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多年清客,社会经验何等丰富,直觉的感到此事虽然乃是前所未有之事,但推行起来的难度也将是不是一般的大!同时心里又有一种感觉,自从跟了李桂一来,处理的事情是一次比一次难了!
不过虽然感到推行摊丁入亩难度极大,会得罪很多人,但不知为何,詹光又对李桂有着本能的信任。
告辞而去之时,詹光才猛然想到坐这种事情请和尚与道士干什么,土地核查又不是吃斋念佛!
吃过早点已经是辰时二刻了,再玉钏的服侍下,李桂匆匆换了官服。
第四三零章 分组
吃过早点已经是辰时二刻了,再玉钏的服侍下,李桂匆匆换了官服,然后往府衙的官房而去。
而到了官房里才喝了一杯茶的功夫,詹光就过来禀告说,人员已经到齐了。
闻言李桂立刻起身……
而此时府衙中堂里,户房管事钱文化,干植云、修洪宝、卜固修、课税大使甘凉、僧录司慧空和尚,道录司清风道长、刑房主事厉亥等已经坐在了大堂两侧的平椅上。
不过和平时同僚见面时的一团和气不同的是,今天众人的脸色都有些肃穆。
之所以如此自然还是因为摊丁入亩之事!
他们也早已听到了摊丁入亩的风声,今早又从詹光处得到了证实。
而在官场厮混多年,他们自然也很清楚推行摊丁入亩的难度,当然难不难的其实他们并不在乎——他们此时深知自己只是李桂手下的兵,摊丁入亩推行的好与坏,推行的快与慢,他们认为与自己关系不大,顶多打顿板子,有事自然有李桂顶着。
但关键是他们也都是地主,或大或小。
“这李大人真是太能折腾了!听说还是他出的主意,这都折腾到自己人头上了……”沉默中众人纷纷思忖。
而即使慧空与青云两个出家人此时心里也出现了颠怨:“这些俗事与出家人有什么关系,扰我清修,这李大人真是……阿弥陀佛,老衲六根果然未静。”
众人默默思忖之间,听到脚步声忽来,众人急忙站起……
一番寒暄,李桂在大堂上坐定之后,轻轻咳了一声,开口道:“诸位大人相必已经听到信了,摊丁入亩乃皇上为解决国库空虚问题而力推之策,桂虽不才,但蒙皇上信任,特命桂来主持摊丁入亩之事,并给桂先办后奏,临机处办之权,蒙皇上信任,为使摊丁入亩之事顺利推进,桂决定成立金陵府普查司,由桂直接管理,詹光负责日常事务。普查司暂时下设审核组、督察组、执法组……”
李桂侃侃而谈……实际上结合上一世的经验与所见所闻,在结合现在的现实,具体该如何推进摊丁入亩,李桂不仅有了方案,而且方案已被他规划的清清楚楚。
结合实际情况,李桂认为土地核查这事应当分两个层面,第一个县的层面,负责具体的核查,问题的反馈;第二个府的层面,负者督导、核查,解决反馈的问题。
一句话层级不同解决问题的层次不同。
而至于说暂时只是分以上几组,是因为李桂还有一组没说出来。
这一组就是宣传组!
宣传的重要性在后世是广为人知的,媒体、记者在后世控制着话语权,被成为第三政府!
但在这个时代,在这个以圣旨诏令天下的世代,因为种种原因,宣传并不被重视。
具体在摊丁入亩这件事上,李桂清楚宣传这一块他要准备起来。
这是因为他清楚这摊丁入亩绝对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事!《红楼梦》背景里这事就引发了轩然大波,甚至引起了士子的集体抗议、游街,最后是皇太子亲自出马,才把这件事摆定,但后面的推行也是磕磕碰碰。
要是出现以上的局面那就破灭了雍元帝寄予的厚望,违背了雍元帝派他来踢头三脚的初衷。
当然这也没什么,在雍元帝的强硬下,这项政策突然会艰难的推行下去,但是他在雍元帝心中的份量自然会下降,倒时再提解海禁之事,只怕也没什么份量,那他狡兔三窟的计划就差不多黄了。
而宣传之所以能有用,是因为摊丁入亩这事对民是有利的,特别是广大的佃户与拥有少量土地的农户。
在这项政策之下,没地的佃户,他们没地自然不用交税,而当士绅交税了,拥有少量土地的农户自然少交税。
而要把以上的关键点宣扬出去,再设置举报点,李桂相信士绅想隐报半亩地,利之所在,也会被苦哈哈们揪出来,要是在设置奖励……
这是宣传对于士绅的一个方面,宣传出去这个点的另一个作用在于堵住天下士子的嘴巴。摊丁入亩这事是利民的,而儒家经典不论是孔子的苛政猛于虎也,还是民为贵、君为轻,还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无不告诉士子要爱民,一句话从本质上讲他们要是反对这条政策,那么他们就不是士子!
这一条估计也是当时摊丁入亩能够推行下去的内在原因,当时虽然没有宣传,但读书人心里毕竟有所忌惮。
而李桂之所以暂时没打算大力宣传,乃是因为这样发动群众,会不会为雍元帝忌讳,他不能把握。
他觉得可能会,因为作为统治者都不喜群众被发动起来,但是他又觉得不会,因为雍元帝推行的摊丁入亩这个政策,实际上也是历代朝廷忌讳的政策——向天下士绅挖银子,实在是有自挖根基的可能!
也因此这一招李桂并不打算立刻施展出来,即使施展也要先告诉雍元帝,等他示下;而如果一切顺利,他就不用这招。
李桂之所以感觉有可能一切顺利,是综合各方面考虑的。首先他清楚因为开发杨柳庙之事,他在金陵口碑不错。当然他也清楚世人就是这样你给他们送银子,他们高兴,但你接着从他们身上扒拉银子他们立刻会不高兴。
不过他在金陵还有两个有利因素,一个是他是贾家的女婿,贾史王薛在金陵百年根基,反对他的人,李桂感觉应当会有所忌惮!
另一个因素则是王子腾。王子腾已经先他一步来金陵了,他在京师时就知道了。
当然招呼还是要打的,这事最起码的礼节,贾政那里、薛蟠那里,张居常那里,还有王子腾那里他都要说一说。
因此吩咐完诸项事宜之后,李桂便起了身……
“这,这是何用意,难道只是让老衲(老道)来听听,老道听这个有何用?”
李桂走后,慧空和青云心里有了障碍,他不知道的是,现在李桂也就只是要他们听一听而已,好让他们了解情况……
第四三一章 方圆
你回娘家吗?”
回到后宅换衣之际,李桂向探春笑问道。
“额……”
有些莫名其妙,探春疑惑的向李桂望了一眼。
“朝廷要施行摊丁入亩,伯父要交银子了,我先去和他通个气。”见此李桂笑着解释道。
“那我就不去了,你要是送银子,我跟去还差不多。”探春很直接的说道。
李桂蓦然笑了。
随即李桂与邓会一起往贾府而去……
……
而此时贾府的收入的主要来源已经变成了大观园,土地的收入只占贾府收入的一小部分。
而即使没有以上因素,以贾政对李桂的赏识,以及贾政对朝令的态度,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因此与贾政说了这事之后,贾政并没有什么意见,反而叮嘱李桂要多加小心——他虽然迂腐,与世事上不太灵活,但也知道摊丁入亩是件难事,是得罪人的事。
闲谈中到了中午,贾政挽留李桂,时间也到中午,李桂也没客气,就留了下来,随即贾政让伴鹤去喊薛蟠过来——刚才李桂已对他说了要走访这几家之事。
而薛家实际上乃是商户出身,田产并不多,田产的收入不足各项生意的百分之一,再加上这层层关系,薛蟠性子里又有豪爽的一面,因此酒席间听闻李桂是为这事而来,直说道:“些许银子,值什么,你放心就是。”
这样的关系,李桂也没有说什么客气话。
……
饮了酒,闲谈了一下京里之事,又说了大观园与贾环、贾兰的情况,李桂这才告辞而去。
出了贾府的大门,李桂直接去了张府,张居常正在午休……
见到张居常之后,李桂先是说了开海的时机未到之事,然后才向张居常说了摊丁入亩之事——对于张居常这样的人,李桂清楚自己不需要说什么请他帮忙,别扯后腿之类的话,闻弦歌而知雅意,他这么一提,张居常就应该知道他的意思了。
和李桂所想像的一样,李桂这么一说,张居常就明白了李桂的意思!
而且张家虽然是世代书香,家族庞大,但最吸引他们的却是海贸,毕竟土地带来的那一点收入与海贸相比,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开海的时机又藏在其中,因此张居常对他们一族将要交税也不在意。
而且毕竟官至副宰,明白这件事的艰巨性与危险性,同时又好奇李桂怎么推进这件事,听完李桂的讲述后不由的说道:“贤侄,此事你还需小心谨慎,下一步你打算怎么做?”
“也只是摸着石头过河而已……”随后李桂将事情的安排简单的向张居常说了一下。
这些东西并不是什么秘密,相反还要公之于众。而李桂所设的这个组、那个组的工作安排,其实在这个时代也并不新鲜,最明显的就是京师各部也都设立这个司、那个司的,负责某项事务。
不过李桂的设置得了周密二字而已,当然从这样的设置中,张居常倒是可以感觉到李桂心中的格局。
”贤侄还需谨慎,有用得到老夫的地方尽管说。”临行之际,张居常再次嘱咐道。
……
“爷爷,你觉得这事他能做成吗?”再次回到内宅时,妙玉迎了上来问道。
“以他的本领有七层能成,但不