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随着大观园改建完毕,贾政的热情也被激发了出来,早早请了钦天监的张天师算了黄道吉日,开业日期定在了七月二十二。
十六日晚上,又把李桂喊了过去,也把探春叫了过来,破例让探春坐在了一旁,商议起下帖之事。
需要下帖的自然是荣国府故交旧友,只是大多凋零。而李桂的友人虽有几个,但因为还没和探春成婚,所以李桂便没有向他们下帖。
剩下的日子就是各种准备,各种食材、杂物的采购,这些自然不需要李桂去做,至此李桂算是清闲了下来,只是每日写写书稿。
如此时间一晃就到了七月二十二日,一大早天还只是朦胧黑,李桂便起来了,随后在王熙凤与晴雯的服侍下洗刷了一下……
而才刚刚洗刷完毕,伴鹤就跑了过来。
……
第三零一章 红火
巳时,李桂和贾政、林之孝、詹光、卜固修并新提拔的管事马扇、侯喜等一行人衣着光鲜的来到了新建的大门前,詹光和林之孝负责门口接客,卜固修、马扇负责记账、收账,侯喜并几个仆役负责摆放、转运礼物。
而贾政和李桂则在元春手书“感恩怀义”的大殿前等待。
至于宽敞的大殿内部早已布置一新,里面安等级排放着不同的椅子,最前面是最高级的贪墨刻画太师椅,每两把太师椅之间放了一个高脚茶几;再往后则是平椅,而且平椅与太师椅之间有一条宽道间隔。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李桂清楚这毕竟是等级社会,必须突出上等人待遇的与众不同,而正因为如此上等人才会来,才会来这里显示与别人的与众不同,满足这个条件的前提下,这些人才会打赏,才会进一步用这种方式显示高人一等。
而在大殿最前方,戏台早已搭好……
而在大殿的左侧偏房里,探春、惜春以及几个管事婆子则坐在屋里等待着,等待着可能发生的杂事。
大殿前面的左侧的排房里、稻香村,怡红院等等各等杂役也都准备到位。大殿前的排房,原来元春随从人员、车马的落脚处,李桂改成了中低档的小吃、小餐馆。至于稻香村定位则是高档。
至于邢夫人、王夫人、赵姨娘、尤二娘、迎春等,她们虽然对大观园没什么用,但是她们也知道贾家的兴衰在此一举,这可是对她们牵扯因此即使她们没用,却不耽搁她们心中的忐忑、期盼与激动!
实际上她们隐约感到这是荣国府涅槃重生的机会。
当然也有很多好奇观望者,比如妙玉、尤三姐,以及府里大多数没被抽调的丫头,比如鸳鸯、琥珀等等。
……
而贾政和李桂刚在大殿右侧的偏房坐定,王仁与薛蟠便一身红锦的过来了,薛蟠的脸色并不好,可以看出很多迫不得已,而王仁却很是高兴。
而只是闲谈了两句,梅知孚与杨侍郎来到……然后是贾政的同僚,再然后是各部的同僚……
至此贾政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来贺,恍惚间他有一种他人员很好的感觉!
而这些人并不在李桂与贾政商议的名单中……微微一思索李桂便瞧出了这其中的端倪,这既是众官员在表明自己对仁孝这种大德的支持,也表明他们对泰宁帝的追随,他们也不敢不支持!
“不亏是京官,好高的政治敏感性!”见此李桂心中感叹。
随后他就派了小婵儿去探春那里,让探春注意食材——在原来的估计中,李桂和贾政也想到了会有些意外之客,但是真的没想到意外会那么多!
而随后裘世安、夏秉忠等宫里人物送来了贺礼,而大人物总是在最后出场,随后六部尚书也送来了牌匾之类的,再然后赵文重、余姚分别送来了“谦孝生平”“移孝做忠”的手书牌匾。
而李桂明白这些东西虽然不是金银,但却比金银要值钱的多,他打算事后就在大殿前修个前世广告栏之类的东西,把这些东西镶进去,供人观摩。
……
而在此时大观园门口人来人往,真正的门庭若市,而且大门外的路上更是人山人海,市井之人围的水泄不通……
嘈杂声、马嘶声源源不断的传进了栊翠庵,传进了后宅,传到了李桂的宅子,妙玉、贾母、邢夫人、王夫人、王熙凤、晴雯等都知道这是繁华之声。
而这种声音在荣国府或者贾府许久不见矣!她们很想去观摩观摩,但却碍于身份!
而或许是这声音太持久,贾母已如枯井的心渐渐起了波澜,“鸳鸯,努看看去。”最后贾母含糊的说道。
……
而在贾母说话之时,一个仆役正匆匆对贾政说道:“老爷,忠义王来了。”
其实房间里正高朋满座,谈笑风生,但众人谁都没想到忠义王回亲自来!一愣之后,便呼啦啦的随着贾政往外迎去。
而李桂明白这是政治作秀,从这点可以看出忠义王的对皇位的争夺之心,而侯李桂猜测,忠信王也极有可能回来,而忠礼王则一定不回来,但他一定会送个牌匾之类的。
而事情果然和李桂缩猜测的一样,不过他所没猜到的是随后忠智王居然和忠信王一起来了!
不过李桂认为忠智王来此要么是恰逢其会,要么是纯粹的看热闹。李桂之所以这么认为,是因为天下人都知道忠智王身有残疾,无缘大宝。
当然从忠智王和忠信王一起来这件是上,李桂看出对于皇位的争夺现在暗地里应该已经分成了三派,忠信王应该拉上了忠智王。
……
午时初刻,十二挂一千响的炮竹漫天的响了起来,而在漫天飞红中,贾政来到了稻香村,尊贵的客人都被安排在了这里,随后美酒佳肴就被端了上来。
这里不得不说,荣国府的厨子胜任酒楼的厨师绰绰有余……
酒宴罢,已到末时,也就是三点左右,这时大观园里早已游人如织……
李桂清楚凡事到稻香村的家里几乎都有园子,肯定也听过大戏,甚至向贾母一样,连续听过一个月的大戏,甚至自己的府里都有戏班子比荣国府的还好。
而李桂早就想把这些人发展成为大观园的粉丝,因此也就早做了安排。众人起身之时,李桂便向众人拱手笑道:“诸位且随我来,后面有大惊喜。”
随后李桂领着忠义王等人来到了正殿,然后把忠义王等安排在了前排。
而其余人也都是经过场面,看过大戏的自然的按照自己的身份,找个位置做了。
其实李桂的布置和其他戏台的布置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唯一大的区别在于他把戏台放在了室内。
而在众人坐定之后,李桂对着旁边侍候的小厮点了点头,随后小厮把厚厚的窗帘拉上,在窗帘都拉上的时候,大殿的大门也“吱吱”的关上了。
在布满铜钉大门关上的那一刻,整个大殿里顿时漆黑一片,人在黑暗中本能的惊恐,心里都不由得思忖李桂再搞什么名堂,包括正在陪客的贾政。
而就在这时,一点烛光突然在前台亮起,微弱的烛光照亮了红台,好像流血一般,这更让众人心里没由来的惊恐。
而就在这时台上左侧猩红的帐幔被掀了起来,一个全是漆黑衣着的人走了过来。
柳三硕走到案边,轻轻的敲了下醒堂木,然后一抱拳,说道:“诸位大人,今天我给诸位大人讲一个故事,名叫《鬼吹灯》……”
第三零二章 奔腾
“鬼吹灯”这三个字自带邪乎气儿,灵异气儿,而且很多人根本没听说过这样组合的三个字,乍闻之下又有一股新鲜劲儿。
新鲜又刺激,这绝对是这伙人中绝大多数人的追求!
其实他们中很多人和贾珍一样,为了知道自己活着,而不断的追求新鲜的刺激。
也因此乍闻柳三硕之言,他们的心一揪,齐刷刷的看向了柳三硕,只觉得那一枝烛火微微的光照下,柳三硕说不出的恐怖。
而在这时,柳三硕已经开口讲道:“唐朝末年江陵一代有一个大乡绅叫胡国华,胡国华祖上异常富有,良田万顷,江陵城中一大半的铺子都是他家的,但富不过三代……
人要是穷疯了,廉耻道德这些东西就不要了,胡国华没钱花,就想骗他舅舅弄些钱,骗他说要娶媳妇,见外甥要过正经日子,舅舅老泪纵横,不仅给了五十两银子,还要去看看外甥媳妇。
胡国华一听急了,但他机灵,知道他老舅眼睛不好,于是请扎纸的给扎了个纸人,然后放在了炕上。
等他舅舅来时,他只是打开门缝,说是媳妇病了,死活不让进去看,谁知这时,门帘撩开了,一个女子走了出来,长的白白净净的,美目如画……”
说到这里时整个殿堂已经是鸦雀无声……
而坐在后侧李桂明白大观园现在应该是成功了。同时他也意识到了他以前想法的错误,娱乐项目夜应该有高低之分,这个说书项目可以定为高级,不对平常人开放,而戏班子则可以对外完全免费,并且再坐次↑也弄各三六九等。
当然大观园不能只有这一个亮点,高、中、低档都要有些,高档如拍卖场之类的……李桂甚至还想到了要把那驴拉的风扇弄过来,放在外面剧场的一侧……
……
而在李桂漫天思绪之际,贾母的两间小屋里也是人山人海,邢夫人、尤二姐、王夫人、赵姨娘、周姨娘、平儿以及鸳鸯、琥珀等丫鬟莺莺燕燕的挤了一屋,同时也议论纷纷着:
“真没想到几位王爷会来!”
“是啊!鸳鸯你说宰辅都给送牌匾来了!”
“是的,马扇亲自对我说的。”
“唉,终于好了,要是二爷……”
……
这种欢乐的场面荣国府已经许久没有了,众人欢庆着,感慨着,王夫人脱口而出,虽然话只是说了一半,但屋子里却一下子静了下来,都暗暗瞧向了贾母。
贾母闻言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