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下意识低了低头,生怕被黄绍认出来——虽说他没印象,但万一黄绍以前见过他呢?
而此时,郭达正笑着回应黄绍的话道:“哈哈,想要让我等放你们通过,可以,留下买路财!”
“买路财?”黄绍听得有点新鲜:“何谓买路财?”
郭达挥挥手说道:“留下几辆马车,其余放你们走!”
『几辆马车,而不是全部么?』
黄绍有些惊讶。
不得不说,在黄绍的经商经验中,对面这伙山贼姑且还算是好说话的,至少对方只索要几辆马车的货物,不像其余那些山贼,动辄‘留下车马其余滚蛋’,一言不合就杀过来。
不过,好说话归好说话,但他也不能如此轻易就答应对方的条件。
只见他深吸一口气,沉声恐吓道:“诸位大王的意思,在下明白了。不过,诸位大王当真知道你们所抢掠的对象么?”
他指了指商队的旗帜,沉声说道:“诸位在抢掠鲁叶共济会的商队!……我鲁叶共济会,囊括鲁阳、叶县、昆阳、汝南、汝阳诸县几百家商贾,抢掠了其中一支商队,就是得罪了整个鲁叶共济会,得罪了鲁阳、叶县、昆阳、汝南、汝阳等诸县!我劝诸位大王广结善缘……”
他的话,令不少山贼面色微变,也使得赵虞的心情愈发复杂。
不错,他所创建的鲁叶共济会,就是这样一股有许许多多商贾组成的庞大势力,尤其是当一年前,在他率领鲁叶共济会与汝阳郑家那场战争之后,鲁叶共济会的足迹遍布鲁阳、叶县、昆阳、梁县、临汝、汝阳、轮氏、郏县等近十个县。
堂堂汝阳郑氏,都不得不屈服,接受他赵虞提出的条件,将家族的所有生意都撤出汝阳,而汝南县县令刘仪,更是因为最初选择与郑家站队,以至于后来当鲁叶共济会攻入汝南的时候,堂堂县令跑到叶县,向作为同僚的叶县县令毛珏提出请求,请后者约束鲁叶共济会,由此颜面大失。
说实话,当得知山下经过的那支商队属于鲁叶共济会时,赵虞心中也有些犹豫,毕竟他最清楚,鲁叶共济会不是好惹的,那些被他捏成一股绳的商贾,会联合对付一切损害他们利益的敌对势力。
但没办法……
因为这一带的商贾,当初几乎都被他鲁叶共济会击败,强行使其加入,虽说仍然有不愿加入鲁叶共济会的商贾或者世家,但是已经很少、很少……
比如汝南,在他鲁阳赵氏惨遭横祸之前,鲁叶共济会强势入主汝南,把持市集,当地的商贾与世家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被日拱一卒,逐步失去市场。
换而言之,即便赵虞不想招惹他当初自己创建的鲁叶共济会,但迟早也是要撞见的,除非他能说服那些山贼们放弃抢掠来往的商队。
就这一点来说,可谓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就在赵虞感慨之际,他忽然感觉有人握住了他的手。
转头一瞧,赵虞便看到静女正看着他,眼眸中露出几许担忧。
想来,也只有静女能够理解赵虞此刻的心情。
话说回来,在黄绍那番恐吓下,这群山寨都有些慌神。
想想也是,一个昆阳县都够他们头疼了,然而按照黄绍的说法,他鲁叶共济会却能影响到鲁阳、叶县、汝南等将近十个县,十个县啊!
不少山贼因此打起了退堂鼓,私底下偷偷劝说杨通、陈陌、王庆三位寨主。
“三位寨主,这鲁叶共济会还是莫要招惹了吧?”
“是啊,就放他们过去吧……”
见此,不说陈陌依旧面无表情,杨通、王庆二人面色都有些难看。
杨通当即骂道:“一群没用的东西,别人几句话就把你们吓住了?”
说着,他在赵虞略感意外的目光注视下走上前几步,朝着那黄绍大笑道:“哈哈哈,足下休要诓我!……倘若是一年前的鲁叶共济会,我等或不敢招惹,可现如今嘛……”
他眯了眯眼,冷笑道:“我可听说了,如今你鲁叶共济会,已分裂成两支,一支在叶县,以一个姓吕的为首;还有一支被迫迁到汝阳,以一个姓魏的为首,你们两拨人,自己打地不可开交,相互见面仿佛仇敌,哪还有当初的威风?”
说着,他面色一沉,沉声说道:“那黄绍,我也想撕破脸皮,识相的,留下几辆马车作为咱们山寨的孝敬,我放你等经过,日后只要你等孝敬我山寨,我保你等在这一带畅通无阻,要不然……那就怪我不客气,货物也好,人命也罢,通通给我留下!”
此时在杨通的背后,赵虞愕然地抬起了头。
什么?
鲁叶共济会分裂了?
他的心情愈发纠结。
第142章 分裂鲁叶共济会
当杨通道出鲁叶共济会分裂的事实后,黄绍就知道麻烦了。
正如对面的那名山贼所言,他鲁叶共济会的势力,确实已远不如一年前了。
一年前,赵氏二公子赵虞还在时候,他鲁叶共济会是何等的风光,把堂堂汝阳郑氏从发迹之地赶出,逼得汝南县县令刘仪到叶县恳求毛公出面相助,虽然他们事后被毛公斥责了一顿,但商会里每一名商贾依旧热血澎湃。
在这个世人普遍轻贱商贾的年代,当他们商贾联合起来后,却能撼动百年家族,甚至连一县县令都因为他们而惶恐。
许多商贾因此认识到,原来他们这些人,也能够形成一股巨大的力量。
而就当商会里的众多商贾准备在那位赵氏二公子的带领下重拾商贾的尊严,改变商贾的地位时,噩耗传来……
鲁阳赵氏一门覆灭,鲁阳乡侯赵璟、其夫人周氏,长子赵寅,以及他鲁叶共济会真正的领袖,赵氏二公子赵虞,在一夜之间被梁城的军队覆灭。
事后,鲁阳、叶县两地前后贴出告示,指认鲁阳赵氏一家勾结叛军,图谋造反,对此,鲁叶共济会里的商贾大多是不信的,至少黄绍就不信。
鲁阳乡侯赵璟,那可是鲁阳的乡贤啊,一招‘以工代赈’养活了多少从宛南、宛北逃来的难民?
而这位乡侯与其夫人周氏所生的二公子赵虞,那更是聪慧绝顶,商会里的商贾纷纷将他比作秦国时期十二岁拜相位的甘罗。
像这样的父子,居然说他们勾结叛军?
简直可笑!
要知道鲁阳赵氏遇难之前,可是给宛城的王尚德筹集了十几万石的粮米,而王尚德拿着这批粮草鼓舞军心,讨伐南郡的叛乱。
既然赵氏父子勾结叛军,为何又要帮助王尚德筹集粮草?
这不是前后矛盾么?
再加上叶县县令毛珏的突然病故,黄绍本能地感觉这其中大有蹊跷。
当他与他兄长黄馥提起此时时,他兄长断定赵氏父子肯定是得罪了国内什么了不得的达官贵人……
“呋……”
黄绍微微吐了口气。
他与他兄长黄馥一样,都十分欣赏那位赵氏二公子,原因就在于那位二公子借助机智与手腕,将他们这些商贾、或以经商为家业的家族拧成了一股,让他们认识到,原来他们商贾团结起来的时候,居然能有那般强大的力量。
但遗憾的是,那位二公子故去后,鲁叶共济会就分裂了……
魏普、吕匡二人互相争夺商会会长的位置,为此大打出手,那位二公子不在了,毛公也故去了,谁也无法阻止他们——虽然在此期间,鲁阳的县令刘緈也曾尝试干预过,希望可以化解双方的矛盾,但只可惜,魏普与吕匡谁也没有听从这位刘公的劝告。
也是,刘緈是鲁阳县的县令,而魏普与吕匡皆是叶县商贾,倘若有谁能压制这二人,也就只有赵氏的二公子赵虞,以及叶县的县令毛珏毛公,但遗憾的是,这两位都不在了。
短短三四个月后,魏普一批人落败,被吕匡一众排挤出鲁阳、叶县,随后都失去了汝南、郏县等地的地盘,在其余商贾的支持下,吕匡成为鲁叶共济会的会长。
但显然魏普那些商贾不会甘心失败,他们将家业迁到临汝、汝阳、轮氏几个县,当初他们在那几个县帮助赵氏二公子击败汝阳郑氏,在汝水诸县都有一定的根基,在吕匡一众势力的逼迫下,魏普等人落户于汝阳,以此为基本盘,建立了另外一个鲁叶共济会。
为了区别于吕匡一众的鲁叶共济会,魏普等人改变了旗帜。
原本鲁叶共济会的旗帜,以青绿为底色,旗帜上方书写‘鲁叶共济’四个字,下方勾勒有三山,分别代表鲁阳与叶县境内的鲁山、应山与卧牛山。
而魏普一众搬迁到汝阳后,以将三山的图案改成了汝水,底色也换成青色,唯独旗帜上方的字样,依旧是鲁叶共济。
不过,也因此会被吕匡一众嘲笑成汝水共济会。
黄绍与他兄长黄馥一样,对魏普与吕匡二人的争斗并不敢兴趣,但在当时商会内‘非白即黑’的紧张气氛下,他们选择了赢面更大的吕匡一众。
果然,吕匡不负众望,击败了魏普。
但黄绍私底下也很魏普那一伙打过交道,他知道,魏普等人的目的非常明确,他们要重新夺回叶县,夺回鲁叶共济会的正统——虽然‘正统’这个词用在这里有点别扭,但不可否认这就是魏普等人的目的。
毕竟,魏普与吕匡二人谁都一口咬定自己才是那位赵氏二公子的继任者。
总之,当年风风光光的鲁叶共济会,犹如昙花一现,随着那位赵氏二公子的逝去,迅速从巅峰走向衰弱,尽管当前吕匡与魏普各自掌握着一支共济会,但比起一年前,那已是远远不如。
最有利的证据是,魏普与吕匡,谁也没能具备那位赵氏二公子的手腕。
当年那位二公子在的时候,王尚德默许他手下的宛城军市以超过市价两成的价格来收购鲁叶共济会提供的货物,而如今那位二公子不在了,军市收购的价格一下子就跌回市价。
甚至于就算是这样,魏、吕两支鲁叶共济会还要花费许多心思应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