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何况她们察言观色,观察道王子腾脸上情不自禁的笑意……随后恭喜声、讨好声、献媚声不断……王府后宅出现了难得的和谐的场面。
如此过了一阵子,王夫人对王子腾笑道:“老业务,凤儿那里是不是给她说一下,我觉得此事定然与李桂有关。”
王子腾夫人一个妇人都感觉到此事与李桂有关,王子腾更有这种感觉,虽然他不清楚雍元帝为什么会给他下这道圣旨,但是他有一种直觉这事和李桂脱不了关系。
因此闻言王子腾点了点头,笑道:“正该如此。”
“那,那带什么礼物去?”随即王夫人问道。
在她想来,王子腾起复既然与李桂有关,那么这就是极大的人情,需要表示一下,但是王子腾又是长辈,这表示的分寸还是要把握的。
王子腾自然能听出他夫人的顾虑,微微一思索,说道:“给小孩儿送些东西罢了。”
……
而在王府欢天喜地之时,兵部的行文也送到了许寿的手里。
这一下子从他手里割去六个卫所,一般的兵力!
看完行文之后许寿脸色大变,心里更是又惶恐又恼怒。
惶恐的原因是明显的,从雍元帝割去他六个卫这个举措中,他很明显的感觉到了雍元帝对他的不信任,对他的辖制,一句话他感觉他正在失宠。
而恼怒的方面却有两个,一个是雍元帝减少了他的兵权;另一个方面则是李桂!
追究照成现在局面的原因,许寿认为原因全在于李桂,许福的事情暂且不提,如果不是李桂提出摊丁入亩,他就不会在朝会上表现的骑墙,让雍元帝对他产生不好的想法!
“哼哼,与天下士绅为敌,只怕皇上也不行!咱们骑毛驴看唱本走着瞧!”
最后许寿心里狠狠的咬着牙,把兵部的行文握成了一个团!
于此同时相似的一幕也分别在景田候府与北静王府,护国将军府与东平郡王府上演着,水溶、郑淳的表现和许寿一致,但裘良的表现却是和王子腾、刘忠不同,裘世安早已把他要升职的消息告诉他了。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他自然欣喜若狂,也知道他之所以升职,根本原因是雍元帝要保证摊丁入亩顺利进行的缘故,但最终都根子却是在李桂身上,或者说李桂提出的摊丁入亩上,本来他想宴请李桂的,并告知了裘世安,谁知裘世安回话李桂此时正忙于摊丁入亩之事,并无余暇。
裘世安听信后只能作罢,但知道李桂劳累之后,特意买了两只百年老参送到了李桂府上。只说是听闻李桂劳累,为他进补。
而此时王熙凤与玉钏倒正想着为李桂进补,这又是人情往来的东西,于是含笑收下。
……
而加上兴儿脖子上挂着的硕大的金锁,王熙凤一天之内收到了两份厚礼,而她骨子里又是爱财的性子,再加上王子腾的起复也无形中提高了他的地位,让她与有荣焉,因此当晚上李桂过来,王熙凤迎上去时,雪腮上笑意盈然。
“怎么了,凤儿,笑什么?”行礼李桂问道。
其实他已经大致猜出了原因,裘世安已经暗中把上面的消息传给他了。
其实通过水溶、郑淳、许寿在前几日朝会上的表现,李桂就隐约估计到雍元帝可能要对他们几个下手,只是他没想到雍元帝的动作会那么快,也没想到雍元帝会起复王子腾——他本以为王子腾重出只怕还需要运作一下。
同时他还感觉雍元帝好像在下棋,而这盘棋可能和他还有着莫大的关系,毕竟他和王子腾的关系世人皆知。只是这些无需告诉王熙凤。
当然李桂现在还不知道雍元帝的其它动作,比如册封秦可卿为诰命夫人……
而在厉鬼思忖之间,王熙凤已经笑道:“老爷,你知道吗,我叔叔起复了,这可真是太好了,王家最近一直不顺,现在终于重见天日……”
忍不住心头的喜悦,王熙凤的樱唇像是蜜蜂的翅膀,颤动个不停,同时媚眼如丝的瞧着李桂,似乎能流出水来——她也知道王子腾起复一定与李桂有着莫大的关系。
“婶婶中午特意来了一下,给兴儿送了个大金锁,还有裘家,裘良派人送来了两只百年老参,说是让你补补身子,真真是上等货色通体金黄,我已切了几片,给你煮了参茶。”
王熙凤的雀跃之声里,与玉钏一起帮李桂换了便服,然后往铜盆里倒了水。
“这事我已知道了,只是这样的关系还送什么东西,这事你记下吧,以后他们府上有事你别忘了。”擦脸之际,李桂说道。
随后玉钏端来了参茶,橙黄的茶汁里漂浮着一片参片。
而李桂却没有喝过参茶原因倒不是喝不起而是没必要,毕竟这个东西有着进补的作用,他这个年龄是不需要的,过犹不及。
即使现在李桂也认为自己没这个必要,不过这毕竟是裘良,更是王熙凤与玉钏的一片盛情,正好也有些口渴,李桂端起,一饮而尽……
不过饮了之后,李桂却睡不着……第二天三更天李桂去早朝后,王熙凤和玉钏两个嘀咕起来。
王熙凤:“那百年老参真是好东西。”
玉钏:“嗯,就是太折腾人了。”说着打了个哈欠。
“咯咯……”闻言,王熙凤禁不住笑了起来
第四二六章 执首
如此匆匆忙忙,又过了三天,九月初五的傍晚,摊丁入亩推行章程的雏形终于拿了出来。
也只能是雏形,因为下一步的赋税核定与执行规划都需要土地核查的数据支持,最起码要有个大致的数目。
确切的说这份章程只是土地核查的章程!
到了傍晚十分,沈正阳将章程递给了雍元帝,归来后安亲王对沈正阳以及丁贯九、刘正德、李桂笑道:“诸位大人近来辛苦了,今晚本王设宴太白楼,望各位不要推辞。”
其实上次众人对安亲王的邀请,真是的原因在于他们几个都不想在和亲王与安亲王之间战队!
战队很凶险,而且不需要!
但张弛有道,忙活了这么多天了,安亲王邀请放松一下,这也是人之常情……
……
九月六日,早朝上雍元帝亲自宣布摊丁入亩第一步土地核查正式开始。这事已经在太和殿定了调子的,所以朝堂上并没有出现杂声。
朝会之后,李桂刚想随沈正阳一起去他的官房……
其实他现在感觉挺尴尬的,大臣们,即使以前在翰林院的同僚都对他冷冷淡淡的,其余的更是避而远之,这还不算,雍元帝现在连个在朝堂正式的职位也没给他,这也没什么,关键是现在空闲下来了,缺连个坐的地儿都没有了,只好继续去沈正阳那里叨扰。
不过李桂心里的尴尬只是一时,刚刚向沈正阳行完礼,才走了没几步,秦无伤的声音就传了过来:“李大人,皇上召你过去。”
闻言,李桂向沈正阳拱了下手,然后跟随秦无伤直奔御书房。
“皇上召我干什么?怎么单独召了我?”秦无伤的阿谀声中,李桂随意而思着。
到了御书房,行礼毕,雍元帝微笑道:“朕召你来,是要你重回金陵,推行摊丁入亩之事。不过朕对你有一个要求,这事你一定要做好。两京路途遥远,朕许你先办后奏之权,你看能否办到?”
雍元帝让李桂重回金陵是有着多层面、多方的考虑到的。
首先他是个办事出身的皇帝,深知做事头三脚难踢。
就摊丁入亩而言,他深知如果此时不能一炮打响,其余各府县必然你看我,我看你的敷衍、拖延下去,他这摊丁入亩的事情也就成了一纸空文。
所以在这件事上他需要一个领头羊,一个破局之人。
而这个人在他眼里李桂从方方面面来说都是最合适之人,他是摊丁入亩提出之人,又是章程制定者,又年轻有能力。
而之所以选择让李桂继续去金陵推行此事,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首先金陵是赋税重地,因此也是摊丁入亩推行的紧要之地——鸟不拉屎的地方即使推行成功也没什么意义。
其次是雍元帝知道李桂现在在金陵已经有了些威望,推行起来最起码要比新手容易些。
当然他也清楚李桂在金陵推行此事也有很大的麻烦,那就是金陵的四王八公旧居之地,关系纵横,李桂又是贾家的女婿,这样在自己人头上动刀子,只怕李桂遇到的困难会变大。
不过他已经把王子腾弄到金陵去了。其实这也是雍元帝让王子腾去金陵的真正用意,让他去为李桂保驾护航,最少能减少些来自他们自己人的压力。
其实对于摊丁入亩之事雍元帝也做到很认真,也很细致。
而李桂闻言,立刻答道:“微臣愿意一试。”
李桂之所以之所以如此爽快,是因为他清楚雍元帝的性格,他如果回答做不到,那雍元帝拿刀子也会逼着他去做!
他对忠义就是如此,忠义王自然是不想去南蛮那烟獐之地慰抚什么蛮王的,蛮王反复无常,说不定就进了蛮王的肚子里去了,于是忠义王上书托疾,但雍元帝派来了太医,同时也派来了圣旨,圣旨的大意是,你向来知大体,识大意,忠于国事,一定不会因为有小恙而误国事。
牛不喝水强按头,忠义王本没有病,却差点被气出病来,最后只得去了。
这事李桂早已听说了。
当然李桂这么爽快答应的另一个层面的原因是他别无选择。
雍元帝闻言微微的笑了,随即说道:“你休息一下,然后就回去吧。”
李桂闻声倒了声:“是。”
出了御书房之后,李桂并没有立刻回府,而是先去了沈正阳的官房,向沈正阳辞行。
其实雍元帝会把李桂作为推行摊丁入亩的主力,这个念头沈正阳、丁贯九、刘正德以及李桂自己心里都有。所以刚才李桂对雍元帝派他去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