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了,即便如此,曹戊也不认为他义师能够攻陷昆阳,一方面是对面有眼前这位黑虎贼首领在,另外一个方面嘛,那就是时间太仓促了。
倘若冬季来临延迟两个月,那么这场仗还有得打。
不过那一切都与他无关的,作为义师的曲将,他将为义师履行最后的责任与义务,即接受周虎给出的条件,将昆阳方出兵追击义师的行动,拖延至十个时辰之后。
至于在那之后嘛……
目不转睛地看着眼前那位带着面具的黑虎贼首领,曹戊郑重其事地抱了抱拳,正色说道:“曹戊愿意接受周首领的条件,十个时辰后,我会下令手下的士卒解除武装,投降昆阳,任周首领处置。”
“看来你我达成一致了。”
赵虞笑着点点头,旋即在估算了一下时间后,笑着说道:“那就明日日出之时吧。”
“是。”曹戊抱拳应道。
在彼此达成协议后,曹戊向赵虞告辞,回到了他那个简陋的阵地,而赵虞则带着静女、牛横、鞠昇几人返回南街。
在返回的途中,鞠昇由衷称赞道:“即便是末将,也未曾想到大首领如此宽容……末将指的是‘五年奴隶’的契约,倒不是末将刻薄,末将觉得,纵使是十年,也不算苛刻。”
“五年,足够了。”赵虞笑着说道。
“大首领宽容。”鞠昇由衷称赞道。
五年?十年?有区别么?
在这个交通不便利的年代,这些从大江以南而来的叛军俘虏,根本没办法独自返回故乡,他们想要活命,就只能依附于昆阳,融入其中。
五年,足够让这些俘虏培养起对昆阳的熟悉了,而人一旦熟悉,就不会轻易离开。
赵虞毫不怀疑,待五年之后,那些叛军俘虏达到了解除‘奴隶身份’的标准,他们一定会选择在昆阳留下来,而不是冒险返回千里之外的故乡。
如此一来,五年与十年,又有什么区别呢?
那些叛军俘虏最终都一样是要落户在昆阳,既然如此,赵虞为何不表现的‘宽容’一些呢?
在听到鞠昇的话后,赵虞哈哈大笑:“当然,周某一向是很宽容的,哈哈哈……”
在回到南街后,赵虞将他与曹戊达成协议一事,告诉了陈陌、王庆、马盖等人。
就像鞠昇那般,绝大多数人都觉得赵虞过于宽容了,但大首领主意已决,他们也没办法。
在赵虞的约束下,昆阳卒并未进攻曹戊等人,而是围在了后者的阵地前。
黑虎众的王庆、刘屠等人,县军的伍挚、石原、陈贵,还有旅狼的许柏、王聘、郝顺、徐饶等人,毫不夸张地说,昆阳最精锐的一批人,通通围在南城门,哪怕是中午、晚上用饭时,这帮人也堵在那里,用眼神瞪视等曹戊以及其手下的兵卒,带给后者很大压力。
但即便如此,也没有任何一名昆阳方的士卒攻击曹戊等人,哪怕是到了晚上也是如此。
待等次日天明,天蒙蒙亮的时候,赵虞亲自出面收降。
曹戊信守承诺,勒令麾下数百名士卒从南城门上撤下,解除武装,向昆阳投降。
带着闻讯而来的刘毗、李煦、以及荀异,赵虞迈步走上南城门楼,站在内侧城墙俯视城内。
而此刻城内,是无数昆阳方的士卒,以及闻讯而来的城内百姓。
在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下,赵虞抬起右臂,大声喊道:“这场仗,是我昆阳……胜了!”
“喔喔——”
“万岁!”
“万岁!”
城内,近万昆阳卒以及数万百姓,皆欣喜欢呼,仿佛浪潮般,久久不绝。
十月二十一日,昆阳兵不血刃收复南城墙,取得了这场战事的完全胜利。
而与此同时,叶县县令杨定,正一边率军追击叛军,一边暗暗骂娘。
第423章 追击开始
时间回溯到十月二十日上午,即赵虞与曹戊约定十个时辰期间的前后,这会儿关朔、陈勖、刘德三人已各自率领麾下的兵卒,向南撤出了昆阳地界,回到了沙河南岸的大营,与翟尚、田绪所率领的近两万兵卒汇合。
期间与关朔、陈勖二人同时撤退的,自然还有张泰、向虎的总共数千名绿林贼——这些狡猾的家伙,肯定不会为义师断后,而义师也不信任他们。
然而,即便撤到了沙河南岸的军营,但义师所面对的威胁却仍未解除。
就当关朔、陈勖等人撤回沙河南岸军营的同时,远处出现了骑兵的踪迹。
只见那一名名骑兵,勒马驻足于远处的高坡,远远地看着他们。
“是叶县的南阳骑兵。”
关朔当即就猜到了那些骑兵的身份,毕竟这方圆几百里,就只有叶县有大约五百名骑兵。
而这些南阳骑兵的大量出现,就意味着叶县加大了对义师沙河南岸军营的监视。
这背后透露出什么讯息,不言而喻。
在下达全军歇整的命令后,关朔与陈勖在充当中军帐的营内草棚里商议。
陈勖明确指出道:“倘若说昆阳还只是想要落井下石,那么叶县,绝对不止是趁火打劫……”
“唔。”关朔深以为然。
他相信他义师与昆阳已有了某种‘默契’——简单地说,就是义师已经见识到了昆阳的顽强,轻易不想再招惹,而昆阳那边,那周虎也应该明白他义师仍有相当强大的力量,轻易不会有试图趁机‘击溃’他义师的想法。
换而言之,义师与昆阳相互忌惮,日后还是有‘停战’可能的,毕竟两者本身并没有本质上的冲突。
说白了,叛军打不打昆阳其实都可以:打下更好,打不下也不会影响整个战略。
但叶县不同。
为了完成‘与荆楚义师会师于南阳’的战略,关朔必须打下叶县,而叶县显然也知道这一点,这就意味着双方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倘若说昆阳的追击只是想要扩大战果,那么叶县,它显然就恨不得义师去死了。
因此,陈勖建议在昆阳发动追击前,尽快撤离,免得义师同时遭到叶县与昆阳两方的追击。
正如二人所叛乱的,作为叶县的县令,杨定非常重视这次对叛军的追击。
因此,在派出南阳骑兵监视沙河南岸军营一举一动时,杨定这位贵公子也带着家将魏栋出现在这一侧,亲自观察叛军的状况。
“周虎没有骗我们……”
勒马驻足于一片高坡上,老家将魏栋略带惊讶地说道:“昆阳当真迫使叛军撤退了,难以置信……”
对此,杨定淡淡说道:“寒冬将至,且叛军又被我叶县袭占了定陵,失了后方,除了撤兵,那关朔又有什么办法?”
说着,他询问身边一名南阳骑兵道:“可曾发现昆阳的追兵?”
“还未。”
那名南阳骑兵抱拳摇头说道:“据斥候来报,叛军在撤至这边军营的途中,并未遭到昆阳人的追击,且沙河以北,也未发现昆阳人的追兵……”
“唔?”
杨定皱了皱眉,狐疑说道:“那周虎在搞什么鬼?告知我等叛军将要撤退,他自己却不动,难道他要我叶县单独追击叛军么?”
从旁,叶县县尉高纯狐疑说道:“莫非周虎与叛军达成了什么协议?”
“那不至于。”
老家将魏栋轻笑着说道:“倘若周虎果真与叛军达成了什么协议,他不提醒咱们叛军将要撤退不就完了?可见,不管昆阳与叛军是否有什么暗下的协议,周虎还是希望趁机削弱叛军……至于他是否连咱们都一起算计了,那就不得而知了。”
杨定皱着眉头思忖了片刻,摇头说道:“那周虎应该不会如此愚蠢。……这次昆阳能够保全,我叶县也出力不小,没有先前我叶县派遣军队、运输物资,他凭什么守住城池?没有我叶县出兵偷袭定陵,他凭什么能让叛军仓皇撤退?以他的狡猾,他应该明白,他这次能守住昆阳,纵使我叶县袖手旁观,实际上也是帮他分担了许多压力,更何况我叶县给予了他多次关键的援助。……若他觉得,他昆阳可以就此抽身,不必再牵扯其中,那他周虎在我心中的评价,就要降低许多了……”
尽管话是这么说,但他还是对两名南阳骑兵做出了吩咐:“你二人立刻前往昆阳,看看昆阳那边到底什么情况,另外再问问那周虎,为何不派兵追击叛军。”
“是!”
两名南阳骑兵应声而去。
大概一个半时辰后,这两名南阳骑兵回来禀告。
他们对杨定说道:“昆阳人表示,他们正在清剿城内残余的叛军,只有等剿灭城内的叛军后,才能施行追击……”
杨定皱了皱眉,问道:“还要多久?”
一名骑兵抱拳说道:“昆阳人说,要等到明日天明,才能追击。”
“什么?”
杨定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难以置信地说道:“明日天明?他昆阳需要近十个时辰才能剿清城内的叛军?……他周虎当我是三岁小儿么?若他昆阳的兵卒虚弱到需要十个时辰才能剿清城内的残余叛军,那关朔还会撤兵?”
从旁,老家将魏栋轻笑着说道:“原来如此,那周虎是希望咱们打头阵……”
所谓打头阵,即率先追击叛军,想想也知道,率先追击叛军的一方军队,势必会遭到叛军有力的反击。
从旁,或有士卒建议道:“县令可以派人与周虎交涉,告诉他,若他不派追兵,大不了一拍两散,任由叛军撤退。”
“……”
杨定默然不语。
而魏栋却笑着开口道:“不可。……虽说昆阳此番能守住,我叶县亦出力不小,但其中根本原因,终归还是昆阳人坚守住了城池。我相信这场仗之后,叛军绝不敢轻易再招惹昆阳,除非他们有必胜的把握。……换而言之,昆阳是否派兵追击,能否趁机重创叛军,对于昆阳本身而言利害不大,但我叶县不同,只要叛军仍未放弃来年进犯我叶县,我叶县今日都必须重创叛军……是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