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城墙会塌。”赵虞感慨地说道。
不可否认,静女的这个想法确实不错,某个岛国的护城河,就有直接在城外墙根下开挖的,让四侧城墙外皆没有立足之地,无论是防御云梯车等攻城器械,亦或是抵挡士卒利用长梯攀爬城墙,都是既有效的手段。
可问题在于,护城河一定程度上也是活水,河水的流淌会冲击城墙的基座,最终导致墙基松动而坍塌。
对此,某个岛国的解决办法是用石头作为墙基,然后在高出河水的石质墙基上建造城墙,这就有效地防止了墙基松动的可能,毕竟石头可不比泥土,经得起护城河河水长年累月的冲刷。
那么,中原大地上的城池,为何就不用相同的办法呢?是因为中原大地上的人没有想到么?
当然不是,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成本问题。
某岛国的这类城池才多大?中原大地上的城池有多大?
就为了一条护城河,将城墙的基座通通换成大块大块的石头?照这种方式,恐怕一百年都无法建成一座城池。
因此只能退而求其次,将护城河挖在距离城墙几丈远的地方,而这就无法彻底使敌军的攻城器械失去作用。
比如眼下的叛军。
“战车!叛军的攻城战车过河了!”
“火油罐!快取火油罐来!”
随着第一辆叛军的云梯车顺着填平的护城河来到另一侧,南城墙上的守卒出现了慌乱。
想来再眼瞎的人都看得到,那些云梯上长长的梯子,那是可以够得到他们所在的城墙的。
“城上步卒,向敌军战车投掷火油罐,烧毁它们!”
门侯徐克扯着已有些沙哑的嗓音急切地下令道。
在他的命令下,一名名守卒将约脑袋大的油罐举过头顶,狠狠朝那些近在咫尺的云梯车砸去。
只听一声声瓦罐破碎的声响,有的油罐打偏,有的则准确命中。
“投火把!”
伴随着一名守卒的叫喊,城上当即就有三四支火把同时丢向那为首的一辆云梯车。
顿时间,那辆云梯车熊熊燃烧,很快就被叛军放弃。
然而城墙上的守卒却高兴不起来,一来他们只是烧毁了其中一辆云梯车罢了,后续最起码还有十几架云梯车;二来,叛军的步卒们,此时也开始利用普通的攻城长梯,对城墙发动了攻势。
不得不说,许昌的城墙比昆阳更高,最起码有三丈左右的样子,比昆阳的城墙高出三、四成,可即便如此,依旧无法阻止叛军攀爬。
砰砰砰砰——
一架架加长的攻城长梯架上了城墙,不计其数的叛军士卒沿着长梯朝城墙上攀爬。
“步卒接敌!步卒接敌!”
在门侯徐克以及一名名队正的呼喊下,城墙上原本以保护弓弩手为主要任务的持盾步卒,此刻终于成为了这场仗的主角,凭血肉之躯站在最外围,抵挡叛军凶猛的攻势。
“进攻——!”
“攻上去重重有赏!”
由于双方距离已经非常近,赵虞亦能清楚听到叛军方将领的一道道命令。
在这些叛军方将领的催促下,一名名叛军士卒舍生忘死般顺着长梯攀爬,纵然前面的同伴被城墙上的守卒击毙、推落,后续仍有源源不断的士卒继续攀爬。
正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就在守城士卒已面临如此巨大压力的情况下,只听砰地一声,终于有一架云梯车,成功地将作为‘士卒通道’的木板,架在了城墙上。
尽管由于高度问题,这些云梯车普遍比南城墙矮一头,以至于它们伸出的那块木板,亦是倾斜着架在城上,叛军士卒想要凭此攀爬、向城墙上冲锋,仍有几分吃力,但相比较那些攻城长梯,这些云梯车仍旧是城墙最大的威胁。
“火油罐!快去取火油罐来!”
“挡住!挡住!”
“快!冲上去!”
“杀——”
城上城下,一片混乱,无论是城墙上的郡军士卒,亦或是叛军方的士卒,在他们即将面对的短兵相见前,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混乱。
而就在这份混乱当中,叛军士卒们发动了更为凶猛的攻势。
砰砰——
一个又一个的火油罐砸碎了那些威胁巨大的云梯车上,将整辆攻城战车点燃。
战车上的叛军士卒们,惊慌失措地跳下战车逃命。
嗙嗙——
一架又一架的云梯车靠近城墙,放下了前段的吊板,砰地一声架在城墙上。
随着一声‘攻’的吼声,一队队兵甲齐全的叛军士卒们,凭借这胸腔内一口气,一鼓作气踏着那倾斜的木板,冲上了城墙,在震耳欲聋的喊杀声中,与守城的士卒杀成一团。
顷刻间,南城墙上就出现了六、七个小战场,双方士卒拼死抢夺着城墙上微不足道的一点空间。
『这就攻上来了么?』
站在城门楼前环顾左右,赵虞微微皱了皱眉。
与昆阳相比,许昌的城墙更高、更长、更宽,这既有利亦有弊,但不能否认,许昌的军卒相比较城外的叛军,确实显得稍弱,只不过第一波攻势,就被少量叛军攻上了城墙。
倘若换做他昆阳卒,叛军绝没有可能这么轻松攻上来。——当然,这指的现如今的昆阳卒,而不是去年那场仗初期的昆阳卒。
『现在就是关键了。』
意识到问题所在的赵虞,立刻深吸一口气,大声喊道:“城上众军卒听令,击退叛军,我赏南城墙诸守卒,一百万钱!听到了么?凡上城杀敌的军卒,可额外共分一百万钱!”
在赵虞身后几名功曹目瞪口呆、面面相觑之余,赵虞这道命令迅速传遍城上。
城上守卒共分一百万钱?
不得不说,大部分的守卒算数不佳,也不知道最终能分到什么,但那一百万的巨大数额,那可是实实在在地鼓舞了他们的士气。
在这份重赏之下,纵使是积弱已久的许昌守卒们,亦爆发出了强大的意志。
“击退叛军,便可获得赏钱!!”
“喔喔——”
第492章 许昌之战(四)
叛军凶猛的攻势,自然不会只发生于南城墙,事实上,西城墙与东城墙,同样面对着巨大的威胁,这使得士吏廖广、田钦二人丝毫也不敢放松。
“叛军攻上城了!”
“支援!我们需要支援!”
一时间,西城墙上一片乱腾,担任士吏的廖广急得按住了腰间的佩剑,却无可奈何。
就像赵虞所称赞的,廖广还算是比较有血性的将官,在面对如此危机时,他的第一想法并非是惊慌失措,而是恨不得亲自上场稳定局势。
可理智告诉他,纵使他率领他的护卫亲自上阵,也无法遏制叛军气势如虹的攻势。
他必须想办法提升士气。
“派增援!叫后续的队伍上城墙!”
在咬了咬牙后,廖广恨声下达了命令。
一声令下,当即就有数以千计的郡军士卒沿着城墙内侧的阶梯上了城墙,将城墙上那原本就已不甚宽裕的立足之地挤了个水泄不通,如此一来,倒也变相地延缓了叛军在城墙上扩大占据点的速度。
可如何提升士卒们的士气,将那群已攻上城墙的叛军士卒击退呢?
就在廖广万分心急之时,忽有一名功曹吏在两名士卒的保护下冲到了城门楼前,冲到了他的面前。
只见那名功曹吏顾不得平日里的体面,举着一面盾牌来到廖广面前,大声喊道:“廖士吏,周都尉有令……”
“什么?”
由于战场上一片吵杂的厮杀喊声,尽管廖广看到了来人,却听不轻对方究竟在说什么。
“周都尉有令!”
“什么?”
“我说周首领有命令!”
“周都尉说什么?”
在几次交流失败后,那名功曹吏几乎将嘴凑在廖广耳边,扯着嗓子大声喊道:“周都尉有令,额外赏南城墙一百万钱,只要城上的士卒坚守不退、击退叛军,便可共分这笔赏钱!”
这道命令可来得太及时了。
廖广顾不得自己的脑袋被那名功曹吏喊得发涨,眼前顿时一亮。
他当即吩咐自己的护卫,将这道命令传遍整个城上。
“周都尉有令,另赏南城墙一百万钱,待击退叛军,坚守不退者可同分这笔赏钱!”
“周都尉有令,另赏南城墙一百万钱,待击退叛军,坚守不退者可同分这笔赏钱!”
……
廖广的护卫们一边在拥挤的城墙上艰难前行,一边扯着嗓子大喊,哪怕嗓子喊得破了音,亦不停歇。
“与他们拼了!”
“杀退他们,同分赏钱!”
城墙上越来越有的许昌郡卒发出了喊声。
不得不说,在短兵相见的情况下,双方士卒拼的就是一股气势。
尽管起初叛军方的士卒在气势上占据上风,但当双方都杀红眼的情况下,即便是积弱已久的许昌郡卒,也不乏有人会因为仇恨等情绪而爆发出惊人的杀伤力,促使他们舍生忘死,甚至于敌人同归于尽。
当然,这股情绪来得快,消失地也快,倘若郡卒方的伤亡实在太大,那么这股‘复仇’情绪就会立刻殆尽,转而演变成大规模的溃势。
可反过来说,倘若能在士卒们怀揣这股情绪时给予额外的激励,使得郡军上下能团结一致,共同进退,那么,复仇的情绪就会在额外的极力下扩散。
就好比当下的南城墙上,就出现这不可思议的一幕,只要是那些廖广护卫所经过的地方,城上的守卒们士气皆大为振奋,他们一改之前的退势,竟反过来逼迫那些攻上城的叛军士卒,一点一点地压缩后者的立足空间。
“为战死的弟兄们报仇!”
“杀了他们,同分赏钱!”
这两股促使郡卒们坚守至今的信念,在此时交汇,使得全军上下的士卒都抛却了‘后退’的念头,紧握手中的兵器,勇敢——不,应该说是疯狂地冲向叛军。
对面的叛军士卒立刻就感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