口气就又运来了五千石粮食,其中大半还堆在河津的仓库里呢。……赵家最多就是缺人手搬粮了,不说了,我先去河津那等着,赵家雇人还是很大方的。”
就在街道上众围观者议论纷纷之际,忽见张季拿着一块颇大的木牌走到店铺外,将这块木牌悬挂在门的另外一侧。
街上众人连忙挤上去看,却见那块木牌上写着“五千石”三个字。
这是什么意思?
就在众人皆心中不解之时,便见张季从店铺内的家仆手中拿过一叠厚厚的账簿。
只见他左手托着账簿,右手拍了拍挂在右侧的那块木牌,大声喊道:“知道这木牌上的‘五千石’是什么意思么?那就是迄今为止,我赵家已在汝阳售出五千石粮米……”
“五千石?”
街道上响起一阵惊呼声。
“怎么?不信?”张季托着手中的账簿冷笑道:“这事做不了假,除了我账簿为证,相信诸位也都看在眼里。”
说到这里,他话风一转,用轻蔑的语气说道:“却不知对面那家,至今卖出了多少?一千石?两千石?哈哈哈哈……”
待一阵堪称嚣张的笑容过后,张季伸出右手指了指‘赵氏米铺’的招牌,用洪亮而近乎大吼的声音喊道:“这汝阳,有我赵氏米铺就足够了!!”
一声大喝过后,街道上鸦雀无声。
他们原以为赵氏停止售粮是后继无力了,没想到,对方纯粹就是为了嘲讽郑家。
而与此同时,在郑氏米铺的二楼,郑潜听到张季那句嚣张至极的话,愤怒地将手中的茶碗砸碎在墙壁上。
『一千石?两千石?哈!这种可笑的话也说得出口?』
愤怒之余,郑潜立刻问王直道:“王直,迄今为止咱们售出多少粮米?”
“截止一个时辰前从城内其他三处店铺送来的账簿,合计约四千一百石左右。”王直立刻回答道。
郑潜听得一愣,皱眉问道:“怎么会?咱们不是一直比赵家卖的多么?怎么会被赵家反超了?”
话刚说完,他自己就明白了:喔,是汝阳城内其他商贾与世家所为……唔,还是他授意的。
“噔噔噔。”
有一名仆从从楼底下跑了上来,不识趣地对郑潜说道:“世子,因对面赵家的挑衅,街上很多好事之徒要咱们公布具体的售粮数目,您看……”
“我看个屁!”
郑潜反手就是一巴掌。
公布售粮结果?
虽然郑潜并不认为迄今为止的售粮数目代表什么,但奈何外面的无知县民不懂啊,那帮人一瞧,哦,赵家卖出了五千石,郑家卖出了四千一百石,说不定就会下意识地觉得赵家赢了……可赵家赢什么了?到最后了么?
可倘若不公布,那不是更显心虚么?
就在郑潜犹豫之际,忽听有一名仆从说道:“世子,不如咱们也称售出了五千石……”
话音未落,就见被郑潜教训过几次王直立刻喝断道:“住口!万一赵氏派人查账,我郑家岂不是颜面丧尽?!”
这话,说得郑潜心中一愣。
他倒不是觉得王直说错了什么,相反,王直说得对,但问题是,赵家为何突然弄出这么一手,早不挑衅、晚不挑衅,偏偏就在这一刻?
郑潜皱眉看着赵氏米铺前停着购粮的几辆拉车,又看看自己郑氏米铺跟前,脸上露出几许恍然之色。
『噢,我懂了……』
忍着心中的憋屈,郑潜咬咬牙说道:“王直,派人去叫朱贵那帮人,叫他们……来咱们处购粮。”
说罢,他也不理会王直惊愕的神色,死死盯着赵氏米铺二楼那扇窗户。
“怪不得赵公瑜从未在我汝阳露面……”
他喃喃自语。
他终于确认了,他这次的对手是一个十一岁的孩童。
且这小子,聪明地简直不像话。
第107章 四月
“郑家快公布迄今为止的售粮数目啊!”
“郑家……”
在郑氏米铺前的街道上,一群汝阳人被赵虞派去的卫士挑唆着朝店内起哄,听得店铺内的郑家家仆们一个气愤填膺。
或有一名家仆恨声骂道:“这么帮着赵家,莫非是收了什么好处么?”
骂归骂,其实店内的郑家家仆心里都明白,与其说街上那群人是收了赵家的好处,还不如说这群好事之徒纯粹就是看热闹不嫌事大……有这工夫扛着锄头去育田多好?非要来这边凑热闹?
换做以往,谁敢这般讥讽郑家?
也就是这次,对面赵家的威胁太大,以至于郑家为了顾及颜面只能老老实实,否则就街上这群好事之徒,抓几个到店铺内打断腿,整个汝阳谁还敢胡乱说什么?
正在这时,有一名家仆急匆匆从二楼奔了下来,口中喊道:“世子有命,公布售粮结果。”
“公布?”
店铺内的郑家家仆们面面相觑,毕竟他们也大致清楚,他家贩售的粮食数目,迄今为止未必能比得过对面。
随后,郑氏米铺亦停止了售卖米粮,足足等了半炷香工夫,才见两名郑家家仆黑着脸走了出来,将一块木牌挂在门外。
街道上的众人连忙上前观瞧,才看到木牌上的数字为四千一百石。
“四千一百石?”
“真的没有赵家多诶……”
“但其实也没有相差多少……”
“就是,赵家那群人还说郑家只卖出一千石、两千石,那嘴脸才叫人厌恶……”
“郑家乃我汝阳望族,岂会比不过区区一个外乡的家族?”
街上的汝阳人对此议论纷纷,有的认为郑家输了,但更多的人选择袒护郑家,毕竟四千一百石跟五千石,确实相差不多,在他们看来几日就能追上来,谈不上什么胜负。
甚至于,他们反而称赞郑家的坦陈。
而此时,混在人群的几名赵家卫士见无法挑动汝阳人嘲讽郑家,遂识趣地回到米铺,将这件事汇报于赵虞。
“四千一百石吗?”
赵虞站在窗口暗自估算着,算来算去,觉得这个数目确实差不多。
毕竟他也知道,在汝阳城内商贾与其余世家这‘第三方’势力出现之前,郑家的生意确实要比他们好,毕竟郑家是本地人,在价格相同且不需要长时间排队的情况下,汝阳当地人基本上还是会去支持郑家的生意。
“这个郑潜……看不出来还有几分骨气。或者说,他是考虑到了后果么?”
赵虞暗自轻笑着。
老实说,郑潜如此老实的公布真实的售粮结果,这稍稍有点出乎他的意料,要知道他本来都已经做好准备了,只要郑家隐瞒售粮数目,不管是因为售粮落后还是因为拉不下面子,他都带着卫士们去街上闹一波,趁机抹黑一下郑家——反正他笃定当前是他赵家的售粮领先,倘若赵家谎报数目,他岂会不挑唆汝阳的好事之徒查账呢?
在这个信誉至上的年代,纵使是强势的郑家,也终究会因为顾全颜面而屈服。
可没想到的是,那郑潜却老实地公布了真实的结果,这让赵虞打算借机抹黑郑家的计划破产了。
不过无所谓了,反正赵虞的目的也达到了。
“既然郑潜不顾自家丢脸,报出了真实的售粮数目,可见他已打定主意要追过咱们,就当前汝阳的情况来说,他想要追过咱家,就只能让城内其余的商贾与世家派人到他家买米……”
不得不说,赵虞的思路非常清晰,听得张季、马成等人连连点头。
而事实证明,赵虞的判断丝毫无误,在短短两日之后,郑家米铺就以‘八千二百石’的售粮数目,远远领先于赵家‘六千五百石’的售粮。
这使得街道上的舆论风向完全调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