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八九章 度暑
“爱卿尽管说。”
“回皇上,今下半年军费预算臣已计出,西南需一百万两,朔北需用银六十万两……”
丁贯九一项项说出,说完军费后又说其它用度,说完其它用度又说国库存银,最后说出重点,下半年银两空缺达三百万两。
三百万两对诺大的大虞王朝来说,不是什么大数目,但这预示了朝廷的危机,也成了必须解决的问题——没钱寸步难行,对个人是如此,对国家也是一样。
听完丁贯九的话之后,泰宁帝的脸色沉了下来,随即微微一思索,说道:“宣赵文重、余陶、忠义王、忠礼王。”
……
就这样泰宁帝后期的最大的一件事追缴官员借银拉开了序幕。
而国库的银两之所以外借,内在的原因是泰宁帝对臣下以宽,喜欢文恬武嬉,以示天下大治。
另一个原因则是忠义王的原因,忠义王掌管着户部,为登大宝,也假公济私。
而实际上官员借银的借口繁多,有的为私事,有的为公事,有的半公半私,有的不知道有多少是公,多少是私,比如荣国府就是。因此追缴库银麻烦之极,有的最终都没有收缴完毕。
不过现在风吹起来了——这个御前会议不仅定了调子,还有吹风的作用,吹风就是要把消息扩散,还让众臣有心里准备,然后再定办事人员,订办事章程。
当然这样的风泰宁帝是会让吹一阵子的……不过作为工部侍郎,近水楼台先得月,第二天中午晌午风就通过杨侍郎吹到了贾政的耳朵里。
“存周你听到了吗?”将近上午时分,杨侍郎敲开贾政官衙里房间的门,说道。
在这个时间他们一般会约个地点,或者接受别人的宴请,然后小饮一番。
“杨兄,何事?”贾政抱拳道。他并没有感到诧异,毕竟朝堂乃是消息汇急之地,各种风经常刮。
“刚才我听柳大人说国库紧张,皇上有意追缴国库借银。”杨侍郎说道。
贾政乃是迂腐枳实之人,听到这个消息,直接感觉他马上要还那二百万两借银!
而他虽然不喜俗事,但荣国府里喜欢俗事的、能够当家的已经走了,他现在不得不注意府里的俗事,因此他很清楚荣国府现在的家底子,比如两百万两,就是两万两、一万两也拿不出来——前两天刚被史家借了一千两急用。
因此闻言直如晴空打了个霹雳,“啊”的一声,他被震呆了。
而作为好友,杨侍郎是知道荣国府借银这件事的,因此劝慰道:“存周不要急,借银的又不是你一个,而且这借出的银子各家有各家的说法,还不知怎么办呢,你且骑毛驴看戏本,走着瞧就行了。”
贾政闻言,心神稍定。不过也只是稍定,因为他感觉骑毛驴并没有解决问题。因此随后李桂的提议就崩上了他的心头……
不过他毕竟是个犹豫不决之人,行动力不强,李桂的提议又让他不喜,所以他还是决定再骑会驴。
……
朝廷的上这样的消息并不会很快传到下层。再加上天热走动少,即使朋友的往来也变的减少,所以李桂起初并没知道这件事情,直到过了五六天之后,俞图夜宴,李桂这才知道。
不过他对大虞朝收缴借银的情况是很清楚的,估计现在贾政只是感觉到了一点压力,还不足以让他恐慌,因此李桂并没有主动出击,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觉得主动出击效果不会太好。
而随着天气的越来越热,李桂懒的动弹,连去王熙凤那里的兴致都被热没了,大多数时间都是躺在树荫下,或者喝茶、或者喝茶。当然早晚他也去西厢房处看一看,山子野、邓会、牛大等住在那里,他去主要是看风扇的进度,当然这期间李桂也故作随意指点了扇叶的制作,主要是形状方面的。
而于此同时探春夜传来了荣国府里面的一些消息,主要是迎春的。虽然出家显示了人出尘的心静,但将韶华付青灯,在贾政心里终是不美,因此一再让邢夫人、王夫人、赵姨娘还有探春劝解。
其余倒是没什么大事。
时间不知不觉间就到了六月二十,这已是中伏天,一大早太阳就像个红蛋虾,好像蕴藏着无限热力的红蛋虾,这倒让李桂对于风扇更加渴望了,于是洗刷完毕之后,也没吃早点,对晴雯说了声之后,李桂便往洗厢房而去。
进入西厢房,一转头就看到庑廊下半米长的木扇叶,后面是一个比扇叶还要大两圈的木齿轮,其实在大齿轮的后面卡着的是小齿轮,这其实是山子野想到的风扇传动原理,大齿轮转一圈,小齿轮不知道转多少圈,风扇也就跟着不知转多少圈。
大齿轮的后面又是一个小齿轮,小齿轮卡在一个转轴里,最后经过一个几自行的设计是一个圆盘,圆盘上插着一根棍子,棍子用来套马或驴。
这部分其实是传动装置与动力装置,这一套加起来几乎有寻常人家的一个小院子那么大。看到这里恍惚之间李桂明白了最初的计算机为什么要装三间房子了。
不过李桂不以为意,只要凉快就行,后花园这点地方还是有的。
而就在他观察之时,山子野、邓会、牛大已经迎了上来,行礼后,李桂问道:“可是好了?”
山子野笑道:“差不多了,我再往它们外面裹上铁皮,应该就行了。”
而他话音刚落,邓会就笑道:“老爷你这想法真好,是真的凉快,你站在那里试试。”
说着邓会捡起木棍上的绳子,使劲一拉,“咯咯吱吱”声里,扇叶转了起来。
“咯咯吱吱”声里,李桂突然想起了以前的年代,想起了那摇摇欲散的、怎么也转不快的电扇。
但不论如何还是有些风的……
……
“……凡所有相,皆是虚幻,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李桂与山子野等人谈论风扇之时,藕香榭里,惜春一身青色素衣,手拿《金刚经》,临窗而坐,略为已有些形容的小脸上一片淡泊。
幼逢变故,宁国府一夜兴衰,早已在惜春幼小的心灵里印下来世事无常的种子,而经过荣国府的一系列变故,这颗种子终于开始生根发芽。
……
六月二十一日,吃过早点,一大早李桂便来到了后花园的池塘边,同随的还有山子野、邓会、牛大、贾义等,他们肩上都扛着扇叶、齿轮之类的东西。
没过一会儿,晴雯和小婵儿就过来了,晴雯手里提着一个大砂壶,然后兴致勃勃的观看起来。
第二九零章 伤
对于这个能吃风乘凉的东西,她们也是很感兴趣。
不过在这个时代装配这东西实际上也很花费时间,一上午居然没装配完,随后李桂就在后花园招代了他们……
而到傍晚时分,探春和侍书却走了过来,看到这场面,探春也不由好奇的问道:“这是干什么呢。”
“这是吹风凉快的东西。”晴雯性子利落,立刻笑着回道。
”哦……”
探春闻言,仔细瞧了瞧,然后蓦然对李桂一笑,说道:“你可真有想法。”
李桂微微一笑,心里却想:“我要是想不出这个,那真是穿越穿的糊涂了!”
随即对探春说道:“你且坐。”
探春“嗯”了一声,在杌凳上坐了下来,然后手托香腮,神情渐渐变的落寞。
“怎么了?”李桂心里一动问道。
闻声探春转过脸来,看着李桂,轻轻一叹,说道:“四丫头也要去翠栊庵。”
四丫头是探春平时对惜春的称呼,这个称呼实际上带着亲昵宠溺的意味。
李桂自然知道探春口中的四丫头乃是惜春,也知道惜春的结局是青灯伴古佛……
但这是后来的事!
而现在居然挤在一块去了!或者说有挤到一块的趋势!
虽然李桂清楚惜春这样做可能是受了迎春的影响,但这两人一起出家绝对不是什么好事!聚在一起更不是什么好事!外人会怎么看荣国府!怎么看贾政!
在外人眼里这一定隐藏着诸多的密事,众口铄金,积损毁骨。
甚至他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外人会在背后说他大姨子、小姨子都出家了!
“这……”
闻言李桂心头一震,虽然探春没开口让他想法子,但是他却不由自主的开动了脑筋,但是考虑来一下,感觉在这样的环境中,以他的身份确实也没有什么好法子。
因此过了一小会,李桂叹了一声,举起茶盏,一饮而尽之后,说道:“你尽量劝劝她们,多陪陪她们。”
探春闻言轻轻的“嗯”了一声,随即也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又说了些闲话,带着侍书离去。
看着她们的背影,晴雯也叹了口气。
……
直到第二天快到晌午的时候,这原始的风扇才装配完毕,装配完之后,山子野就套上了马,随着马的拉动,齿轮的咯吱咯吱声里,木制的扇叶呼呼的转了起来。
虽然精度不够,各连接处缝隙较大,扇叶摇摇晃晃,传动处不规则振动,但那扇叶也确实到来了风。
“真的有风,真的有风,好凉快!”沐浴在风里晴雯喜笑颜开,明眸生电,要不是有外人,她肯定会亲李桂一口。
“真凉快!真凉快!”小婵儿也张开手臂,大呼小叫着。
山子野则露出了得意而又钦佩的笑容。他得意的是他的手艺,钦佩的是李桂的创意。但是他却不知道李桂心里的感叹。
李桂虽然在心里认为这风扇只是勉强,但晴雯已经兴奋的说道:“我去喊三小姐去,让她也来凉快凉快。”
而李桂责往躺椅上一趟,咯吱咯吱声里,感觉也十分受用。而后山子野、邓会等夜来到了他的身后。
随后山子野对李桂笑道:“老爷,这真是个取凉的好法子,不过这样浪费牲口,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