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章靖率两万太师军坐镇山东,也无法扭转这不利的局面。
然而江东义师不同,江东义师是占有城池的,一旦那位陈太师率领太师军驻军东海郡,瞄准了下邳县,那么江东义师介时就会遭受先前与江东各县类似的处境:若分兵驻守各城,就会被晋军各个击破;若集中优势兵力,那么自然会顾此失彼。
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攻陷东海郡,最好连琅琊郡的开阳都打下来,毕竟开阳县位于东西两侧群山间的山谷,西面是泰山,而东北、东面则是凤凰山、马亓山、屋楼崮、梁甫山等等群山,虽不如泰山,但也是高达百丈的山丘。
倘若能打下开阳,那么他江东义师就能在开阳城驻扎重兵,利用开阳一带的山谷地形,将陈太师所率的晋军阻挡在这片开阳山谷以北。
虽说这片所谓的‘开阳山谷’,其实也是一片间距有七八十里的平坦地形,想要彻底挡住陈太师的晋军其实也不可能,到时候肯定会有晋军偷偷摸摸地绕后,比如章靖所率领的太原骑兵。
但总得来说,只要他江东义师能守住开阳,按理来说陈太师就不敢过于冒进。
当然,最理想的情况自然是夺下整个琅琊郡,将陈太师率领的晋军彻底阻挡在琅琊郡以北,但考虑到琅琊郡离山东实在太近,赵伯虎对此并不报以侥幸。
能夺下琅琊郡南部的开阳,他就心满意足了。
然而事实证明,山东的反应要比赵伯虎预想的更快。
五月二十七日,就当赵伯虎率领八万余江东义师火速抵达东海郡,准备攻下郡治郯城时,郯城一带就已出现了太原骑兵的踪影。
章靖才刚死,他江东义师便要遭遇另一位陈门五虎?
一听说郯城一带有太原骑兵的踪影,赵伯虎就立刻想到了薛敖,毕竟后者正是太原骑兵的统帅。
谈不上贬低章靖,薛敖可要比章靖凶猛多了,在陈门五虎中,赵伯虎最忌惮的便是这薛敖。
别看世人对薛敖的评价仅仅只是‘勇冠三军’、‘锐不可挡’,仿佛薛敖除了勇力就没有其他优点,但赵伯虎却知道,薛敖绝对不是莽夫,此人同样智勇兼备,只不过薛敖迄今为止遇到的对手,根本不需要他使什么计策,单凭武力就能解决罢了。
比如当年的通许之战,薛敖率六千太原骑兵,对陈勖、程周二人麾下十余万义师联军发起进攻,虽说当时薛敖那边也有童彦与某位周将军,但不可否认,薛敖确实是凭他一己之力,仅以六千太原骑兵就击溃了程周四万余豫章义师。
更有甚者,薛敖当时凭一己之力,便前后斩杀了程周麾下大大小小二十余位将领,几乎以一人之力阻杀了豫章义师至少八成的将领,令四万豫章义师彻底成了一盘散沙。
赵伯虎也亲身经历过那一仗,深知那薛敖的厉害远在章靖之上。
就拿章靖夜袭他沂水营寨一事来说,当时章靖已经杀到了中营,在精疲力尽下才被楚骁击退,但倘若换做是薛敖,赵伯虎怀疑他那晚可能已经被薛敖给杀了。
或许就是因为勇力超群,是故那薛敖几乎不用什么计谋。
大概他觉得,稍稍动动手挥一下兵器就能轻易杀死的敌人,何必费心思去算计呢?
于是天下只知薛敖勇武、天下无双,却不知薛敖其实勇谋兼备。
『想不到薛敖已在郯城,这下麻烦了。话说……』
正思忖着那薛敖的事,赵伯虎忽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甘琦的军队呢?
第745章 对峙东海郡
早在三日前,薛敖便率太原骑兵在琅琊郡南部的即丘,击破了赵伯虎麾下的江东义师大将甘琦。
当时薛敖并没有闲情与甘琦过多纠缠,在击破这支江东叛军后,便立刻率骑兵挺进至郯城,准备驰援下邳的兄弟的章靖。
然而就在他率骑兵前往下邳的途中,他派出的前方哨骑,却遇到了陈玠、夏侯鲁二将率领的败军。
最初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其实薛敖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触,哪怕他已意识到他晋军又丢了下邳。
不过丢了就丢了,重新夺回来就是了,没什么大不了。
于是他仅带着寥寥数骑找到了陈玠与夏侯鲁的败军,有心调侃一下自家三弟。
然而没想到,他只见到了陈玠与夏侯鲁,却不见他三弟章靖。
当时薛敖的面色立刻就变了,心中更是泛起一阵惶恐。
他急色质问陈玠与夏侯鲁:“叔仁呢?为何不见他?他是还在后面么?”
陈玠与夏侯鲁面面相觑,神色难看,不约而同地低了下头。
见此,薛敖愈发惶恐不安,瞪着眼珠喝道:“说啊!老子问你们话呢!叔仁呢?!”
面对薛敖的怒喝,陈玠与夏侯鲁二将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终于一脸悲痛地说出了‘三将军亲自断后、或被叛军困杀于下邳城山’的事实。
一听这话,薛敖面色铁青。
他甚至没有再理睬跪倒在他面前的陈玠与夏侯鲁,丢下二将的败军不顾,径直率骑兵往下邳方向而去。
然而次日,他便在东海郡与彭郡、下邳郡的边界,撞见了护送章靖遗体的太师军伯长张猛那群人,从后者口中得知了三弟章靖的死讯,也见到了马车中的章靖的遗体。
在短暂的震惊过后,薛敖面色狰狞地暴吼:“赵伯虎,老子与你不同戴天!”
别看在成长的岁月中,薛敖没少嘲笑章靖与韩晫,比如章靖当年在黑虎山吃了暗亏,被如今成为他们六弟的周虎弄得灰头土脸,薛敖得知后立刻就写信调侃章靖,让章靖很是尴尬,但事实上,薛敖与几个兄弟的感情是十分深厚的。
正因为熟悉,感情深厚,所以才会相互调侃,这是薛敖表达亲近的一种方式。
换个陌生人,或者说看不上眼的人,这位薛将军哪有这闲工夫?
比如太子李禥,再比如前梁城都尉童彦,薛敖就不拿正眼瞧他们。
昔日章靖在南阳郡嘲笑王尚德,其实也是类似的例子——他看得起王尚德,才出言嘲笑、调侃,虽然王尚德并不领情。
而在陈门五虎中,刨除跟他‘抢’长兄地位的邹赞,薛敖以往与章靖、韩晫走得更紧,毕竟三人年纪相近,而老五王谡当时实在是太年轻、太稚嫩了,还属于‘幼弟’,在几位兄长间自然插不上嘴。
没想到,与薛敖关系最好的两个弟弟,却先后死在那赵伯虎手中,这让薛敖如何忍受?!
怒发冲冠的他,当时就想杀到下邳,斩下那赵伯虎的首级祭奠两位兄弟,却被副将魏璝劝住。
魏璝劝薛敖道:“当务之急,要尽快把三将军的灵柩接回去,至于报仇,日后有的是机会。”
薛敖从来不是一个冲动的莽夫,在听完魏璝的劝说后,他在‘杀向下邳’与‘接回三弟灵柩’两件事上,终究还是选择了后者。
于是,就在赵伯虎于下邳二次誓师的当日,原本已率骑兵逼近下邳郡的薛敖,又带着骑兵返回了郯城。
鉴于心中的怒火无从发泄,薛敖在撤军前唤来了董典、钟辽二将,一脸狰狞地吩咐他们:“给老子将那支叛军找出来,我要叫他们一个都别想活着回去!”
他口中所说的‘那支叛军’,即指甘琦的那支江东义师。
之前薛敖在即丘将其击破时,由于心急着前往下邳支援章靖,也没闲工夫与甘琦军纠缠,因此在甘琦军仓皇逃离战场时,他稍微追了一阵也就不追了,任凭甘琦那支败军逃往了附近的缯山。
但现如今得知了三弟章靖的死讯,薛敖自然不会放过这支叛军。
他准备先拿这支叛军开刀,将这支叛军通通杀光,然后再去杀那赵伯虎!
“遵命!”
董典、钟辽神色严肃地接令。
毕竟章靖的死,又何止是薛敖感到愤怒与悲痛?
于是五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数千太原骑兵一部分封锁缯山,一部分驰骋于东海郡的地面上,阻截试图南撤的甘琦军,但凡见到这支叛军,便立刻攻杀,毫不留情。
薛敖的报复,使甘琦军损失惨重,最初的万余军队,死的死、逃的逃,短短几日间竟只剩下寥寥两千余人,甚至还被困在缯山一带,根本无法越过东海郡的地面撤回下邳。
而期间,薛敖则接着他三弟章靖的灵柩回到了郯城,按照世俗习惯先给章靖设了灵堂,将三弟的魂魄从下邳城山招至郯城。
但之后的事,就连薛敖亦陷入了苦恼,与副将魏璝商议此事:“你说这事,叫我如何向老头子禀告?”
陈太师一生无儿无女,收了他们五兄弟,哦,六兄弟做义子,继承衣钵的那种义子,然而那个天杀的赵伯虎,却杀了他两个兄弟……
考虑到自家老头子今年已经八十一岁高龄,薛敖也不知老头子能否经得住又一名义子的打击。
要知道陈太师是看重章靖的。
魏璝亦叹息不止,思忖良久后才说道:“话虽如此,可这么大的事,将军您也无法隐瞒啊……太师迟早会知道的。”
薛敖沉思了良久,最终还是决定写封信派人送至山东,交给老头子手中。
同时,他下令封锁‘章靖战死’的消息,虽然就像魏璝说的,这么大的事肯定隐瞒不住,更别说江东叛军那边为了增加声势,必然会大肆吹嘘、传播,但薛敖还是觉得应该封锁消息,至少暂时莫要传至山东那边,毕竟此刻在山东那边,他晋军主力围剿泰山贼的行动正在关键时刻,而章靖的战死,必然会影响三军士气。
待等薛敖做了决定,魏璝又劝道:“三将军之死,将军不因迁怒陈玠与夏侯鲁,他二人跟随三将军扼守下邳,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三将军牺牲自己才使陈玠、夏侯鲁他们得以突围,若二人在将军的迁怒下羞愤自杀,三将军的牺牲岂不是白费?……再者,赵伯虎既夺取下邳,接下来必取东海,我等当尽早做好准备。”
薛敖面有愠色,但最终还是点了点头,遂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