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勖亦惊讶地看向赵寅,半晌后笑着说道:“伯虎公子所言极是。……不过,陈某所担忧的,是其中是否有诈……”
赵寅摇摇头说道:“我的老师公羊先生曾说过,兵事,正奇相辅,若敌狡诈,便用兵以正,不贪、不怯,战必有因,战必得法,似如此,纵使敌狡诈,我亦立于不败。……今薛敖行事反常,弃主动而就被动,其中或有诡计,但只要我等不贪、不怯,自行我道,以不变应万变,他终会原形毕露。”
“我行我道?任他行他道?”陈勖惊讶问道。
“正是。”赵寅拱手道。
在琢磨了片刻后,陈勖抚掌笑道:“妙!好个‘我行我道、任他行他道’,伯虎公子,名不虚传。”
“陈帅过誉了。”赵寅谦逊道。
此时,似项宣、周贡等将领也陆续明白过来了。
也是,管他薛敖有什么诡计,他打他的,咱们打咱们的,我义师只需坚持贯彻原本的策略,按部就班步步紧逼,管他薛敖耍什么诡计?
想到这里,就连项宣、周贡等将领,亦暗暗点头,同时忍不住在心底称赞一声:伯虎公子,此子聪慧擅谋。
鉴于赵寅的提醒,陈勖立刻做出了应对,他当即就吩咐项宣道:“项将军,就按伯虎公子所言,我三军义师继续攻略咸平,待薛敖率军抵达时,请项将军领兵相拒,妨碍晋军建营一事,期间若有何变故,其余义师会立刻增援。”
“遵命。”项宣抱拳应道。
而与此同时,薛敖与赵虞、李蒙三人,仍在赶来咸平的途中。
截止当日下午申时前后,三军抵达了开封县,距离咸平大概还有三十里左右。
在薛敖的命令下,全军背靠开封县进行协整。
在三军士卒们就近砍伐林木点燃篝火的期间,薛敖带着赵虞、李蒙三人视察军队。
不得不说,此时的天气已经非常寒冷了,而夜里更为寒冷。
颍川军也好,毕竟颍川军就只有两万人,且作为都尉的赵虞早就考虑到这次奔赴梁城作战可能会跨年,因此早在于许昌集结那两万军队时,就准备了两万件冬衣。
相比之下,河南都尉李蒙虽然事先也考虑到了这一点,但由于时间仓促,他并不能将冬衣发放到每一名士卒手中,好在前段时间驻扎在梁城的时候,童彦为李蒙提供了一批。
当然,即便有了勉强还算充足的冬衣,夜宿荒郊,依旧是一件颇为折磨人的事,就好比昨夜,尽管河南、颍川两军士卒各个都穿着冬衣,甚至于还点燃了众多的篝火,可当夜间的寒风刮起时,两军士卒依旧感觉冰冷刺骨。
好在这年头当兵的忍饥挨冻实属屡见不鲜,因此在士气方面倒是没什么影响,士卒们顶多都是骂一骂叛军,或者在私底下抱怨各自的将军一番,抱怨他们在这种严寒天气依旧强迫他们行军。
基于这一点,在跟随薛敖视察军队时,李蒙苦笑着说道:“此番诱敌,我等付出的代价亦不小,今日我军中有几十人感染风寒,待回程时,恐怕这个人数会超过千人……”
“唔。”
薛敖点点头,也没多说什么。
因为夜里吹了冷风导致感染风寒而病倒,这在历来的军队中都不是什么新鲜事,哪怕冬衣再充足,依旧避免不了这种事。
当然,这个问题说大也不大,只要给这些士卒多喂热水,歇个几日就能康复。
薛敖真正所在意的,是接下来叛军的应对。
他嘱咐赵虞与李蒙道:“明日,我三军即可抵达咸平,介时,我等要摆出拒敌于咸平的架势……”
李蒙点点头,旋即犹豫问道:“万一叛军倾巢而动该怎么办?”
也对,尽管叛军的兵力绝非有他们号称的‘三十万’那么多,但十几万基本上是有的,而他们三人就只有六万人,要是假戏真做真的打了起来,他们无疑就要面对两倍的敌人,这可不是什么有趣的事。
就在薛敖思忖之际,赵虞笑着宽慰道:“李都尉何必涨他人士气,灭我等威风?叛军虽人数众多,但大多都是乌合之众,有薛将军麾下五千余骑兵掠阵,叛军绝不敢在宽阔之地与我等交战……”
“这倒也是。”
李蒙琢磨了一阵,觉得倒也有几分道理。
五千骑兵,这确实是一股足以扭转战场胜败的力量了。
第548章对峙
次日,即十月二十七日,晌午前后,薛敖、赵虞、李蒙三人率六万晋军抵达咸平。
在薛敖的命令下,他麾下五千骑兵,立刻分作一个个百人队,开始全面搜索叛军的踪迹,至于另外五千名有战马代步的步卒,则继续与河南、颍川两支军队协同前进。
咸平一带的叛军,立刻就发现了那数量众多的骑兵,号称三十万的叛军,当即进入备战阶段。
一个时辰后,有关于叛军几处营寨的消息,立刻就由太原骑兵送到了薛敖手中。
薛敖将其标记在地图上,向赵虞、李蒙二人介绍状况。
据太原骑兵的汇报,叛军在咸平县境内已建了三座营寨,分别位于咸平县的西侧、东南侧、以及东侧,距县城大概十里左右,算是三面包围了县城。
鉴于此,薛敖指着地图上咸平县东北约十里处对赵虞、李蒙二人商议道:“咱们先假装在这里建营……”
话音未落,就有传令兵匆匆前来禀报:“将军,骑兵来报,有一股叛军正直奔我军驻地而来,人数超过万人!观旗号,乃叛军将领项宣!”
“这就来了?”
薛敖脸上露出几许微妙的神色,便带着赵虞与李蒙二人骑马来到驻地外,登上一处土坡眺望。
果不其然,大概一刻时之后,南面果然有一支军队出现,但奇怪的事,这支军队并不过分靠近六万晋军的驻地,而是在距离晋军大概四五里处停驻,一副严正以待的架势。
“看样子是不打算过来啊……”
河南都尉李蒙观望了一阵,喃喃说道。
听到这话,赵虞笑着说道:“看来叛军这支兵力,仅仅只是为了干扰我等就地建造营寨……”
说罢,他转头对薛敖说道:“要继续命士卒建造营寨么?”
薛敖笑着说道:“来都来了,怎么能因为叛军这一点胁迫就退缩回去呢?李蒙,派你麾下一万军卒砍伐林木,摆出要修营的架势,剩下两万兵卒,与我等一同拒敌……周虎,你麾下颍川军较李蒙更为精锐,以你为中军,我麾下军队会左军,李蒙为右军……”
鉴于这几日的相处,赵虞已渐渐取得了薛敖的信任,因此,薛敖在称呼上逐渐变得随意,渐渐不用相对疏远的‘周都尉’来称呼他。
但他此刻所下的这道命令,却让赵虞暗自叫苦不已。
毕竟中军乃一支军队的中坚力量,这可不利于他浑水摸鱼。
千万别真打起来啊……
赵虞暗自嘀咕着。
毕竟一旦真打起来,在薛敖的注视下,他是没办法放水的。
一时间,六万晋军进入备战阶段,以赵虞所率的颍川军为中军,河南军为右军,太原军为左军,在这片空旷的平地上摆出了接战的架势,一副丝毫不受叛军胁迫的架势。
远远看到这一幕,叛军大将项宣神色凝重。
“气势汹汹啊……”他喃喃自语道。
他麾下将领、也是他的族侄项吉劝言道:“将军,晋军急赶八十余里,从梁城赶到咸平,其军中士卒必然力竭,不如趁机杀他一个措手不及。”
项宣目不转睛盯着远方的晋军阵列,皱眉说道:“你所考虑的,你以为对面的薛敖、周虎他们考虑不到?”
不得不说,倘若是换做一般的晋国将领,他项宣可能就攻上去了。
然而此刻对面领兵的,那是一般的晋国将领么?
先不说陈门五虎之一的薛敖,单单颍川都尉周虎与河南都尉李蒙,这就是两个难以对付的人物。
周虎就不用多说了,他义师被迫放弃攻略颍川,就是因为这厮!
而李蒙,当初他项宣也没在战场上击败李蒙,单凭这件事,就足以让项宣对李蒙提高警惕。
薛敖、周虎、李蒙,这三人碰在一块,这让项宣着实绷紧了神经,不敢轻易越雷池一步。
他思忖了一番后,他立刻吩咐左右道:“立刻派人联络陈帅,就说,晋军无视我方胁迫,依旧决定强行修营,更有甚者,摆出不惜交战的架势,末将不敢做主,请陈帅定夺。”
不得不说,素来我行我素、主观性极强的项宣,这回罕见地决定请示上司。
“是!”左右抱拳而去。
一刻时后,项宣派出的心腹来到了义师的主营,将发生在咸平县东北处的两军对峙,告知了义师的主帅陈勖。
在得知情况后,陈勖亦是大吃一惊:这薛敖,性格竟如此刚猛?
丝毫不敢怠慢的他,立刻带人前往项宣的所在。
等他到了项宣所在的地方一瞧,果不其然,对面数万晋军已经摆开了阵势,堪称接天连地,场面十分壮观。
但奇怪的是,晋军尽管摆出了应战的架势,但似乎却没有攻过来的意思。
“果然是要建营么?”
陈勖神色凝重地观望了一阵,旋即咬牙说道:“来人,通知程帅以及吴懿将军,请豫章、江东两军派兵助阵,今日,定要将那薛敖的气焰打回去!”
“是!”
不多时,从主营方向,不计其数的豫章义师与江东义师士卒迅速增援项宣,在陈勖的调度下,这些赶来增援的义师士卒,以项宣麾下的军队为中军,亦在这片空旷的土地上摆出了阵势。
期间,或有薛敖麾下的太原骑兵采取远射的方式骚扰义师集结兵力,但由于他们一方的主力并未轻举妄动,这使得江夏、豫章、江东三支义师最终还是在距离对面晋军大概四五里处的位置摆开了阵型。
但接下来可怎么办?真的与对面的晋军打一场么?
陈勖皱着眉头估算胜败。
平心而论,他义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