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百里仲解释道。
他不求原谅,他会力所能及的补偿。
“补偿?”
韩策露出冷笑。
“补偿就能结束了吗?如果补偿就能还回他们复活,我们也愿意,可是人死了,没有补偿这样的说法。”
韩策说道。
人死了你就是补偿多少也无济于事。
“你知道吗?你这句话像是在施舍。”韩策跟百里仲说道。
百里仲看向韩策“既然话到如此,不知道侯爷您是什么意思?”百里仲也明白过来,葭萌关的事情恐怕不会就这样结束了。
“回去告诉南楚皇帝,三年时间让他好好厉兵牧马,好好的享受生活,三年之后,我亲自去南楚,策马上殿好好的聊一下!”
韩策跟百里仲说道。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寂静无声。
韩策这是在宣战。
百里仲也面色凝重起来“侯爷这是想要和南楚开战吗?”
“不然你以为呢?”韩策说道,此仇不共戴天,怎么可能补偿就能结束,自己要覆灭南楚。
“侯爷好大的胃口,一个葭萌关就想要灭我南楚,不过侯爷可有把握?”
百里仲问道。
“有没有你们看着就知道了,南楚我大梁灭定了,谁来了都没有用。”韩策说道
第524章 教学改革
话已至此,百里仲也没有在说什么。
“既然如此,百里仲在南楚恭候侯爷!”
“告诉程公瑾,季康洗净脖子等着我!”韩策在百里仲离开的时候提醒了一句。
百里仲离开。
大家看向韩策。
“侯爷,我真的要开战吗?”
“三年后在说,南楚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我大梁想要一统天下,必须要南楚作为后方支援,葭萌关的事情就是契机。”
韩策说道。
“可是您也说了南楚物产丰富,三年时间他们恐怕也会有发展!”
“这个我想到了,调集十万兵马前往南境,在南境边境给我开设关卡,所有进入南楚做买卖的都给我拦截了。”
韩策说道。
南楚虽然物产丰富但是无法内销,只能找大齐,北燕,大梁,西夷,而大梁之至关重要的位置,大齐,北燕都要从大梁过去,断了销路,南楚就算是有一座黄金也没用了。
西夷那边是崇山峻岭,群山阻隔,去一次南楚恐怕都要亏得血本无归。
韩策决定要从经济上封锁南楚。
没有了经济来源南楚就只能等死。
“遵命!”
次日。
朝廷颁布法令,广开恩科。
给天下学子一个机会,无论富贵还是贫瘠,无论是出身名门还是寒门布衣,都有机会。
“太好了,朝廷终于给我们这些读书人一个机会。”
众人欢呼起来。
短短时日时间,大梁京城便来了不少学子。
他们秉烛夜读,就想着在这一次的恩科之上大放异彩。
“考场都给我准备好了吗?”
韩策问道。
“回禀侯爷,准备好了,一次可容纳一千人,房间都是独立的,每一个都有一名士兵看守,还有考官巡逻,只要找到作弊的严惩不贷。”
“很好。”
韩策点点头。
“既然如此,就开始考试吧!”
韩策说道。
考题是韩策和严振潘,林明章三人商议之后决定,韩策修改了以前的考试方式,挪用了现代的考试方式。
韩策方式新奇,但是效果更好,让严振潘和林明章是赞不绝口。
韩策同时还决定,录取的不能只有状元。
他们定下了一个分数线,只要过了分数线就可以被朝廷录取,按照成绩和表现发往各地为官。
期间有三个月的实习期,一年的考察期,想要往上升官靠关系和钱财没有任何的用处,必须要在当地坐满三年的官。
在这三年里面看看你的业绩,业绩好,你自然会有机会升官,所以这命运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朝廷还专门建立了考察组,考察各地的官员,有没有贪赃枉法。
同时开设了匿名举报。
百姓也可以开始监督官员。
一旦发现官员有徇私枉法的事情,绝不姑息。
还有国子监。
国子监也有了很大的改革。
国子监改成了大学。
每年都会招收学生,男女没有限制,只要你过了国子监的招生标准,你就可以来国子监学习。
朝廷还会给这些学子额外的补贴。
国子监的专业不再是单纯的儒学,还增加了会计,经商,经济,兵法,律法等等一系列,可以说是百花齐放。
国子监还承诺,只要你在自己选择的课程里面成绩优秀,你就会被安排工作,会有稳定的收入。
风风火火的教学改革,韩策一己之力给大梁的教学带来的新的血液。
半年时间过去。
“侯爷,阅卷结束,这一次我们分数线是520分,超过录取分数线的人有三百六十七名。”严振潘拿着数据来找韩策。
“好。”
韩策点头说道,他们人才稀缺,现在人才不就来了吗。
人才很多,缺少的只是发现罢了。
“这里面有我大梁学子两百二十七名,剩余的都是其他国家的学子。”严振潘说道。
“好啊!这一下其他国家要心疼了。”韩策笑着说道“严老这件事情上必须要公平公正,我们已经承诺他们会一视同仁,万不可在这里出现差错,现在北燕,大齐,南楚,西夷都在看着我们。”
韩策说道,这是他们对外证明的第一步,绝不能有任何的差池。
“侯爷您放心,这件事情上,我和林相,贤王三人亲自把关,一定是人尽其用。”严振潘说道。
“如此就好。”
韩策说道。
三日之后发榜文。
“诸位学子,本次恩科,朝廷录取三百六十七名,榜上之人皆可在我大梁任职,一展毕生才学,不负韶华!”
发榜文的官员说道。
“三百六十七名?这么多人啊?”
“朝廷果然是厉害!”
“以前朝廷录取不过是十来个人没想到这一次竟然是三百六十七人。”
众人纷纷来到了城墙之下等候发榜文。
“放!”
鞭炮响起,跟着从城墙之上巨大的红布落了下来,上面醒目的一个个名字。
“还有我!”
“还有我,第一百三十七!老天有眼啊!”一人高兴的说道,他这个成绩要是以前恐怕考一辈子都没用,但是今日他却有了机会。
“这位完颜英俊是谁啊?”
“好像是北燕的人吧!”
“北燕的也有吗?”
“当然,朝廷颁布天下学子都可以来大梁,来者不拒,你看那里还有一个西夷的。”很快大家都注意到了榜文上的名字。
“诸位我大梁求贤若渴,榜上之人都可在我大梁任职,一视同仁。”
发榜的官员笑着说道,他已经发榜文十年了,还从来没有今天这般的热闹和开心过。
“大梁万岁!”
“大梁万岁!”
众人高呼起来。
“诸位诸位,没有上榜的学子们也不要灰心,朝廷明年还有恩科,你们可以去我们大梁的天子大学学习,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官途不是唯一的出路。”
发榜文的人说道。
“明年还有机会?”
“当然了,每年都有,大梁教学改革进入了新的狂潮,我们希望人人都能识文断字”
“侯爷从现如今的情况来看,我大梁恐怕要迎来一场文学狂潮了。”严振潘说道。
“这都是严老不予余力的支持我。”
韩策感激的说道。
他不敢托大,这件事情严振潘功劳很大,是严振潘力排众议,支持自己才有了今日的境况。
“侯爷说笑了,老夫不过是从旁协助罢了。”严振潘笑着说道。
他喜欢韩策的谦虚,任何的事情韩策都不会有那种骄傲自满的态度,这样的品行非常的珍贵。
第525章 大刀阔斧
数日时间之中将所有学子全部投入工作当中。
“侯爷所有官员都已经派往。”
吏部拿出了登记册交给韩策。
“好,吏部做事我还是放心的,接下来的三个月实习期非常的重要,你们吏部和刑部互相合作。”
韩策将事情安排下去。
韩策将吏部的事情安排妥当,随后叫来了冯奎。
“侯爷。”
“我要在三年之后开战,户部能否为我筹集粮草军饷。”韩策问向冯奎。
“侯爷想要多少?”
冯奎问道。
“粮草一千万担,军饷至少是现在大梁赋税的五倍。”韩策给了冯奎一个大概的数字,这件事情刻不容缓,必须要从现在就开始办理。
“侯爷您这不是为难我吗?”
冯奎委屈的说道。
现在的大梁虽然看似没有事情,实则北燕一战已经是伤筋动骨。
“办法我给你想好了,教学改革,接下来我要开始农业改革和经济改革。”韩策起身从书架上拿出一本书。
“我大梁虽然不及南楚,但是我们地广,还有很多的地方没有开发出来,这些年工部一直在水利,很多地方都可以应用河水灌溉了,我从工部的奏折里面能大概的判断出,我大梁明年就可以用良田数万亩不止。”
韩策说道。
“这就是侯爷说的农业改革?”冯奎好奇的问道。
“这只是开头,发展农业需要一步步来,第一我们不能只种一个农作物,我们要利用环境,利用气候来种植多种农作物,我们还要开发承包制,如果有人愿意承包项目,朝廷会和他合作,等到年底,会给他分利润。”
韩策说道。
冯奎有些似懂非懂,不过从韩策的话中冯奎知道了一点东西,如果真的能发展起来,粮草不是问题。
“就比如水稻,北方只能种植一次,但是南方可以种植两次。”韩策说道这就是利润所在。
“侯爷开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