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离开镇北侯府,张子良始终没能明白韩策到底是怎么回事。
几天下来。
张子良新的府邸韩策也已经命人修造完毕。
奢侈,豪华,出手阔绰。
“太后,今日侯爷给张子良置办了一座府邸,听说是为了嘉奖张子良出使北燕的功劳。”有人来到皇宫跟齐姜说道。
这奖赏功臣乃是皇上的事情,韩策都没有请示皇上直接给张子良置办府邸,这有些不符合规矩。
韩策这明显是越俎代庖。
“还有韩策制作了一个四十八人的大轿子,听闻里面一应俱全,太后,我大梁律法规定,皇上出行才十二人,韩策这一下子四十八人,实为不妥!”
来人将韩策的事情一一禀明给齐姜。
听了这些话语。
“我知道了,现如今马上就要出征西夷,这些事情以后再说!”齐姜吩咐下去。
“冯大人您跟我说一下侯爷这是要做什么?”张子良思来想去还是不明白韩策为什么要这样做。
想着来问一下冯奎,冯奎此人聪明,应该能知道一些事情。
“子良你聪明一世糊涂一时,难道你没看出来侯爷是故意的吗?”冯奎笑着说道,似乎什么事情都已经看穿了一样。
韩策如此大张旗鼓,必然是故意为之。
“什么意思?”
“马上就要出征西夷了,侯爷是担心功高震主!皇室对他有所猜忌。”冯奎说道,韩策看似嚣张跋扈,有些飞扬,实则是在为自己的未来做准备。
“你的意思是?”
“侯爷为官清廉,深受爱戴,又立下不世之功,你说会怎么样?”
“皇室担心侯爷取而代之?”张子良想到了一个问题的关键,就算是韩策没有取而代之的心思,不能确定旁人会不会这样想。
“没错,南楚使臣在朝堂之上的话,看似挑拨离间但也是真话,侯爷的功绩太大了,足可以掩盖所有人的光芒。”
冯奎说道。
这个时候韩策必须要给自己找一个出路,月满则亏,水满则溢,韩策知道这个道理,所以韩策才大张旗鼓。
这是在给大家看,告诉大家他没有野心。
可以这样说韩策现在越是嚣张,越是跋扈,皇室对韩策越发的放心,韩策越发的安全。反过来皇室对韩策会越发的忌惮。
冯奎一番解说,张子良明白过来。
韩策这是在取消皇室对自己的忌惮。
“但是也没必要这样吧!我想此时已经有人进宫弹劾侯爷了!”张子良说道。
“到了侯爷这个位置有些事情就敏感了。”
冯奎理解的说道。
“皇上边关急报,西夷率军十万攻占我西南之地,孙瑜将军请求朝廷发兵救援!”兵部尚书杜玄龄将收到的消息转呈给萧泓。
萧泓看向韩策。
现在朝廷大事都是韩策做主。
“皇上微臣觉得时机一到,我们正好借此理由出兵西夷。”
韩策上前说道。
一年时间过去,大梁也恢复了不少,此时不出兵更待何时。
“好,那朕就劳烦仲父了!”萧泓说道,领军打仗这件事情自然是要交给韩策,平定西夷还是要依靠韩策。
第561章 新双刀将
“皇上放心,微臣定竭尽全力!”
韩策说道。
点将三日。
韩策挑选京师三万,在命令兵部调集各郡兵马沿途等候自己,一共二十万大军,加上从西北调集的兵马,韩策一共调集三十万大军出征西夷。
“仲父此行万万小心,仲父身兼我大梁未来,乃我大梁肱骨。”萧泓上前拜礼说道。
文武百官望着韩策。
能让皇帝拜礼,恐怕也就只有韩策一个人了。
“多谢皇上,皇上微臣此去少则半年多则一年便能班师回朝,在这期间微臣仍希望皇上能广开言路,明察秋毫!”
韩策提醒萧泓。
“仲父叮嘱朕铭记于心。”
萧泓点头应允下来。
“对了,皇上微臣从南境回来路过黄鹤郡,见到一处地方山明水秀,秀丽至极,造化钟神,不知道皇上可否赏赐给微臣,当做未来将来养老的地方?”
韩策问向萧泓。
“侯爷您这是在跟皇上谈条件吗?”有人站出来问向韩策。
韩策出兵之际提出这样的要求,这摆明了就是在威胁皇上。
“仲父为我大梁鞠躬尽瘁,尽心尽力,朕岂有不应允的到来,朕现在就承诺仲父,等到仲父平定西夷归来的时候,那地方便是仲父的封地。”
萧泓直接答应了韩策的要求。
“好,如此一来,微臣此行定能马到成功。皇上您就在京城静候捷报吧!”
韩策高兴的转身上马带着京师离去。
“太后您还是去看看皇上吧!”
半晚时分。
皇宫。
“怎么了?”齐姜问道,怎么突然之间让自己去看看皇上,皇上难道出了什么事情不成?
“皇上今日去城门口送侯爷,回来之后就把自己一个人关在了御书房里面,谁去敲门都不好使,甚至都不吃东西。”
来人有些无奈的说道。
他们使用了所有的办法,可萧泓就是不开门。
他们是奴才,萧泓是皇上,他们又不敢破门而入。
“不吃饭还把自己关在屋子里面?这还了得。”齐姜神情严肃起来“摆驾,我们去御书房。”
来到御书房。
“太后!”
“皇上一直都没有出来吗?”齐姜问了一下候在御书房门口的宫女,太监,大家都在御书房门口静静的站着。
“没有!”
一人回答道。
“好了,你们都退下吧,这里就交给我。”
齐姜命人全部都退下,众人退下去,齐姜一个人站在门口,上前敲了一下房门“泓儿开门,母后来看你了!”
齐姜轻声喊了几声。
随着房门咯吱声响,萧泓缓缓打开房门。
“母后?”
萧泓面色阴沉,眼眶红肿像是哭过的样子。
齐姜走进御书房,见到一些东西被萧泓砸在了地上,像是在御书房发泄心中的不满。
“怎么?今日受委屈了?”
齐姜上前擦拭了一下萧泓眼角的泪珠,萧泓点了点头“嗯,仲父今日离开之前向我索要封地,前些日子仲父没有我的命令下直接赏赐朝中大臣。”
萧泓感觉到自己委屈,自己憋屈。
“就因为这些事情?”
齐姜听完了萧泓的话,不由得笑了一下。
“没错,母后,我才是皇上,赏赐大臣这应该是我的事情,为什么仲父不能跟我商量一下,难道是担心我不同意吗?”
萧泓理解,韩策这样的做法就是完全没有把自己看在眼里,尤其是今日韩策直接索要封地,让自己在百官面前丢脸。
自己可是皇帝。
“你仲父自然有他的道理,赏赐大臣,或许是你仲父忘记了跟你商议,你是皇上应该了解自己的臣子。”
齐姜安慰萧泓。
“可是我就是不舒服。”
“就算是不舒服也不能把自己关在御书房不吃饭,身为君王喜怒勿形于色,永远不能让你身边的人看穿你的内心知不知道?”
齐姜嘱咐萧泓,决不能让你的臣子看出你心里面在想什么。
君王要在臣子的眼中就如同一片汪洋,君心难测,这就是君王。
“泓儿你要记住,你不是普通人,你是大梁的君王。”齐姜跟萧泓细细的讲解。
“可是母后,我始终无法释怀。”
萧泓说道。
“那也不能流露出来。”齐姜说道。
大军离开京城。
“侯爷您为什么要跟皇上索要封地,您现在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封地对您来说没有什么意义啊。”
展风不理解韩策的意图。
“你们不懂,以后就明白了。”韩策说道。
大军一路集结。
抵达边境之时三十万大军集结完毕。
“诸位将士,一年前我率军平定南楚,一年后你们可有胆气跟我一起平定西夷?”韩策大声喊话。
“敢!”
众人高呼。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诸位建功立业,流芳百世的时候到了,随着本侯直到西夷王庭,本侯给你们拜将封侯。”
韩策开始鼓舞三军士气。
“从函谷关出发,我们将横扫西夷,让天下不敢小觑我大梁。”
“大梁万岁!”
“大梁万岁!”
众人顿时热血沸腾起来,大军开拔,从函谷关西出。
大梁西南之地。
“将军援军来了!”
孙瑜带着五万人正在和西夷十万大军对抗,想着接下来该怎么办的时候,一人从外面冲了进来,满脸兴奋地告诉孙瑜。
“援军来了?是谁?”
“雁翎关守将方军!率军三万支援我们。”
“好!”
孙瑜一拍桌子高兴的说道,虽然只是三万人但也是足够了。
“孙将军!”方军从外面进来。
“你就是方军?”孙瑜看了一眼方军,身材魁梧,一身的腱子肉,一看就是能征善战的一员猛将。
“没错,我收到侯爷的书信立即赶了过来。”方军说道。
孙瑜向朝廷求援,韩策便立即飞鸽传书给方军,让方军立即率军支援孙瑜。
“你认识侯爷?”
孙瑜没想到眼前的人竟然认识韩策。
“自然是认识的,我就是侯爷的推荐下成为雁翎关守将,我父亲方雄乃是韩家军的一员!”方军笑着说道。
“方前辈是您的父亲?那你可知道孙洪?”
孙瑜心说这个世界不会有如此巧合的事情吧,当年方雄和孙洪俩人可是韩家军的双刀将。
“我虽然没有见过,但是父亲在我小时候经常跟我提及,你认识?”
“孙洪是我的师傅!”
孙瑜说道。
“真的假的?”
方军有些不敢相信的盯着孙瑜,孙瑜立即后退数步,将自己的佩刀拿起“霸刀孙瑜,如假包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