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项宣心中暗想着。
当日,他率领五千长沙军,并严脩增援他的三千江夏军,合八千军队,浩浩荡荡前往颖阳。
此时颖阴一带到处都活跃着旅狼,这些旅狼在发现颖阴的异动后,提前两个时辰将警讯传到了颖阳,令坐镇颖阳的褚燕如临大敌。
倒不是说褚燕胆怯了,问题是他过去最多就只有带领三四百人作战的经历,丝毫没有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而如今他麾下有多少兵卒?足足八千人!
确切说,应该是八千四百人,因为当日抓到的叛军俘虏,也就是那叛将郭淮手下的兵卒,已经在鞠昇、曹戊二人的劝降下,投入了旅贲二营——毕竟,双方都曾经是长沙义师的士卒,在被俘的情况下,郭淮手下那些兵卒自然愿意转投至鞠昇、曹戊二人麾下。
这率领的兵卒一下子暴增近二十倍,饶是勇武的褚燕,亦不禁有些手足无措。
好在他牢记赵虞在离开前的叮嘱,立刻就请来黄贲、邹布、鞠昇、曹戊四人,与四人一同商议此事。
在会议时,鞠昇看出了褚燕的无措,率先宽慰道:“右统领且莫着急,据旅狼所禀告的敌情,项宣所率的兵力亦不过八千人,与我方相当,尽管两方兵卒在实力上有细微的差距,但我等据城而守,足以弥补这份差距。”
在旁,曹戊亦开口附和。
褚燕点点头,打定主意要打一场漂亮的守城战,毕竟他可是黑虎寨的右统领,地位还在马盖、马弘、鞠昇、曹戊等人之上,岂能叫人小看?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当日项宣并没有立刻攻打颖阳的意思,他来颖阳只不过是想见见赵虞而已。
“我乃项宣,叫周虎出来见我!”
在率军抵达颖阳的北郊后,项宣仅带着一队卫士便来到了城下,远远朝着颖阳城喊话。
听到这声喊话,作为颍阳城现今主将的褚燕便大声回道:“大首领不在城内。”
这一番话,可谓是出乎了项宣的预料。
周虎不在颖阳?
莫非他回昆阳了?可他不是要救许昌么?
难道……
再转念一想后,项宣微微色变。
他还记得,在前几日的某一日晚上,那些该死的昆阳旅狼异常活跃,在夜里四处猎杀他军中的巡逻士卒。
正是在那一晚,项宣得到麾下巡逻卫士的禀告,说是似乎有一支数百人的队伍趁着夜色绕过他颖阴往许昌去了,原本项宣没有在意,毕竟那只是一支区区数百人的队伍而已。
可眼下再想这件事,项宣很怀疑那周虎就在这支数百人的队伍中,从他眼皮子底下混入了许昌……
『这可不妙。』
项宣的神色立刻就变得凝重起来。
别看他终日里摆出一副对昆阳、对那周虎不屑一顾的态度,但事实上,他对那周虎还是抱着几分警惕的,毕竟那周虎终归是击败了他长沙义师主力的人。
那么……
『这边怎么办呢?』
项宣皱着眉头凝视着眼前那座颖阳城。
『来都来了,打打看吧,先看看这颖阳的实力……倘若能一口气拿回颖阳,纵然那周虎潜入了许昌,我亦能立于不败之地。』
想到这里,项宣当即下达命令:“准备攻城。”
远远瞧见城外叛军的动静,褚燕既兴奋又有些不安地说道:“看来还是要打一场啊。”
听到这话,鞠昇笑着说道:“只是试探而已。……我观那项宣,今日只是来面见大首领,攻城恐怕只是他一时心血来潮。”
褚燕惊讶问道:“鞠营帅如此肯定?我见城外的叛军带着攻城用的长梯……”
从旁,曹戊亦笑着说道:“右统领,那并非专门用于攻城的长梯,而是军中的规矩……一支军队要攻城略地,就必须随军带着一些绳索、长梯,以便遇山开路、遇水搭桥。……倘若那项宣此番是专程攻打颖阳而来,那他就会带上更有利于攻城的云梯,而并非一些普通的长梯。”
“哦。”褚燕这才恍然大悟。
恍然之余,他与鞠昇、曹戊、黄贲、邹布四人商议了一番,派了五百名襄城、汝南二县的县卒,外加五百名旅贲二营的士卒上城墙抵抗叛军,其余则作为预备。
那五百名襄城、汝南二县的县卒没什么可说的,比民兵好不了多少,但鞠昇、曹戊麾下那旅贲二营的军卒,却都是长沙义师的正规卒出身,相比较项宣麾下的军卒不遑多让,项宣试探性地派出两千兵卒发动了两轮进攻,就跟泥牛入海似的,丝毫未能撼动颖阳城的城防。
项宣见城墙那些厉害的士卒手臂上都绑着黑巾,便招来麾下将领郭淮,问道:“那些军卒,莫非就是传闻中的‘昆阳黑巾卒’?”
“是,也不是。”
郭淮摇摇头解释道:“末将见过真正的‘黑巾卒’,那些人都将黑巾裹在头上,亦军亦寇,至于城上那些将黑巾绑在左臂的,应该是以鞠昇、曹戊等人为首背弃我义师的叛卒……”
“哦。”
项宣这才恍然,皱着眉头看了一眼远处的颖阳城。
他此时才意识到,原来对面竟有一部分人是他长沙义师的兵将,怪不得实力超过他的预估。
“撤兵,回颖阴。”
在权衡了一番利害后,项宣果断地下达了撤兵的命令。
郭淮大为愕然,但不敢违抗项宣的命令。
第483章 许昌之战前夕(二)
“将军,为何不继续攻打颖阳?”
在撤兵返回颖阴的途中,将领郭淮终于按捺不住心底的疑问,向项宣提出了疑问。
郭淮是项宣颇为看重的部将,于是项宣便解释道:“我方才下令攻颖阳,只是想看看能否以微小的代价迅速拿下颖阳,但你也看到了,颖阳不弱,尤其是背弃我义师的鞠昇、曹戊几人手下的军卒,实力与我方军卒相差无几,我等此番前来并未携带攻城器械,兵力也不是很足,倘若强攻,非但未必能攻陷颖阳,反而会令我方损失惨重。……这毫无意义。”
“可是……”
郭淮犹豫了一下,抱拳说道:“若将军能将这八千兵卒交付于末将,末将定能夺回颖阳。”
项宣当然明白郭淮想要夺回颖阳,洗刷前一阵子失利的耻辱,他笑着宽慰道:“不必着急,待时机合适,我会给你洗刷耻辱的机会,不过当前,我要先确定那周虎的行踪,看看他是否真的在许昌……”
说到这里,他的神色变得凝重起来。
他知道,许昌的军队很弱,自去年他出兵攻打许昌以来,许昌的军队就没赢过,若非是他麾下兵力实在不足,他都无需向他长沙义师的渠帅关朔求助。
但话说回来,许昌的军队弱归弱,但数量真的是多,以至于连战连胜的他,麾下过万军队也曾一度被消耗到只剩下五六千的地步。
从许昌城的规模来判断,项宣估计城内应该还有差不多五万兵力,或者潜在兵力。
这些兵力,差不多已耗尽了许昌最后的壮丁,倘若换做在一般情况下,项宣也并不是很在意,毕竟与许昌相邻的长社、颖阴、临颍、鄢陵都已在他义师的掌控下,许昌不过是瓮中之鳖,他有十足的把握可以拿下许昌。
然而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那个该死的山贼头子周虎,竟在他眼皮子底下混入了许昌。
要知道,许昌不缺兵,缺的是真正会打仗的优秀主将,而那个该死的山贼头子周虎,就是一个非常懂得用兵的统帅,这两者相合,就连项宣心底亦难免有些犯嘀咕。
『先试探看看罢。』
项宣心下暗暗想道。
六月初十,也就是在项宣率领从颖阳返回颖阴的次日,他与严脩合计了一番,率领一万五千军队前往许昌。
而此时,赵虞已在许昌城内当了六日的都尉。
在继视察了四处城门只后,在郡守长史陈朗的协助下,以及在田钦、廖广、韩和、刘间等人不得已的配合下,赵虞又陆续视察了城内的军队驻营,视察了军卒操练的情况,随后又视察了城内的军械库,清点了军械库内的兵械状况。
几日忙碌下来,赵虞对‘都尉’这个职位总算是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不得不说,都尉的权柄实在是大,与其相比,什么县尉、部都尉,皆不可同日而语,别的不说,就连守城门的门侯,其俸禄居然与县尉相当,而田钦、廖广几人,其俸禄居然也与部都尉相当。
此时赵虞终于明白,为何当初他来许昌的时,田钦、廖广几人都不把当时身为‘上部都尉’的他放在眼里,只因严格较真起来,上部都尉的权力比田钦、廖广几人所担任的‘士吏’高不了多少,唯一的区别仅在于,部都尉、上部都尉可以单独领兵,而士吏是都尉的辅官,不能单独领兵,仅此而已。
顺便一提,在视察军队与兵械库的期间,赵虞出于立威的目的,凭自己喜好罢免了一些人,同时也提拔了一些人。
比如像前南城门门侯严升那种不识抬举的,就被他一口气撸成了普通城卒。
至于比较识时务的,比如像西城门门侯王伉,赵虞则留了下来。
这种近乎‘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霸道做法,让郡军上上下下的兵将都提心吊胆,在赵虞杀鸡儆猴之后,再也无人敢正面挑衅这位周都尉的权威。
当然了,亦不乏有些头铁的兵将通过某些渠道向郡丞宋撰告状,甚至向李郡守告状。
对此,宋撰装聋作哑,而李郡守却将赵虞召去训斥了一顿,不过,待赵虞信誓旦旦保证不会影响郡军的军心后,李郡守虽然将信将疑,却也不再过问此事了。
郡守李旻与郡丞宋撰二人的默许,使得赵虞在郡军中可谓是大权在握、一手遮天,在将那些告他黑状的家伙通通贬为士卒驱赶到城上后,郡军上下再也无人敢对抗这位新任的周都尉。
就连田钦、廖广、韩和、刘间四人,也愈发提心吊胆。
“都尉。”
这一日,赵虞带着静女、牛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