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奉也不见怪,待轻笑两声后,看似颇有深意地对赵虞说道:“我还以为周都尉在头疼如何向陛下回覆此事呢……”
“回覆?”赵虞心下微微一动,但却故作不知地问道:“什么回覆?”
李奉脸上露出几许古怪的神色,颇有深意地说道:“如我方才所言,舍妹虽然顽皮,但却是陛下最宠爱的孙辈,既现如今祥瑞在贵郡遇袭,陛下日后自然会派御史追查……介时,周都尉的证言,可是相当关键的。”
『他想让我作证?』
赵虞不禁有些惊讶。
毫无疑问,倘若赵虞在公主遇袭这件事上作证,就势必会得罪太子与三皇子,甚至从而被那两位殿下打上‘邺城侯一方’的标签,就此被卷入王室内争的漩涡,但相比较此事,赵虞更惊讶的是,邺城侯一家真的敢与太子、与三皇子为敌么?
别的事也就罢了,但是在祥瑞公主这件事上,若邺城侯死保女儿,甚至指认太子与三皇子,那么,他在那两位殿下眼中的威胁程度,必将节节攀升——简单地说,若邺城侯一方这次抓住女儿遇袭的事在当今天下面前质疑太子与三皇子,这就近乎是宣战的讯号。
没办法,毕竟祥瑞公主的分量太重了。
『莫非邺城侯,真有争位之心?』
赵虞心下大喜。
相比较假意投奔太子或三皇子,赵虞更倾向于假意投奔邺城侯,原因很简单,因为邺城侯一方最弱,哪怕赵虞站过去,也不会形成绝对优势。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邺城侯最终是胜是败,晋国都将在这次内争中出现巨大的空耗,而这将大大有利于他兄长赵寅的起事。
问题是,邺城侯真的做好了与太子、与三皇子等人撕破脸皮的准备了么?
想到这里,赵虞思忖了片刻,沉声对李奉说道:“世子,站在我个人的角度,我劝世子这次还是莫要追究为好,免得牵连太大,得罪众多;但倘若世子坚持要追究下去,我周虎也愿意秉承正义,将我所知的真相转告天使……”
不得不说,赵虞这番话说得十分聪明,假意劝说李奉,实则将李奉试探的话,像皮球似的又丢还给了李奉,让李奉自行选择之余。
甚至于,他还给自己塑造了‘秉承正义’的形象,无论对面的李奉信与不信,这都是一种暗示。
当然,前提是得有邺城侯一方先做出决定……
这不,在听到了赵虞这一番话后,眼前这位邺城侯世子也愣住了,一张嘴开开合合多次,却不知该说什么。
甚至于,这位世子看着赵虞的神色也变得有些微妙。
“在下……明白了。”
半晌后,这位世子才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
片刻后,李奉告辞赵虞,带着他随行的两位护卫走出了屋子。
在走出十几丈远后,他停下脚步,深深看了一眼身后不远处的那间屋子。
他原本只是想试探试探那周虎的态度,却没想到,隐隐听出了几分弦外之音。
『他为何要帮我家、要帮祥瑞?』
眼眸中浮现几丝疑虑,李奉决定再找他妹妹探探口风。
他相信,这天下绝没有无缘无故的善意,倘若那周虎果真有意帮助他家,那么就必然有所图。
他决定先弄清楚这件事,再去与那周虎谈谈。
第642章 猜疑
『ps:吃过药,今天整整睡了十几个小时,被叫醒后还感觉有点迷迷糊糊,幸运的是感冒症状大为减轻,流鼻涕、打喷嚏几乎都没有了,应该好差不多了,多谢书友们的关心。』
————以下正文————
邺城侯的封地,顾名思义就在邺城,它位于邯郸以南大概百里左右。
而这意味着,倘若此前邯郸及时将祥瑞公主擅自离宫的消息传递至邺城,邺城侯一家是可以及时截住这位公主的。
然而邯郸却故意封锁了消息,直到近一个月后,邺城侯一家才逐渐得知了此事,得知了自家女儿、自家妹妹擅自离宫的消息,但此时为时未晚,纵使邺城侯立即派出人手,又哪里能及时追回自家女儿?
邺城侯父子当然明白,这件事的背后,肯定有人在推波助澜,刻意封锁的消息,而这个‘人’,或者是几个人,甚至包括当今太子在内,但遗憾的是,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是某位殿下的授意。
邺城侯父子唯一能做的,便是等待消息。
天见可怜,在半个月之前,他们忽然收到了颍川都尉周虎的急信,这才得知他们家女儿祥瑞公主,如今就在颍川郡的昆阳县境内,似乎受到了这位周都尉的庇护。
惊喜之余,邺城候父子立刻打探颍川都尉周虎的底细,这才得知这个周虎,竟然是当朝太师陈仲陈太师新收的义子,背景大得就连邺城侯父子都暗暗惊诧。
陈太师属于王党,只效忠于天子与国家,从不介入王室内部的明争暗斗,有这位老大人的义子庇护公主,邺城候父子也是松了口气。
但在如何处理这件事上,邺城侯父子却出现了分歧。
邺城侯李梁的态度是息事宁人,因为他知道这件事背后究竟是谁在推波助澜,考虑到他那几位兄弟原本就对他颇为警惕,他也不想闹得太大,牵扯过多,尽管借他女儿的受宠程度,他确实可以狠狠挫一挫某位、或某几位兄长的气焰。
但作为邺城侯的长子,世子李奉却咽不下这口气,因为这并非是他那几位伯父首次针对他们家,自家妹妹祥瑞被接入王宫之后,他们家便时不时遭到打压,而他父亲以往的一贯做法就是忍,可这一忍就是足足十几年。
以往在小事方面的刁难也就罢了,可这次,那几位伯父居然开始对他妹妹动手,李奉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最后,李奉自告奋勇前来颍川郡,准备亲手解决这件事,原本按照其父邺城侯的想法,他们一家这次都不会出面,只会派家将、家仆前来接走自家女儿,借此将邯郸表明心迹:我只想接回女儿,并不想将事情闹大。
“世子,到了。”
忽然,耳边传来了护卫的提醒声。
李奉回过神来,这才发现他已经来到了自家妹妹所居住的那间小屋前。
说起来他也感觉有点不可思议,他这位素来娇生惯养的妹妹,居然肯屈尊居在如此简陋狭小的屋内,而匪夷所思的是,居然还住得挺高兴。
微微摇了摇头,李奉走了上前。
“世子,您来见公主么?”守在小屋前的高木立刻迎了上来。
“是啊,高队正。”
李奉很感激这位宫中的卫长,他知道,若非上天保佑,他妹妹离宫时恰巧撞见了这位忠诚的宫卫,说不定在沿途前来颍川郡的半途,就会遭到到蔡铮的毒手。
因为这份感激,他对高木也是格外的客气。
李奉的客气,亦让高木颇感受宠若惊,他笑着说道:“公主应该醒了,我为世子通报一声。”
果然,此时公主已经醒了,但还赖在榻上不愿起来,自然也无法立刻接见李奉。
对此李奉倒也不气恼,遂站在屋外与高木闲聊,顺便看看能否从高木的口中打探出一些消息。
他问高木道:“在这边,祥瑞每日都是这般疲懒么?”
高木笑了两声,若换做其他人,他可不敢说公主的闲话,但在谦厚的李奉面前,他觉得倒是不要紧,毕竟李奉可是屋内那位公主的兄长呢。
他笑着说道:“差不多吧,若没有意外的话,公主一般巳时前后醒来,待穿戴梳洗完毕,大概需半个时辰,此时宁娘也已准备好了公主的早膳……”
“宁娘?是公主身边的宫女么?”
“不不。”高木摇摇头解释道:“是寨内一名十五岁的小姑娘,也是周都尉的义妹,公主很喜欢她,近段时间都留她在屋内歇息。”
“哦?”
李奉眼眉一挑,旋即又问道:“话说,祥瑞每日如此疲懒,周都尉不管么?”
高木惊愕地看了一眼李奉,似乎很惊讶李奉为何会提到那位周都尉。
他想了想摇头说道:“关于公主的起居,周都尉从来没有干涉过。……确切地说,只要公主的做事无害……呵,我是说,那个……没有危害,周都尉基本上是不管的。”
“哦。”
李奉微微点了点头,旋即又问了高木几个问题,高木也逐一回答。
根据高木的回答,李奉大致明白了那位周都尉对待他妹妹祥瑞的态度,那便是‘放任但不放纵’,说白了即允许祥瑞去做她感兴趣的事,但禁止她去做危险的事。
这个态度,让李奉暗暗点头。
只不过他仍感觉好奇:他妹妹祥瑞,就这么听话?
“大概公主也明白,周都尉是唯一可以保护他的人,是故,公主也愿意听他的话……”
当他向高木问及时,高木笑着作答道。
但看着高木脸上那一抹怪异的笑容,李奉总感觉其中有什么内情。
而就在这时,屋门敞开,馨宫女迈步走出了出来,恭敬地对李奉行礼道:“世子,公主有请。”
李奉点点头,迈步走入了屋内。
此时在屋内,刚刚起身的祥瑞公主正抱着一只兔子逗玩,而尹儿与冯宫女,则在屋内整理、打扫。
见此,李奉也不着急,投其所好般与公主聊了聊有关于兔子的话题,兄妹二人的感情得以增进。
片刻后,待尹儿与冯宫女打扫整理完毕,他这才说道:“祥瑞,为兄有些话,想跟你私下谈谈。”
公主正拎着兔子的两只长耳,闻言不解地转过头来。
此刻在屋内的馨儿、尹儿、冯宫史都是识趣之人,听到李奉这话,馨儿率先说道:“公主,奴婢去伙房看看宁娘,看看她替公主准备的早膳准备地如何了?”
“嗯。”公主点点头。
旋即,尹儿与冯宫史亦主动请辞离开了。
看着这三人走出屋外,公主不解地问李奉道:“兄长想谈什么?”
见自家妹妹迟迟没有请自己就坐,李奉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