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遨游在美食海洋中的她心情瞬间不美丽了,这咋突然遭遇财政危机了呢?
153。缤纷鸭肉美食
细细想想,凤临阁每天只有三五桌客人,最多只能维持成本,几乎没有盈利,账上自然缺钱。
此刻的景栗,不是一穷二白的自己,而是坐拥王家丰厚财产的楚凤鸣,之前她看过那一大摞房契田契,比真金白银更值钱。
手里有钱,心里不慌,她让祝妈妈传话给账房,暂时用王家的钱填补凤临阁的亏空。
在大多数人眼中,此时的“楚凤鸣”颇有破釜沉舟的架势,为振兴凤临阁,不惜散尽家财,完全采取高风险运营模式,似透着三分败家式的盲目,唯有极少数明眼人才能看出,景栗走的是“千金散尽还复来”的经营正道。
汤宗即为明眼人,通过惩治郑管事与开发新菜品这两件事,他便认定大小姐“楚凤鸣”的商业天赋非同一般,必可重振凤临阁雄风。
他决意使出浑身解数相助,又做了一道酸萝卜老鸭汤。
这对于唐朝人来说是新菜,可在现代并不稀奇,酸爽鲜辣都是景栗爱的味道,她每次吃酸萝卜老鸭汤的时候都得喝两碗汤,虽说时间相隔一千多年,可是她相信古人与今人对美食的赏鉴品味仍有共通之处。
大厨对于食材的要求精益求精,汤宗打发厨子去西市的一家酱菜店买腌萝卜,他特别强调,只有那家的萝卜才够酸爽。
看着剩下的半只鸭,景栗又安排了一道大菜——芝麻鸭方。
全聚的德芝麻鸭方价钱不低,主要贵在选材和工艺上,必须用鸭脯肉,处理过程包括腌、晾、烤、脱骨、镶入虾滑等多道工序,其后还需过油炸一遍,再细细密密地撒上一层芝麻。
这类价高的菜品,古代的普通人几乎吃不起,属于权贵上层人物的专属美食。
由于这道菜的程序过于复杂,景栗单靠脑子记不住,正想拿出“鬼画符”式的小抄念时,队友屠豪开始了语音步骤提示。
组团魂穿模式就是好,两位队友状态在线的时候,都能助她一臂之力。
虽然景栗目前的主攻方向是物美价廉的大众美食,可是高端菜品也需要推陈出新,毕竟凤临阁有过“长安第一酒楼”的名号,少不了达官贵人登门,这类一掷千金的大客户相当于是一尊尊大财神爷,酒楼必须得尽力款待好。
最后就剩下鸭内脏了,屠豪提供的菜谱里有推荐的最佳做法,油爆鸭胗花、盐水鸭肝、火燎鸭心、辣卤鸭肠,每一道菜都得安排上。
这边还没忙完,烤鸭的香气便钻入了大家的鼻子,厨子把鸭子从炉子中取了出来,汤宗操刀按照景栗的要求切片。
在讲究的馆子,一只鸭须切成一百零八片,厚薄相近,片片有肉有皮,切好后摆成牡丹花状,既养眼又美味。
杨宗初听数字,皱眉楞神片刻,方才下刀,并问道:“小姐,为什么要切成一百零八片,有零有整的,是不是有什么讲究?”
“这是因为…”景栗之前在电视里看到过原因解读,尽管只是传说,可在逻辑上说得通——
“从前有座山,山里没有庙,只有一百零八位好汉,有一次他们下馆子,酒楼只剩一只烤鸭,于是大家就把鸭子切成一百零八片分食,后来这逐渐成为了约定俗成的烤鸭切法。”
汤宗好奇追问:“山是什么山,那一百零八位好汉有何英雄事迹?”
“传说而已,不辨真假,不必深究。”
景栗含糊搪塞了过去,北宋末年梁山好汉的故事,讲给唐朝人听实在太过于超前,而且英雄好汉的数量实在太多,三天三宿都讲不完。
屠豪首次听说烤鸭和梁山好汉有关联,边喝奶茶边消化这一有趣的知识点。
厨师端上刚蒸好的荷叶薄饼,又把糖、甜面酱、葱丝和黄瓜条备上,景栗带领众人吃起来,鸭皮蘸糖,鸭肉卷饼,美滋美味妙不可言。
“大小姐真厉害,这道菜必须得加在菜单里!”汤宗被烤鸭折服,又发挥创意——
“剔过骨的鸭架熬汤味道也很好,里面可以加些青菜、豆腐和冬瓜,点烤鸭的顾客每桌都可以赠一道汤。”
真真是心有灵犀,景栗正想讲出鸭架汤,倒被大厨抢了先,她补充道:“再撒一点胡椒粉,味道更棒!”
鸭肉美食齐备,汤宗开始忧心下一个问题:“长安人不大爱吃鸭子,就怕顾客不愿意点烤鸭和酸萝卜老鸭汤,要不然让跑堂推荐菜的时候多讲一讲鸭子的好处。”
如此美味的鸭子怎么能遭受冷落呢?
景栗好想跨越历史的距离,把在曾经在烤鸭店看到的顺口溜分享给长安人民——
成祖迁都燕京城,焖炉烤鸭随御驾。清朝皇帝乾隆爷,三膳两头必食鸭。玉泉周边封御地,种稻养鸭供皇家。
皇帝都抵御不了鹅的诱惑,更何况是普通百姓,景栗认为汤大厨的建议非常好,边思索边询问:“鸭肉有什么优点呢?”
她看似是在自言自语地思索,实际是在求队友的场外援助。
独教授变身及时雨,念出了百度到的信息:“从中医的角度,鸭肉主大补虚劳,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
从西医的角度,鸭肉养胃生津,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维生素B2、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素,而且的脂肪酸熔点低,易于消化,还能抗衰老,含有较为丰富的烟酸,是构成人体肉两种重要辅酶的成分之一,对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患者有保护作用。”
所长念得很起劲,但是后半段基本全都是无用的废词,唐朝人连维生素都不知道是什么,更别说什么B1、B2和烟酸,唯有减肥这一个点可以利用。
不过,唐朝以胖为美,恐怕减肥的功效客人不会喜欢。
于是乎,景栗只讲出前半段,让会写字的厨子找纸笔记下来,准备之后安排伙计们背会,大力向食客推荐鸭肉美食。
汤宗又提出,可以把药膳和鸭子结合在一起,特别做几道养生创意菜,比如人参当归鸭肉汤等等,景栗欣然赞同。
鸭肉美食自此告一段落,而后他们马不停蹄地向猪肉进军,景栗在心中振臂高呼呐喊——
“东坡肉,我来啦!”
154。桃花泛与樱桃笑
好食材成就好菜品,东坡肉须用猪皮、肥膘、精肉、薄层肥肉、薄层精肉五层皆有的五花肉,猪肋条中间靠头位置的肉层次分明,为上上之选。
将五花肉切成二寸许的方正形大块,以葱姜垫锅底,加上酒、糖、酱油、水,文火慢焖。
东坡肉的制作难度不大,不过非常考验耐心,慢火、少水、多酒,是制作这道菜的诀窍,正如苏东坡大神在名作《食猪肉》中所写的那样——
“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
按照屠豪的食谱,东坡肉需小火焖烧3小时,切忌加过多香料,融入少许葱姜解腻去腥即可,否则会失去猪肉的原汁原味。
最完美的东坡肉成品,带有酒香,色泽红亮,用手碰一下猪皮,感觉类似嫩豆腐,而且肉块会自然地抖动几下,入口滑嫩软糯、香浓不腻。
这边东坡肉慢慢地炖着,那边汤宗用剩下的五花肉做了一道高端版的酸菜白肉砂锅。
酸菜白肉锅是典型的东北菜,景栗的奶奶是东北人,生前最常做的菜之一就是酸菜炖五花肉,锅里还会加粉条、冻豆腐和血豆腐,酸爽开胃且简单易做。
汤宗作为一代名厨,他所做的菜品必然有别于普通家常菜,汤底即显水平。
凤临阁的厨房角落里咕嘟咕嘟地煮着三锅高汤,听过汤宗的解释说明之后,景栗才知高汤原来不止一种,不同的菜品需配不同种类的汤——
左边锅里的是奶汤,选用鸡鸭猪骨、猪爪、猪肘、猪肚等容易让汤色泛白的原料,滚水先烫过,放冷水旺火煮开,去沫,放入葱姜酒,文火慢滚至汤稠呈乳白色。
汤宗的酸菜白肉,用的便是这种奶汤,其浓郁的香气与酸菜和五花肉相得益彰。
最右边的锅里煮的是素高汤,用黄豆牙、胡萝卜、芹菜、冬菇蒂等素食熬煮,味道清爽鲜甜,主要用于做精美素斋。
屠豪所给的菜谱中有一道八卦豆腐,景栗觉得用素高汤煮再合适不过。
正中那一锅是高汤中的极品,名为精制清汤,以老母鸡、金华火腿和干贝为主材,小火煮成普通清汤,之后将鸡脯肉斩成肉茸,用纱布包好放入清汤,目的是吸附汤中的浑浊悬浮物。
这一过程叫吊汤,精制过2次的清汤名为双吊汤,乃汤中上品,状若白水却清澈鲜香,常用于高端菜肴的制作,比如名字普通但味道和价格都不普通的开水白菜。
景栗终于明白,大饭店贵有贵的理由,做菜用的汤都是极有讲究的,熬高汤所用的食材、所费的柴火,全都摊到了菜的成本之中。
汤宗还打算再加一锅普通高汤,成本低于奶汤和精制清汤,专用于做面向大众的菜品。
此外,他对于酸菜的选择也十分苛刻,打发厨子去的不是之前采买酸萝卜的那家店铺,而是南市和北市的另外两间小铺子,一家菜梗脆嫩,一家菜叶爽口,二者合为一锅才是最完美的酸菜白肉。
这是景栗见过的最讲究的酸菜白肉,两家店铺的酸菜都仅有一半有资格入砂锅,不过其余部分也不会浪费,汤宗打算把剩下的酸菜混合猪肉做成馅料,为百花烧麦添一种新的口味。
景栗提了两个建议,均被采纳——
一是搭酸菜的顺风车,再加一道酸菜鱼;二是配酸菜的馅料最好从猪肉改成猪油渣。
唐朝没有酸菜鱼,汤宗听过做法后连连点头,从具体操作上讲,酸菜鱼和酸菜白肉的汤底大同小异,而且鱼选用草鱼即可,价格远低于鲈鱼等高价鱼,妥妥是一道大众美食的主菜。
景栗没有吃过酸菜做馅的烧麦,不过小时候常吃酸菜馅儿大饺子,在各种搭配里,她最爱油渣和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