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眼下,他却没这个心思。
毕竟他蒙受了周虎的照顾,若回头再嘲讽周虎,他总感觉有点‘恩将仇报’。
于是他索性就不发表言论,至少在牵扯到周虎的事情上不发表言论——除非他认为周虎做得不对。
就在几人闲聊之际,有黑虎贼上城墙传达命令:“大首领有令,从今日起,旅狼全部调往南城墙!……重复一遍,从今日起,旅狼全部调往南城墙!”
“唔?”
石原、许柏、王聘、陈贵四人转头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脸上露出惊诧之色。
在一番思索后,石原皱着眉头说道:“看来南阳军撑不住了……”
“是啊。”
许柏点点头,感慨的说道:“不过这群人也算是了不得了,咱们东城墙这边都守地非常艰辛,更何况叛军数量更多的南城墙呢?”
说着,他就近拍了拍石原的臂膀,示意道:“走了。”
看着许柏、王聘二人站起身,陈贵笑着说道:“可别死了,要不然你家中那小丫头,指不定也得改嫁了……”
“滚!你这张嘴,就吐不出什么好话。”
许柏骂了一句,旋即在王聘的笑声中,与石原、陈贵二人告别。
待招呼过自己麾下的黑虎贼后,许柏、王聘二人转身朝着城下而去。
陈贵笑嘻嘻的看着许柏、王聘二人走远,这才皱起眉头对石原说道:“旅狼走了,咱东城墙这边就更麻烦了……”
“……”
石原微微点了点头。
他不可否认,尽管他县军的士气,相比较前一阵子不可同日而语,一个个都憋着劲想要杀敌立功,但由于训练时间实在太短,况且此前又没有杀人、作战的经验,因此在今日的守城战中,还是难免暴露了种种弱点,好在危机之刻有那群旅狼的悍寇填补防守空缺,如此方能一次又一次惊险地击退叛军。
虽然说旅狼在东城墙上最大的作用就是及时填补县卒由于死人而导致的防守空缺,但不可否认着实是非常关键。
而现如今,这群悍寇被调往南城墙代替南阳军,来日他东城墙的压力,显然要大许多。
就在石原担忧之际,远处王庆带着几名黑虎贼目无旁人地走来。
见此,陈贵小声说道:“不晓得这家伙是否会被调往南城墙……”
石原没有回答,因为那王庆已经走到他们面前了。
“看什么看?”
瞥了眼直视自己的石原,王庆轻哼着问道,一副找茬的口吻。
石原盘腿坐在城墙上,仰头看着王庆,平静说道:“只是听到有周首领的传令,我在想,王左统领是否会被调往南城墙……”
“嚯?”
王庆弯下腰,脸庞逼近石原,龇着牙笑道:“你希望我被调走么?……然而很遗憾,老子还是东城墙这边的守将!”
看了一眼王庆身上那被鲜血染成暗红的甲胄,石原一脸平静地说道:“就我个人而言,我当然希望王左统领被调走,但若是就我东城墙而言,有王左统领坐镇,弟兄们能安心许多……”
王庆的眼眸中闪过几丝异色,只见他站直身,冷笑着说道:“别以为奉承我两句,我就会放过你……给我起来,把城墙上的尸体、伤员,通通给我带下城墙去……”
事实上,搬运尸体、伤卒,大抵是由兄弟会民兵负责的,但王庆存心找茬,石原也没办法,谁叫王庆是东城墙的守将呢。
看着石原、陈贵无可奈何地起身搬运尸体,王庆得意地嘿嘿怪笑起来。
此时,或者他身旁的黑虎贼小声说道:“老大,仅仅叫他们搬运尸体、伤卒,太便宜他们了吧?我觉得应该狠狠教训他们一下。”
“……”
王庆看向不远处的石原、陈贵二人,深深看了眼二人满身的血污,脑海中回想起今日这二人奋勇杀敌的模样。
“哼。”轻哼一声,他嘿嘿怪笑道:“不着急,来日方长。……只要还在我辖下,我有的是教训他的机会。走了,小的们。”
于是乎,他大摇大摆地从石原、陈贵二人身边走过,继续朝前,巡视整段城墙。
期间但凡看到他的县军,纷纷退至两旁。
不说别的,王庆杀红眼时那种仿佛厉鬼般的神态,还是非常让人畏惧的。
在石原、陈贵二人——其实主要是在兄弟会民兵的出力下,东城墙上的尸体与伤卒,陆陆续续被搬至城内。
期间,重伤濒死的伤卒被兄弟会民兵用担架抬着,紧急搬至靠近城墙的伤病处,由那边已被县衙征用的医师诊治,包扎伤口。
而牺牲的兵卒,则被解下身上的甲胄,集中被安置在专门用来停放尸体的地方,等待家属认领后,当场焚烧尸骨,然后将骨灰装入坛中交给家属。
没办法,整个县城就那么点大,倘若每一具尸体都要掩埋,恐怕刨了整座县城都不够。
在搬运尸体时,石原、陈贵二人看到了围在一名名县卒尸体旁放声痛哭的家属。
上一回也是这样,待黄昏后,待叛军撤兵之后,整个昆阳县就哭声不断。
『真的是死了太多的人了……』
听着那不绝于耳的哭声,石原与陈贵相识叹了口气,同时不忘暗骂一句那些该死的叛军。
忽然,远处传来了争论,似乎有几名兄弟会的民兵与死者的家属发生了冲突。
石原赶忙快步上前,喝道:“怎么回事?”
不得不说,石原在昆阳县也算知名人物了,更别说他如今还在县军中担任着军侯的职位。
瞧见他出现,一名负责指挥处理尸体的县衙官吏赶紧上前解释:“石捕头,不,军侯,是这样的,有牺牲县卒的家属要求保留死者的兵器与甲胄,你知道,这些兵器与甲胄,是要在清洗后交还军械库,交给后面的人……”
在说话时,他抬手指向一名正在哭泣的妇人,在她身旁,一个目测十一、二岁上下,且神态倔强的小孩,正死死拽着他父亲生前的兵器与甲胄不放。
而在这对母子身边,几名兄弟会民兵见石原看来,面色尴尬。
天见可怜,他们可没有对这个小孩动粗,只是碍于规定,不得不回收那套军备罢了。
在明白这一点后,石原也没有怪罪这几名兄弟会民兵,他走到那个小孩面前,蹲下身劝道:“小子,这件兵器,这件甲胄,虽然可以视为你父亲留下的遗物,但按照规定,它们应当被交给下一个人,那个人会接替你父亲,继续坚守在城墙上,保护昆阳,保护你们……难道你希望让接替你父亲的人,赤手空拳与凶恶的敌军厮杀么?”
“我……我也可以杀敌。”那小孩倔强地说道:“我想为我爹报仇!……求求你了,石捕头。”
看着那小孩倔强而坚定的目光,石原摸摸了他的脑袋,旋即站起身来,对那名官吏说道:“就让他留着吧,反正咱们缴获了叛军不少兵器与甲胄,不缺这一套……”
“军侯,这有违规定。”那官吏小声说道。
石原抬手打断道:“若有人追究,我来承担责任。”
“这……好吧。”官吏犹豫着点了点头。
片刻后,在那名妇人的哭声中,她丈夫的尸体被火化。
而那个小孩,则穿着那对他来说宽大的甲胄,拄着长矛站立在旁,一脸严肃地送别父亲遗体,似乎还暗中发下了什么誓言。
虽然石原也不知周虎、刘毗等人具体做了什么鼓动,但看着那对母子,尤其是那个小孩的神色,他心中忽然涌现一股强烈的感情。
昆阳,不会屈服!
第367章 僵持(三)
『ps:随着剧情推进,要新出一个渠帅,一整个军队的名字弄个我……唉,第二章要晚点了。』
————以下正文————
继九月初六、九月初十两次攻城战后,长沙军渠帅关朔又于九月十三日发动了第三次攻城。
而在他发动第三次攻城的前一日中午,他命麾下心腹前往昆阳,向南城门楼射了一封箭书。
鉴于当时南城墙上都是黑虎贼旅狼在值守,这封信并没有惊动刘毗、李煦等人,悄然送到了赵虞手中。
在这封箭书中,关朔做出了退让,他默许周虎可以将昆阳占为地盘,而作为交换条件,周虎必须做两件事。
其一,在昆阳县城的城墙上,竖起‘长沙军’的旗帜,代表昆阳已臣服于他长沙军;其二,周虎必须协助长沙军攻陷叶县。
在看罢信中内容后,赵虞摇头对静女说道:“看来这关朔,倒也并非固执之辈,只可惜,他给出的条件毫无吸引力。”
很遗憾,关朔的‘反省’来地太晚了。
倘若是在九月初六之前,在赵虞出城与关朔相见的那一回,关朔便答应他提出的条件,他倒还能以‘顾全大局’、‘保住昆阳’为理由,想办法说服城内的百姓以及县衙的官员。
然而连接发生过九月初六、九月初十那两次攻城战后,不计其数的昆阳人失去了丈夫、父亲、儿子,已彻底与城外的叛军对立,这个时候他赵虞若敢提出‘归顺叛军’,别说全城的军民会视他为‘背叛者’,就连他麾下的黑虎贼,恐怕也会对他失去敬畏。
更别说,关朔还要求赵虞助他攻陷叶县——这是赵虞从一开始就不会答应的条件。
不可否认,他一开始曾考虑‘归顺叛军’,但他其实是想保持中立,他绝不会答应助叛军攻打叶县,毕竟一旦他这么做,那他就真的成反贼了,一旦日后晋国镇压了叛军,那肯定会事后清算。
而倘若赵虞‘保持中立’,比如在叶县这件事上,他既不增援叶县,也不协助叛军,如此一来日后晋国朝廷追究起来,他还可以用‘仅能自保、无力救援’作为解释,不论能否蒙混过关,至少不必背负‘反贼’的罪名。
没错,虽然叛军目前声势浩大,自大江以南起兵至今,一路北伐,仿佛大有攻陷中原之势,但晋国朝廷还未发力,赵虞也吃不准叛军究竟能走到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