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北宋请笔仙-第1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好郭辫子眼疾手快,一把将老杨的衣领抓住,直接将老杨又重新提搂了上来。老杨这一下可被吓得不轻,因为他可以很明确地断定刚才个声音以及突然飞溅而来的水花绝对不可能是地下河本身的涌动所造成的,更为合理的解释恐怕就是因为刚刚水下那道一闪而过的黑影……

    这水里到底藏着什么东西?

    难道这河底下真的如师傅所说,藏着一条巨龙?当然,这也只是老杨心中瞬间闪过的一个疑问,此时的老杨一心只想顺利地爬到对面,根本顾不上其它的想法。而郭辫子和沈世舟似乎也没太注意到水下的情况,简单地嘱咐了老杨几句后就开始继续前进。令老杨有些庆幸的是,好在这条铁链也只是晃动了一会,水下就没了动静。

    而后面的过程则是出乎意料地顺利,很快,老杨他们便顺着铁链爬到了尽头。

    等他们全都爬上去后,老杨打开了手电,发现这里依旧是一条墓道,跟刚才的墓道几乎可以说是如出一辙,而且周围有明显被修整过的痕迹。老杨又回头瞅了瞅,望着从刚才出来的那个洞口,给人感觉就好比是一条墓道被这条地下河给一分为二的感觉,于是他不由得感叹,这个墓葬的建造水平,当真可以说是鬼斧神工!

    不得不承认,古代人的智慧,有时候真的是我们无法想象的,也是没办法去评论什么。毕竟,好的东西,就是好的,大家都是有目共睹。我们也不可能去睁着眼睛说瞎话,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就是有点自欺欺人了。所以,就连是一向高傲的老杨,此时也是对眼前的景象钦佩不已。

 265 典型

    不过当老杨再次看到自己脚下唯一连接着两个墓道口的铁链时,依旧感觉有些后怕,毕竟就在刚刚短短几秒钟的时间里,自己因为它差点把命都给搭进去了。

    似乎是看出了老杨的心思,沈世舟走到老杨旁边,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刚才多亏了你师弟出手相救,如果换成是别人,估计早就把你丢下自己跑了。尤其是在古墓里,情况千变万化,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栽在里面,你们以后倒斗的时候可千万要小心,不能大意。”

    老杨深情复杂地看了郭辫子一眼,但没有说什么,他知道,大恩不言谢,郭辫子和他朝夕相处了这么多年,对于他的意义远远不止是一个师弟,更是如同一个情同手足的兄弟。

    在这种生死攸关的节骨眼,恐怕也只有自己的亲人,才会舍命相救。

    郭辫子倒没在意什么,他的关注点还是在这个墓身上,率先朝着墓道里面走了过去,然后拐进了左边。

    老杨和沈世舟紧随其后,发现在墓道左边唯一的一个出口被一道石门给挡住了。老杨刚把手放上去,便知道这绝对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通过颜色和触感判断,这应该是汉白玉石。

    汉白玉石又称作汉白玉,本质上其实就是白云石大理岩,因为其具有“洁如流云,润如羊脂”的特点,所以常常被视为一种名贵的建筑材料。朱熹的那句“雕栏玉砌应犹在”中的玉,指的就是汉白玉,在古代,皇帝经常用它来做宫殿里石阶和护栏。

    老杨凑近一看,发现在玉门上横着画了两个人,准确地说,是两个老头,在他们中间隔着一道门。其中一个在门外行走,而另一个人明显是已经进到了门里,而进到门里的这个人居然是没有腿的,只有一个上半身飘在空中,诡谲至极。

    除此之外,细心的老杨还发现在画的右侧篆刻了两列黑字:入天墓者,可得往天门之;而启天门者,可得升仙之秘。

    这是什么意思呢?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进入到天墓的人,可以得到去往天门的线索,而开启天门的人,可以得到升仙的秘密。正是这列不起眼的小字,对于老杨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发现,虽然他原本就预料到了这个墓里必定会藏着什么未知的东西,但这个发现对于当时的老杨来说,已经彻底地颠覆了他的认知,于是他不由得开始怀疑起来,玉门上所说的事情是真的吗?难道这个世界上真的会存在这样一道门吗?

    郭辫子也看不懂这图,便扭头问沈世舟,说道:“师傅,您能看的出这图上画的是什么吗?”

    沈世舟有些激动,用手颤抖地指着玉门上的画说道:“这……这……这是天门升仙图!”

    “我记得在很久以前盗一个唐墓的时候,在棺材里发现了一份拓本,那上面的画的图案和这门上一模一样,大意就是有缘能找到天门的人,就会通过某种方法化身为仙,腾云驾雾逍遥三界。但这件事情那本书上也只是略微提了一嘴,至于如何找到天墓和天门的具体细节,我也不是很清楚。”

    天门升仙图?此时老杨脑子里还在重复着沈世舟刚才说过的话,又看了玉门上的这幅画,这时,老杨好像突然明白了什么。

    原来这幅画中的两个老头应该是同一个人,起初他还是一个正常人,但是当他进入到了天门后,就像师傅说的一样,从人变成了仙,可以缥缈自如,自然也就没有了腿。

    “那我们眼前的这道门,会不会就是那份拓本上所描绘的天门?”郭辫子问道。

    沈世舟摇了摇头,说道:“应该不是,天墓和天门是两个独立存在的地方,这个墓肯定是天墓没错,但天门这个地方到底存不存在还都是个未知数,所以现在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我们所想知道的一切,或许就藏在这个玉门的后面。”

    郭辫子点了点头,也没废话,当机立断直接将右手手掌扶在了玉门左侧的边缘部分,然后大喝一声,运转起周身内力,注入到手掌处。接着,随着郭辫子手掌的不断发力,伴随着轰隆轰隆持续的巨响,这道玉门居然开始缓慢地转动了起来,而其内部的景象,也开始渐渐呈现在他们眼前……

    根据老杨当时的回忆,墓室的规格不大不小,大约有个百余来平,棚顶挑高到了两米,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空间里,摆放了一具奇特的棺材。

    这个棺材并不是完全摆放在地面上的,而是不知处于何种原因,半个棺身嵌入到了地里,上面只露出了一半。而在棺材的旁边,围着两个黑乎乎的东西。

    出于好奇,老杨迫不及待地走了过去,离近一看,当他彻底看清楚那是个什么东西的时候,不禁到吸了一口凉气,原来这是两具尸体,一男一女,身上都穿着衣服,趴在地上,他们的手臂呈环抱状,紧紧地围在这具棺材旁边。这种诡异的姿势,似乎像是在举行某种仪式。

    沈世舟站在棺材旁边,表情严肃地盯着看了半晌,说道:“如果我没看错的话,这东西应该是一个阴阳守墓阵,尸阵的组成通常都是一男一女,代表一阴一阳,符合这种条件的人大多都是横死的,这样死后才会产生极大的怨气,一旦有人接近,就会立刻发生尸变。”

    “但是由于使用这种方法去守墓,对墓主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商朝之后就很少见了。现在你们看到的这两具尸体,其实就是真正意义上最典型的粽子。”

    “哦哦,原来如此,怪不得呢,我之前还一直都是搞不明白,但是,今天听你这么一说,我就懂了。果然是术业有专攻,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任何事情都是没有例外的,我们经常做的东西,其实大部分也都是我们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没有其他的意义。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的东西就是非常的多,也是非常的重要。任何时候,我们也都是要尽可能地多去学习一些新东西,丰富我们的知识才行。”

 266 大意

    “那怎么办,既然由这两具粽子形成的尸阵这么棘手,那这棺材我们还开不开了?”老杨问道。

    郭辫子哈哈一笑,说道:“你怕什么,最坏的结果不也就是诈个尸嘛,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咱们仨加在一起难道还打不过两只粽子?”

    见郭辫子说得这般胸有成竹,老杨也没太好多说什么,毕竟老杨是一个心思缜密的人,凡事都考虑得比较周到,做起事来也讲究一个稳字。

    不过这个时候的老杨可能出于紧张,确实是低估了郭辫子和沈世舟的实力,要知道,老杨他们这个三人盗墓组合,经验丰富,能文能武,在当时的倒斗圈里几乎可以说是能横着走了。

    这时沈世舟从口袋里掏出了两张辰州符,走到两具尸体面前,伸出两根手指,分别往其眉心处一点,随及两具尸体原本睁大的瞳孔便开始悄然闭合,完全没有了刚开始那股渗人的煞气。

    “现在这两只粽子的尸气已经被我的辰州符镇住,你俩一会只需要放心大胆地去开棺就好,如果不出现意外的话他们暂时对我们构不成威胁。”沈世舟说道。

    老杨和郭辫子闻言点了点头,商量了一会儿后,决定不浪费时间,速战速决。

    由于棺材有将近一半的高度已经嵌到了地下,所以当老杨走到棺材面前的时候就蹲了下来,仔细地打量了一番,他发现在棺材的外面被髹了一层漆,棺盖被胶漆封得很死,凭借自己的力量根本无法把它打开,于是他便把郭辫子叫了过来。

    郭辫子先是盯着棺材瞅了半晌,然后试图用手将棺盖直接掰开,但是郭辫子尝试了半天,最后无论如何都没有成功地将棺盖打开。老杨见他都被逼得用出了吃奶的力气,哈哈大笑了几声,说道:“师弟,这棺材本身就不同寻常,而且边儿上的胶被封得这么死,你就别白费力气了,咱们还是试试用其它方法吧。”

    沈世舟看情况有些不对劲,也走了过来,把耳朵贴在棺盖上,一边听里面的动静一边用手敲了敲,当他敲到棺盖边缘处时,嘴里微微一笑,然后掏出了一把匕首,顺着棺盖较窄的一天边狠狠地一剌,顿时那里就多出了一条缝。

    看到这里,郭辫子早已心领神会,走到沈世舟旁边,突然间猛地一抬腿,就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