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名商贾快速对视了一眼。
见此,陈才心下暗暗冷哼。
就像这几名商贾心底其实看不起陈才一样,陈才其实也看不起这些商贾,认为这些商贾胆小懦弱,不过回想起他临行前赵虞对他的嘱咐,他还是将心中的不屑收了起来,笑着说道:“此番首领派我前来,是为协助黄二公子……”
说罢,他转头看向黄绍。
看了一眼陈才,黄绍微微吐了口气。
如他所料,黑虎贼的首领并不肯被宛城军市的主簿孔俭狠狠宰上一刀,试图用制造流言的方式来迫使孔俭改变主意,平心而论,这在黄绍看来着实是一招险棋。
而陈才等人,原本是黑虎贼首领派来负责此事的人。
不过,黄绍却揽下了这件事。
事实上,他完全可以不必出面,让陈才等黑虎贼的人代劳制造流言,哪怕到时候被抓起来的,那也是陈才等人,可问题是,难道宛城军市的官员都是傻子么?
对方查到最后,还是难免会查到他昆叶互利会的头上,查到他黄绍的头上。
既然横竖躲不过,为何不表现地有担当些呢?向那位黑虎贼首领证明自己的能力呢?
正是基于这两个因素,黄绍在那位黑虎贼首领面前揽下了这件事,而陈才也因此变成了他的协助者。
见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自己,黄绍沉吟一番说道:“事不过三,请容我再次请见那孔俭,倘若那孔俭依旧坚持,那就……散布流言,迫其就范!”
听到这话,陈才似笑非笑,而其余几名商贾则是忐忑不安。
当日,黄绍再次前往孔俭的廨署求见后者。
没想到这一次,他干脆连孔俭的面都没见到,孔俭仅仅只是派了一名下吏来传话,问黄绍道:“孔主簿让在下来询问黄二公子,不知黄二公子可曾改变主意?倘若不曾,那就莫要耽误彼此的工夫了,黄公子且回吧。”
居然吃了个闭门羹,黄绍又惊又怒,怒气冲冲地回到了魏氏共济会的商行。
既然那孔俭不仁义,那索性就将这件事捅大!
他当即派他的随从,还有陈才以及其手下的黑虎贼在宛城内四处散布流言,声称孔俭恶意操纵军市。
平心而论,散播谣言的效果并不怎么好,要知道宛城是一座由军队辖管的城池。
当初赵虞初到宛城时,宛城里的人十之八九都是王尚德麾下的军卒,而近些年这样的情况稍有改善,王尚德通过军市与军屯田,逐步又收揽一些流民,再加上各地商贾与相关人员的入驻,使得宛城逐渐恢复了往日繁荣的气象,但总的来说,这里还是受军队管制的城池,城内到处都可以看到宛城军卒的身影。
因此,城内几乎没有人敢谈论对南阳军不利的流言,寻常百姓甚至连听都不敢听,待陈才等人散播流言时,匆匆离去,不敢停留。
唯独城内的各个商行对此将信将疑。
但即便散播流言的效果并不佳,黄绍的目的也已经达到了。
这不,孔俭很快就得知了这件事,对此又惊又怒。
“肯定是那黄绍怀恨在心,故意散播流言!”
惊怒之下,孔俭立刻派他廨署的军卒前往魏氏商行,将黄绍抓到廨署。
待再次见到黄绍后,孔俭怒声骂道:“黄绍!……可是你故意散播流言?!”
黄绍早已事先猜到孔俭的反应,既不意外于孔俭派人抓他,也不意外于后者此刻的怒问,他淡淡说道:“消息确实是我放出去的……”
可能是没想到黄绍居然爽快地承认了,孔俭惊讶地睁大了眼睛,旋即怒斥道:“好,你认罪就好!你诋毁军市的声誉,诋毁本官的声誉,该当何罪?!”说着,他作势便要唤入军卒将黄绍拿下关押。
没想到黄绍却开口道:“且慢!虽然我承认确实是我派人放出谣言,但孔主簿说我诋毁军市声誉,诋毁孔主簿声誉,我却不认!”
说着,他深吸一口气直视孔俭,沉声说道:“孔俭,你收受吕匡的贿赂,恶意为难黄某的商会,趁机索要巨大好处,此事你难道不敢认么?……你仗着王将军的名义,中饱私囊,操纵军市,故意为难我等,此事我定要当面求见王将军,讨个公道!”
“哈!”
孔俭冷笑道:“你以为你能见到王将军?……只要我一道命令,你休想见到王将军。”
黄绍眯了眯眼睛,冷着脸说道:“孔俭,你休要得意,此番来时,我已用重金招募了一些亡命之徒,即便你将我关押,他们还是会继续在城内传播此事,终有一日会传到王将军手中?”
“……”
看着那黄绍一副豁出去的架势,孔俭的气势忽然一滞。
不得不说,黄绍的威胁,正中孔俭的软肋,孔俭谁也不怕,就怕王尚德,毕竟后者的一个念头便能决定他的生死。
可能是注意到了孔俭脸上神色的变幻,黄绍心下颇为意外。
他忽然觉得,黑虎贼的首领周虎说得没错,这孔俭就是一个色厉内荏的家伙。
不过,远在昆阳的黑虎贼首领周虎,他为何会如此了解孔俭这个宛城军市的主簿呢?
对于那个周虎,黄绍越发感觉神秘了。
大概是黄绍脸上的冷笑刺激到了孔俭,近两年诸事顺利的孔俭心中大怒,当即仗着权力将黄绍扣押。
旋即,他立刻招入一名廨署的军卒,吩咐道:“你立刻带人前往汝阳魏氏的共济会商行,将昆叶互利会的一干等人通通抓来!”
“是!”
那名军卒应声而去。
大约一个时辰后,这名军卒回来禀告道:“主簿,属下带人前往魏氏共济会商行,抓到在那的叶县商贾六人,但据属下打听,似乎有二三十人事前离开,不知去向。”
『那二三十人,莫非就是黄绍所说的亡命之徒么?……该死!』
孔俭暗骂了一句。
他倒是有心将那二三十人找出来,但问题是,他没有这个权限,他能号令的,就只有他军市廨署下的几百名军卒而已,单靠这点人怎么全城追捕?
除非他向留守宛城的副将李贽求助。
李贽乃是王尚德的副将,公族出身的他深受王尚德的信任,王尚德不在宛城的时候,大多都由李贽坐镇城池。
可问题是,李贽知道了,那就等于王尚德也知道了么?李贽副将怎么可能为了他而隐瞒不报?
而一旦王尚德知道这事,得知是他故意刁难黄绍才迫使黄绍派人散播流言……
回想起那位王将军的冰冷双目,孔俭下意识地就咽了咽唾沫。
一时间,孔俭的脑海中闪过诸般恶念,比如陷害黄绍,或者下令用严刑迫使黄绍屈服,但最终这些恶念都被孔俭否决了,毕竟他也明白,一旦他那样做了,那才叫后患无穷。
权衡利弊后,孔俭最终还是命人将黄绍带到了面前,好言安抚道:“怎么说孔某与黄公子也是相识多年,何必闹得这般不愉快呢?既然黄公子说让利五分,那就五分吧。”
此时黄绍却已认清了孔俭的色厉内荏,有那么一瞬间他其实连五分利都不想让,但在转念沉思了一番后,他终究还是点点头答应了下来。
当日,黄绍花了一笔钱,从孔俭手中换来了一份单次的通商凭证。
尽管孔俭从始至终面带微笑,仿佛双方先前的矛盾从未发生过,但在黄绍离开之后,孔俭的脸毫不意外地沉了下来。
“不识抬举的东西,你以为这样就算完了?哼!看我日后如何收拾你!”
孔俭带着怒色暗骂道。
暗骂之余,他的脑海中不自觉地闪过一个人影。
大概是今日黄绍这位黄家二子的强硬态度,让他不知不觉间联想到了另外一位被称为二公子的人……
那便是当年鲁阳乡侯府的赵二公子……
联想到那位,孔俭越发暗恨黄绍,打定主意要给后者一个惨痛的教训。
谁叫这黄绍在其兄弟中亦排行第二呢。
第258章 致命的错算
PS:四千字章节送上,感谢【adac16】大佬两万币的打赏!~感谢【le】大佬的一万币打赏!~感谢【喜欢喝茶的男人】大佬的一万币打赏!~另外,很快就有大场面了,很大的那种。』
————以下正文————
尽管过程凶险,但最终成功迫使孔俭退让,这让黄绍与其余几名叶县商贾精神振奋。
在回到魏氏共济会的商行,向商行内的人解释清楚事情的经过,黄绍与几名叶县商贾在他们落脚的屋内开了一次会议。
在会议中,或有一名商贾问黄绍道:“既然那孔俭明明已经退让,为何不趁机拒绝他那试图让我等让利的不公要求呢?”
黄绍正色说道:“虽然我等皆并非初次与军市打交道,但以互利会的名义,这却是首次。……倘若能以五分利的退让避免节外生枝,我觉得并无不可。毕竟当务之急,是尽快与军市达成通商的默契,至于那五分利,来日方长,咱们日后找机会再讨回来就是了……”
听到这话,诸商贾们也是点头附和。
次日,凭借着那份短期的通商凭证,黄绍等人无惊无险地完成了与军市的交易,期间倒也没有受到什么刁难。
不过的军市内那些官吏,倒是用古怪的眼神看待他们,显然他们也听说了昨日黄绍等人的举动,见黄绍等人居然敢兵行险招跟孔俭对着干,倒也佩服黄绍等人的胆量。
待交割完货物,黄绍等人又回到魏氏商行,等着与陈才等人汇合。
当晚大概黄昏前后,陈才等人偷偷摸摸地回到了魏氏商行。
当时黄绍将陈才请到了自己落脚的屋内,向陈才讲述了他与孔俭交涉的过程与结果。
陈才笑着说道:“这倒是省了我等动手。”
“动手?”黄绍不解地问道:“动什么手?”
陈才亦不隐瞒,如实说道:“倘若黄公子无法解决此事,我会日夜盯梢那孔俭,设法将其诱骗掳走,斩下他一根小指作为教训,再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